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天子氣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本來嘛,漢代武帝以後,漢朝就獨尊儒術。
子不語怪力亂神。
但“天子氣”卻不屬於怪力亂神。
一個是,這是高祖皇帝時候就產生的傳說,那能有假?另一個是,前些年長安監獄裏還冒出了天子氣,連武帝爺爺都知道了,把犯人殺了個光。
這也是假的?
何況,選擇皇帝,那可是國家根本,不容絲毫舛誤。
雖然宗正他們經過反複研討,最後確定昌邑哀王劉髆之子,是最具繼承帝位的人。但是,不也有人拿著監獄裏冒出的天子氣來說事,說要另外尋找帝位繼承人嗎?
所以,如果能夠確認劉賀真有天子氣,那麽一切塵埃落定。
聽中郎將說了陳湯曾見過昌邑王頭上冒天子氣,幾位朝廷大員馬上熱議起來。
最後一致決定,把陳湯找來,仔細問問。如果傳言屬實,那麽既有天意的“天子氣”,又有大將軍和群臣的公推,這帝位之爭,就可以休矣。
丙吉已經想著,盡早和新皇帝討論烏桓進犯的事情了。
畢竟,軍情如火,它不等人啊。
當著幾位朝廷大員,陳湯倒是並不慌張。
怕啥,陳某前世做營長的時候,鬥大的炮彈都見過,說出來,嚇不死你們幾個老頭?
聽了陳湯栩栩如生的描繪,宗正第一個點頭。
“丙公,以老夫所見,湯所言,必是天子氣無疑。”
翻過皇族譜牒,最後確認了昌邑王劉賀當為天子,他這個宗正隻能負責到底。現在聽說劉賀還有天子氣,他當然加以肯定,以證明自己這個“宗正”不是亂立新君。
丙吉卻把目光投向了少府:“少府公現在行大鴻臚事,見多識廣,以為如何?”
少府猶豫了一下,微微一笑:“丙公見笑了,仆雖暫居大鴻臚,其實所見蠻夷,多是彎弓射箭之輩,甚至還有茹毛飲血之徒,這等望氣之術,他們恐怕聽都沒聽說過。至於昔年長安獄中所傳的天子氣,當年武帝已經明正視聽,毋庸再說。倒是這位昌邑王的車夫,居然能識天子氣,頗為令人詫異啊。”
陳湯想笑不敢笑。
長胡子少府說了一堆廢話。
不外乎是告訴大家,他並不懂什麽“天子氣”,別讓他拿主意。
所以,究竟是不是讓昌邑王登基,自己沒有觀點。
丙吉其實也知道,長胡子少府這種老官僚,圓滑得很,這種關鍵時刻,指望他來拿主意,肯定沒戲。
隻有自己了。
“嗯,仆以為,本來大將軍和朝中列公,也已經選定昌邑王為新君。如今又有了湯的佐證,足見天意民心。那麽,湯,你就跟隨置傳,同去長安,參與登基大禮吧。”
這一時刻,好像丙吉已經忘記了自己昨天還在勸昌邑王“遠小人”,把這個車夫“休矣”的話了。
本來嘛,這次他們動用四匹健馬的“置傳”,千裏迢迢來到昌邑,請昌邑王赴長安登基,基本上,他們幾個,應該就是新皇帝的左膀右臂了。
如果新皇帝登基有了差池,不要說長胡子少府、白胡子宗正,就連紫金光祿大夫丙吉自己,恐怕也沒好日子了。
立即讓中郎將去稟告昌邑王,準備出發。
這次劉賀倒是不擺架子了。
畢竟“天子氣”好像不止自己這一股氣。
夜長夢多,早日登基,一切平安。
帶上管家劉福,中尉王吉,還有那個準備獻給皇帝的宮女王嬙,出發!
這個美女,那個小皇叔是看不見了,先帶過去吧,如果一切正常,王嬙是個大美女,自己享用,也無不可嘛。
世上的事情,往往不像人們想的那麽簡單。
當皇帝,就更複雜了。
雖然做個承平之君,並不需要劉賀去刀光劍影,衝鋒陷陣。但是,各種禮法的約束,卻是必不可少的。
偏偏劉賀又是個率性之人,對這些條條框框,很是不耐煩。
跑了一天路,到濟陽了,大家都人困馬乏,隻有劉賀,一想到快要做皇帝了,心裏就興奮的不得了。
整個車隊,就他不累。
下令把陳湯提拔做“大奴”。
雖然還是奴隸,但可是所有奴隸的大總管。
陳湯哭笑不得。
這是在漢朝第一次升官,做奴隸。
一邊感謝王爺提拔,一邊心裏安慰自己,反正升官了,相當於國軍裏頭的上士了吧?
劉賀給升職後的陳湯下的旨意,是立即去買“長鳴雞”,順便再買一根“多竹杖”迴來。
陳湯愣住了。
長鳴雞,聽說正是他老家滇國的特產,每天都不停的打鳴。昌邑王要這玩意幹嘛?它叫喚的不累,您聽的不覺得聒噪?而且聽說售價不菲,要一千錢以上呢。
陳家半年的收入。
多竹杖,就說這竹子,它也不是濟陽特產啊。
沒法子,準皇帝剛剛給自己升職,現在再奇葩的要求,也得照辦。
正要出門,給中郎將擋住了。
驛館禁止外出。
理由嘛,安全考慮。
陳湯隻好說是奉了昌邑王的命令,出門采購。
這就麻煩大了。中郎將報告了丙吉,丙吉不顧旅途勞累,連忙前來麵見劉賀。
請劉賀收迴成命。
“昌邑王想必知道,當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引來犬戎滅國的悲劇,衛懿公養鶴誤國,為北狄所滅。丙吉愚昧,想請昌邑王重視前車之鑒,切勿玩物喪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幾句話說得硬邦邦的,根本沒給劉賀留麵子。
丙吉的想法就是,如果你聽不進忠言,想做亡國之君,那還不如趁你還沒登基,請大將軍收迴成命,咱們另立新君。
當年長安獄中的天子氣,他一直認為就應在那個劉病已。
雖然劉病已已經淪落民間,娶妻生子,但皇家血脈不變嘛。
所以丙吉有恃無恐,說起話來不帶拐彎的。
聽丙吉這麽一說,還公然提到“後果”,劉賀愣住了。
這死老頭子,看來不聽他的還不行了。
歎了口氣,自己找個台階下吧:
“丙公言重啦。我呢,也就是旅途無聊,行經濟陽嘛,讓大奴去買點稀奇玩意,也好排遣旅途寂寞啊。”
丙吉那張臉還是陰沉沉的。
“昌邑王不應該有旅途無聊的感覺。”
劉賀愣了。
管天管地,你還管得著我的心裏想啥?我寂寞不寂寞,你能替我做主?
但眼下還不能得罪紫金光祿大夫。
淡淡一笑:“為何?”
丙吉早就等他這一問了。
“昌邑王容秉,孝昭皇帝崩逝,天下官民莫不哀嚎不斷,以淚洗麵。新君既然是繼承孝昭皇帝的大統,於私,該為自家皇叔天不假年而日夜哀痛。於公,該為孝昭皇帝舉哀傷懷。如此來說,日夜悲傷之餘,怎會有旅途寂寞之感?奉勸昌邑王,此話到丙吉這裏打住,切莫使外人得知,以免有人誹謗,說昌邑王不忠不孝,難以繼承大統。”
劉賀又傻眼了。
嘿,合著我這旅途,還真不能說我寂寞。
“隻能說我一路上哀傷孝昭皇帝,以淚洗麵?”
這句略帶嘲諷的話,卻馬上讓丙吉高興起來了。
“如此一說,足見新君將以忠孝治國,德被天下,登基稱帝,再無異議。”
劉賀歎口氣,請丙吉先退下。
當然,長鳴雞和手杖,那是肯定不能買了。
仔細想了想,丙吉雖然直言不諱,但也是為了自己順利登基啊。
劉賀不笨,他知道丙吉是忠臣,是為了自己稱帝而直言不諱的忠臣。
隻是,啥也不能玩,劉賀心裏,實在憋悶。
子不語怪力亂神。
但“天子氣”卻不屬於怪力亂神。
一個是,這是高祖皇帝時候就產生的傳說,那能有假?另一個是,前些年長安監獄裏還冒出了天子氣,連武帝爺爺都知道了,把犯人殺了個光。
這也是假的?
何況,選擇皇帝,那可是國家根本,不容絲毫舛誤。
雖然宗正他們經過反複研討,最後確定昌邑哀王劉髆之子,是最具繼承帝位的人。但是,不也有人拿著監獄裏冒出的天子氣來說事,說要另外尋找帝位繼承人嗎?
所以,如果能夠確認劉賀真有天子氣,那麽一切塵埃落定。
聽中郎將說了陳湯曾見過昌邑王頭上冒天子氣,幾位朝廷大員馬上熱議起來。
最後一致決定,把陳湯找來,仔細問問。如果傳言屬實,那麽既有天意的“天子氣”,又有大將軍和群臣的公推,這帝位之爭,就可以休矣。
丙吉已經想著,盡早和新皇帝討論烏桓進犯的事情了。
畢竟,軍情如火,它不等人啊。
當著幾位朝廷大員,陳湯倒是並不慌張。
怕啥,陳某前世做營長的時候,鬥大的炮彈都見過,說出來,嚇不死你們幾個老頭?
聽了陳湯栩栩如生的描繪,宗正第一個點頭。
“丙公,以老夫所見,湯所言,必是天子氣無疑。”
翻過皇族譜牒,最後確認了昌邑王劉賀當為天子,他這個宗正隻能負責到底。現在聽說劉賀還有天子氣,他當然加以肯定,以證明自己這個“宗正”不是亂立新君。
丙吉卻把目光投向了少府:“少府公現在行大鴻臚事,見多識廣,以為如何?”
少府猶豫了一下,微微一笑:“丙公見笑了,仆雖暫居大鴻臚,其實所見蠻夷,多是彎弓射箭之輩,甚至還有茹毛飲血之徒,這等望氣之術,他們恐怕聽都沒聽說過。至於昔年長安獄中所傳的天子氣,當年武帝已經明正視聽,毋庸再說。倒是這位昌邑王的車夫,居然能識天子氣,頗為令人詫異啊。”
陳湯想笑不敢笑。
長胡子少府說了一堆廢話。
不外乎是告訴大家,他並不懂什麽“天子氣”,別讓他拿主意。
所以,究竟是不是讓昌邑王登基,自己沒有觀點。
丙吉其實也知道,長胡子少府這種老官僚,圓滑得很,這種關鍵時刻,指望他來拿主意,肯定沒戲。
隻有自己了。
“嗯,仆以為,本來大將軍和朝中列公,也已經選定昌邑王為新君。如今又有了湯的佐證,足見天意民心。那麽,湯,你就跟隨置傳,同去長安,參與登基大禮吧。”
這一時刻,好像丙吉已經忘記了自己昨天還在勸昌邑王“遠小人”,把這個車夫“休矣”的話了。
本來嘛,這次他們動用四匹健馬的“置傳”,千裏迢迢來到昌邑,請昌邑王赴長安登基,基本上,他們幾個,應該就是新皇帝的左膀右臂了。
如果新皇帝登基有了差池,不要說長胡子少府、白胡子宗正,就連紫金光祿大夫丙吉自己,恐怕也沒好日子了。
立即讓中郎將去稟告昌邑王,準備出發。
這次劉賀倒是不擺架子了。
畢竟“天子氣”好像不止自己這一股氣。
夜長夢多,早日登基,一切平安。
帶上管家劉福,中尉王吉,還有那個準備獻給皇帝的宮女王嬙,出發!
這個美女,那個小皇叔是看不見了,先帶過去吧,如果一切正常,王嬙是個大美女,自己享用,也無不可嘛。
世上的事情,往往不像人們想的那麽簡單。
當皇帝,就更複雜了。
雖然做個承平之君,並不需要劉賀去刀光劍影,衝鋒陷陣。但是,各種禮法的約束,卻是必不可少的。
偏偏劉賀又是個率性之人,對這些條條框框,很是不耐煩。
跑了一天路,到濟陽了,大家都人困馬乏,隻有劉賀,一想到快要做皇帝了,心裏就興奮的不得了。
整個車隊,就他不累。
下令把陳湯提拔做“大奴”。
雖然還是奴隸,但可是所有奴隸的大總管。
陳湯哭笑不得。
這是在漢朝第一次升官,做奴隸。
一邊感謝王爺提拔,一邊心裏安慰自己,反正升官了,相當於國軍裏頭的上士了吧?
劉賀給升職後的陳湯下的旨意,是立即去買“長鳴雞”,順便再買一根“多竹杖”迴來。
陳湯愣住了。
長鳴雞,聽說正是他老家滇國的特產,每天都不停的打鳴。昌邑王要這玩意幹嘛?它叫喚的不累,您聽的不覺得聒噪?而且聽說售價不菲,要一千錢以上呢。
陳家半年的收入。
多竹杖,就說這竹子,它也不是濟陽特產啊。
沒法子,準皇帝剛剛給自己升職,現在再奇葩的要求,也得照辦。
正要出門,給中郎將擋住了。
驛館禁止外出。
理由嘛,安全考慮。
陳湯隻好說是奉了昌邑王的命令,出門采購。
這就麻煩大了。中郎將報告了丙吉,丙吉不顧旅途勞累,連忙前來麵見劉賀。
請劉賀收迴成命。
“昌邑王想必知道,當初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引來犬戎滅國的悲劇,衛懿公養鶴誤國,為北狄所滅。丙吉愚昧,想請昌邑王重視前車之鑒,切勿玩物喪誌,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這幾句話說得硬邦邦的,根本沒給劉賀留麵子。
丙吉的想法就是,如果你聽不進忠言,想做亡國之君,那還不如趁你還沒登基,請大將軍收迴成命,咱們另立新君。
當年長安獄中的天子氣,他一直認為就應在那個劉病已。
雖然劉病已已經淪落民間,娶妻生子,但皇家血脈不變嘛。
所以丙吉有恃無恐,說起話來不帶拐彎的。
聽丙吉這麽一說,還公然提到“後果”,劉賀愣住了。
這死老頭子,看來不聽他的還不行了。
歎了口氣,自己找個台階下吧:
“丙公言重啦。我呢,也就是旅途無聊,行經濟陽嘛,讓大奴去買點稀奇玩意,也好排遣旅途寂寞啊。”
丙吉那張臉還是陰沉沉的。
“昌邑王不應該有旅途無聊的感覺。”
劉賀愣了。
管天管地,你還管得著我的心裏想啥?我寂寞不寂寞,你能替我做主?
但眼下還不能得罪紫金光祿大夫。
淡淡一笑:“為何?”
丙吉早就等他這一問了。
“昌邑王容秉,孝昭皇帝崩逝,天下官民莫不哀嚎不斷,以淚洗麵。新君既然是繼承孝昭皇帝的大統,於私,該為自家皇叔天不假年而日夜哀痛。於公,該為孝昭皇帝舉哀傷懷。如此來說,日夜悲傷之餘,怎會有旅途寂寞之感?奉勸昌邑王,此話到丙吉這裏打住,切莫使外人得知,以免有人誹謗,說昌邑王不忠不孝,難以繼承大統。”
劉賀又傻眼了。
嘿,合著我這旅途,還真不能說我寂寞。
“隻能說我一路上哀傷孝昭皇帝,以淚洗麵?”
這句略帶嘲諷的話,卻馬上讓丙吉高興起來了。
“如此一說,足見新君將以忠孝治國,德被天下,登基稱帝,再無異議。”
劉賀歎口氣,請丙吉先退下。
當然,長鳴雞和手杖,那是肯定不能買了。
仔細想了想,丙吉雖然直言不諱,但也是為了自己順利登基啊。
劉賀不笨,他知道丙吉是忠臣,是為了自己稱帝而直言不諱的忠臣。
隻是,啥也不能玩,劉賀心裏,實在憋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