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作廢婚約
她攜手權臣殺瘋了,全家後悔晚了! 作者:下飯小當家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謝槿寧看著謝文清這副賣好臉的模樣,揮開了他,冷聲道“女兒先前多次勸父親不要與薑珩走得太近,父親怎得就是不聽呢。”
謝槿寧的話,讓謝文清的心沉了沉,大有一副‘吾命休矣’的模樣。
謝槿寧是什麽性子,謝文清一清二楚。當時花燈一事,謝槿寧想與謝沐瑤同歸於盡的樣子,他如今都還曆曆在目。
死也要拉人陪葬的性子,他們自知拿查抄會殃及她來威脅也沒用。再說了,謝槿寧同祁晏安還有薑百潼等人交好,到時候使使手段便可得救。
準確地說,如今形勢,她謝槿寧是黨爭的勝利者。而謝文清,是性命岌岌可危的失敗者。
盛婉眸色中閃過一抹狠戾,臉上卻是賠笑道“寧兒,先前是我們對不起你,可查抄事大,你可願從中斡旋,事畢之後你有什麽要求,我們都盡可答應。”
“是啊寧兒,你幫為父這一次,為父什麽都能答應。”
“什麽都能答應?”謝槿寧忽地輕笑出聲,她慢條斯理地撫平袖口褶皺“那我若要父親去禦前求陛下作廢我與皇家的婚約呢?”
謝文清聞言怔了怔“你!”
他頹然地後退幾步,雙手撐在案幾上,指節微微發白。
他眸色中帶著一抹危險之色,看向謝槿寧“你這是想讓我觸怒龍顏。”
古往今來,退婚都是會讓兩家翻臉的大事。
官宦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是臣子和皇帝。而且還是臣子向皇帝提退婚,簡直是在下皇帝的臉麵。
“是麽?”謝槿寧渾不在意道“那父親也可以不去,隻不過,薑珩想屯兵歸來山,僅憑他一人是做不到的。聽聞父親在禮部有一門生,此次秋獵定在歸來山就是他提議的,不知父親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呢。”
“你在威脅我。”
“是與不是都無所謂,隻不過,我既能查到這些,父親以為陛下會不知曉?”
謝槿寧的話讓謝文清如墜冰窟。
的確,他先前是在薑珩身上全押了賭注,謀逆一事他雖不讚成,可薑珩下令,他也不得不從。
眼下如何選擇,對謝文清來說簡直就是進退兩難。
是仕途就此走到盡頭,還是帶著他這相國的名頭赴死,全在他一念之間。
一旁的林六婆都有些緊張了,她認為謝文清這樣注重官聲的人,斷不會答應謝槿寧的要求,她死事小,可她不願自家主母跟著受罪。
“老爺……”
“讓老爺想想吧。”林六婆剛開口,就被盛婉打斷。
她不明所以地看向盛婉,卻見她一臉鎮定自若。
果不其然,過了半晌,謝文清緩緩開口應道“好,我答應你。”
這聲音是從從喉間擠出來的,帶著不甘和認命的妥協。
謝槿寧聞言,唇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
她太清楚她的父親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十個字一向被謝文清奉為圭臬,簡直像是刻在謝文清的骨血裏。
當年被貶謫嶺南時,他能在苦寒之地忍辱偷生。後來東山再起,又能在朝堂傾軋中左右逢源。對這個人來說,隻要一息尚存,就沒有什麽是不能舍棄的,也沒有什麽是不能重來的。
“明日的這個時候,希望能聽到父親的好消息。”
“明日?”謝文清猛地站起來,急道“時間也太倉促了,你至少……”
謝槿寧卻不做停留,早已揚長而去,徒留謝文清和盛婉站在裏邊,各懷鬼胎。
翌日,距離薑珩謀逆後已是第七日,朝臣們迎著蒙蒙亮的天,整整齊齊地侯在了殿前,一個個都敢吱聲。
謝文清今日來得比謝槿寧晚,眼下烏青,瞧著是沒睡好。
他經過謝槿寧身邊時,謝槿寧微微俯身說了句“見過父親。”
謝文清腳步頓了頓,垂眸掃了她一眼。’
這一次,不再是勝利者居高臨下。
謝文清沉默地越過了她,行至文官首位,周圍的人同他行禮問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次,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向謝相國問好了。
而謝文清,也是最後一次站在這個位置。
“進。”
隨著太監一聲尖細的聲音,朝臣們按順序進了大殿中,依次站好。
又是鴉雀無聲的一天。
畢竟,昨日京城中那血流成河的場景都還在官員們腦海中閃現,有些人的鼻尖甚至都還帶著血腥氣,時不時地就想嘔吐。
就這情形下,連先前敢於出言的禦史今日都不敢出聲了。
然而,就在鴉雀無聲的金鑾殿內,忽然響起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
“陛下。”
是會試排在謝槿寧前麵一位的樓英。
“工部近來改良了火銃設計,射程比之先前增加了兩成,且裝填速度更快,對上陣的將士們來說,是一大助益,經過第一批生產後,發現並無問題,不知陛下是否可以同意量產?”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和他共事的同僚們都不由地捏了一把汗。
然而——
“竟有如此成效?”
薑元承的聲音在金鑾殿內迴蕩,眾朝臣們驚訝之餘,仍舊低著頭不敢動,隻敢用餘光瞥著皇帝的表情。
“迴稟陛下,正是如此。”
薑雲承麵色未變,問道“第一批產出了多少。”
“迴稟陛下,共計產出三百支,報損七支。”
薑元承沒有迴答。
又是一片寂靜。
工部的大臣們額頭上都掛滿了汗。
雖說此次產出損耗是在正常範圍內,可眼下薑元承心情不在正常情況啊,他們生怕薑元承因為產出損耗而責難他們,有幾個人就差直接跪下了。
半晌,薑元承緩緩開口“二百九十三支。”
他像是隨口念著這數字,可工部的那幾個大臣們不這麽認為,他們以為薑元承動怒了,腿一軟,直接跪了下來。
“陛下饒命啊!”他們撲通一聲,就將頭磕在了地上“此次改良火銃設計,損耗是在正常範圍內,實非工部懈怠啊。”
“是啊,求陛下開恩啊。”
一個個工部大臣跪倒了一片,隻有樓英還挺拔著身姿,立於殿前。
薑元承倒是來了興趣“他們跪了,你為何不跪。”
謝槿寧的話,讓謝文清的心沉了沉,大有一副‘吾命休矣’的模樣。
謝槿寧是什麽性子,謝文清一清二楚。當時花燈一事,謝槿寧想與謝沐瑤同歸於盡的樣子,他如今都還曆曆在目。
死也要拉人陪葬的性子,他們自知拿查抄會殃及她來威脅也沒用。再說了,謝槿寧同祁晏安還有薑百潼等人交好,到時候使使手段便可得救。
準確地說,如今形勢,她謝槿寧是黨爭的勝利者。而謝文清,是性命岌岌可危的失敗者。
盛婉眸色中閃過一抹狠戾,臉上卻是賠笑道“寧兒,先前是我們對不起你,可查抄事大,你可願從中斡旋,事畢之後你有什麽要求,我們都盡可答應。”
“是啊寧兒,你幫為父這一次,為父什麽都能答應。”
“什麽都能答應?”謝槿寧忽地輕笑出聲,她慢條斯理地撫平袖口褶皺“那我若要父親去禦前求陛下作廢我與皇家的婚約呢?”
謝文清聞言怔了怔“你!”
他頹然地後退幾步,雙手撐在案幾上,指節微微發白。
他眸色中帶著一抹危險之色,看向謝槿寧“你這是想讓我觸怒龍顏。”
古往今來,退婚都是會讓兩家翻臉的大事。
官宦百姓尚且如此,何況是臣子和皇帝。而且還是臣子向皇帝提退婚,簡直是在下皇帝的臉麵。
“是麽?”謝槿寧渾不在意道“那父親也可以不去,隻不過,薑珩想屯兵歸來山,僅憑他一人是做不到的。聽聞父親在禮部有一門生,此次秋獵定在歸來山就是他提議的,不知父親在這其中,扮演了什麽角色呢。”
“你在威脅我。”
“是與不是都無所謂,隻不過,我既能查到這些,父親以為陛下會不知曉?”
謝槿寧的話讓謝文清如墜冰窟。
的確,他先前是在薑珩身上全押了賭注,謀逆一事他雖不讚成,可薑珩下令,他也不得不從。
眼下如何選擇,對謝文清來說簡直就是進退兩難。
是仕途就此走到盡頭,還是帶著他這相國的名頭赴死,全在他一念之間。
一旁的林六婆都有些緊張了,她認為謝文清這樣注重官聲的人,斷不會答應謝槿寧的要求,她死事小,可她不願自家主母跟著受罪。
“老爺……”
“讓老爺想想吧。”林六婆剛開口,就被盛婉打斷。
她不明所以地看向盛婉,卻見她一臉鎮定自若。
果不其然,過了半晌,謝文清緩緩開口應道“好,我答應你。”
這聲音是從從喉間擠出來的,帶著不甘和認命的妥協。
謝槿寧聞言,唇角勾起一抹譏誚的弧度。
她太清楚她的父親了。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這十個字一向被謝文清奉為圭臬,簡直像是刻在謝文清的骨血裏。
當年被貶謫嶺南時,他能在苦寒之地忍辱偷生。後來東山再起,又能在朝堂傾軋中左右逢源。對這個人來說,隻要一息尚存,就沒有什麽是不能舍棄的,也沒有什麽是不能重來的。
“明日的這個時候,希望能聽到父親的好消息。”
“明日?”謝文清猛地站起來,急道“時間也太倉促了,你至少……”
謝槿寧卻不做停留,早已揚長而去,徒留謝文清和盛婉站在裏邊,各懷鬼胎。
翌日,距離薑珩謀逆後已是第七日,朝臣們迎著蒙蒙亮的天,整整齊齊地侯在了殿前,一個個都敢吱聲。
謝文清今日來得比謝槿寧晚,眼下烏青,瞧著是沒睡好。
他經過謝槿寧身邊時,謝槿寧微微俯身說了句“見過父親。”
謝文清腳步頓了頓,垂眸掃了她一眼。’
這一次,不再是勝利者居高臨下。
謝文清沉默地越過了她,行至文官首位,周圍的人同他行禮問好。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一次,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向謝相國問好了。
而謝文清,也是最後一次站在這個位置。
“進。”
隨著太監一聲尖細的聲音,朝臣們按順序進了大殿中,依次站好。
又是鴉雀無聲的一天。
畢竟,昨日京城中那血流成河的場景都還在官員們腦海中閃現,有些人的鼻尖甚至都還帶著血腥氣,時不時地就想嘔吐。
就這情形下,連先前敢於出言的禦史今日都不敢出聲了。
然而,就在鴉雀無聲的金鑾殿內,忽然響起了一道中氣十足的聲音。
“陛下。”
是會試排在謝槿寧前麵一位的樓英。
“工部近來改良了火銃設計,射程比之先前增加了兩成,且裝填速度更快,對上陣的將士們來說,是一大助益,經過第一批生產後,發現並無問題,不知陛下是否可以同意量產?”
真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和他共事的同僚們都不由地捏了一把汗。
然而——
“竟有如此成效?”
薑元承的聲音在金鑾殿內迴蕩,眾朝臣們驚訝之餘,仍舊低著頭不敢動,隻敢用餘光瞥著皇帝的表情。
“迴稟陛下,正是如此。”
薑雲承麵色未變,問道“第一批產出了多少。”
“迴稟陛下,共計產出三百支,報損七支。”
薑元承沒有迴答。
又是一片寂靜。
工部的大臣們額頭上都掛滿了汗。
雖說此次產出損耗是在正常範圍內,可眼下薑元承心情不在正常情況啊,他們生怕薑元承因為產出損耗而責難他們,有幾個人就差直接跪下了。
半晌,薑元承緩緩開口“二百九十三支。”
他像是隨口念著這數字,可工部的那幾個大臣們不這麽認為,他們以為薑元承動怒了,腿一軟,直接跪了下來。
“陛下饒命啊!”他們撲通一聲,就將頭磕在了地上“此次改良火銃設計,損耗是在正常範圍內,實非工部懈怠啊。”
“是啊,求陛下開恩啊。”
一個個工部大臣跪倒了一片,隻有樓英還挺拔著身姿,立於殿前。
薑元承倒是來了興趣“他們跪了,你為何不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