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跟隨著小太監一路穿行,不多時已經來到了禦乾殿前。
“賈將軍。”
守在殿門口的戴權,遠遠瞧見賈琮,臉上瞬間堆起熱情的笑容,連忙迎了上來。
“內相大人!”
賈琮臉上適時浮現出一抹惶恐之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在遼東鎮時,賈琮便和張承蔭打聽了朝中局勢,對於這位皇帝身邊的紅人,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心裏清楚,在這錯綜複雜的朝堂之上,若想諸事順遂,勢必要與這些關鍵人物交好。
趁著四下無人注意,賈琮動作敏捷且隱蔽地將事先準備好的千兩銀票,悄然塞進戴權手中,臉上堆滿謙卑的笑意,壓低聲音說道。
“內相大人,這點薄禮,還望您笑納。琮初入朝堂核心,往後諸多事宜,還得仰仗您多多關照。”
戴權眼皮都未抬一下,不動聲色地將銀票收入袖中,臉上掛著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目光在賈琮身上細細打量一番,隨後熱絡地說道。
“賈將軍,今日可真是威風凜凜啊!這一戰打得那叫一個漂亮,陛下龍顏大悅,對你讚賞有加呢。”
賈琮謙遜地迴應道:“全仰仗陛下英明神武,將士們舍生忘死、奮勇殺敵,琮不過是盡了些微不足道的力氣。能得陛下青睞,實在是琮莫大的榮幸。”
說話間,眼神裏滿是對戴權的敬重。
戴權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側身讓開道路,抬手示意道:“快進去吧,陛下都等得心急了。”
賈琮抬手整了整身上的衣冠,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下心情,穩步踏入禦乾殿。
殿內燭火輕輕搖曳,光影交錯,弘元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巍峨的龍椅之上,神色威嚴莊重,卻又隱隱透著幾分凝重。
賈琮大步上前,雙膝跪地,聲音洪亮且恭敬:“陛下,臣賈琮奉旨覲見。”
然而,出乎賈琮意料的是,弘元帝並未如尋常那般,立刻讓他起身。
一時間,殿內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燭火跳動發出的細微聲響,在這靜謐的空間裏格外清晰。
賈琮穩穩地保持著跪地的姿勢,心中雖泛起一絲疑惑,但更多的是沉穩與恭順。
他能真切地感受到,弘元帝那如炬的目光,正緊緊地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要將他看穿。
弘元帝凝視著賈琮,見他神色鎮定,身姿沉穩,心中不禁暗自讚歎。
如此年輕,便能有這般處變不驚的心性,怪不得能在遼東以弱勝強,大敗女真。
“平身吧。”
弘元帝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賈琮恭敬謝恩後,緩緩起身,垂手而立,神色間滿是恭敬,靜靜等待著皇帝接下來的指示。
弘元帝重新坐迴龍椅,目光越過殿門,投向殿外深邃無垠的天空,沉默良久後,緩緩說道。
“賈琮,此次遼東一役,你立下赫赫戰功,朕深知你智勇雙全。朕好奇,你對當下朝堂局勢,有著怎樣的見解?”
賈琮聞言,不禁微微一怔,下意識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實在沒有料到,弘元帝竟會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微臣年輕識淺,不敢妄言!”
賈琮猶豫片刻,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
“嗬嗬,莫要惶恐!朕就是想聽你講講心裏話。”
弘元帝輕笑一聲,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賈琮,眼神裏滿是鼓勵。
賈琮心中稍作權衡,思慮片刻後,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
“陛下,依微臣愚見,如今朝堂之上,看似風平浪靜、一片祥和,實則暗流湧動、危機四伏。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交織,或為爭奪權勢利益,或為鞏固自身地位,明爭暗鬥從未停歇。”
弘元帝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認同,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不僅朝堂之內如此,朝堂之外,亦是危機四伏。若任由這些隱患發展,不加管控,長此以往,這大好江山恐有傾覆之危!”
賈琮微微一頓,咬了咬牙,還是將心中的擔憂沉聲說了出來。
來到這紅樓世界已然三年,賈琮從最初的格格不入、茫然無措,到如今已然完全融入。
他的心境,也從最初單純的求生存,到拯救紅樓中的金釵紅顏,直至現在,滿心想著要在這個世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借著弘元帝此番詢問,賈琮決心好好展現一番自己的見識與能力。
“賈琮,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你可知道,你這話要是傳出去,朝堂上那些大臣們會如何批判你嗎?”
弘元帝對於賈琮這大膽直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像是覺得有趣,開起了玩笑。
“具體說說吧。”弘元帝淡淡的說道。
“是,陛下!”
看到弘元帝這般反應,賈琮徹底放下心來,清了清嗓子,條理清晰地繼續說道:“微臣戍邊整整三年,對邊軍情況較為熟悉,那就先從邊軍說起。”
“北方女真族雖在遼東一役受創,但根基未損,其野心勃勃,時刻覬覦我朝疆土,勢必會卷土重來。”
“他們以騎兵見長,機動性強。且女真各部之間雖有紛爭,但在對外擴張上極易達成共識,一旦整合力量,將對我朝北方邊境構成巨大威脅。”
弘元帝微微頷首,神色凝重,顯然對女真的威脅深有體會。
賈琮見狀,接著說:“而西北方向的蒙古各部,局勢同樣不容樂觀。一旦他們內部完成統一,或者受到外部勢力的挑唆,便會舉兵南下,侵擾我朝邊境。”
“就像此次遼東之戰,蒙古就與女真一起,對我軍進行施壓。”
“至於沿海一帶,倭寇之患日益猖獗。”賈琮話鋒一轉,語氣中滿是憂慮,
“這些倭寇多是日本浪人、海盜以及部分沿海奸商相互勾結而成。每到一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百姓家破人亡,村鎮淪為廢墟。”
“微臣聽聞,”賈琮微微皺眉,聲音低沉,
“倭寇甚至與部分沿海官員暗中勾結,獲取情報,躲避官府追剿。這使得他們愈發肆無忌憚,而當地百姓深受其害,卻又苦無應對之法。長此以往,沿海地區民心惶惶,難以安定。”
弘元帝麵色愈發陰沉,緊緊抿著嘴唇,卻並未出聲。
賈琮瞧準時機,再次拋出一個重磅消息:“更嚴峻的是,咱們大乾的邊軍,如今已然孱弱不堪,戰鬥力幾近喪失!”
“你說什麽!”
這一刻,弘元帝再也無法保持鎮定,猛地站起身來,目光如刀,直直地盯著賈琮質問道。
“賈將軍。”
守在殿門口的戴權,遠遠瞧見賈琮,臉上瞬間堆起熱情的笑容,連忙迎了上來。
“內相大人!”
賈琮臉上適時浮現出一抹惶恐之色,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
在遼東鎮時,賈琮便和張承蔭打聽了朝中局勢,對於這位皇帝身邊的紅人,自然不敢有絲毫懈怠。
他心裏清楚,在這錯綜複雜的朝堂之上,若想諸事順遂,勢必要與這些關鍵人物交好。
趁著四下無人注意,賈琮動作敏捷且隱蔽地將事先準備好的千兩銀票,悄然塞進戴權手中,臉上堆滿謙卑的笑意,壓低聲音說道。
“內相大人,這點薄禮,還望您笑納。琮初入朝堂核心,往後諸多事宜,還得仰仗您多多關照。”
戴權眼皮都未抬一下,不動聲色地將銀票收入袖中,臉上掛著一抹讓人捉摸不透的笑容,目光在賈琮身上細細打量一番,隨後熱絡地說道。
“賈將軍,今日可真是威風凜凜啊!這一戰打得那叫一個漂亮,陛下龍顏大悅,對你讚賞有加呢。”
賈琮謙遜地迴應道:“全仰仗陛下英明神武,將士們舍生忘死、奮勇殺敵,琮不過是盡了些微不足道的力氣。能得陛下青睞,實在是琮莫大的榮幸。”
說話間,眼神裏滿是對戴權的敬重。
戴權微微點頭,眼中閃過一絲滿意,側身讓開道路,抬手示意道:“快進去吧,陛下都等得心急了。”
賈琮抬手整了整身上的衣冠,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下心情,穩步踏入禦乾殿。
殿內燭火輕輕搖曳,光影交錯,弘元帝身著明黃龍袍,端坐在巍峨的龍椅之上,神色威嚴莊重,卻又隱隱透著幾分凝重。
賈琮大步上前,雙膝跪地,聲音洪亮且恭敬:“陛下,臣賈琮奉旨覲見。”
然而,出乎賈琮意料的是,弘元帝並未如尋常那般,立刻讓他起身。
一時間,殿內陷入一片死寂,唯有燭火跳動發出的細微聲響,在這靜謐的空間裏格外清晰。
賈琮穩穩地保持著跪地的姿勢,心中雖泛起一絲疑惑,但更多的是沉穩與恭順。
他能真切地感受到,弘元帝那如炬的目光,正緊緊地落在自己身上,仿佛要將他看穿。
弘元帝凝視著賈琮,見他神色鎮定,身姿沉穩,心中不禁暗自讚歎。
如此年輕,便能有這般處變不驚的心性,怪不得能在遼東以弱勝強,大敗女真。
“平身吧。”
弘元帝終於開口,聲音低沉卻透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賈琮恭敬謝恩後,緩緩起身,垂手而立,神色間滿是恭敬,靜靜等待著皇帝接下來的指示。
弘元帝重新坐迴龍椅,目光越過殿門,投向殿外深邃無垠的天空,沉默良久後,緩緩說道。
“賈琮,此次遼東一役,你立下赫赫戰功,朕深知你智勇雙全。朕好奇,你對當下朝堂局勢,有著怎樣的見解?”
賈琮聞言,不禁微微一怔,下意識地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驚訝。
他實在沒有料到,弘元帝竟會突然拋出這樣一個問題。
“微臣年輕識淺,不敢妄言!”
賈琮猶豫片刻,輕聲說道,語氣中帶著幾分謹慎。
“嗬嗬,莫要惶恐!朕就是想聽你講講心裏話。”
弘元帝輕笑一聲,目光如炬,緊緊盯著賈琮,眼神裏滿是鼓勵。
賈琮心中稍作權衡,思慮片刻後,深吸一口氣,沉聲說道。
“陛下,依微臣愚見,如今朝堂之上,看似風平浪靜、一片祥和,實則暗流湧動、危機四伏。各方勢力盤根錯節,相互交織,或為爭奪權勢利益,或為鞏固自身地位,明爭暗鬥從未停歇。”
弘元帝微微頷首,眼中閃過一絲認同,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不僅朝堂之內如此,朝堂之外,亦是危機四伏。若任由這些隱患發展,不加管控,長此以往,這大好江山恐有傾覆之危!”
賈琮微微一頓,咬了咬牙,還是將心中的擔憂沉聲說了出來。
來到這紅樓世界已然三年,賈琮從最初的格格不入、茫然無措,到如今已然完全融入。
他的心境,也從最初單純的求生存,到拯救紅樓中的金釵紅顏,直至現在,滿心想著要在這個世界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所以,借著弘元帝此番詢問,賈琮決心好好展現一番自己的見識與能力。
“賈琮,果然是初生牛犢不怕虎啊。你可知道,你這話要是傳出去,朝堂上那些大臣們會如何批判你嗎?”
弘元帝對於賈琮這大膽直言,非但沒有生氣,反而像是覺得有趣,開起了玩笑。
“具體說說吧。”弘元帝淡淡的說道。
“是,陛下!”
看到弘元帝這般反應,賈琮徹底放下心來,清了清嗓子,條理清晰地繼續說道:“微臣戍邊整整三年,對邊軍情況較為熟悉,那就先從邊軍說起。”
“北方女真族雖在遼東一役受創,但根基未損,其野心勃勃,時刻覬覦我朝疆土,勢必會卷土重來。”
“他們以騎兵見長,機動性強。且女真各部之間雖有紛爭,但在對外擴張上極易達成共識,一旦整合力量,將對我朝北方邊境構成巨大威脅。”
弘元帝微微頷首,神色凝重,顯然對女真的威脅深有體會。
賈琮見狀,接著說:“而西北方向的蒙古各部,局勢同樣不容樂觀。一旦他們內部完成統一,或者受到外部勢力的挑唆,便會舉兵南下,侵擾我朝邊境。”
“就像此次遼東之戰,蒙古就與女真一起,對我軍進行施壓。”
“至於沿海一帶,倭寇之患日益猖獗。”賈琮話鋒一轉,語氣中滿是憂慮,
“這些倭寇多是日本浪人、海盜以及部分沿海奸商相互勾結而成。每到一處,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所到之處,百姓家破人亡,村鎮淪為廢墟。”
“微臣聽聞,”賈琮微微皺眉,聲音低沉,
“倭寇甚至與部分沿海官員暗中勾結,獲取情報,躲避官府追剿。這使得他們愈發肆無忌憚,而當地百姓深受其害,卻又苦無應對之法。長此以往,沿海地區民心惶惶,難以安定。”
弘元帝麵色愈發陰沉,緊緊抿著嘴唇,卻並未出聲。
賈琮瞧準時機,再次拋出一個重磅消息:“更嚴峻的是,咱們大乾的邊軍,如今已然孱弱不堪,戰鬥力幾近喪失!”
“你說什麽!”
這一刻,弘元帝再也無法保持鎮定,猛地站起身來,目光如刀,直直地盯著賈琮質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