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肥遁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陳湯修改了自己的戰役設想。
自己前往誘敵,同時設下伏兵。等聯軍前來追擊的時候,自己的伏軍從聯軍後方截斷其歸路,將其一舉吃掉。
不論另外一個部落如何行動,總之以消滅出城的敵人為主。
讓敵人陷入野戰,發揮長水宣曲的最大優勢。
這是陳湯最後得出的結論。
雖然如果葉姑聯軍是兵分兩路出擊,空虛的漢軍營寨抵擋不住敵軍,結果會陷落。
但丟掉一座空營寨,消滅聯軍的一半,這個賬,合算。
現在的問題,一個,是令史們指揮的奔命兵攻城的同時要做好遭到聯軍夾擊的準備,也就是要做到攻守兼備,對於奔命兵這種預備役部隊來說,難度不小。
所以,弓弩一定要準備充分。
還要挖掘坑道戰壕,這一招,是少校參謀的傑作,用在漢代,肯定功效很大。
另一個問題,是奔命兵應該有一個統一指揮,現在看起來,殷富很合適。
本來就是他在訓練奔命兵的攻城戰術的。
最後,伏兵要使用三個屯的兵力,三千騎兵,都交給洪海,不知道他是否能指揮得當?
出動的時間早了,出城的聯軍會見勢不妙就縮迴去,那麽整個計劃都泡湯了。
出擊的時間晚了,自己這個誘餌光榮戰死,洪海就算消滅了這一部分聯軍,又有什麽用?
別說,祖公這次去河泊村倒是太近了,分分鍾就到。
苦笑一下。
或者,讓鐵弗當的前屯來保護自己?
但是這樣一來,自己的人馬太多,聯軍還敢不敢出城來消滅自己?
誘餌是條蚯蚓,魚兒會上鉤。你把誘餌換成一條鯊魚試試看?
腦袋都要想破了。
忽然想到了臨行前大將軍霍光的教導:打仗,主要是要打勝仗,並不在於殺死多少敵人。
是啊,還有個不戰而屈人之兵,自己怎麽搞忘了?
隻想著殺啊,殺啊,完全忘記了大將軍的囑咐。
看來,真是“薑還是老的辣”啊。
現在自己不是還派了兩個使者,貝農和溫茶,去找遄牙和他龍嗎?
如果遄牙和他龍這兩個家夥,現在已經發生內訌了呢?
可能性不大,但存在這種可能性。
所以,明天應該開始攻城,而且專打葉榆部落防守的地段,讓葉榆和姑繒之間的裂隙變大,變成巨大的矛盾。
想了多長時間,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了!
陳湯很高興。
唯一的缺點,是殷富提到過的敵人的心理。
他龍和遄牙,很可能正在期待自己與他們僵持下去呢。
究竟城裏的情況怎樣呢?這是陳湯現在最迫切想了解的事情。
這種事,洪海應該有辦法。
把洪海叫來以後,這位自己提拔的軍正,果然有個好主意。
不是派細作進城打探情況,而是向北撤兵。
而且一口氣撤到老巴山一帶!
陳湯靜靜想了一下洪海的用意。
明白了,讓滇池縣恢複太平。
但是漢軍卻停留在兩百裏以外,靜觀其變。
是的,“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但“外侮”沒了,兄弟就會重新打起來。
那時候,漢軍就可以介入衝突。
誰說洪海沒用處?
這個主意真妙。
雖然自己苦思冥想很久的戰役設想完全被廢掉了,但陳湯的好處就是從善如流。
反正都是設想,都隻是在自己腦子裏過了一遍,又沒興師動眾去實施。現在不打仗而撤兵,對軍隊根本沒有影響。
立即讓令史們帶上招募來的匠人,跟隨奔命軍,第一批北撤。
之後陳湯另外從前屯再找來兩個戰俘,前往滇池縣,送上了自己的文告,大意是說,漢軍教訓了不聽話的南蠻,現在任務完成,決定撤兵,要求葉榆部與姑繒部推選一人來擔任新的益州太守。陳湯將北上到老巴山後,等候他們的推選結果,之後繼續北上迴京,把這個結果奏報皇帝,然後正式任命此人為益州郡太守。
洪海笑著說道:“將軍此舉,堪比春秋時的二桃殺三士啊。”
陳湯自己也很得意。
“本將軍跳出三界外,恰好讓他龍與遄牙去爭這個位置。爭吧,等他們打起來,本將軍的機會就到了。”
忽然又想起了自己算的那一卦。
“遁卦”。
沒想到,絞盡腦汁,最後還真是要通過“肥遁”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北撤不需要誘敵,不必再去考慮葉姑聯軍是分兵兩路還是一攻一守,也不需要攻城去確定聯軍內部是否發生了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反正從長安到這裏,千山萬水都過來了,還在乎這兩百裏?
第二天一早,太陽照樣升起,一切平靜。
讓兩個戰俘把自己寫就的文告送往滇池縣,之後陳湯帶上軍正洪海、司馬殷富,率領左中右三屯人馬北撤,鐵弗當率領前屯作為斷後部隊,最後撤退。
一直到了老巴山,與先行撤退的奔命兵匯合,才重新安營紮寨。
又從前屯裏找了兩個戰俘,讓他們立刻趕往滇池縣,告訴遄牙和他龍,盡快把推選結果報過來,將軍很快就要北上了!
這個地點,陳湯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長水宣曲”。
長水宣曲駐紮的地方,不叫“長水宣曲”叫什麽?
特別囑咐兩個戰俘,盡快讓酋長們派使者送來文書,告訴推選結果。要是遲遲不報,那麽就是繼續與漢軍為敵,那個時候,陳將軍不介意重新殺迴來。
陳湯暗自感慨:深思熟慮雖然好,但集思廣益也很好!
撤退到長水宣曲以後沒幾天,情況果然如陳湯他們設想的那樣發生了。
細作來報,現在葉榆部與姑繒部,果然翻臉成仇,兵戎相見了。
姑繒部的他龍好像武力更加強大,葉榆部被趕出了滇池縣,暫時盤踞金砂山。
陳湯連忙把洪海和殷富召來,商量新的敵情。
此時,葉榆部的使者來了。
竟然就是那個原先派迴滇池縣的溫茶。
遄牙請求將軍幫他平定姑繒部。
如果姑繒部被平定,他龍被殺,那麽新的益州郡太守,當然非遄牙莫屬。
這個要求溫茶倒是沒說,不過可以想象。
讓溫茶先退下以後,陳湯和洪海、殷富商量起來。
殷富笑著拱手:
“恭喜將軍,現在葉姑聯軍分裂,正好是我們平叛立功的良機。”
陳湯看看他。
“怎樣平叛立功呢?”
殷富開口就來:“卑職以為,如果此刻重新南下,可以協助葉榆部奪迴滇池縣,讓那個遄牙做太守,我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陳湯看了看洪海。
“你說呢?”
洪海聽見陳湯問話,心裏馬上明白,陳校尉對殷富的建議,有些不以為然。
“將軍,卑職倒是覺得,一動不如一靜。”
自己前往誘敵,同時設下伏兵。等聯軍前來追擊的時候,自己的伏軍從聯軍後方截斷其歸路,將其一舉吃掉。
不論另外一個部落如何行動,總之以消滅出城的敵人為主。
讓敵人陷入野戰,發揮長水宣曲的最大優勢。
這是陳湯最後得出的結論。
雖然如果葉姑聯軍是兵分兩路出擊,空虛的漢軍營寨抵擋不住敵軍,結果會陷落。
但丟掉一座空營寨,消滅聯軍的一半,這個賬,合算。
現在的問題,一個,是令史們指揮的奔命兵攻城的同時要做好遭到聯軍夾擊的準備,也就是要做到攻守兼備,對於奔命兵這種預備役部隊來說,難度不小。
所以,弓弩一定要準備充分。
還要挖掘坑道戰壕,這一招,是少校參謀的傑作,用在漢代,肯定功效很大。
另一個問題,是奔命兵應該有一個統一指揮,現在看起來,殷富很合適。
本來就是他在訓練奔命兵的攻城戰術的。
最後,伏兵要使用三個屯的兵力,三千騎兵,都交給洪海,不知道他是否能指揮得當?
出動的時間早了,出城的聯軍會見勢不妙就縮迴去,那麽整個計劃都泡湯了。
出擊的時間晚了,自己這個誘餌光榮戰死,洪海就算消滅了這一部分聯軍,又有什麽用?
別說,祖公這次去河泊村倒是太近了,分分鍾就到。
苦笑一下。
或者,讓鐵弗當的前屯來保護自己?
但是這樣一來,自己的人馬太多,聯軍還敢不敢出城來消滅自己?
誘餌是條蚯蚓,魚兒會上鉤。你把誘餌換成一條鯊魚試試看?
腦袋都要想破了。
忽然想到了臨行前大將軍霍光的教導:打仗,主要是要打勝仗,並不在於殺死多少敵人。
是啊,還有個不戰而屈人之兵,自己怎麽搞忘了?
隻想著殺啊,殺啊,完全忘記了大將軍的囑咐。
看來,真是“薑還是老的辣”啊。
現在自己不是還派了兩個使者,貝農和溫茶,去找遄牙和他龍嗎?
如果遄牙和他龍這兩個家夥,現在已經發生內訌了呢?
可能性不大,但存在這種可能性。
所以,明天應該開始攻城,而且專打葉榆部落防守的地段,讓葉榆和姑繒之間的裂隙變大,變成巨大的矛盾。
想了多長時間,終於找到了正確的答案了!
陳湯很高興。
唯一的缺點,是殷富提到過的敵人的心理。
他龍和遄牙,很可能正在期待自己與他們僵持下去呢。
究竟城裏的情況怎樣呢?這是陳湯現在最迫切想了解的事情。
這種事,洪海應該有辦法。
把洪海叫來以後,這位自己提拔的軍正,果然有個好主意。
不是派細作進城打探情況,而是向北撤兵。
而且一口氣撤到老巴山一帶!
陳湯靜靜想了一下洪海的用意。
明白了,讓滇池縣恢複太平。
但是漢軍卻停留在兩百裏以外,靜觀其變。
是的,“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但“外侮”沒了,兄弟就會重新打起來。
那時候,漢軍就可以介入衝突。
誰說洪海沒用處?
這個主意真妙。
雖然自己苦思冥想很久的戰役設想完全被廢掉了,但陳湯的好處就是從善如流。
反正都是設想,都隻是在自己腦子裏過了一遍,又沒興師動眾去實施。現在不打仗而撤兵,對軍隊根本沒有影響。
立即讓令史們帶上招募來的匠人,跟隨奔命軍,第一批北撤。
之後陳湯另外從前屯再找來兩個戰俘,前往滇池縣,送上了自己的文告,大意是說,漢軍教訓了不聽話的南蠻,現在任務完成,決定撤兵,要求葉榆部與姑繒部推選一人來擔任新的益州太守。陳湯將北上到老巴山後,等候他們的推選結果,之後繼續北上迴京,把這個結果奏報皇帝,然後正式任命此人為益州郡太守。
洪海笑著說道:“將軍此舉,堪比春秋時的二桃殺三士啊。”
陳湯自己也很得意。
“本將軍跳出三界外,恰好讓他龍與遄牙去爭這個位置。爭吧,等他們打起來,本將軍的機會就到了。”
忽然又想起了自己算的那一卦。
“遁卦”。
沒想到,絞盡腦汁,最後還真是要通過“肥遁”的方式來達到目的!
北撤不需要誘敵,不必再去考慮葉姑聯軍是分兵兩路還是一攻一守,也不需要攻城去確定聯軍內部是否發生了矛盾甚至反目成仇。
反正從長安到這裏,千山萬水都過來了,還在乎這兩百裏?
第二天一早,太陽照樣升起,一切平靜。
讓兩個戰俘把自己寫就的文告送往滇池縣,之後陳湯帶上軍正洪海、司馬殷富,率領左中右三屯人馬北撤,鐵弗當率領前屯作為斷後部隊,最後撤退。
一直到了老巴山,與先行撤退的奔命兵匯合,才重新安營紮寨。
又從前屯裏找了兩個戰俘,讓他們立刻趕往滇池縣,告訴遄牙和他龍,盡快把推選結果報過來,將軍很快就要北上了!
這個地點,陳湯給它取了個名字,就叫“長水宣曲”。
長水宣曲駐紮的地方,不叫“長水宣曲”叫什麽?
特別囑咐兩個戰俘,盡快讓酋長們派使者送來文書,告訴推選結果。要是遲遲不報,那麽就是繼續與漢軍為敵,那個時候,陳將軍不介意重新殺迴來。
陳湯暗自感慨:深思熟慮雖然好,但集思廣益也很好!
撤退到長水宣曲以後沒幾天,情況果然如陳湯他們設想的那樣發生了。
細作來報,現在葉榆部與姑繒部,果然翻臉成仇,兵戎相見了。
姑繒部的他龍好像武力更加強大,葉榆部被趕出了滇池縣,暫時盤踞金砂山。
陳湯連忙把洪海和殷富召來,商量新的敵情。
此時,葉榆部的使者來了。
竟然就是那個原先派迴滇池縣的溫茶。
遄牙請求將軍幫他平定姑繒部。
如果姑繒部被平定,他龍被殺,那麽新的益州郡太守,當然非遄牙莫屬。
這個要求溫茶倒是沒說,不過可以想象。
讓溫茶先退下以後,陳湯和洪海、殷富商量起來。
殷富笑著拱手:
“恭喜將軍,現在葉姑聯軍分裂,正好是我們平叛立功的良機。”
陳湯看看他。
“怎樣平叛立功呢?”
殷富開口就來:“卑職以為,如果此刻重新南下,可以協助葉榆部奪迴滇池縣,讓那個遄牙做太守,我們就算是大功告成了。”
陳湯看了看洪海。
“你說呢?”
洪海聽見陳湯問話,心裏馬上明白,陳校尉對殷富的建議,有些不以為然。
“將軍,卑職倒是覺得,一動不如一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