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危機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丙吉趕到昌邑王野炊的地點,看著喝的臉紅紅的昌邑王,自己的臉陰沉沉的快要滴下水來了。
管家不識時務,還趕緊請丙吉入席。
丙吉向中郎將看了一眼:“綁了。”
中郎將抓小雞一樣就把胖胖的管家劉福綁成了粽子。
昌邑王的臉都嚇白了,馬上又被憤怒染成了紅色,氣急敗壞站了起來怒吼:
“丙公!當著我的麵綁我的人?休要欺人太甚!”
王中尉馬上帶著護衛圍了過來,大有昌邑王一聲令下就要跟中郎將火拚的態勢。
丙吉冷冷開口了。
“昌邑王,仆隻想問汝:第一,牛肉何來?私宰耕牛,該當何罪?不問民生,何以治國?第二,仆再三提醒過你,國喪期間,須要恭穆哀傷,你卻動葷腥飲酒!仆隻是問你,此情此景,還像個嗣皇帝嗎!”
說是“問你”,哪有半點諮詢的意思?
明明就是宣布,你這個嗣皇帝,不合格!
就差說“退貨”了。
劉賀的酒意都嚇醒了。
趕緊先一揮手,讓王中尉他們撤下去,別真弄成流血衝突,那麽自己的登基大業,可就徹底玩完了。
殺了迎駕的官兵,那不就擺明了不想起駕、不願意當皇帝了嘛。
看王中尉他們退開,緊張氣氛有所緩和,劉賀頭腦裏立即緊張思考起來。
唉,真是昏了頭了。怎麽吃起牛肉來了。
農耕社會,耕牛的重要性,相當於後世的國家戰略儲備。
沒有耕牛,怎麽種地?沒有農業稅,國庫怎麽辦?所以擅宰耕牛,可是要入獄問罪的。
平時昌邑王也沒少吃牛肉,但那是在王府啊,自己說了算的地盤,誰敢說個“不”字?
養成習慣了,連管家都養成習慣了,覺得吃點兒牛肉沒啥。
忘了現在可是與重臣同行,這吃牛肉可是朝廷大忌啊。
吃肉喝酒,的確跟國喪期間的整體氛圍有點衝突,不大和諧。
可自己平日裏都這樣做的啊,唉,現在怎麽辦?
這兩條,被丙公這家夥抓得死死的,聽他口風,好像要另立新君?
在朝廷,光祿大夫與大將軍都是一夥的,口口聲聲要扞衛漢室江山的。如果這家夥真的去跟大將軍霍光胡說八道一通,事情的走向會如何?
想到這裏,劉賀臉上變得灰暗了。
就在這時候,白胡子宗正和長胡子少府,也都聞訊趕來了。
劉賀倒是不擔心丟臉,事情都到這一步了,丟麵子都是其次,可千萬別把未央宮的寶座給丟了啊。
聽說了劉賀的謬行,宗正和少府也都是頻頻搖頭。
劉賀抓住了突破口。
至少這兩個沒像丙吉那樣兇惡,直接質問自己“像不像嗣皇帝”。
特別是宗正,自己能被選為嗣皇帝,他可是居功至偉;當然,如果擇人不對,他也有連帶責任。
少府雖然批評過自己的屏風過於豔俗,但以後他可是自己的大管家呢。
嗯,這倆,看來也是自己人,宮內的。而丙吉,卻是朝廷上的大臣。
劉賀還是很有小聰明的,這麽快的時間,就找到了挽救登基大業的法子。
讓少府和宗正來說情!
“嗬嗬,嗯,宗正你看,小王今天也是一時不察,沒想到吃了牛肉,唉,我這後悔啊。至於飲酒,都是我的不良習氣,今後一定要改,要改。”
宗正皺著眉看著杯盤狼藉的現場,搖了搖頭。
但昌邑王已經向自己求救了,都嚇得自稱“小王”了,自己也不能坐視不管啊?
“昌邑王啊,您是嗣皇帝,今後是漢家的天啊,臣還是希望你,自省自律,為天下臣民之表率啊。”
劉賀的心放下來一大半。
瞧瞧,畢竟是自家人,照顧著自己呢。
開口就點明自己是嗣皇帝!
丙吉這死老頭咋說的?“不像嗣皇帝”!
知道宗正是在幫自己,劉賀自然滿口答應。
宗正這才向著丙吉說道:“光祿大夫,既然嗣皇帝已經知道行為不妥,答應改正。今日之事,是否就此打住?”
少府一看這事打住,自己可是沒有功勞啊。
就是個打醬油的。
趕緊插上一句話:“是啊,嗣皇帝還年輕嘛,不過英姿勃發,將來必定是我大漢的有為之君啊。”
少府除了負責皇帝的私財、生活,現在還多一條:算命。
算出劉賀將來是大漢的有為之君。
丙吉心中很是躊躇。
畢竟人家一個紫袍赤綬,一個紅袍青綬,自己隻是紅袍墨綬。嚴格算起來,他們官階都比自己要高。
現在這兩位一起幫昌邑王講情,自己還真得給人家麵子。
特別是宗正。大漢皇帝姓劉,皇族事務,不都是他負責嗎?
說直接一點,劉家的事,劉家人都不著急,你一個外人起什麽哄?
隻是,一貫嚴厲正直的丙吉,實在放不下這件幾乎是大逆不道的事。
而且,察微知著是丙吉的最大特點,昌邑王一路上的諸多行事,早就讓他一肚子不滿,常常懷疑這劉賀,真能挑起大漢朝的萬裏江山?
今天這件事,其實是他對劉賀徹底失望的總爆發。
但作為光祿大夫,飽經宦海,當然少不了現實的考慮。
理想主義會害死人的。
畢竟自己是迎駕的主官,半道上趕走昌邑王,自己沒這個權力,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既然白胡子宗正和長胡子少府都在幫劉賀說話,看來,自己也隻能到此為止了。
慨歎一聲:“劉公,史公,非仆執拗,隻是見了昌邑王這些行止,實在忍不住進諫規勸啊。我輩既然忝居朝堂之上,直諫苦諫,也是分內之事吧。”
看見以明察秋毫著稱的鐵麵大夫買自己的麵子,劉宗正也暗自得意。
看看昌邑王,心裏感歎:看見了沒,關鍵時刻,還是劉家人好使吧。
嘴上笑著說:“自然,自然,丙公直諫,想必昌邑王也明白臣下的一片苦心哎。”
聽見兩人用詞都是“進諫”,那明擺著還是承認自己的嗣皇帝身份啊。劉賀心中大石頭落地,卻也不敢倨傲,連忙笑著說:“明白,明白,國有明君方有直臣嘛,如果朝臣隻會助紂為虐,國家還有什麽前途!”
趁機強調自己的嗣皇帝身份。
少府趕緊宣布:“好啦好啦,此事到此為止,君臣和睦,天下之幸!”
就在眾人以為戲已經演完的時候,丙吉卻沉聲喝了一聲:“且慢!”
管家不識時務,還趕緊請丙吉入席。
丙吉向中郎將看了一眼:“綁了。”
中郎將抓小雞一樣就把胖胖的管家劉福綁成了粽子。
昌邑王的臉都嚇白了,馬上又被憤怒染成了紅色,氣急敗壞站了起來怒吼:
“丙公!當著我的麵綁我的人?休要欺人太甚!”
王中尉馬上帶著護衛圍了過來,大有昌邑王一聲令下就要跟中郎將火拚的態勢。
丙吉冷冷開口了。
“昌邑王,仆隻想問汝:第一,牛肉何來?私宰耕牛,該當何罪?不問民生,何以治國?第二,仆再三提醒過你,國喪期間,須要恭穆哀傷,你卻動葷腥飲酒!仆隻是問你,此情此景,還像個嗣皇帝嗎!”
說是“問你”,哪有半點諮詢的意思?
明明就是宣布,你這個嗣皇帝,不合格!
就差說“退貨”了。
劉賀的酒意都嚇醒了。
趕緊先一揮手,讓王中尉他們撤下去,別真弄成流血衝突,那麽自己的登基大業,可就徹底玩完了。
殺了迎駕的官兵,那不就擺明了不想起駕、不願意當皇帝了嘛。
看王中尉他們退開,緊張氣氛有所緩和,劉賀頭腦裏立即緊張思考起來。
唉,真是昏了頭了。怎麽吃起牛肉來了。
農耕社會,耕牛的重要性,相當於後世的國家戰略儲備。
沒有耕牛,怎麽種地?沒有農業稅,國庫怎麽辦?所以擅宰耕牛,可是要入獄問罪的。
平時昌邑王也沒少吃牛肉,但那是在王府啊,自己說了算的地盤,誰敢說個“不”字?
養成習慣了,連管家都養成習慣了,覺得吃點兒牛肉沒啥。
忘了現在可是與重臣同行,這吃牛肉可是朝廷大忌啊。
吃肉喝酒,的確跟國喪期間的整體氛圍有點衝突,不大和諧。
可自己平日裏都這樣做的啊,唉,現在怎麽辦?
這兩條,被丙公這家夥抓得死死的,聽他口風,好像要另立新君?
在朝廷,光祿大夫與大將軍都是一夥的,口口聲聲要扞衛漢室江山的。如果這家夥真的去跟大將軍霍光胡說八道一通,事情的走向會如何?
想到這裏,劉賀臉上變得灰暗了。
就在這時候,白胡子宗正和長胡子少府,也都聞訊趕來了。
劉賀倒是不擔心丟臉,事情都到這一步了,丟麵子都是其次,可千萬別把未央宮的寶座給丟了啊。
聽說了劉賀的謬行,宗正和少府也都是頻頻搖頭。
劉賀抓住了突破口。
至少這兩個沒像丙吉那樣兇惡,直接質問自己“像不像嗣皇帝”。
特別是宗正,自己能被選為嗣皇帝,他可是居功至偉;當然,如果擇人不對,他也有連帶責任。
少府雖然批評過自己的屏風過於豔俗,但以後他可是自己的大管家呢。
嗯,這倆,看來也是自己人,宮內的。而丙吉,卻是朝廷上的大臣。
劉賀還是很有小聰明的,這麽快的時間,就找到了挽救登基大業的法子。
讓少府和宗正來說情!
“嗬嗬,嗯,宗正你看,小王今天也是一時不察,沒想到吃了牛肉,唉,我這後悔啊。至於飲酒,都是我的不良習氣,今後一定要改,要改。”
宗正皺著眉看著杯盤狼藉的現場,搖了搖頭。
但昌邑王已經向自己求救了,都嚇得自稱“小王”了,自己也不能坐視不管啊?
“昌邑王啊,您是嗣皇帝,今後是漢家的天啊,臣還是希望你,自省自律,為天下臣民之表率啊。”
劉賀的心放下來一大半。
瞧瞧,畢竟是自家人,照顧著自己呢。
開口就點明自己是嗣皇帝!
丙吉這死老頭咋說的?“不像嗣皇帝”!
知道宗正是在幫自己,劉賀自然滿口答應。
宗正這才向著丙吉說道:“光祿大夫,既然嗣皇帝已經知道行為不妥,答應改正。今日之事,是否就此打住?”
少府一看這事打住,自己可是沒有功勞啊。
就是個打醬油的。
趕緊插上一句話:“是啊,嗣皇帝還年輕嘛,不過英姿勃發,將來必定是我大漢的有為之君啊。”
少府除了負責皇帝的私財、生活,現在還多一條:算命。
算出劉賀將來是大漢的有為之君。
丙吉心中很是躊躇。
畢竟人家一個紫袍赤綬,一個紅袍青綬,自己隻是紅袍墨綬。嚴格算起來,他們官階都比自己要高。
現在這兩位一起幫昌邑王講情,自己還真得給人家麵子。
特別是宗正。大漢皇帝姓劉,皇族事務,不都是他負責嗎?
說直接一點,劉家的事,劉家人都不著急,你一個外人起什麽哄?
隻是,一貫嚴厲正直的丙吉,實在放不下這件幾乎是大逆不道的事。
而且,察微知著是丙吉的最大特點,昌邑王一路上的諸多行事,早就讓他一肚子不滿,常常懷疑這劉賀,真能挑起大漢朝的萬裏江山?
今天這件事,其實是他對劉賀徹底失望的總爆發。
但作為光祿大夫,飽經宦海,當然少不了現實的考慮。
理想主義會害死人的。
畢竟自己是迎駕的主官,半道上趕走昌邑王,自己沒這個權力,也負不起這個責任。
既然白胡子宗正和長胡子少府都在幫劉賀說話,看來,自己也隻能到此為止了。
慨歎一聲:“劉公,史公,非仆執拗,隻是見了昌邑王這些行止,實在忍不住進諫規勸啊。我輩既然忝居朝堂之上,直諫苦諫,也是分內之事吧。”
看見以明察秋毫著稱的鐵麵大夫買自己的麵子,劉宗正也暗自得意。
看看昌邑王,心裏感歎:看見了沒,關鍵時刻,還是劉家人好使吧。
嘴上笑著說:“自然,自然,丙公直諫,想必昌邑王也明白臣下的一片苦心哎。”
聽見兩人用詞都是“進諫”,那明擺著還是承認自己的嗣皇帝身份啊。劉賀心中大石頭落地,卻也不敢倨傲,連忙笑著說:“明白,明白,國有明君方有直臣嘛,如果朝臣隻會助紂為虐,國家還有什麽前途!”
趁機強調自己的嗣皇帝身份。
少府趕緊宣布:“好啦好啦,此事到此為止,君臣和睦,天下之幸!”
就在眾人以為戲已經演完的時候,丙吉卻沉聲喝了一聲:“且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