烈日灼烤著大地,空氣中彌漫著幹燥的塵土氣息,連路邊的野草都蔫頭耷腦,無精打采地低垂著頭。
晁家軍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像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在通往京兆府的官道上。
士兵們各個汗流浹背,盔甲下的衣衫早已濕透,緊緊地貼在身上,悶熱難耐。
然而,他們的步伐依舊堅定有力,
晁雄征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他身披亮銀甲,頭戴鳳翅盔,英姿勃發,宛如天神下凡。
他遙望著西邊,思緒萬千。
大梁戰事膠著,王慶和田虎這兩條瘋狗,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嗅到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真是讓人頭疼。
“報!前方已到西京!”斥候飛馬而來,單膝跪地,高聲稟報。
晁雄征精神一振,勒住韁繩,胯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
西京,也就是後世的洛陽,如今的西京留守是李邦彥,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
此人精通音律,愛好詩詞,在治國安邦上卻沒什麽建樹,甚至有些昏庸。
不過,他倒是很會迎合上意,深得皇帝寵信。
果不其然,大軍剛到西京郊外,就見一隊官員早已等候多時,為首一人正是李邦彥。
他身穿官袍,頭戴烏紗帽,臉上堆滿了笑容,遠遠地就拱手行禮:“下官李邦彥,恭迎晁將軍!”
晁雄征翻身下馬,快步迎上前,拱手還禮:“李大人客氣了,本將奉旨西進,還望李大人多多協助。”
“應該的,應該的。”李邦彥笑容可掬,連忙將晁雄征迎入城中。
接風宴上,李邦彥極盡地主之誼,山珍海味流水般端上桌,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
晁雄征卻沒什麽胃口,他心裏惦記著軍情,草草用了幾口酒菜,便起身告辭。
迴到軍營,晁雄征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林衝早已等候多時,他身著戎裝,英武不凡,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慮。
“林教頭,西京城防就交給你了。”晁雄征開門見山地說道。
“末將領命!”林衝抱拳應道。
晁雄征拍了拍林衝的肩膀,語氣輕鬆地說道:“李邦彥這人,你應該也聽說過,是個附庸風雅之輩,沒什麽真本事。不過,他畢竟是西京留守,你也要給他幾分麵子,別鬧出什麽不愉快的事情來。”
林衝微微一笑:“將軍放心,末將省得。”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輕鬆和諧。
這短暫的輕鬆,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人倍感珍惜。
“對了,將軍,”林衝突然開口道,“末將覺得,咱們應該分兵五萬,支援西北戰事。”
晁雄征眉頭一皺,沉吟片刻,緩緩說道:“西北戰事吃緊,我何嚐不知?隻是,咱們大軍西進,糧草輜重都要從後方運送,若是分兵西北,糧道漫長,萬一出了什麽岔子,後果不堪設想啊!”
林衝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可是……”
晁雄征擺了擺手,打斷了林衝的話:“此事容後再議,你先去安排城防事宜吧。”
林衝默默地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晁雄征望著林衝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林衝是真心為國效力,隻是,有些事情,不是光有一腔熱血就能解決的。
糧草,糧道,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卻往往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夜深了,軍營裏一片寂靜,隻有巡邏的士兵偶爾走過,發出輕微的腳步聲。
晁雄征獨自一人坐在帳中,手中拿著一張地圖,眉頭緊鎖。
“報!軍師求見!”
“快請!”
許貫忠快步走進帳中,拱手行禮:“將軍,屬下有一事稟報。”
晁雄征放下地圖,示意許貫忠坐下:“軍師請講。”
許貫忠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屬下認為,林教頭所部,應該調往京兆府……”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盯著地圖上的某一點,“將軍,陝西諸路……恐有異動!”
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晁雄征凝重的麵龐。
許貫忠的話如同驚雷,在他耳邊炸響。
陝西諸路,那可是大宋的西北門戶,若是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軍師此言當真?”晁雄征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許貫忠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將軍,陝西諸路地處偏遠,民風彪悍,近年來又屢遭災荒,百姓生活困苦,怨聲載道。況且,西夏虎視眈眈,邊境衝突不斷,這不得不防啊!”
晁雄征霍然起身,在地圖前踱步,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子:“軍師所言極是!林衝!”
“末將在!”林衝聞聲而入,抱拳行禮。
“你部不必駐守西京,隨我大軍繼續西進,駐防京兆府!”晁雄征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林衝雖然心中疑惑,但軍令如山,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末將領命!”
西京的繁華喧鬧被拋在身後,晁家軍再次踏上了征程。
滾滾黃塵遮天蔽日,馬蹄聲、車輪聲、士兵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雄壯的進行曲。
官道兩旁的景色飛速後退,時而是連綿起伏的山巒,時而是廣袤無垠的平原。
驕陽似火,烤得大地滾燙,士兵們身上的盔甲仿佛著了火一般,汗水浸透了衣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晁雄征騎在馬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周圍的一切。
他心中明白,此行兇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萬劫不複。
但他沒有絲毫畏懼,因為他知道,自己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必須勇往直前!
行軍途中,晁雄征不斷地與許貫忠商討軍情,分析局勢。
許貫忠博覽群書,熟讀兵法,他的分析鞭辟入裏,讓晁雄征受益匪淺。
“將軍,京兆府乃是大宋的西大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此地易守難攻,若是能將其牢牢掌握在手中,便可進可攻,退可守。”許貫忠指著地圖上的京兆府,侃侃而談。
晁雄征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軍師所言甚是,京兆府的安危關係到大宋的生死存亡,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大軍終於抵達了京兆府。
這座古老的城市,巍峨的城牆,雄偉的城門,無不彰顯著它的曆史底蘊。
京兆府知府任諒早已率領官員在城外恭候多時。
他身材高大,麵容清瘦,留著一縷長須,看起來頗有幾分儒雅之氣。
“下官任諒,恭迎晁將軍!”任諒上前拱手行禮,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晁雄征翻身下馬,連忙迴禮:“任大人客氣了,本將奉旨西進,還望任大人多多協助。”
任諒微微一笑:“將軍客氣,下官定當盡力而為。”
大軍進城,百姓夾道歡迎,歡唿聲震耳欲聾。晁雄征心中感慨萬千
安頓好大軍之後,晁雄征便與任諒進行了一番長談。
他了解到,任諒並非出身科舉,而是憑借軍功一步步升遷至知府之位。
他早年曾在西北邊疆戍邊多年,對西夏的軍事實力和戰略意圖了如指掌。
“任大人,如今西夏蠢蠢欲動,邊境局勢緊張,不知大人有何良策?”晁雄征開門見山地問道。
任諒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將軍,西夏兵強馬壯,野心勃勃,不可小覷。我軍當以守為攻,加強邊防,嚴防死守,以待時機。”
晁雄征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任大人所言極是,隻是……”他頓了頓,目光深邃,“京兆府距離梁山水泊不遠……”
任諒聞言,低頭沉思,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輕輕敲打,清脆的聲響在靜謐的房間裏迴蕩。
他那長須輕輕飄動,仿佛每一道思緒都在空氣中蕩漾。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將軍有所不知,下官早年曾在梁山水泊附近戍邊,與梁山好漢有過數次交鋒。彼時,梁山的義氣和勇猛,倒是令下官頗為敬佩。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局勢大不同,梁山義士已成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下官心中雖有千般顧慮,但也深知,若想保住京兆府的安寧,絕不能讓梁山勢力有可乘之機。”
說罷,任諒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晁雄征,語氣堅定而嚴肅:“將軍,下官定當盡全力,確保京兆府的安全。但……”他頓了頓,”
任諒話音剛落,便輕咳一聲,站起身來,對身邊的幾位官員低聲吩咐了幾句。
眾官微微點頭,麵露會意之色,紛紛向晁雄征行禮告退。
晁雄征心中暗自思索,任諒的這番話究竟意味著什麽,他是否在暗示什麽未被揭開的秘密?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任諒已帶領幾個城中長官,快步向城門口走去,準備迎接晁雄征的大軍。
晁家軍浩浩蕩蕩的隊伍,就像一條鋼鐵巨龍,蜿蜒在通往京兆府的官道上。
士兵們各個汗流浹背,盔甲下的衣衫早已濕透,緊緊地貼在身上,悶熱難耐。
然而,他們的步伐依舊堅定有力,
晁雄征騎著高頭大馬,走在隊伍的最前方。
他身披亮銀甲,頭戴鳳翅盔,英姿勃發,宛如天神下凡。
他遙望著西邊,思緒萬千。
大梁戰事膠著,王慶和田虎這兩條瘋狗,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嗅到了機會,開始蠢蠢欲動,真是讓人頭疼。
“報!前方已到西京!”斥候飛馬而來,單膝跪地,高聲稟報。
晁雄征精神一振,勒住韁繩,胯下戰馬發出一聲嘶鳴。
西京,也就是後世的洛陽,如今的西京留守是李邦彥,一個頗有爭議的人物。
此人精通音律,愛好詩詞,在治國安邦上卻沒什麽建樹,甚至有些昏庸。
不過,他倒是很會迎合上意,深得皇帝寵信。
果不其然,大軍剛到西京郊外,就見一隊官員早已等候多時,為首一人正是李邦彥。
他身穿官袍,頭戴烏紗帽,臉上堆滿了笑容,遠遠地就拱手行禮:“下官李邦彥,恭迎晁將軍!”
晁雄征翻身下馬,快步迎上前,拱手還禮:“李大人客氣了,本將奉旨西進,還望李大人多多協助。”
“應該的,應該的。”李邦彥笑容可掬,連忙將晁雄征迎入城中。
接風宴上,李邦彥極盡地主之誼,山珍海味流水般端上桌,絲竹管弦之聲不絕於耳。
晁雄征卻沒什麽胃口,他心裏惦記著軍情,草草用了幾口酒菜,便起身告辭。
迴到軍營,晁雄征立刻召集眾將議事。
林衝早已等候多時,他身著戎裝,英武不凡,隻是眉宇間帶著一絲淡淡的憂慮。
“林教頭,西京城防就交給你了。”晁雄征開門見山地說道。
“末將領命!”林衝抱拳應道。
晁雄征拍了拍林衝的肩膀,語氣輕鬆地說道:“李邦彥這人,你應該也聽說過,是個附庸風雅之輩,沒什麽真本事。不過,他畢竟是西京留守,你也要給他幾分麵子,別鬧出什麽不愉快的事情來。”
林衝微微一笑:“將軍放心,末將省得。”
兩人相視一笑,氣氛輕鬆和諧。
這短暫的輕鬆,如同暴風雨前的寧靜,讓人倍感珍惜。
“對了,將軍,”林衝突然開口道,“末將覺得,咱們應該分兵五萬,支援西北戰事。”
晁雄征眉頭一皺,沉吟片刻,緩緩說道:“西北戰事吃緊,我何嚐不知?隻是,咱們大軍西進,糧草輜重都要從後方運送,若是分兵西北,糧道漫長,萬一出了什麽岔子,後果不堪設想啊!”
林衝也明白這個道理,但他還是有些不甘心:“可是……”
晁雄征擺了擺手,打斷了林衝的話:“此事容後再議,你先去安排城防事宜吧。”
林衝默默地點了點頭,轉身離去。
晁雄征望著林衝離去的背影,心中五味雜陳。
他知道林衝是真心為國效力,隻是,有些事情,不是光有一腔熱血就能解決的。
糧草,糧道,這些看似瑣碎的事情,卻往往決定著一場戰爭的勝敗。
夜深了,軍營裏一片寂靜,隻有巡邏的士兵偶爾走過,發出輕微的腳步聲。
晁雄征獨自一人坐在帳中,手中拿著一張地圖,眉頭緊鎖。
“報!軍師求見!”
“快請!”
許貫忠快步走進帳中,拱手行禮:“將軍,屬下有一事稟報。”
晁雄征放下地圖,示意許貫忠坐下:“軍師請講。”
許貫忠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屬下認為,林教頭所部,應該調往京兆府……” 他頓了頓,目光銳利地盯著地圖上的某一點,“將軍,陝西諸路……恐有異動!”
帳內燭火搖曳,映照著晁雄征凝重的麵龐。
許貫忠的話如同驚雷,在他耳邊炸響。
陝西諸路,那可是大宋的西北門戶,若是出了問題,後果不堪設想!
“軍師此言當真?”晁雄征的聲音低沉,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許貫忠神色凝重地點了點頭:“將軍,陝西諸路地處偏遠,民風彪悍,近年來又屢遭災荒,百姓生活困苦,怨聲載道。況且,西夏虎視眈眈,邊境衝突不斷,這不得不防啊!”
晁雄征霍然起身,在地圖前踱步,沉思良久,猛地一拍桌子:“軍師所言極是!林衝!”
“末將在!”林衝聞聲而入,抱拳行禮。
“你部不必駐守西京,隨我大軍繼續西進,駐防京兆府!”晁雄征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林衝雖然心中疑惑,但軍令如山,他不敢有絲毫怠慢:“末將領命!”
西京的繁華喧鬧被拋在身後,晁家軍再次踏上了征程。
滾滾黃塵遮天蔽日,馬蹄聲、車輪聲、士兵的腳步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雄壯的進行曲。
官道兩旁的景色飛速後退,時而是連綿起伏的山巒,時而是廣袤無垠的平原。
驕陽似火,烤得大地滾燙,士兵們身上的盔甲仿佛著了火一般,汗水浸透了衣衫,在陽光下閃閃發光。
晁雄征騎在馬上,目光如炬,掃視著周圍的一切。
他心中明白,此行兇險萬分,稍有不慎,便有可能萬劫不複。
但他沒有絲毫畏懼,因為他知道,自己肩負著保家衛國的重任,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他都必須勇往直前!
行軍途中,晁雄征不斷地與許貫忠商討軍情,分析局勢。
許貫忠博覽群書,熟讀兵法,他的分析鞭辟入裏,讓晁雄征受益匪淺。
“將軍,京兆府乃是大宋的西大門,戰略地位極其重要。此地易守難攻,若是能將其牢牢掌握在手中,便可進可攻,退可守。”許貫忠指著地圖上的京兆府,侃侃而談。
晁雄征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軍師所言甚是,京兆府的安危關係到大宋的生死存亡,萬萬不可掉以輕心。”
經過數日的長途跋涉,大軍終於抵達了京兆府。
這座古老的城市,巍峨的城牆,雄偉的城門,無不彰顯著它的曆史底蘊。
京兆府知府任諒早已率領官員在城外恭候多時。
他身材高大,麵容清瘦,留著一縷長須,看起來頗有幾分儒雅之氣。
“下官任諒,恭迎晁將軍!”任諒上前拱手行禮,聲音洪亮,中氣十足。
晁雄征翻身下馬,連忙迴禮:“任大人客氣了,本將奉旨西進,還望任大人多多協助。”
任諒微微一笑:“將軍客氣,下官定當盡力而為。”
大軍進城,百姓夾道歡迎,歡唿聲震耳欲聾。晁雄征心中感慨萬千
安頓好大軍之後,晁雄征便與任諒進行了一番長談。
他了解到,任諒並非出身科舉,而是憑借軍功一步步升遷至知府之位。
他早年曾在西北邊疆戍邊多年,對西夏的軍事實力和戰略意圖了如指掌。
“任大人,如今西夏蠢蠢欲動,邊境局勢緊張,不知大人有何良策?”晁雄征開門見山地問道。
任諒捋了捋胡須,沉吟片刻,緩緩說道:“將軍,西夏兵強馬壯,野心勃勃,不可小覷。我軍當以守為攻,加強邊防,嚴防死守,以待時機。”
晁雄征點了點頭,表示讚同:“任大人所言極是,隻是……”他頓了頓,目光深邃,“京兆府距離梁山水泊不遠……”
任諒聞言,低頭沉思,手指無意識地在案幾上輕輕敲打,清脆的聲響在靜謐的房間裏迴蕩。
他那長須輕輕飄動,仿佛每一道思緒都在空氣中蕩漾。
他深吸一口氣,緩緩開口:“將軍有所不知,下官早年曾在梁山水泊附近戍邊,與梁山好漢有過數次交鋒。彼時,梁山的義氣和勇猛,倒是令下官頗為敬佩。然而,時過境遷,如今局勢大不同,梁山義士已成朝廷的眼中釘、肉中刺。下官心中雖有千般顧慮,但也深知,若想保住京兆府的安寧,絕不能讓梁山勢力有可乘之機。”
說罷,任諒抬起頭,目光銳利地看著晁雄征,語氣堅定而嚴肅:“將軍,下官定當盡全力,確保京兆府的安全。但……”他頓了頓,”
任諒話音剛落,便輕咳一聲,站起身來,對身邊的幾位官員低聲吩咐了幾句。
眾官微微點頭,麵露會意之色,紛紛向晁雄征行禮告退。
晁雄征心中暗自思索,任諒的這番話究竟意味著什麽,他是否在暗示什麽未被揭開的秘密?
正當他陷入沉思時,任諒已帶領幾個城中長官,快步向城門口走去,準備迎接晁雄征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