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長水校尉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忽然冒出這麽個念頭來,讓陳湯驚出一身冷汗。
難道霍光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去找劉病已的路上出了風險,那麽死一個步兵校尉也無所謂?
很可能啊。
不過會出什麽風險呢?自己跟著丙公,路雖然遠了點,但根本沒有風險嘛。
不想了,已經到霍府了,趕緊讓昭君醒一醒。
下了軺車先把馬拴好,然後去門房通報。
心裏打定了主意,不論大將軍當時是什麽想法,總而言之,自己不能太單純了。
單純會害死人的。
自己單純嗎?
嗯,我是很單純,隻想讓父母老婆過上好日子。雖然為此背叛了劉賀,但仍然不失為一個單純的叛徒。
來迎接的是霍雲,帶著陳湯夫妻,直接到了大將軍的書房。
陳湯不知道,上次為了保密,大將軍接待未來的皇帝,都是鑽進廂房去的。
現在,大將軍已經打贏了這場震天動地的廢立皇帝之戰,誌得意滿的他,可以坦然在書房接待陳湯了。
陳湯不敢入座,先恭恭敬敬地把那方“齊王金鉩”送呈給大將軍。
霍光接過金璽隨手把玩著,示意陳湯夫婦坐下說話。
昭君雖然與大將軍打過交道了,但是麵對這尊神一樣的大人物,仍然莫名地緊張。入座以後,不由伸出手來拉住陳湯。
陳湯當然要顯示出自己的男人氣概,攥住娘子的柔夷,耳聽大將軍問道:
“這就是那個金璽?看起來也很尋常嘛。”
陳湯開口讚頌大將軍的豐功偉績:
“霍公容秉,卑職那日在太液池打撈此物出水,卻萬萬沒想到它是預兆著如此一番大變故!更沒想到居然是應在前昌邑王身上,想不利於大將軍!幸好大將軍在天梁宮臨危不亂,力挽乾坤,匡扶明君,漢室由此得安,天下因此而定,說大將軍功高伊尹,正是恰如其分!”
聽陳湯吹噓自己,大將軍隻是微微含笑,沒有顯得多興奮,但也沒打斷陳湯的吹捧。
吹捧嘛,誰都愛聽,隻是霍光不會被陳湯繞進去,也不會去自謙什麽“不敢與伊尹相比”的話。
又不是朝廷公議,沒必要自謙,陳湯愛說,就讓他說吧。
靜靜聽陳湯吹捧一番,霍光忽然問他:
“昨日聽吾丘宮令說,你解釋《渙》卦的時候,忘了把這金璽的因素加入其中?”
這句話顯示出,大將軍根本沒有飄飄然,更不會被陳湯帶節奏。
甚至可能是一邊聽著吹捧,一邊心裏卻在思考其它事情。
把陳湯的吹捧,當做自己思考問題的背景音樂。
所以談話的主題,當然在大將軍手中。
大將軍這麽突兀一問,陳湯腦子好容易轉過來,但也徹底囧了。
“大將軍,吾丘宮令才是易經大師啊,卑職與她相比,不啻天淵之別。唉,卑職雖然撈起了金璽,卻忘了它在《渙》卦中的影響,視而不見,想起真是慚愧啊。”
霍光點了點頭。
吾丘是什麽人,他比陳湯了解得多。
“這次皇帝登基,湯,你也有擁立之功嘛。這樣吧,等我奏明天子,讓你來做長水校尉。”
預料之外情理之中,陳湯心頭不由欣喜異常。
看來跟著霍光混,果然好處良多啊。這長水校尉雖然與步兵校尉的官秩相同,都是八百石的武官,但在“長安八校尉”中卻排名第六,高於排名末位的步兵校尉。
長水校尉掌管的是一支名叫“長水宣曲”的胡人騎兵,而這支騎兵之所以成為漢軍精銳,在於它的兵源很特殊——都是由投降過來的匈奴人組成的!
匈奴人,幾乎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兩條腿就是四隻馬蹄。
鞍馬嫻熟,那是太自然了。
兵力也很龐大,足有四千騎兵,分作前屯、中屯和左屯、右屯,共四個屯。
從步兵校尉到長水校尉,兵種從步兵變成了騎兵,人數從不足兩千人,變成了四千人,而且自己手下,也有了四個屯長。
如果在穿越前的軍隊裏,自己已經是師長了!
趕緊離席跪下向大將軍謝恩。
現在的陳湯,終於懂得受了提拔要趕快謝恩了。
霍光點點頭,揮手示意他起來。正要說話時,大將軍夫人文顯來了。
同來的還有大將軍最小的一個女兒霍成君。
女眷的到來,讓陳湯覺得氣氛更加融洽了。
自己真的不被大將軍當外人看了。
夫婦倆趕緊避席起立向霍夫人施禮,而霍夫人也很是平易近人,讓夫婦倆重新坐下,之後才問霍光道:
“成君想去探望太後,不料將軍有客人在此。”
昭君拉了一下陳湯的衣袖,陳湯連忙說道:
“霍公,正好愚夫婦也要去長樂宮,若蒙不棄,可同車前往。”
很是得意,第一次向大將軍主動請纓,順便也完成了娘子的指令。
沒想到會錯意了。
昭君拉他,是說大將軍家裏既然有事,那咱們該告辭了。
結果他說帶著霍成君一塊兒去見太皇太後。
昭君也沒法堵住這家夥的嘴巴啊,隻好心內忐忑地靜觀其變。
霍光夫婦有些意外。
這我們家人互相探望,你這小校尉摻和什麽啊?
但霍光馬上想到,成君進宮,要想達到目的,陳湯好像能幫上忙呢。
那就把陳湯當心腹使用吧,開口囑咐:
“湯,進宮以後,讓太皇太後想法子,把皇帝請來長樂宮敘舊。嗯,你和皇帝,說起來也算故交了吧?”
霍光很有意思。既然你陳湯主動請纓,那就給你加點碼,幹脆把成君進宮的任務完成了算了。
陳湯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魯莽了。
皇帝和自己是故交?還真不敢這麽說了。不錯,自己是去橫門見過布衣劉病已,但現在人家已經是九五之尊,自己豈敢貿然去攀親道故?
至於太皇太後,她會聽自己指使?
也不是沒法子,就像在那個桑林,上官太後,不就聽話的很嗎?完全理解自己欲望,就故意說一些不許這、不許那的規定,然後等自己去逾越。
但是今天不行啊,昭君在呢,怎麽敢胡作非為?
而且現在大將軍是要把皇帝請去長樂宮“敘舊”,啥意思啊?皇帝,自己當然請不動,但是,太皇太後就可以嗎?
怕也未必。
唉,現在是霍家營壘的小卒,隻能聽命於大將軍了。
馬上迴答霍光:“霍公,卑職與新帝,確實有一麵之緣。不過,卑職夫婦一定讓太皇太後高興,大概能請皇帝來長樂宮吧?”
陳湯不敢說定皇帝一定會來,而霍光也清楚這一點。
就算太皇太後真的有旨意請皇帝來長樂宮,皇帝托辭不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現在的劉病已,是天子嘛。
就算是太皇太後,也不可能對天子頤指氣使。
霍光感到自己的要求可能不見得能完成,於是決定降低一點難度。
難道霍光當時的想法是,如果去找劉病已的路上出了風險,那麽死一個步兵校尉也無所謂?
很可能啊。
不過會出什麽風險呢?自己跟著丙公,路雖然遠了點,但根本沒有風險嘛。
不想了,已經到霍府了,趕緊讓昭君醒一醒。
下了軺車先把馬拴好,然後去門房通報。
心裏打定了主意,不論大將軍當時是什麽想法,總而言之,自己不能太單純了。
單純會害死人的。
自己單純嗎?
嗯,我是很單純,隻想讓父母老婆過上好日子。雖然為此背叛了劉賀,但仍然不失為一個單純的叛徒。
來迎接的是霍雲,帶著陳湯夫妻,直接到了大將軍的書房。
陳湯不知道,上次為了保密,大將軍接待未來的皇帝,都是鑽進廂房去的。
現在,大將軍已經打贏了這場震天動地的廢立皇帝之戰,誌得意滿的他,可以坦然在書房接待陳湯了。
陳湯不敢入座,先恭恭敬敬地把那方“齊王金鉩”送呈給大將軍。
霍光接過金璽隨手把玩著,示意陳湯夫婦坐下說話。
昭君雖然與大將軍打過交道了,但是麵對這尊神一樣的大人物,仍然莫名地緊張。入座以後,不由伸出手來拉住陳湯。
陳湯當然要顯示出自己的男人氣概,攥住娘子的柔夷,耳聽大將軍問道:
“這就是那個金璽?看起來也很尋常嘛。”
陳湯開口讚頌大將軍的豐功偉績:
“霍公容秉,卑職那日在太液池打撈此物出水,卻萬萬沒想到它是預兆著如此一番大變故!更沒想到居然是應在前昌邑王身上,想不利於大將軍!幸好大將軍在天梁宮臨危不亂,力挽乾坤,匡扶明君,漢室由此得安,天下因此而定,說大將軍功高伊尹,正是恰如其分!”
聽陳湯吹噓自己,大將軍隻是微微含笑,沒有顯得多興奮,但也沒打斷陳湯的吹捧。
吹捧嘛,誰都愛聽,隻是霍光不會被陳湯繞進去,也不會去自謙什麽“不敢與伊尹相比”的話。
又不是朝廷公議,沒必要自謙,陳湯愛說,就讓他說吧。
靜靜聽陳湯吹捧一番,霍光忽然問他:
“昨日聽吾丘宮令說,你解釋《渙》卦的時候,忘了把這金璽的因素加入其中?”
這句話顯示出,大將軍根本沒有飄飄然,更不會被陳湯帶節奏。
甚至可能是一邊聽著吹捧,一邊心裏卻在思考其它事情。
把陳湯的吹捧,當做自己思考問題的背景音樂。
所以談話的主題,當然在大將軍手中。
大將軍這麽突兀一問,陳湯腦子好容易轉過來,但也徹底囧了。
“大將軍,吾丘宮令才是易經大師啊,卑職與她相比,不啻天淵之別。唉,卑職雖然撈起了金璽,卻忘了它在《渙》卦中的影響,視而不見,想起真是慚愧啊。”
霍光點了點頭。
吾丘是什麽人,他比陳湯了解得多。
“這次皇帝登基,湯,你也有擁立之功嘛。這樣吧,等我奏明天子,讓你來做長水校尉。”
預料之外情理之中,陳湯心頭不由欣喜異常。
看來跟著霍光混,果然好處良多啊。這長水校尉雖然與步兵校尉的官秩相同,都是八百石的武官,但在“長安八校尉”中卻排名第六,高於排名末位的步兵校尉。
長水校尉掌管的是一支名叫“長水宣曲”的胡人騎兵,而這支騎兵之所以成為漢軍精銳,在於它的兵源很特殊——都是由投降過來的匈奴人組成的!
匈奴人,幾乎可以理解為,他們的兩條腿就是四隻馬蹄。
鞍馬嫻熟,那是太自然了。
兵力也很龐大,足有四千騎兵,分作前屯、中屯和左屯、右屯,共四個屯。
從步兵校尉到長水校尉,兵種從步兵變成了騎兵,人數從不足兩千人,變成了四千人,而且自己手下,也有了四個屯長。
如果在穿越前的軍隊裏,自己已經是師長了!
趕緊離席跪下向大將軍謝恩。
現在的陳湯,終於懂得受了提拔要趕快謝恩了。
霍光點點頭,揮手示意他起來。正要說話時,大將軍夫人文顯來了。
同來的還有大將軍最小的一個女兒霍成君。
女眷的到來,讓陳湯覺得氣氛更加融洽了。
自己真的不被大將軍當外人看了。
夫婦倆趕緊避席起立向霍夫人施禮,而霍夫人也很是平易近人,讓夫婦倆重新坐下,之後才問霍光道:
“成君想去探望太後,不料將軍有客人在此。”
昭君拉了一下陳湯的衣袖,陳湯連忙說道:
“霍公,正好愚夫婦也要去長樂宮,若蒙不棄,可同車前往。”
很是得意,第一次向大將軍主動請纓,順便也完成了娘子的指令。
沒想到會錯意了。
昭君拉他,是說大將軍家裏既然有事,那咱們該告辭了。
結果他說帶著霍成君一塊兒去見太皇太後。
昭君也沒法堵住這家夥的嘴巴啊,隻好心內忐忑地靜觀其變。
霍光夫婦有些意外。
這我們家人互相探望,你這小校尉摻和什麽啊?
但霍光馬上想到,成君進宮,要想達到目的,陳湯好像能幫上忙呢。
那就把陳湯當心腹使用吧,開口囑咐:
“湯,進宮以後,讓太皇太後想法子,把皇帝請來長樂宮敘舊。嗯,你和皇帝,說起來也算故交了吧?”
霍光很有意思。既然你陳湯主動請纓,那就給你加點碼,幹脆把成君進宮的任務完成了算了。
陳湯這才意識到,自己好像魯莽了。
皇帝和自己是故交?還真不敢這麽說了。不錯,自己是去橫門見過布衣劉病已,但現在人家已經是九五之尊,自己豈敢貿然去攀親道故?
至於太皇太後,她會聽自己指使?
也不是沒法子,就像在那個桑林,上官太後,不就聽話的很嗎?完全理解自己欲望,就故意說一些不許這、不許那的規定,然後等自己去逾越。
但是今天不行啊,昭君在呢,怎麽敢胡作非為?
而且現在大將軍是要把皇帝請去長樂宮“敘舊”,啥意思啊?皇帝,自己當然請不動,但是,太皇太後就可以嗎?
怕也未必。
唉,現在是霍家營壘的小卒,隻能聽命於大將軍了。
馬上迴答霍光:“霍公,卑職與新帝,確實有一麵之緣。不過,卑職夫婦一定讓太皇太後高興,大概能請皇帝來長樂宮吧?”
陳湯不敢說定皇帝一定會來,而霍光也清楚這一點。
就算太皇太後真的有旨意請皇帝來長樂宮,皇帝托辭不來的可能性也很大。
現在的劉病已,是天子嘛。
就算是太皇太後,也不可能對天子頤指氣使。
霍光感到自己的要求可能不見得能完成,於是決定降低一點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