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田廣明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到有人請命,劉病已心頭一喜。
嘿,哪個忠臣在給朕爭氣?
但是舉目一看,不禁暗暗搖頭。
陳湯!
朕的布衣之交,你在這兒起什麽哄?
朕是要你去長信殿,去長信殿懂嗎!
但是你要去領兵平叛?
心裏不以為然,隨口征求大將軍意見。
“陳湯請命,大將軍以為如何?”
這種軍國大事,肯定要征求大將軍的意見,否則,自己乾綱獨斷,那就裝不成昏君,還可能極大提醒大將軍對自己的警惕。
聽見陳湯在滿朝文武麵前出風頭,霍光也是一愣,頭腦中馬上快速思考:很長時間,都沒聽說陳湯來未央宮或者長樂宮,隻知道他在長水宣曲努力練兵。
應該不存在跟皇帝演雙簧的可能。
如果他提前跟皇帝串通,範明友不會不知道。
那就是說,湯覺得自己練兵練好了,可以一戰了。
用長水宣曲這支精兵去對付什麽“葉姑聯軍”,應該是牛刀宰雞,沒啥問題。關鍵是,陳湯事先也沒跟自己通氣啊?
嗯,應該是他臨時決定的,畢竟今天的朝會內容,事先他也不知道。
那麽,作為霍家陣營的一員,如果陳湯立了功,當然會進一步提高霍家的威望。
微笑迴答:“陛下,臣覺得不妨一試。不過,湯畢竟沒有獨當一麵的經驗,所以,臣覺得可以命長水校尉為副將,仍以禦史大夫田公為主帥。”
田廣明上次征伐匈奴,是皇帝親自下令,諸將至少前進兩千裏。但結果,各軍都沒有完成指標。田廣明作為主帥,自然也是灰頭土臉。
現在霍光讓田廣明再度擔任主帥,就是一個目的:皇帝不是看好這位禦史大夫嗎?那就來啊,讓他北伐之後再南征嘛。
這樣的話,如果陳湯不能奏功,過錯有大個子頂著。如果陳湯立功了,那麽自己當然能說明陳湯的作用,證明我霍家營壘的能力。
陳湯很是奇怪。
怎麽都是讓文臣來當主帥呢?
現在是大將軍選人,傅介子、馮奉世他們,不能隨便選一個嗎?
好嘛,上迴是水利專家,水衡都尉呂辟胡,這次改成法律專家,禦史大夫田廣明。
反正都不是軍界的人。
不過輪不到自己說話。
皇帝準奏了。
陳湯也是服了。
以前自己想去西域立功,可是義陽侯的奏折上去以後就石沉大海,再無消息。
唯一的作用,就是導致雲君和自己鬧掰了,現在自己再也進不了長樂宮。
可今天,剛請纓要去益州打仗,大將軍、皇帝,就立馬全都答應了。
咋地,不許我去西域立功,倒希望我去益州平叛?
陳湯一腦袋漿糊。
聖旨沒有漿糊,非常清楚:田廣明為主帥,陳湯為軍正,平叛軍以長水宣曲為主力軍,同時再次征召蜀地的奔命兵。匯合之後,平息益州之亂。
剛散朝,陳湯就跟上了田廣明。
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但是自己以前沒跟他打過交道,隻知道田公以鐵麵無私著稱。
朝堂之上,很多人都屬於霍家陣營,但田廣明不是。
田廣明隻屬於皇帝,隻能列入忠臣的營壘。所以霍光對田廣明既沒有明顯的排斥打擊,但也不會去拉攏抬舉他。
“田公,此番南征,小將能附驥尾,幸何如之。”
陳湯一臉諂笑地湊了上去,想盡量跟這位主帥搞好關係。
田廣明停住腳步看看陳湯。
“湯,此話可是真心?”
陳湯當然不會說,我也就那麽一說,您老別認真啊。
“自然是真心啊,真的不能再真了!武帝之時,田公曆經詔獄,卻每每能找出相關的法律條款,證明詔令的英明,陳湯真是佩服不已。尤其是後來的偽太子劉據一案,田公當機立斷將那佞人收入獄中,真是令人折服啊。”
田廣明的老臉上浮起了一些光彩。
這個偽太子案件,的確是田廣明一生中的精彩案例之一,雖然是舊事重提,還是忍不住向這位年輕校尉吹噓起來:
“唉,湯,當時很多人擔心那家夥真的是前任太子,不敢動手。可是,春秋的時候,已經有過類似案例了嘛!那時候,衛國的太子蒯聵,就是違背衛君之命,出走宋國!等到衛君過世,蒯聵的兒子就拒絕他迴國繼位。理由很簡單,蒯聵是衛君的罪人嘛。就像劉據,既然武帝認定他是罪人,那麽不論他是死是活,是真是假,抓起來就是了,擔心什麽!”
陳湯連連點頭歎服。
兩人邊走邊聊,已經出了未央宮,田廣明就想請陳湯去家裏喝酒。
“陳校尉年輕有為,老夫此番倒是要仰仗啦。”
陳湯連忙謙遜:“不敢不敢,田公此說,折煞陳湯了。”
田廣明笑笑:“如蒙不棄,可否來舍下小酌三杯?”
陳湯覺得真是瞌睡碰著枕頭了,連忙道謝:“小將正想向田公討教,隻恐叨擾不便。”
田廣明哈哈一笑,帶著陳湯向家裏走去。
田廣明的酒,當然不能白喝。他內心是有考量的。
自己這次遠征匈奴,諸將竟無一人達到了皇帝的要求,深入敵境兩千裏。雖然眾人皆知皇帝的要求過於好高騖遠,而迴朝以後,皇帝也沒有就此事責備過自己,但作為一個漢朝老臣,田廣明還是甚為自責。現在重新要自己披掛上陣,他心裏也就憋了一股子勁。
在朝堂上,他就已經對比了這兩場戰役。
打匈奴,是諸軍配合作戰,要求深入敵境兩千裏。
打南蠻,目標更明確了,就是要打敗這個葉姑聯軍,收複整個益州。
如果說深入兩千裏,還有個陛下的要求太高的問題,這次帶上了長水宣曲這種精銳騎兵,再沒有理由拿不下益州了。
可是,自己對打仗,還真不算內行。
還好,有這個陳湯。
所以,著意籠絡陳湯,是田廣明當時就拿定的主意,加上散朝之後,陳湯好像也是很懂事的樣子,跟自己說話很有禮貌。田廣明一高興,索性請陳湯來家裏喝酒。
酒桌上,聽聽這位青年將軍,有什麽高招,能夠打敗那個葉姑聯軍,收複益州?
所以,請陳湯喝酒,肯定值得。
嘿,哪個忠臣在給朕爭氣?
但是舉目一看,不禁暗暗搖頭。
陳湯!
朕的布衣之交,你在這兒起什麽哄?
朕是要你去長信殿,去長信殿懂嗎!
但是你要去領兵平叛?
心裏不以為然,隨口征求大將軍意見。
“陳湯請命,大將軍以為如何?”
這種軍國大事,肯定要征求大將軍的意見,否則,自己乾綱獨斷,那就裝不成昏君,還可能極大提醒大將軍對自己的警惕。
聽見陳湯在滿朝文武麵前出風頭,霍光也是一愣,頭腦中馬上快速思考:很長時間,都沒聽說陳湯來未央宮或者長樂宮,隻知道他在長水宣曲努力練兵。
應該不存在跟皇帝演雙簧的可能。
如果他提前跟皇帝串通,範明友不會不知道。
那就是說,湯覺得自己練兵練好了,可以一戰了。
用長水宣曲這支精兵去對付什麽“葉姑聯軍”,應該是牛刀宰雞,沒啥問題。關鍵是,陳湯事先也沒跟自己通氣啊?
嗯,應該是他臨時決定的,畢竟今天的朝會內容,事先他也不知道。
那麽,作為霍家陣營的一員,如果陳湯立了功,當然會進一步提高霍家的威望。
微笑迴答:“陛下,臣覺得不妨一試。不過,湯畢竟沒有獨當一麵的經驗,所以,臣覺得可以命長水校尉為副將,仍以禦史大夫田公為主帥。”
田廣明上次征伐匈奴,是皇帝親自下令,諸將至少前進兩千裏。但結果,各軍都沒有完成指標。田廣明作為主帥,自然也是灰頭土臉。
現在霍光讓田廣明再度擔任主帥,就是一個目的:皇帝不是看好這位禦史大夫嗎?那就來啊,讓他北伐之後再南征嘛。
這樣的話,如果陳湯不能奏功,過錯有大個子頂著。如果陳湯立功了,那麽自己當然能說明陳湯的作用,證明我霍家營壘的能力。
陳湯很是奇怪。
怎麽都是讓文臣來當主帥呢?
現在是大將軍選人,傅介子、馮奉世他們,不能隨便選一個嗎?
好嘛,上迴是水利專家,水衡都尉呂辟胡,這次改成法律專家,禦史大夫田廣明。
反正都不是軍界的人。
不過輪不到自己說話。
皇帝準奏了。
陳湯也是服了。
以前自己想去西域立功,可是義陽侯的奏折上去以後就石沉大海,再無消息。
唯一的作用,就是導致雲君和自己鬧掰了,現在自己再也進不了長樂宮。
可今天,剛請纓要去益州打仗,大將軍、皇帝,就立馬全都答應了。
咋地,不許我去西域立功,倒希望我去益州平叛?
陳湯一腦袋漿糊。
聖旨沒有漿糊,非常清楚:田廣明為主帥,陳湯為軍正,平叛軍以長水宣曲為主力軍,同時再次征召蜀地的奔命兵。匯合之後,平息益州之亂。
剛散朝,陳湯就跟上了田廣明。
禦史大夫,位列三公,但是自己以前沒跟他打過交道,隻知道田公以鐵麵無私著稱。
朝堂之上,很多人都屬於霍家陣營,但田廣明不是。
田廣明隻屬於皇帝,隻能列入忠臣的營壘。所以霍光對田廣明既沒有明顯的排斥打擊,但也不會去拉攏抬舉他。
“田公,此番南征,小將能附驥尾,幸何如之。”
陳湯一臉諂笑地湊了上去,想盡量跟這位主帥搞好關係。
田廣明停住腳步看看陳湯。
“湯,此話可是真心?”
陳湯當然不會說,我也就那麽一說,您老別認真啊。
“自然是真心啊,真的不能再真了!武帝之時,田公曆經詔獄,卻每每能找出相關的法律條款,證明詔令的英明,陳湯真是佩服不已。尤其是後來的偽太子劉據一案,田公當機立斷將那佞人收入獄中,真是令人折服啊。”
田廣明的老臉上浮起了一些光彩。
這個偽太子案件,的確是田廣明一生中的精彩案例之一,雖然是舊事重提,還是忍不住向這位年輕校尉吹噓起來:
“唉,湯,當時很多人擔心那家夥真的是前任太子,不敢動手。可是,春秋的時候,已經有過類似案例了嘛!那時候,衛國的太子蒯聵,就是違背衛君之命,出走宋國!等到衛君過世,蒯聵的兒子就拒絕他迴國繼位。理由很簡單,蒯聵是衛君的罪人嘛。就像劉據,既然武帝認定他是罪人,那麽不論他是死是活,是真是假,抓起來就是了,擔心什麽!”
陳湯連連點頭歎服。
兩人邊走邊聊,已經出了未央宮,田廣明就想請陳湯去家裏喝酒。
“陳校尉年輕有為,老夫此番倒是要仰仗啦。”
陳湯連忙謙遜:“不敢不敢,田公此說,折煞陳湯了。”
田廣明笑笑:“如蒙不棄,可否來舍下小酌三杯?”
陳湯覺得真是瞌睡碰著枕頭了,連忙道謝:“小將正想向田公討教,隻恐叨擾不便。”
田廣明哈哈一笑,帶著陳湯向家裏走去。
田廣明的酒,當然不能白喝。他內心是有考量的。
自己這次遠征匈奴,諸將竟無一人達到了皇帝的要求,深入敵境兩千裏。雖然眾人皆知皇帝的要求過於好高騖遠,而迴朝以後,皇帝也沒有就此事責備過自己,但作為一個漢朝老臣,田廣明還是甚為自責。現在重新要自己披掛上陣,他心裏也就憋了一股子勁。
在朝堂上,他就已經對比了這兩場戰役。
打匈奴,是諸軍配合作戰,要求深入敵境兩千裏。
打南蠻,目標更明確了,就是要打敗這個葉姑聯軍,收複整個益州。
如果說深入兩千裏,還有個陛下的要求太高的問題,這次帶上了長水宣曲這種精銳騎兵,再沒有理由拿不下益州了。
可是,自己對打仗,還真不算內行。
還好,有這個陳湯。
所以,著意籠絡陳湯,是田廣明當時就拿定的主意,加上散朝之後,陳湯好像也是很懂事的樣子,跟自己說話很有禮貌。田廣明一高興,索性請陳湯來家裏喝酒。
酒桌上,聽聽這位青年將軍,有什麽高招,能夠打敗那個葉姑聯軍,收複益州?
所以,請陳湯喝酒,肯定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