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謹慎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看見霍光信心滿滿,傅介子雖然心頭還是不安,但出於對霍光的信任,還是告辭離去了。
霍光仔細考慮著這個變化。
還是那句話啊,秋風起殺意生。
自己還算溫和的,隻是想拿掉劉賀另立新君。但是那個“齊王金鉩”,竟然真的想取自己的老命。
不過很可憐,他竟然向傅介子求援。
忽然想到,既然他那麽善於偽裝,足見也是心機深沉的。他會隻安排了傅介子一個刺客嗎?萬一傅介子失手怎麽辦?
如果是自己來做這件事,肯定還有後手。
比如,毒箭?或者其他的殺手?或者是刀斧手一擁而上?
霍光感慨著,可笑啊,堂堂的陛下,居然要以君殺臣?
立即反應過來:皇帝當然知道,除了用非常手段,他拿霍光是無能為力的。甚至,隻要他表現出對霍光的敵視,不必付諸行動,也會引來不測之禍。
結果皇帝隻能采用這種刺殺手段。
一旦成功,那麽他君臨天下,關於大將軍的死亡真相,就都是他說了算。
下一道聖旨說明大司馬的死因,誰敢不信?
霍光把霍雲叫來,叫他把自己那件狻猊軟甲找出來,明天穿上它,做個預防。
兒子把軟甲送了以後,霍光翻看著軟甲,下了第二個命令。
“雲兒,通知周麟和陳湯,禦道所經之地,若有參天大樹,一律清除枝葉,隻剩樹幹即可。以防止弓箭手隱匿其中。”
霍雲稟告父親,說長樂宮衛尉鄧廣漢求見。
自己的女婿,等會兒沒事。
因為霍光忽然想起一件事。
陳湯,以前不是皇帝的心腹嗎?難道他投靠自己的事情,已經被皇帝知曉了?
皇帝寧可去尋求並不熟悉的傅介子來搞刺殺,也不動用陳湯?
或者說,皇帝是不是給陳湯布置了另外的刺殺任務?
傅介子之外的刺客,包括陳湯嗎?
按理說,陳湯剛剛才向自己效忠,涉及到另立新君的核心機密,應該是自己信得過的人。
但是,霍光是一個謹慎的人,他伺候漢武帝二十三年,從來沒有犯錯被罰,算是一個奇跡。
漢武帝就連太子劉據都殺,還賜名“戾太子”,也就是劉病已的爺爺。
霍光的生存之道,就在於“謹慎”兩字。
否則哪裏活得到今天?
所以,他還是馬上命人給周麟送去一封密信,讓周麟注意監視陳湯的一舉一動。
霍光信奉的道理就是:幸運的時候你不會是“萬一”,但倒黴的時候你常常就是那個“萬一”。
萬一陳湯真的就是皇帝埋伏的“金刀”呢?
仔細盤算了自己的應對方案,隻差最後一步了。
廢黜劉賀以後,要不要弑君?
霍光很快排除了這種結局。
雖然皇帝已經安排刺客對付自己,但霍光還是不準備弑君。
不是心慈手軟,而是弑君的名聲實在太臭,他不想。
“弑君”就像是一堆臭狗屎,正常人誰會去踩一腳?
反正隻要廢黜了皇帝,在劉賀政治生命完結之後,把他隨意打發到一個小地方去,類似於流放,也就夠了。
不必擔心劉賀能卷土重來
他帶來朝廷的那夥人,什麽昌邑幫的,除了陳湯因為投效霍家能苟活下來,其他人,都將被鄧廣漢悉數捕獲。
原先還想審理一下,現在看來沒必要費這個勁了。
弑君不好,殺這些昌邑幫沒什麽好不好的。
嗯,讓鄧廣漢進來吧。
再問問鄧廣漢。
“廣漢,你上次與陳湯同去昌邑,都忘了問你,這個陳湯,你覺得如何?”
鄧廣漢迴答的很簡單:“孩兒覺得,陳湯是個聰明人。”
霍光微微一笑:“聰明人?”
女婿的答案很有意思。
霍光覺得跟自己的觀察對上了。
陳湯是個聰明人,所以,自己讓他做個選擇,他立刻再次表示要站到霍家陣營裏來。
這樣說起來,皇帝就算讓他做刺客,他也不會同意的。
放下了對陳湯的懷疑,這才問鄧廣漢。
“你也來了一會兒了,是有什麽事嗎?”
鄧廣漢連忙稟告:“父親,太後也想去上林苑。”
霍光眉頭皺了起來。
明天的上林苑,說不定有刀光血影,他不想讓外孫女冒這個險。
“好端端的,怎麽又想去上林苑?”
鄧廣漢笑著,沒吭聲。
霍光歎口氣。
不用鄧廣漢吭聲,他也知道,這個太後,早就對長樂宮膩透了,聽見有這麽個出去玩耍的機會,她當然要去散散心。
上次昌邑那麽遠,為了玩,她都不憚鞍馬勞頓。
這是霍光知道的。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乖寶貝外孫女,還跟那個陳湯來了個桑林之約。
“你沒勸阻太後嗎?”
“稟告父親,孩兒勸阻過,但是太後主意已定,故此隻好前來請父親示下。”
霍光也隻好苦笑一聲。
如果太後堅持要去,還真沒有什麽合理的借口不許她去。
本來從政治倫理來說,她就是大漢帝國最高地位的擁有者。何況皇帝去搞引水工程,太後親自駕臨,以示支持,那也是冠冕堂皇。
“唉,真是添亂。”
鄧廣漢沒說話,目光跟隨著大將軍的步伐。
霍光說話了:“要是你和明友都去了上林苑,宮內,就太空虛了。”
鄧廣漢請示:“那麽,孩兒留守宮中?”
霍光搖搖頭:“你是長樂宮衛尉,太後去上林苑,你怎能不隨駕前往?”
老泰山說的有道理,鄧廣漢一時間不知怎麽辦了。
霍光考慮再三,最後被迫做出人員調整。
“去,告訴禹兒,讓他明天領兵五千來未央宮、長樂宮,巳時動手,緝拿所有昌邑幫人員,不許漏掉一個!”
鄧廣漢剛要領命離開,又被霍光叫停。
“命南軍衛尉和北軍中尉,都聽從霍禹調遣,嚴防長安城內奸人作祟。告訴他們,非常時期,作亂者一律格殺勿論!”
既然是“非常時期”,當然不用通過廷尉他們來審訊了。
殺了就是。
鄧廣漢滿臉嚴肅,知道老泰山是鐵了心,連忙去找霍禹,要把大將軍的最新調整告訴他。
明天大將軍的決戰之地是在上林苑,但是長安也很關鍵。這種緊要關頭,長安不能來個後院起火。
看著鄧廣漢匆匆離去,霍光又琢磨一下自己的臨時調整。
應該沒問題了。南軍五千兵,加上北軍的三萬精兵,可保長安無虞。
那麽,就看明天的上林苑,如何發生天崩地裂的大戲了。
霍光仔細考慮著這個變化。
還是那句話啊,秋風起殺意生。
自己還算溫和的,隻是想拿掉劉賀另立新君。但是那個“齊王金鉩”,竟然真的想取自己的老命。
不過很可憐,他竟然向傅介子求援。
忽然想到,既然他那麽善於偽裝,足見也是心機深沉的。他會隻安排了傅介子一個刺客嗎?萬一傅介子失手怎麽辦?
如果是自己來做這件事,肯定還有後手。
比如,毒箭?或者其他的殺手?或者是刀斧手一擁而上?
霍光感慨著,可笑啊,堂堂的陛下,居然要以君殺臣?
立即反應過來:皇帝當然知道,除了用非常手段,他拿霍光是無能為力的。甚至,隻要他表現出對霍光的敵視,不必付諸行動,也會引來不測之禍。
結果皇帝隻能采用這種刺殺手段。
一旦成功,那麽他君臨天下,關於大將軍的死亡真相,就都是他說了算。
下一道聖旨說明大司馬的死因,誰敢不信?
霍光把霍雲叫來,叫他把自己那件狻猊軟甲找出來,明天穿上它,做個預防。
兒子把軟甲送了以後,霍光翻看著軟甲,下了第二個命令。
“雲兒,通知周麟和陳湯,禦道所經之地,若有參天大樹,一律清除枝葉,隻剩樹幹即可。以防止弓箭手隱匿其中。”
霍雲稟告父親,說長樂宮衛尉鄧廣漢求見。
自己的女婿,等會兒沒事。
因為霍光忽然想起一件事。
陳湯,以前不是皇帝的心腹嗎?難道他投靠自己的事情,已經被皇帝知曉了?
皇帝寧可去尋求並不熟悉的傅介子來搞刺殺,也不動用陳湯?
或者說,皇帝是不是給陳湯布置了另外的刺殺任務?
傅介子之外的刺客,包括陳湯嗎?
按理說,陳湯剛剛才向自己效忠,涉及到另立新君的核心機密,應該是自己信得過的人。
但是,霍光是一個謹慎的人,他伺候漢武帝二十三年,從來沒有犯錯被罰,算是一個奇跡。
漢武帝就連太子劉據都殺,還賜名“戾太子”,也就是劉病已的爺爺。
霍光的生存之道,就在於“謹慎”兩字。
否則哪裏活得到今天?
所以,他還是馬上命人給周麟送去一封密信,讓周麟注意監視陳湯的一舉一動。
霍光信奉的道理就是:幸運的時候你不會是“萬一”,但倒黴的時候你常常就是那個“萬一”。
萬一陳湯真的就是皇帝埋伏的“金刀”呢?
仔細盤算了自己的應對方案,隻差最後一步了。
廢黜劉賀以後,要不要弑君?
霍光很快排除了這種結局。
雖然皇帝已經安排刺客對付自己,但霍光還是不準備弑君。
不是心慈手軟,而是弑君的名聲實在太臭,他不想。
“弑君”就像是一堆臭狗屎,正常人誰會去踩一腳?
反正隻要廢黜了皇帝,在劉賀政治生命完結之後,把他隨意打發到一個小地方去,類似於流放,也就夠了。
不必擔心劉賀能卷土重來
他帶來朝廷的那夥人,什麽昌邑幫的,除了陳湯因為投效霍家能苟活下來,其他人,都將被鄧廣漢悉數捕獲。
原先還想審理一下,現在看來沒必要費這個勁了。
弑君不好,殺這些昌邑幫沒什麽好不好的。
嗯,讓鄧廣漢進來吧。
再問問鄧廣漢。
“廣漢,你上次與陳湯同去昌邑,都忘了問你,這個陳湯,你覺得如何?”
鄧廣漢迴答的很簡單:“孩兒覺得,陳湯是個聰明人。”
霍光微微一笑:“聰明人?”
女婿的答案很有意思。
霍光覺得跟自己的觀察對上了。
陳湯是個聰明人,所以,自己讓他做個選擇,他立刻再次表示要站到霍家陣營裏來。
這樣說起來,皇帝就算讓他做刺客,他也不會同意的。
放下了對陳湯的懷疑,這才問鄧廣漢。
“你也來了一會兒了,是有什麽事嗎?”
鄧廣漢連忙稟告:“父親,太後也想去上林苑。”
霍光眉頭皺了起來。
明天的上林苑,說不定有刀光血影,他不想讓外孫女冒這個險。
“好端端的,怎麽又想去上林苑?”
鄧廣漢笑著,沒吭聲。
霍光歎口氣。
不用鄧廣漢吭聲,他也知道,這個太後,早就對長樂宮膩透了,聽見有這麽個出去玩耍的機會,她當然要去散散心。
上次昌邑那麽遠,為了玩,她都不憚鞍馬勞頓。
這是霍光知道的。
他不知道的,是他的乖寶貝外孫女,還跟那個陳湯來了個桑林之約。
“你沒勸阻太後嗎?”
“稟告父親,孩兒勸阻過,但是太後主意已定,故此隻好前來請父親示下。”
霍光也隻好苦笑一聲。
如果太後堅持要去,還真沒有什麽合理的借口不許她去。
本來從政治倫理來說,她就是大漢帝國最高地位的擁有者。何況皇帝去搞引水工程,太後親自駕臨,以示支持,那也是冠冕堂皇。
“唉,真是添亂。”
鄧廣漢沒說話,目光跟隨著大將軍的步伐。
霍光說話了:“要是你和明友都去了上林苑,宮內,就太空虛了。”
鄧廣漢請示:“那麽,孩兒留守宮中?”
霍光搖搖頭:“你是長樂宮衛尉,太後去上林苑,你怎能不隨駕前往?”
老泰山說的有道理,鄧廣漢一時間不知怎麽辦了。
霍光考慮再三,最後被迫做出人員調整。
“去,告訴禹兒,讓他明天領兵五千來未央宮、長樂宮,巳時動手,緝拿所有昌邑幫人員,不許漏掉一個!”
鄧廣漢剛要領命離開,又被霍光叫停。
“命南軍衛尉和北軍中尉,都聽從霍禹調遣,嚴防長安城內奸人作祟。告訴他們,非常時期,作亂者一律格殺勿論!”
既然是“非常時期”,當然不用通過廷尉他們來審訊了。
殺了就是。
鄧廣漢滿臉嚴肅,知道老泰山是鐵了心,連忙去找霍禹,要把大將軍的最新調整告訴他。
明天大將軍的決戰之地是在上林苑,但是長安也很關鍵。這種緊要關頭,長安不能來個後院起火。
看著鄧廣漢匆匆離去,霍光又琢磨一下自己的臨時調整。
應該沒問題了。南軍五千兵,加上北軍的三萬精兵,可保長安無虞。
那麽,就看明天的上林苑,如何發生天崩地裂的大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