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貸款 小額借貸 線上貸款 汽車貸款 手機貸 負債整合 桃園借錢 桃園借現金 桃園快速撥款 桃園小額借貸 桃園借錢管道 桃園代書借款 古蹟交流社 東森新聞手機板 東森新聞 本地新聞 | 今日時事 | 團購 團購電商 團購主 享樂 享樂購 TZ娛樂城 娛樂城 贏家娛樂城 WG娛樂城

    東晉(317年~420年)是由西晉皇族司馬睿南遷後建立起來的王朝。此外,史書中又仿東漢稱中漢,稱東晉為中晉,寓以晉室中興之意;又東晉統治地區大部分在江東,古稱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東晉。


    一、東晉曆代皇帝


    1. 晉元帝司馬睿


    在位時間:318年-322年


    人物簡介:字景文,司馬懿曾孫,東晉的開國皇帝。他在西晉滅亡後,於317年在建康稱王,次年稱帝。元帝即位後,因重用王導等北方士族,引起江南士族不滿,矛盾四伏,最終憂憤而死,時年47歲。


    2. 晉明帝司馬紹


    在位時間:322年-325年


    人物簡介:字道畿,晉元帝長子,廟號肅宗。他從小聰明伶俐,為人豪爽,即位後,平定王敦叛亂,鞏固了東晉的統治,在位期間曾有中興之勢,可惜27歲時便病死。


    3. 晉成帝司馬衍


    在位時間:325年-342年


    人物簡介:字世根,明帝長子。在位期間,由於蘇峻與祖約的叛亂,宮城遷移至石頭城,直到329年陶侃平定蘇峻之亂後才遷迴建康。他還曾命令庾亮北伐,但敗於石虎。342年,晉成帝病死,終年21歲。


    4. 晉康帝司馬嶽


    在位時間:342年-344年


    人物簡介:字世同,明帝的兒子,母庾文君,是晉成帝的同母弟弟。342年晉成帝死後,因權臣庾冰與庾翼力主,他得以兄終弟及繼承帝位。344年患病身故,終年23歲。


    5. 晉穆帝司馬聃


    在位時間:344年-361年


    人物簡介:康帝長子,因年幼由褚太後掌政,並由何充輔政,何充過世後改由蔡謨與司馬昱輔政。他在位期間,桓溫消滅了在四川立國的成漢,並於356年奪迴洛陽,東晉版圖有所擴大。361年,晉穆帝病死,終年19歲。


    6. 晉哀帝司馬丕


    在位時間:361年-365年


    人物簡介:字千齡,晉成帝之子,晉穆帝之堂兄弟。他本應繼晉成帝之位即位,但因權臣庾冰的意見而無法即位。司馬丕即位後,桓溫當國,他形同傀儡。他還迷上長生術,服藥後藥性大發不能聽政,由褚太後再次臨朝,365年因藥物中毒死於太極殿,時年25歲。


    7. 晉廢帝司馬奕


    在位時間:365年-371年


    人物簡介:字延齡,晉成帝之子,晉哀帝司馬丕同母之弟,又稱海西公。桓溫掌握朝政時,以他陽痿不能人道為由將其廢為東海王,後又貶為海西公,遷居吳縣。他遭此挫折後心灰意冷,沉迷酒色,於386年過世,時年45歲。


    8. 晉簡文帝司馬昱


    在位時間:371年-372年


    人物簡介:字道萬,晉元帝少子,母鄭阿春,司馬紹之弟。桓溫廢司馬奕後立他為帝,他繼位後一切聽命於桓溫,形同傀儡。372年,司馬昱病死,終年53歲,廟號為太宗,諡號簡文帝。


    9. 晉孝武帝司馬曜


    在位時間:372年-396年


    人物簡介:字昌明,晉簡文帝的第三個兒子,晉安帝和晉恭帝的父親,母李陵容。383年,他在位期間發生淝水之戰,東晉在謝安領導下大敗前秦軍。但謝安死後,社會矛盾逐漸尖銳,他又溺於酒色,396年因酒後戲言被張貴人命宮女用被子悶死,終年45歲。


    10. 晉安帝司馬德宗


    在位時間:396年-419年


    人物簡介:字安德,孝武帝長子,即位後發生內亂,國勢日衰,他沒有什麽政治才能,被劉裕買通宦官勒死,終年37歲,諡號為安帝。


    11.晉恭帝司馬德文


    在位時間:418年-420年


    人物簡介:東晉的末代皇帝,孝武帝子,安帝同母弟。劉裕勒死安帝後立他為帝,後又被劉裕派人用被子悶死,終年36歲。


    二、東晉建立


    西晉末年,風雲突變,一場驚心動魄的“八王之亂”如暴風驟雨般席卷而來。這場內亂猶如一把無情的利劍,深深地刺入了西晉王朝的心髒,使其國力遭到了前所未有的重創。一時間,國家動蕩不安,社會秩序混亂不堪,百姓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而就在西晉內部陷入一片混亂之際,邊疆地區的少數民族敏銳地察覺到了可乘之機。他們紛紛抓住這一難得的曆史機遇,大規模內遷,並迅速組織起強大的軍事力量,悍然起兵反晉。於是乎,一場更為慘烈的浩劫——“永嘉之亂”降臨人間。


    匈奴人的鐵騎勢如破竹,一路高歌猛進,直逼西晉的都城洛陽。這座曾經繁華無比的城市,如今卻在戰火的摧殘下變得滿目瘡痍。最終,洛陽城淪陷敵手,匈奴軍隊長驅直入,將晉懷帝擄掠而去,成為了他們的階下囚。


    然而,這僅僅隻是災難的開始。不久之後,長安也未能幸免於難,同樣遭受了敵軍的猛烈攻擊。麵對來勢洶洶的敵人,晉湣帝無奈之下選擇了投降,至此,曾經輝煌一時的西晉王朝徹底走向覆滅。


    公元 317 年,黑暗中的一絲曙光乍現。鎮守建康(今江蘇南京)的琅琊王司馬睿,在江南世家大族王導、王敦兄弟的極力擁戴下,終於在建康這片土地上重新豎起了晉廷的大旗,開創了一個新的時代——東晉。


    司馬睿之所以能夠順利地建立東晉政權,其背後離不開南北士族的鼎力支持。尤其是琅琊王氏家族,更是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當時,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王與馬,共天下”,形象而又生動地描繪出了東晉初期門閥士族與皇權相互依存、共同治理天下的獨特政治格局。


    三、政治特點


    1. 門閥政治:東晉時期,門閥士族勢力達到鼎盛,形成了獨特的門閥政治。門閥士族憑借其強大的經濟實力、家族聲望和廣泛的人脈資源,世代壟斷重要官職,左右朝廷決策。除了琅琊王氏,還有潁川庾氏、譙國桓氏、陳郡謝氏等門閥士族相繼掌控朝政。這種門閥政治在一定程度上維持了東晉政權的穩定,但也導致了皇權的相對衰弱以及士族之間的權力鬥爭。


    2. 僑州郡縣:為安置大量南遷的北方流民,東晉政府在南方設立了眾多僑州、僑郡、僑縣。這些僑置行政區劃保持了流民原有的籍貫,並給予他們一定的優待政策,既穩定了流民的人心,又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北方士族的勢力和特權。然而,僑州郡縣的存在也帶來了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亂,戶籍管理複雜,稅收等問題層出不窮。


    四、軍事行動


    1. 北伐中原:東晉時期,出於恢複中原故土以及提升自身威望等目的,一些將領發起了多次北伐行動。祖逖是東晉早期著名的北伐將領,他率領部曲毅然北伐,依靠民眾的支持,一度收複黃河以南的大片土地。但由於東晉朝廷內部的矛盾和猜忌,對祖逖的北伐缺乏有力支持,最終祖逖壯誌未酬。桓溫掌權時,也進行了三次北伐。第一次北伐進攻前秦,第二次北伐收複洛陽,第三次北伐與前燕交戰。桓溫北伐雖取得一些戰果,但他的北伐更多是為了樹立個人威望,擴充自身勢力,最終未能實現恢複中原的目標。後來劉裕掌權,他先後進行了兩次北伐。第一次北伐消滅南燕,收複青州、兗州等地;第二次北伐攻滅後秦,收複了洛陽、長安等重要城市,使東晉的勢力範圍得到極大擴張。劉裕的北伐取得了較大成功,提升了東晉的聲威,但隨著他勢力的不斷壯大,也為其代晉自立埋下了伏筆。


    2. 防禦北方:東晉在積極北伐的同時,也麵臨著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軍事威脅。為了抵禦北方政權的南侵,東晉在邊境地區設置了重要的軍事防線,如荊州、徐州等戰略要地,派遣重兵把守。其中,荊州地處長江中遊,地理位置險要,是東晉抵禦北方政權的重要屏障,曆任荊州刺史多由東晉朝廷中的重要人物擔任,掌握著重要的軍事力量。淝水之戰是東晉防禦北方入侵的關鍵戰役。前秦苻堅統一北方後,企圖一舉消滅東晉,於是率領大軍南下。東晉在謝安的指揮下,以少勝多,在淝水之戰中大敗前秦。這場戰役不僅保衛了東晉的安全,也使得前秦元氣大傷,北方再次陷入分裂局麵。


    五、經濟發展


    1. 農業:東晉時期,江南地區的農業得到了進一步發展。大量北方人口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技術和豐富的勞動力。他們與當地人民共同努力,開墾了許多荒地,興修了眾多水利工程,如疏浚河道、修築堤壩等,改善了農田的灌溉條件。同時,推廣了牛耕等先進的耕種方式,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農作物品種也更加豐富,糧食產量大幅增加,為江南地區的經濟繁榮奠定了堅實基礎。


    2. 手工業:東晉的手工業取得了顯著進步。紡織業方麵,技術不斷提高,生產出的絲綢質地精美,花色繁多,不僅滿足了國內的需求,還成為重要的出口商品。製瓷業蓬勃發展,浙江地區的越窯青瓷製作工藝精湛,產品造型優美,質量上乘,聞名遐邇。冶鐵業也有了新的發展,改進了冶煉技術,提高了鐵製品的質量和產量,為農業和手工業生產提供了更好的工具。


    3. 商業:隨著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東晉的商業日益繁榮。城市經濟興起,建康成為當時江南地區的商業中心,人口密集,店鋪林立,交易活躍。此外,長江沿岸的其他城市如京口、廣陵等也成為重要的商業樞紐。商業的發展促進了交通的便利,水上運輸發達,商船往來頻繁,加強了江南地區與各地的經濟交流。


    六、文化成就


    1. 玄學興盛:玄學在東晉時期達到了鼎盛階段。士人們熱衷於探討玄學問題,崇尚清談,追求精神自由和個性解放。玄學的核心思想強調對宇宙、人生等根本性問題的思考,主張順應自然、無為而治。玄學家們常常聚集在一起,就玄學話題展開激烈辯論,形成了獨特的文化氛圍。玄學的發展對當時的文學、藝術、思想等領域產生了深遠影響,許多文人的作品中都體現了玄學的思想觀念。


    文學繁榮:東晉文學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態勢。田園詩派興起,陶淵明是這一時期田園詩的代表詩人。他的詩歌描繪了田園生活的寧靜與美好,表達了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其作品語言質樸,意境深遠,對後世詩歌的發展產生了重要影響。此外,玄言詩在東晉時期也較為流行,這類詩歌以闡述玄學思想為主要內容,雖然在藝術價值上存在一定爭議,但它反映了當時的社會思潮和文化氛圍。


    藝術成就:東晉時期的書法和繪畫藝術取得了極高的成就。在書法方麵,王羲之、王獻之父子被譽為“書聖”,他們的書法作品風格獨特,筆勢飄逸,技藝精湛,對後世書法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王羲之的《蘭亭集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其書法藝術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境界。繪畫領域,顧愷之是東晉時期傑出的畫家,他擅長人物畫,提出了“以形寫神”的繪畫理論,強調通過描繪人物的外在形態來傳達其內在精神氣質。他的作品《女史箴圖》《洛神賦圖》等,線條流暢,色彩絢麗,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七、東晉的滅亡


    東晉末年,政治腐敗,門閥士族之間爭權奪利,社會矛盾激化。同時,農民起義頻繁爆發,其中以孫恩、盧循領導的起義規模最大,給東晉政權帶來了沉重打擊。劉裕在鎮壓農民起義和北伐戰爭中逐漸掌握了東晉的軍政大權。公元420年,劉裕廢除晉恭帝,自立為帝,國號宋,東晉滅亡,中國曆史進入南北朝時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帝王故事錄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心處安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心處安逸並收藏帝王故事錄最新章節

xxfse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