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密談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聲音不大,但陳湯卻覺得眼前驚雷炸響。
這件事,“咱們的事”,暴露了?
第一個想法就是立刻否決太皇太後的問題。
怎麽可能!我當然沒跟劉賀說過。別說前皇帝了,就是任何人,包括昭君娘子吧,我誰都沒說過啊。
這掉腦袋的事,哪個缺心眼的會滿大街亂說?
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太皇太後放心,小臣從來不敢亂說,這件事,小臣一個字都沒給外人說過。”
太皇太後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此刻放射出的是寒光,在細細觀察陳湯的麵部表情,確定陳湯是否說謊。
起碼她認為自己的眼神是冰冷的。
陳湯受不了。
“雲君,你眼睛真好看。”
這廝!
此刻還敢輕浮!
上官雲君心裏惱怒,但是叫“雲君”是自己給他的特權,前提是隻有兩個人的私密環境下。
而且自己眼睛好看,話說的也算中聽。
隻能大人大量,不與陳湯計較。
“前皇帝劉賀,給陛下上奏,說你穢亂後宮,當處於大辟之刑。”
不理會陳湯的言語騷擾,太皇太後基本上實話實說,隻有“大辟”是自己添加的。
要給這個嬉皮笑臉的家夥一點壓力。
壓力見效,陳湯一下子慌了。
“太皇太後明鑒,這劉賀明顯是胡說八道,您千萬不能輕信啊!”
說完了才發現,自己才是亂說話呢,“穢亂後宮”,那肯定不能是陳湯一個人啊,必須還有太皇太後啊。
太皇太後當然不會承認她自己行為不端。
現在自己求她不要輕信,實在沒必要。
太皇太後還是一臉正氣:“陳湯,你有沒有行為不軌,還要本宮來證實嗎?”
陳湯又有些糊塗了。
自己的行為不軌,上官雲君當然一清二楚。
“稟告太皇太後,當初是小臣糊塗油蒙了心,小臣也是追悔莫及。但是這種事如果宣揚出去,隻怕有損太皇太後的清譽。”
上官雲君冷冷說道:“本宮清譽如何,倒是不勞你費心。你還是多想想你脖子上那個大尿壺吧!”
話已經出口,後悔也來不及。
這種時候,自己應該疾言厲色,一定要查清陳湯是否亂說話。但是自己和陳湯之間,說話一向隨便,這個時候說了句“尿壺”,可是不大應景。
“說實話,你跟劉賀,究竟說過什麽?”
陳湯連忙辯解,實話實說,自己隻是向劉賀說了太皇太後大恩大德,把“少牢”升格為“太牢”,劉賀為此非常滿意。
“其它的呢?”
陳湯衝口而出:“太皇太後放心,那桑林的事,小臣早就忘得一幹二淨,更不會給誰半個字了。”
聽見陳湯提起桑林,上官雲君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一句嬌嗔脫口而出:
“就知道你會忘得一幹二淨!薄情寡義的負心郎!”
陳湯一時間不知怎麽迴答了。
不能說自己把桑林的事記得“刻骨銘心”,也不能說忘得“一幹二淨”。
“雲君,那我該怎麽說啊?”
雲君看看陳湯,忍不住想笑,還好憋住了。
“現在出了這種事,你一個大男人,來問我?”
陳湯暗自感歎,做男人,真難啊。
現在想起來我是男人了,可你還是太皇太後呢。
沒法子,按雲君的說法,自己拿出男人的擔當來吧。
“那個奏折,不知藏在何處?”
雲君冷笑一聲:“奏折就在本宮手裏。怎麽,你還想把它撕了?燒了?毀滅證據?”
陳湯囁嚅道:“臣沒想那麽遠,隻是想把它偷過來。”
雲君大為無奈,譏諷著問:“偷過來以後呢?”
見陳湯無言以對,馬上發泄起來:“偷過來?虧你想得出!本宮告訴你,晚了!陛下早已經看過奏折了!而且,還專門讓皇後來請安的時候,把奏折轉給了本宮!”
陳湯趕緊附和:“難道是想折辱您?”
雲君煩躁起來:“你管陛下什麽用意呢!現在你告訴本宮,該怎麽辦!”
陳湯擺擺手。
“且慢,太皇太後,待小臣想一想如何?”
這種大事,陳湯也不是什麽大智者大聖賢,哪能脫口就有好主意好對策?
不信去問問你外公?
長信殿的兩個人不知道,霍光也沒招啊,隻能是等明天,看看聖意如何,再做區處。
雲君強迫自己冷靜了一下,心想這件事太大,還真不能催陳湯立刻拿出個好主意。
催得狠了,他拿出來的,肯定是餿主意。
隻好先等陳湯想一下。
陳湯大腦全速開動:
先想劉賀,這小子夠陰的啊,我不就背叛了你一迴嗎?就想要祖公的老命!“穢亂後宮”這種罪名,能隨便給嗎?明擺著是衝我的腦袋來的!
嗯,先看看他怎麽說的。
“太皇太後,不知那份奏折何在?小臣能否一觀?”
心裏害怕,現在規規矩矩叫“太皇太後”,不敢再叫“雲君”了。
太皇太後聽陳湯說話誠懇,也就隨手從案頭拿起那份奏折扔給陳湯。
“看吧看吧,本宮看了多少遍了,有什麽作用?不外乎都是些汙言穢語罷了!”
陳湯沒接話,從地上拾起奏折,仔細看一遍。
這可是一場大仗,一場關乎性命的大戰役,要是不摸清敵情,怎麽迎敵?
看完劉賀的奏折,陳湯陷入沉思。
還好,除了像太皇太後所說的“汙言穢語”之外,通篇奏折,根本沒有一個實證。
說劉賀是在捕風捉影,不如說他就是血口噴人。
想完了劉賀,現在想第二個敵人。
劉病已夫婦。
皇帝對這份奏折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的,他並沒有把奏折公之於眾,因為皇帝是聰明人,這種沒有真憑實據的奏折,皇帝知道成不了什麽把柄。
靠這玩意,拿捏誰都拿捏不住。
至於讓皇後借晨昏定省之機把奏折轉交給太皇太後,就更好解釋了。
皇帝是要傳達一個信息:別看你是太皇太後,別以為有霍家撐腰,朕才是天子!
皇帝的意思可能就是:太皇太後你好自為之!別逼著朕把你打入冷宮,把霍家滅門!
雖然皇帝沒說這話,但這種“一切盡在不言中”內蘊的高壓,更讓人不寒而栗,不由去進行各種毛骨悚然的聯想。
霍家一定很惶恐吧?
唉,想自己吧,奏折的矛頭可是針對自己的。
誰叫自己是男人?這種淫亂之事,大家第一個念頭,都是把男人假想為施暴者一方的。
如果真要“大辟”,當然是“辟”陳湯的腦袋。
太皇太後?她可以裝無辜啊。
要是她還能流下點眼淚,那就更能讓大家的同情心拉滿了。
太皇太後有些不耐煩了:“陳湯,你想好了沒有?”
這件事,“咱們的事”,暴露了?
第一個想法就是立刻否決太皇太後的問題。
怎麽可能!我當然沒跟劉賀說過。別說前皇帝了,就是任何人,包括昭君娘子吧,我誰都沒說過啊。
這掉腦袋的事,哪個缺心眼的會滿大街亂說?
把頭搖的跟撥浪鼓似的。
“太皇太後放心,小臣從來不敢亂說,這件事,小臣一個字都沒給外人說過。”
太皇太後那雙亮晶晶的眼睛此刻放射出的是寒光,在細細觀察陳湯的麵部表情,確定陳湯是否說謊。
起碼她認為自己的眼神是冰冷的。
陳湯受不了。
“雲君,你眼睛真好看。”
這廝!
此刻還敢輕浮!
上官雲君心裏惱怒,但是叫“雲君”是自己給他的特權,前提是隻有兩個人的私密環境下。
而且自己眼睛好看,話說的也算中聽。
隻能大人大量,不與陳湯計較。
“前皇帝劉賀,給陛下上奏,說你穢亂後宮,當處於大辟之刑。”
不理會陳湯的言語騷擾,太皇太後基本上實話實說,隻有“大辟”是自己添加的。
要給這個嬉皮笑臉的家夥一點壓力。
壓力見效,陳湯一下子慌了。
“太皇太後明鑒,這劉賀明顯是胡說八道,您千萬不能輕信啊!”
說完了才發現,自己才是亂說話呢,“穢亂後宮”,那肯定不能是陳湯一個人啊,必須還有太皇太後啊。
太皇太後當然不會承認她自己行為不端。
現在自己求她不要輕信,實在沒必要。
太皇太後還是一臉正氣:“陳湯,你有沒有行為不軌,還要本宮來證實嗎?”
陳湯又有些糊塗了。
自己的行為不軌,上官雲君當然一清二楚。
“稟告太皇太後,當初是小臣糊塗油蒙了心,小臣也是追悔莫及。但是這種事如果宣揚出去,隻怕有損太皇太後的清譽。”
上官雲君冷冷說道:“本宮清譽如何,倒是不勞你費心。你還是多想想你脖子上那個大尿壺吧!”
話已經出口,後悔也來不及。
這種時候,自己應該疾言厲色,一定要查清陳湯是否亂說話。但是自己和陳湯之間,說話一向隨便,這個時候說了句“尿壺”,可是不大應景。
“說實話,你跟劉賀,究竟說過什麽?”
陳湯連忙辯解,實話實說,自己隻是向劉賀說了太皇太後大恩大德,把“少牢”升格為“太牢”,劉賀為此非常滿意。
“其它的呢?”
陳湯衝口而出:“太皇太後放心,那桑林的事,小臣早就忘得一幹二淨,更不會給誰半個字了。”
聽見陳湯提起桑林,上官雲君控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了,一句嬌嗔脫口而出:
“就知道你會忘得一幹二淨!薄情寡義的負心郎!”
陳湯一時間不知怎麽迴答了。
不能說自己把桑林的事記得“刻骨銘心”,也不能說忘得“一幹二淨”。
“雲君,那我該怎麽說啊?”
雲君看看陳湯,忍不住想笑,還好憋住了。
“現在出了這種事,你一個大男人,來問我?”
陳湯暗自感歎,做男人,真難啊。
現在想起來我是男人了,可你還是太皇太後呢。
沒法子,按雲君的說法,自己拿出男人的擔當來吧。
“那個奏折,不知藏在何處?”
雲君冷笑一聲:“奏折就在本宮手裏。怎麽,你還想把它撕了?燒了?毀滅證據?”
陳湯囁嚅道:“臣沒想那麽遠,隻是想把它偷過來。”
雲君大為無奈,譏諷著問:“偷過來以後呢?”
見陳湯無言以對,馬上發泄起來:“偷過來?虧你想得出!本宮告訴你,晚了!陛下早已經看過奏折了!而且,還專門讓皇後來請安的時候,把奏折轉給了本宮!”
陳湯趕緊附和:“難道是想折辱您?”
雲君煩躁起來:“你管陛下什麽用意呢!現在你告訴本宮,該怎麽辦!”
陳湯擺擺手。
“且慢,太皇太後,待小臣想一想如何?”
這種大事,陳湯也不是什麽大智者大聖賢,哪能脫口就有好主意好對策?
不信去問問你外公?
長信殿的兩個人不知道,霍光也沒招啊,隻能是等明天,看看聖意如何,再做區處。
雲君強迫自己冷靜了一下,心想這件事太大,還真不能催陳湯立刻拿出個好主意。
催得狠了,他拿出來的,肯定是餿主意。
隻好先等陳湯想一下。
陳湯大腦全速開動:
先想劉賀,這小子夠陰的啊,我不就背叛了你一迴嗎?就想要祖公的老命!“穢亂後宮”這種罪名,能隨便給嗎?明擺著是衝我的腦袋來的!
嗯,先看看他怎麽說的。
“太皇太後,不知那份奏折何在?小臣能否一觀?”
心裏害怕,現在規規矩矩叫“太皇太後”,不敢再叫“雲君”了。
太皇太後聽陳湯說話誠懇,也就隨手從案頭拿起那份奏折扔給陳湯。
“看吧看吧,本宮看了多少遍了,有什麽作用?不外乎都是些汙言穢語罷了!”
陳湯沒接話,從地上拾起奏折,仔細看一遍。
這可是一場大仗,一場關乎性命的大戰役,要是不摸清敵情,怎麽迎敵?
看完劉賀的奏折,陳湯陷入沉思。
還好,除了像太皇太後所說的“汙言穢語”之外,通篇奏折,根本沒有一個實證。
說劉賀是在捕風捉影,不如說他就是血口噴人。
想完了劉賀,現在想第二個敵人。
劉病已夫婦。
皇帝對這份奏折的態度也是耐人尋味的,他並沒有把奏折公之於眾,因為皇帝是聰明人,這種沒有真憑實據的奏折,皇帝知道成不了什麽把柄。
靠這玩意,拿捏誰都拿捏不住。
至於讓皇後借晨昏定省之機把奏折轉交給太皇太後,就更好解釋了。
皇帝是要傳達一個信息:別看你是太皇太後,別以為有霍家撐腰,朕才是天子!
皇帝的意思可能就是:太皇太後你好自為之!別逼著朕把你打入冷宮,把霍家滅門!
雖然皇帝沒說這話,但這種“一切盡在不言中”內蘊的高壓,更讓人不寒而栗,不由去進行各種毛骨悚然的聯想。
霍家一定很惶恐吧?
唉,想自己吧,奏折的矛頭可是針對自己的。
誰叫自己是男人?這種淫亂之事,大家第一個念頭,都是把男人假想為施暴者一方的。
如果真要“大辟”,當然是“辟”陳湯的腦袋。
太皇太後?她可以裝無辜啊。
要是她還能流下點眼淚,那就更能讓大家的同情心拉滿了。
太皇太後有些不耐煩了:“陳湯,你想好了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