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太牢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太後擺了擺手。
“隻是遣一期門令祭祀,本宮以為,尚不足以體現朝廷仁義治國,講求孝道。”
霍光聞言一愣。
太後的意思,是嫌期門令官職太小?
可是祭祀,誰來都一樣啊。隻要有了朝廷符節,那就是皇上親臨之意。陳湯這人當然人微言輕,但皇上怎麽樣?
“臣不解太後之意。”
太後笑了笑:“本宮意欲親赴昌邑祭祀。”
霍光又是一愣,接著心裏明白了。
唉,這個外孫女,想出門玩就直說唄,還找出那麽大的借口來。
鷹眼裏的目光成了一片慈祥。
“太後親臨祭祀,昌邑國上下皆有榮焉。不過,隨行車駕、人員、膳食、衣物,皆須有專門部署。廣漢,你須要詳加準備,不容半點差錯。”
長樂宮衛尉鄧廣漢連忙答應。
聽見大將軍居然馬上答應下來,陳湯有些愕然。
但聽見大將軍的一番布置,好像鄧廣漢也要隨從前往,馬上就明白,自己那點小陰謀,早點收起來吧。
根本不是自己與太後兩人風光旖旎走一路。
連自己的持節身份,說不定都會被衛尉鄧廣漢取代。
畢竟人家才是貨真價實的衛尉,比自己一個小小期門令,不可同日而語。
與其等人家來攆,不如自己主動辭職。
“太後,大將軍,衛尉,既然布置妥當,小臣人微言輕,不如請衛尉持節昌邑,小臣還是在未央宮持戟。”
霍光的鷹眼又掃到陳湯臉上來了。
“不必。聖旨命你持節,不可擅自改變。”
陳湯心裏好笑,現在大將軍又變成遵守國法的忠臣了。
今天在宣室殿,是誰對著皇帝大吼大叫來著?哎呀,忘了,是誰?
太後親往昌邑國祭祀,當然是朝中一等一的大事,雖然霍光說聖旨不可擅自改變,但得知太後親往之後,皇帝也大為激動,連忙改派宗正劉德作為皇帝使者,持節前往昌邑,主持祭祀。至於陳湯,旨意命他做副使。
陳湯有幾個想不到:想不到太後親臨祭祀,居然排場如此浩大,單單是長樂宮,就幾乎走空了一半。以那個宮令阿秀為首,什麽令侍、什麽長樂宮六尚、什麽司記、司言、司簿,還有一大堆宮女,姑姑(老宮女),加起來總有大概兩百號人。陳湯的那點齷齪計劃,毫無疑問是泡湯了。
第二個想不到,是大將軍居然如此輕鬆就答應了太後親臨祭祀。不過看了長樂宮的陣仗,陳湯明白大將軍是把祭祀當成太後出遊了。
第三個想不到,是長樂宮衛尉鄧廣漢,奉大將軍之命,帶了兩千騎兵,前唿後擁,成了太後出巡時移動的銅牆鐵壁,任何宵小見了,那是逃命都嫌慢。
第四個想不到,是皇帝迅速做出調整,讓宗正親自出馬當祭祀的正使。這樣一來,皇帝的生身父母,也算死後哀榮了。
最後一個,是自己雖然不是正使,卻被任命為副使。這個昌邑,還真是抹不掉的差事啊。
抹不掉的差事,皇帝把原因告訴了陳湯。
要用太牢!
可是隻是口諭,皇帝並沒給詔書!
陳湯一個頭有兩個大:明明說定是少牢,沒有牛頭,隻有豬羊頭的。可是皇帝卻孝心大發,一定要讓陰間的親爹吃上牛肉!
天啊,如果是我陳湯一個使者,我說了算,那也罷了,悄悄宰殺一頭牛,有皇帝使者的身份,當然不至於闖什麽禍。
但現在,無數雙眼睛盯著啊。
提出用少牢的白胡子宗正,可是祭祀正使!我把少牢改成太牢,能瞞得過他?
當然不可能。
所以,太牢的儀式,肯定無法舉行。
但是皇帝有口諭,怎麽辦?
陳湯悄悄跟宗正打聽了一下,得知太牢極少使用,除非是皇帝親自主祭,祭祀社稷或者列位先皇,才可使用太牢,用牛羊豬為“三牲”祭祀。而宗正主張的少牢,用於諸侯祭祀,正好符合劉髆的身份。
得了,不用跟宗正囉嗦了,在他這裏,太牢肯定用不了。
那沒他在場呢?
謀殺宗正?
太殘暴了。
不過,如果旅途上宗正忽然患病,無法前往昌邑,這個祭祀的事情,不就自己說了算了嗎?
陳湯騎在馬上,掃視了一下浩浩蕩蕩的車隊,暗暗估計一下情況:如果宗正患病,那麽就隻剩下衛尉了。
對付這位頂頭上司,陳湯的辦法,是讓太後下令。
雖然鄧廣漢論親戚是太後的姨丈,但正因為如此,作為霍家的重要一員,他對太後的懿旨,執行度非常高。
得了,陳湯發現,轉了一大圈,問題又迴到起點了。
能不能讓太後乖乖聽話?
陳湯決定冒險一試。
因為有太後的鑾駕,車隊行進的速度不快,歇息倒是很早。
申時就歇息了。
反正沒有誰要忙著趕路。
故昌邑王劉髆都死了好多年了,早去晚去都一樣。
陳湯則大大方方來到太後的行宮,參見太後。
太後鞍馬勞累一路,我身為祭祀副使,過來問安,沒毛病吧?
連鄧廣漢都含笑看著陳湯去拜見太後。
陳湯早就想好了說辭。
“恭喜太後,轉運越來越徹底了。”
太後其實並不算很疲倦,一路上遊山玩水,精神頭蠻好的。現在聽見陳湯說話,也就瞥了他一眼。
“此話從何說起?”
太後也是很願意跟陳湯聊天的,很多次了,聊天以後自己都感覺精神健旺,心頭的塊壘頓消。
聽見太後詢問,陳湯就把準備好的說辭說出來:“太後請看,原先終年住在長樂宮裏,未免枯燥。現在一路上風景旖旎,山花浪漫,太後情緒高昂,豈不是運氣都轉過來了?”
太後淡淡一笑。
“湯,你覺得這也算轉運?本宮可是警告你,如果說話欺瞞君上,那可是大罪。”
太後的語氣並不嚴厲,但說的內容很驚悚。
好在陳湯跟太後聊天不止一次了,雖然臉上滿臉懼色,但口中卻繼續著自己的計劃:
“太後,小臣大膽,敢請太後與小臣打個賭。如果太後現在出門撿到了寶,就算小臣贏了。如果出門一無所獲,那麽就是小臣犯下大罪。不知太後意下如何?”
“隻是遣一期門令祭祀,本宮以為,尚不足以體現朝廷仁義治國,講求孝道。”
霍光聞言一愣。
太後的意思,是嫌期門令官職太小?
可是祭祀,誰來都一樣啊。隻要有了朝廷符節,那就是皇上親臨之意。陳湯這人當然人微言輕,但皇上怎麽樣?
“臣不解太後之意。”
太後笑了笑:“本宮意欲親赴昌邑祭祀。”
霍光又是一愣,接著心裏明白了。
唉,這個外孫女,想出門玩就直說唄,還找出那麽大的借口來。
鷹眼裏的目光成了一片慈祥。
“太後親臨祭祀,昌邑國上下皆有榮焉。不過,隨行車駕、人員、膳食、衣物,皆須有專門部署。廣漢,你須要詳加準備,不容半點差錯。”
長樂宮衛尉鄧廣漢連忙答應。
聽見大將軍居然馬上答應下來,陳湯有些愕然。
但聽見大將軍的一番布置,好像鄧廣漢也要隨從前往,馬上就明白,自己那點小陰謀,早點收起來吧。
根本不是自己與太後兩人風光旖旎走一路。
連自己的持節身份,說不定都會被衛尉鄧廣漢取代。
畢竟人家才是貨真價實的衛尉,比自己一個小小期門令,不可同日而語。
與其等人家來攆,不如自己主動辭職。
“太後,大將軍,衛尉,既然布置妥當,小臣人微言輕,不如請衛尉持節昌邑,小臣還是在未央宮持戟。”
霍光的鷹眼又掃到陳湯臉上來了。
“不必。聖旨命你持節,不可擅自改變。”
陳湯心裏好笑,現在大將軍又變成遵守國法的忠臣了。
今天在宣室殿,是誰對著皇帝大吼大叫來著?哎呀,忘了,是誰?
太後親往昌邑國祭祀,當然是朝中一等一的大事,雖然霍光說聖旨不可擅自改變,但得知太後親往之後,皇帝也大為激動,連忙改派宗正劉德作為皇帝使者,持節前往昌邑,主持祭祀。至於陳湯,旨意命他做副使。
陳湯有幾個想不到:想不到太後親臨祭祀,居然排場如此浩大,單單是長樂宮,就幾乎走空了一半。以那個宮令阿秀為首,什麽令侍、什麽長樂宮六尚、什麽司記、司言、司簿,還有一大堆宮女,姑姑(老宮女),加起來總有大概兩百號人。陳湯的那點齷齪計劃,毫無疑問是泡湯了。
第二個想不到,是大將軍居然如此輕鬆就答應了太後親臨祭祀。不過看了長樂宮的陣仗,陳湯明白大將軍是把祭祀當成太後出遊了。
第三個想不到,是長樂宮衛尉鄧廣漢,奉大將軍之命,帶了兩千騎兵,前唿後擁,成了太後出巡時移動的銅牆鐵壁,任何宵小見了,那是逃命都嫌慢。
第四個想不到,是皇帝迅速做出調整,讓宗正親自出馬當祭祀的正使。這樣一來,皇帝的生身父母,也算死後哀榮了。
最後一個,是自己雖然不是正使,卻被任命為副使。這個昌邑,還真是抹不掉的差事啊。
抹不掉的差事,皇帝把原因告訴了陳湯。
要用太牢!
可是隻是口諭,皇帝並沒給詔書!
陳湯一個頭有兩個大:明明說定是少牢,沒有牛頭,隻有豬羊頭的。可是皇帝卻孝心大發,一定要讓陰間的親爹吃上牛肉!
天啊,如果是我陳湯一個使者,我說了算,那也罷了,悄悄宰殺一頭牛,有皇帝使者的身份,當然不至於闖什麽禍。
但現在,無數雙眼睛盯著啊。
提出用少牢的白胡子宗正,可是祭祀正使!我把少牢改成太牢,能瞞得過他?
當然不可能。
所以,太牢的儀式,肯定無法舉行。
但是皇帝有口諭,怎麽辦?
陳湯悄悄跟宗正打聽了一下,得知太牢極少使用,除非是皇帝親自主祭,祭祀社稷或者列位先皇,才可使用太牢,用牛羊豬為“三牲”祭祀。而宗正主張的少牢,用於諸侯祭祀,正好符合劉髆的身份。
得了,不用跟宗正囉嗦了,在他這裏,太牢肯定用不了。
那沒他在場呢?
謀殺宗正?
太殘暴了。
不過,如果旅途上宗正忽然患病,無法前往昌邑,這個祭祀的事情,不就自己說了算了嗎?
陳湯騎在馬上,掃視了一下浩浩蕩蕩的車隊,暗暗估計一下情況:如果宗正患病,那麽就隻剩下衛尉了。
對付這位頂頭上司,陳湯的辦法,是讓太後下令。
雖然鄧廣漢論親戚是太後的姨丈,但正因為如此,作為霍家的重要一員,他對太後的懿旨,執行度非常高。
得了,陳湯發現,轉了一大圈,問題又迴到起點了。
能不能讓太後乖乖聽話?
陳湯決定冒險一試。
因為有太後的鑾駕,車隊行進的速度不快,歇息倒是很早。
申時就歇息了。
反正沒有誰要忙著趕路。
故昌邑王劉髆都死了好多年了,早去晚去都一樣。
陳湯則大大方方來到太後的行宮,參見太後。
太後鞍馬勞累一路,我身為祭祀副使,過來問安,沒毛病吧?
連鄧廣漢都含笑看著陳湯去拜見太後。
陳湯早就想好了說辭。
“恭喜太後,轉運越來越徹底了。”
太後其實並不算很疲倦,一路上遊山玩水,精神頭蠻好的。現在聽見陳湯說話,也就瞥了他一眼。
“此話從何說起?”
太後也是很願意跟陳湯聊天的,很多次了,聊天以後自己都感覺精神健旺,心頭的塊壘頓消。
聽見太後詢問,陳湯就把準備好的說辭說出來:“太後請看,原先終年住在長樂宮裏,未免枯燥。現在一路上風景旖旎,山花浪漫,太後情緒高昂,豈不是運氣都轉過來了?”
太後淡淡一笑。
“湯,你覺得這也算轉運?本宮可是警告你,如果說話欺瞞君上,那可是大罪。”
太後的語氣並不嚴厲,但說的內容很驚悚。
好在陳湯跟太後聊天不止一次了,雖然臉上滿臉懼色,但口中卻繼續著自己的計劃:
“太後,小臣大膽,敢請太後與小臣打個賭。如果太後現在出門撿到了寶,就算小臣贏了。如果出門一無所獲,那麽就是小臣犯下大罪。不知太後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