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大將軍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這一聲傳唿,簡直把尚食曹裏的君臣兩個嚇破了膽。
違背國喪期間的禁令,不守孝道,要是被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霍光抓個正著,那恐怕不是丟臉的問題了。
未央宮的寶座,說不定也一起丟掉了。
劉賀馬上瞪了一眼陳湯。
陳湯當然懂,現在是當炮灰的光榮時候了。趕緊去拖住大將軍,讓皇帝有時間清理一下現場。
雖然當炮灰有風險,但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劉賀倒台了,陳湯也要完蛋。
連忙三步兩步趕了出來,果然看見一群人迎麵走來。
陳湯並不認識霍光,但也用不著打聽誰是大將軍了。
居中領頭的那個,黑臉膛大高個,不怒自威,神色冷峻的,肯定就是大將軍本人了。
因為就連丙吉,都是跟在他後頭的。
幸好尚食曹外頭有些坑窪積水,大將軍要繞開積水,走的並不算快。
陳湯來得及向前迎接。
“尚食令陳湯,恭迎大將軍!”
霍光看了一眼陳湯,淡淡問道:“天子六尚,我都認識,怎麽沒見過你?”
陳湯要的就是給王爺拖延時間,見大將軍主動問話,不由心中暗喜,連忙細細解釋:“大將軍容秉,陳湯是來自昌邑國,此番隨王爺入京,王爺見陳湯行止恭謹,手腳利索,所以前日才任命了陳湯做這銅印黃綬的尚食令,喏,這是我的印綬,大將軍……”
霍光心頭冷笑,但也不會計較這個以二百石沾沾自喜的家夥。
身份懸殊太大。
徑直走過陳湯,陳湯心裏不免焦急,也不知王爺現在準備的如何了?
卻見丙吉似乎對大將軍說了句什麽話,霍光居然停住了腳步。
轉頭看看陳湯,先搖搖頭,這才問道:“湯,你居然懂得望氣?”
陳湯心頭大喜啊,沒想到這位嚴厲著稱的丙公,現在居然會幫自己一個大忙,延誤一下大將軍的腳步!
丙吉當然不是幫他拖延時間,隻是順便告訴大將軍,因為馬上就要見到昌邑王,那麽曾經幫昌邑王望氣的陳湯,大將軍是否想問問他?
陳湯連忙上前兩步:“大將軍,在下以前在昌邑的時候,跟隨家父學習易經八卦,所以……”
話沒說完,霍光已經轉身離開。
在霍光看來,“望氣”乃是江湖術士的玩意,而易經卻是正經學問。能夠把這兩個東西拉扯到一起的,定無真才實學。
不論劉賀有沒有天子氣,先見麵再說。
陳湯暗自著急,這麽半天了,嗣皇帝怎麽樣了?
幸好看見樹下人影一閃,劉賀過來了。
“大將軍,寡人來此看看昌邑國的舊人,未料大將軍也親自來此。是否入室一坐?”
霍光當然聽出了劉賀的不滿,但並不在乎。
對方隻是一個昌邑王罷了,比不上自己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
就算劉賀真的登基做了皇帝,也要對自己禮讓三分。畢竟,治國平天下,眼下的大漢朝,可以離開劉賀,但離不開霍光。
淡淡說道:“昌邑王不必客氣,仆此來,不過是聽聞今日大王曾命尚食令出宮,所以想提醒一下大王,畢竟國喪期間,還望大王自重。”
如果偷吃葷腥,當然就是不自重了。
不自重的後果,不言而喻。
劉賀心裏顫抖了一下,但很快迴過神了。
雖然有人向大將軍舉報,可是也無憑無據。不過是因為陳湯的官職是尚食令,所以懷疑陳湯去給自己尋找美味了。
嘴裏很客氣:“那是自然,守孝期間,怎可擅用葷腥?”
丙吉的臉上似乎有點冷笑,但並沒開口。
反正劉賀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嚴格守孝了。
霍光把院子隨便看了一下,就迴頭對劉賀說道:“太後有旨,請大王未時去往未央宮前殿,聽取旨意。仆此來報知此事,請大王準時前往。”
隨意客套兩句,大將軍一行人就離開了。
陳湯抹著額頭上的冷汗走了過來。
“王爺,太後召見,難道今日就要冊封皇太子了?”
劉賀心中一直狂喜,現在終於笑了起來:“當然!否則,宮裏那麽多太監,何至於請大將軍親自前來宣旨?”
說起來,大將軍還是當今太後的外公呢。
劉賀拍拍陳湯的肩膀:“等著啊!當上皇太子以後,就能順利登基了!”
陳湯笑笑:“一切都在王爺掌握之中啊。”
陳湯並不是吹捧,劉賀的登基大業,果然平安順利,先當了皇太子,幾天後,還是在未央宮前殿,正式登基即位了。
像陳湯這種小官,隻能遠遠看著劉賀坐上皇帝禦座。
但是小官有小官的好處,在劉賀即位之前,陳湯聽見了官員們的議論。
沒有人敢直接議論皇帝,但是陳湯把他們的話總結下來,卻隱隱感到不安。
大家沒提幾次皇帝,可是大將軍的名號,卻幾乎把陳湯的耳朵磨出繭子來了。
陳湯有了新的認識。
別看劉賀坐上了寶座,但並沒有大權在握。
大權在誰的手中?
當然是大將軍霍光。
霍光在即位儀式之後,馬上向皇帝請示,要給丙吉加官,做給事中。
說是請旨,但是劉賀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
隻能準奏。
於是,丙吉變成了紫金光祿大夫兼給事中,最重要的是,可以戴上青綬了。
陳湯遠遠目睹了這件事,心中雪亮。
連丙吉這樣的高官,也要大將軍來提拔。可想而知,朝廷的大權,不在剛剛即位的皇帝手中,而在大將軍手中。
而霍光選擇在皇帝登基以後立即進奏,提拔丙吉加官為給事中,用意也很明顯:告訴皇帝,朝廷大權,在大將軍這裏。
劉賀並不在乎。
朝思暮想的寶座在我的屁股下,足矣!
反而下一道旨意,讓霍光、丙吉他們,馬上商量如何迎擊烏桓進犯,還有就是去年的旱災,還有多少影響,怎樣應付?
好嘛,丙吉拋給他的兩道難題,全都踢給了霍光。
劉賀心裏冷笑:你霍光不是喜歡攬權嗎?朕遂了你的意,你隻管攬權去!
這些破事,朕還不喜歡費腦筋呢。
廟堂之上,輪不到尚食令說話,但是散朝以後,陳湯就有機會與皇帝對話了。
“陛下,小臣有個好消息:孝昭皇帝的孝期已經滿了。”
劉賀馬上笑了。
“哎呀,真是好消息!朕忙著登基典禮,都差點忘了這事了!沒說的,湯,趕緊傳旨給禦膳房,弄些好吃的來!”
違背國喪期間的禁令,不守孝道,要是被權傾朝野的大將軍霍光抓個正著,那恐怕不是丟臉的問題了。
未央宮的寶座,說不定也一起丟掉了。
劉賀馬上瞪了一眼陳湯。
陳湯當然懂,現在是當炮灰的光榮時候了。趕緊去拖住大將軍,讓皇帝有時間清理一下現場。
雖然當炮灰有風險,但是沒有選擇的餘地,如果劉賀倒台了,陳湯也要完蛋。
連忙三步兩步趕了出來,果然看見一群人迎麵走來。
陳湯並不認識霍光,但也用不著打聽誰是大將軍了。
居中領頭的那個,黑臉膛大高個,不怒自威,神色冷峻的,肯定就是大將軍本人了。
因為就連丙吉,都是跟在他後頭的。
幸好尚食曹外頭有些坑窪積水,大將軍要繞開積水,走的並不算快。
陳湯來得及向前迎接。
“尚食令陳湯,恭迎大將軍!”
霍光看了一眼陳湯,淡淡問道:“天子六尚,我都認識,怎麽沒見過你?”
陳湯要的就是給王爺拖延時間,見大將軍主動問話,不由心中暗喜,連忙細細解釋:“大將軍容秉,陳湯是來自昌邑國,此番隨王爺入京,王爺見陳湯行止恭謹,手腳利索,所以前日才任命了陳湯做這銅印黃綬的尚食令,喏,這是我的印綬,大將軍……”
霍光心頭冷笑,但也不會計較這個以二百石沾沾自喜的家夥。
身份懸殊太大。
徑直走過陳湯,陳湯心裏不免焦急,也不知王爺現在準備的如何了?
卻見丙吉似乎對大將軍說了句什麽話,霍光居然停住了腳步。
轉頭看看陳湯,先搖搖頭,這才問道:“湯,你居然懂得望氣?”
陳湯心頭大喜啊,沒想到這位嚴厲著稱的丙公,現在居然會幫自己一個大忙,延誤一下大將軍的腳步!
丙吉當然不是幫他拖延時間,隻是順便告訴大將軍,因為馬上就要見到昌邑王,那麽曾經幫昌邑王望氣的陳湯,大將軍是否想問問他?
陳湯連忙上前兩步:“大將軍,在下以前在昌邑的時候,跟隨家父學習易經八卦,所以……”
話沒說完,霍光已經轉身離開。
在霍光看來,“望氣”乃是江湖術士的玩意,而易經卻是正經學問。能夠把這兩個東西拉扯到一起的,定無真才實學。
不論劉賀有沒有天子氣,先見麵再說。
陳湯暗自著急,這麽半天了,嗣皇帝怎麽樣了?
幸好看見樹下人影一閃,劉賀過來了。
“大將軍,寡人來此看看昌邑國的舊人,未料大將軍也親自來此。是否入室一坐?”
霍光當然聽出了劉賀的不滿,但並不在乎。
對方隻是一個昌邑王罷了,比不上自己是權傾朝野的大將軍。
就算劉賀真的登基做了皇帝,也要對自己禮讓三分。畢竟,治國平天下,眼下的大漢朝,可以離開劉賀,但離不開霍光。
淡淡說道:“昌邑王不必客氣,仆此來,不過是聽聞今日大王曾命尚食令出宮,所以想提醒一下大王,畢竟國喪期間,還望大王自重。”
如果偷吃葷腥,當然就是不自重了。
不自重的後果,不言而喻。
劉賀心裏顫抖了一下,但很快迴過神了。
雖然有人向大將軍舉報,可是也無憑無據。不過是因為陳湯的官職是尚食令,所以懷疑陳湯去給自己尋找美味了。
嘴裏很客氣:“那是自然,守孝期間,怎可擅用葷腥?”
丙吉的臉上似乎有點冷笑,但並沒開口。
反正劉賀自己知道自己是不是嚴格守孝了。
霍光把院子隨便看了一下,就迴頭對劉賀說道:“太後有旨,請大王未時去往未央宮前殿,聽取旨意。仆此來報知此事,請大王準時前往。”
隨意客套兩句,大將軍一行人就離開了。
陳湯抹著額頭上的冷汗走了過來。
“王爺,太後召見,難道今日就要冊封皇太子了?”
劉賀心中一直狂喜,現在終於笑了起來:“當然!否則,宮裏那麽多太監,何至於請大將軍親自前來宣旨?”
說起來,大將軍還是當今太後的外公呢。
劉賀拍拍陳湯的肩膀:“等著啊!當上皇太子以後,就能順利登基了!”
陳湯笑笑:“一切都在王爺掌握之中啊。”
陳湯並不是吹捧,劉賀的登基大業,果然平安順利,先當了皇太子,幾天後,還是在未央宮前殿,正式登基即位了。
像陳湯這種小官,隻能遠遠看著劉賀坐上皇帝禦座。
但是小官有小官的好處,在劉賀即位之前,陳湯聽見了官員們的議論。
沒有人敢直接議論皇帝,但是陳湯把他們的話總結下來,卻隱隱感到不安。
大家沒提幾次皇帝,可是大將軍的名號,卻幾乎把陳湯的耳朵磨出繭子來了。
陳湯有了新的認識。
別看劉賀坐上了寶座,但並沒有大權在握。
大權在誰的手中?
當然是大將軍霍光。
霍光在即位儀式之後,馬上向皇帝請示,要給丙吉加官,做給事中。
說是請旨,但是劉賀完全沒有選擇的餘地。
隻能準奏。
於是,丙吉變成了紫金光祿大夫兼給事中,最重要的是,可以戴上青綬了。
陳湯遠遠目睹了這件事,心中雪亮。
連丙吉這樣的高官,也要大將軍來提拔。可想而知,朝廷的大權,不在剛剛即位的皇帝手中,而在大將軍手中。
而霍光選擇在皇帝登基以後立即進奏,提拔丙吉加官為給事中,用意也很明顯:告訴皇帝,朝廷大權,在大將軍這裏。
劉賀並不在乎。
朝思暮想的寶座在我的屁股下,足矣!
反而下一道旨意,讓霍光、丙吉他們,馬上商量如何迎擊烏桓進犯,還有就是去年的旱災,還有多少影響,怎樣應付?
好嘛,丙吉拋給他的兩道難題,全都踢給了霍光。
劉賀心裏冷笑:你霍光不是喜歡攬權嗎?朕遂了你的意,你隻管攬權去!
這些破事,朕還不喜歡費腦筋呢。
廟堂之上,輪不到尚食令說話,但是散朝以後,陳湯就有機會與皇帝對話了。
“陛下,小臣有個好消息:孝昭皇帝的孝期已經滿了。”
劉賀馬上笑了。
“哎呀,真是好消息!朕忙著登基典禮,都差點忘了這事了!沒說的,湯,趕緊傳旨給禦膳房,弄些好吃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