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聖裁
滇王老莊,日寇匈奴都要打 作者:海釣綠碼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劉病已很惱火。
這個陳湯!朕還以為他是個可用之材,所以隻給他削職一年。沒想到,他竟然又闖了這塌天之禍!
霍禹把奏折呈上的時候,皇帝簡直猝不及防,隻能吩咐先把陳湯打入大牢,然後留下長樂宮的尚宮小娥,仔細盤問。
麵對皇帝,小娥當然有問必答,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還不停看向皇帝。
心裏麵甚至還在想,自己已經圓滿完成了陛下交付的特殊使命,現在,陛下會不會臨幸自己?
自己可還是黃花閨女呢,一旦臨幸,一旦有了身孕……應該能做個“充依”甚至“容華”了吧?
劉病已不知道小娥這些想法,就算知道了,現在也不是兌現諾言的時候。
現在是火燒眉毛的時候。
讓小娥和內侍們都退下,殿內無人了,劉病已才狠狠把一個花瓶砸得粉碎。
在臣民麵前,他要端著皇帝的架子,麵容永遠是波瀾不驚,思考永遠是深謀遠慮,問話永遠是從容不迫,決斷永遠是斬釘截鐵。
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是劉病已,也會發火,也需要發泄。
當然也會猶豫不決、長籲短歎甚至彷徨無策。
不過很快,劉病已就做出了決策:
第一,事關皇家名聲,此事到此打住,不能連累到朕的聲譽,影響到朕的形象。所以,太皇太後不予處置,隻是命皇後前往勸諭即可。
第二,霍禹行事未免魯莽,但也證明霍家現在已經極度驚恐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自己應該對霍家溫言勉勵。活著的人,就不必升官了,死掉的霍光,倒是可以給個諡號,以示聖上恩寵。
第三,陳湯。就四個字:罪無可赦!
“來人!”
劉病已喊了一聲,立刻有內侍趨前聽命。
“傳朕旨意,將陳湯押入天牢,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一個內侍領命而去。
劉病已又沉吟片刻,說道:“再傳朕旨意,著皇後前往長樂宮,勸諭太皇太後,令其今後謹言慎行,無旨意不可離宮!”
又一個內侍領命而去。
做完這一切,劉病已才覺得胸中鬱悶稍解。
是啊,這件事,實在過於棘手。
太皇太後與陳湯,一個是大漢最尊貴的女人,一個是朕的布衣之交。他們居然會攪在一起,做出此等苟且之事!
一旦傳揚出去,朕的顏麵何存?大漢的皇家威儀何在?
但是,太皇太後畢竟是自己祖母輩的人,難道真要治她的罪?
不可能。不是要保住太皇太後的清譽,而是要保住皇家的聖潔。
至於陳湯,雖然與朕有舊,但此等醜聞,朕也決計不能姑息!
現在,也隻能先把陳湯關起來,等風頭過了,再做處置。
至於霍禹……
劉病已冷冷一笑。
霍禹啊霍禹,你今日此舉,固然是為霍家向朕表忠心,但未免也太魯莽了些。
不過也好,你既然已經與太皇太後決裂,那麽,就徹底站到朕這一邊來吧。
想到霍家,劉病已又不禁有些頭疼。
霍光已死,霍家卻樹大根深,勢力龐大。自己雖然貴為天子,卻也忌憚他們三分。
現在,霍禹已經表明心跡,願意投靠自己。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擺平霍家勢力的機會。
皇帝又發出一道旨意。
“傳霍禹。”
霍禹還在長樂宮前殿外等著呢,聞召馬上進殿。
皇帝從容說道:“今日大將軍下葬,朕思其音容笑貌,不勝憫切。嗯,碑文怎麽寫的?”
霍禹有些納悶。
自己押送陳湯進宮麵聖,皇帝讓自己在殿外候著,候了半天,隻看見內侍們匆忙來往,卻不知所為何事。等到皇帝終於召見自己了,卻對陳湯的醜事,隻字不提。
唉,真是天心難測。
趕緊迴答:“稟告陛下,是‘大漢博陸侯、故大司馬顯考霍公諱光之墓。’”
皇帝淡淡說道:“不妥。”
霍禹心往下一沉:這塊墓碑,完全是按規矩製作的,碑文這幾個字,也都實事求是,怎麽皇帝就說“不妥”?
反正皇帝說的對。
“陛下明鑒,臣明日就重新立碑。”
皇帝點點頭:“卿莫忘了在新的碑文上,加入‘諡宣成侯’四字。”
霍禹聞言頓時驚喜不已:原來陛下要賜先父諡號了!怪不得說“不妥”!
連忙跪謝天恩:“陛下賜先父諡號,霍府上下鹹感榮耀,共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淡淡一笑:“霍卿平身。”
霍禹起身,渾身還是暖洋洋的,多少天來的憂慮、愁悶、畏懼,像一重重陰霾,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但是此刻,皇帝送來一股東風,陰雲一掃而空!
心中暗自竊喜:陛下果然天縱聰慧,馬上理解了自己拿下陳湯的用意。
是的,霍家隻做忠臣,不存二心。皇帝要什麽,霍家幹什麽!
“還有一事。”
霍禹心中雪亮。
皇帝剛才籠絡一下霍家,現在要談陳湯案件了。
猜對了。
“據霍卿所奏,今日是陳湯私登七乘傳,欲對太皇太後不軌,為霍卿窺破,當場捉拿。朕所不知者,是陳湯是否屬於酒後亂性?”
霍禹懵了一下:皇帝說的,並不是事情真相啊?明明是太皇太後與陳湯苟且,怎麽現在就剩下陳湯一個人來扛屎盆子?
但馬上醒悟過來。皇帝說的就是真相!
“稟告陛下,臣念當年先父提拔過陳湯,故邀其參加葬禮。之後賓朋薄飲,臣事務繁雜,不知陳湯是否狂飲喝醉。不過據常理來說,他剛剛坐罪被貶,心情煩躁,鬱悶不堪,或許借酒澆愁,乃至酒後亂性,也很可能。臣必將細查此事,再來稟告。”
霍禹當然知道陳湯根本沒喝酒,但現在他要做的,是聽聽皇帝怎麽判斷。如果皇帝確認陳湯喝醉了,那麽陳湯當然是酒後亂性。
皇帝很從容:“不論是否酒後亂性,總之罪無可赦!”
是啊,以下犯上,踐踏皇家尊嚴,穢亂後宮,不論哪一條,都是殺頭的罪名。
侮辱女性,本來就違背公序良俗,更何況陳湯汙辱的是全國最高貴的女性。
霍禹聽明白了:皇帝已經決定殺陳湯了。
這個陳湯!朕還以為他是個可用之材,所以隻給他削職一年。沒想到,他竟然又闖了這塌天之禍!
霍禹把奏折呈上的時候,皇帝簡直猝不及防,隻能吩咐先把陳湯打入大牢,然後留下長樂宮的尚宮小娥,仔細盤問。
麵對皇帝,小娥當然有問必答,一雙水汪汪的大眼睛還不停看向皇帝。
心裏麵甚至還在想,自己已經圓滿完成了陛下交付的特殊使命,現在,陛下會不會臨幸自己?
自己可還是黃花閨女呢,一旦臨幸,一旦有了身孕……應該能做個“充依”甚至“容華”了吧?
劉病已不知道小娥這些想法,就算知道了,現在也不是兌現諾言的時候。
現在是火燒眉毛的時候。
讓小娥和內侍們都退下,殿內無人了,劉病已才狠狠把一個花瓶砸得粉碎。
在臣民麵前,他要端著皇帝的架子,麵容永遠是波瀾不驚,思考永遠是深謀遠慮,問話永遠是從容不迫,決斷永遠是斬釘截鐵。
一個人的時候,他才是劉病已,也會發火,也需要發泄。
當然也會猶豫不決、長籲短歎甚至彷徨無策。
不過很快,劉病已就做出了決策:
第一,事關皇家名聲,此事到此打住,不能連累到朕的聲譽,影響到朕的形象。所以,太皇太後不予處置,隻是命皇後前往勸諭即可。
第二,霍禹行事未免魯莽,但也證明霍家現在已經極度驚恐了。文武之道一張一弛,自己應該對霍家溫言勉勵。活著的人,就不必升官了,死掉的霍光,倒是可以給個諡號,以示聖上恩寵。
第三,陳湯。就四個字:罪無可赦!
“來人!”
劉病已喊了一聲,立刻有內侍趨前聽命。
“傳朕旨意,將陳湯押入天牢,沒有朕的旨意,任何人不得探視!”
一個內侍領命而去。
劉病已又沉吟片刻,說道:“再傳朕旨意,著皇後前往長樂宮,勸諭太皇太後,令其今後謹言慎行,無旨意不可離宮!”
又一個內侍領命而去。
做完這一切,劉病已才覺得胸中鬱悶稍解。
是啊,這件事,實在過於棘手。
太皇太後與陳湯,一個是大漢最尊貴的女人,一個是朕的布衣之交。他們居然會攪在一起,做出此等苟且之事!
一旦傳揚出去,朕的顏麵何存?大漢的皇家威儀何在?
但是,太皇太後畢竟是自己祖母輩的人,難道真要治她的罪?
不可能。不是要保住太皇太後的清譽,而是要保住皇家的聖潔。
至於陳湯,雖然與朕有舊,但此等醜聞,朕也決計不能姑息!
現在,也隻能先把陳湯關起來,等風頭過了,再做處置。
至於霍禹……
劉病已冷冷一笑。
霍禹啊霍禹,你今日此舉,固然是為霍家向朕表忠心,但未免也太魯莽了些。
不過也好,你既然已經與太皇太後決裂,那麽,就徹底站到朕這一邊來吧。
想到霍家,劉病已又不禁有些頭疼。
霍光已死,霍家卻樹大根深,勢力龐大。自己雖然貴為天子,卻也忌憚他們三分。
現在,霍禹已經表明心跡,願意投靠自己。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擺平霍家勢力的機會。
皇帝又發出一道旨意。
“傳霍禹。”
霍禹還在長樂宮前殿外等著呢,聞召馬上進殿。
皇帝從容說道:“今日大將軍下葬,朕思其音容笑貌,不勝憫切。嗯,碑文怎麽寫的?”
霍禹有些納悶。
自己押送陳湯進宮麵聖,皇帝讓自己在殿外候著,候了半天,隻看見內侍們匆忙來往,卻不知所為何事。等到皇帝終於召見自己了,卻對陳湯的醜事,隻字不提。
唉,真是天心難測。
趕緊迴答:“稟告陛下,是‘大漢博陸侯、故大司馬顯考霍公諱光之墓。’”
皇帝淡淡說道:“不妥。”
霍禹心往下一沉:這塊墓碑,完全是按規矩製作的,碑文這幾個字,也都實事求是,怎麽皇帝就說“不妥”?
反正皇帝說的對。
“陛下明鑒,臣明日就重新立碑。”
皇帝點點頭:“卿莫忘了在新的碑文上,加入‘諡宣成侯’四字。”
霍禹聞言頓時驚喜不已:原來陛下要賜先父諡號了!怪不得說“不妥”!
連忙跪謝天恩:“陛下賜先父諡號,霍府上下鹹感榮耀,共謝天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帝淡淡一笑:“霍卿平身。”
霍禹起身,渾身還是暖洋洋的,多少天來的憂慮、愁悶、畏懼,像一重重陰霾,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但是此刻,皇帝送來一股東風,陰雲一掃而空!
心中暗自竊喜:陛下果然天縱聰慧,馬上理解了自己拿下陳湯的用意。
是的,霍家隻做忠臣,不存二心。皇帝要什麽,霍家幹什麽!
“還有一事。”
霍禹心中雪亮。
皇帝剛才籠絡一下霍家,現在要談陳湯案件了。
猜對了。
“據霍卿所奏,今日是陳湯私登七乘傳,欲對太皇太後不軌,為霍卿窺破,當場捉拿。朕所不知者,是陳湯是否屬於酒後亂性?”
霍禹懵了一下:皇帝說的,並不是事情真相啊?明明是太皇太後與陳湯苟且,怎麽現在就剩下陳湯一個人來扛屎盆子?
但馬上醒悟過來。皇帝說的就是真相!
“稟告陛下,臣念當年先父提拔過陳湯,故邀其參加葬禮。之後賓朋薄飲,臣事務繁雜,不知陳湯是否狂飲喝醉。不過據常理來說,他剛剛坐罪被貶,心情煩躁,鬱悶不堪,或許借酒澆愁,乃至酒後亂性,也很可能。臣必將細查此事,再來稟告。”
霍禹當然知道陳湯根本沒喝酒,但現在他要做的,是聽聽皇帝怎麽判斷。如果皇帝確認陳湯喝醉了,那麽陳湯當然是酒後亂性。
皇帝很從容:“不論是否酒後亂性,總之罪無可赦!”
是啊,以下犯上,踐踏皇家尊嚴,穢亂後宮,不論哪一條,都是殺頭的罪名。
侮辱女性,本來就違背公序良俗,更何況陳湯汙辱的是全國最高貴的女性。
霍禹聽明白了:皇帝已經決定殺陳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