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淩晨,天色還未完全亮起,賈琮就已起身,簡單洗漱後,便腳步匆匆地朝著玻璃工坊趕去。
工坊門口,李全福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到賈琮的身影,趕忙滿臉堆笑地迎上前:“綏遠伯,工匠們都到齊了,就盼著您來指點呢!”
賈琮微微頷首,隨後邁進工坊,迎上一眾工匠滿含期待的目光,深吸一口氣,平複著內心的情緒。
他雖然對玻璃製作原理了然於心,可畢竟是第一次實操,難免有些忐忑不安。
這時,年輕工匠劉二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道:“綏遠伯,聽說您有神奇法子能做出透亮的琉璃,是真的嗎?”
旁邊年長些的工匠老張連忙拉了拉他的袖子,低聲告誡:“別多嘴,聽綏遠伯安排。”
賈琮嘴角微微上揚,溫和地說:“是真的,不過這其中的門道不少,還得靠大夥齊心協力。”
另一個工匠王麻子撓撓頭,一臉憨厚地問:“綏遠伯,我們大多隻會幹粗活,能學會嗎?”
賈琮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認真說道:“隻要大家用心學,肯定能學會。製作琉璃可是個新東西,學會了,朝廷的賞賜可不會少。”
這話一出口,工匠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興奮與期待。
賈琮不再耽擱,按照記憶中的比例,仔細調配好矽砂、純堿、石灰石,指揮工匠們將原料放入坩鍋中,架在爐火上加熱。
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坩鍋內的原料慢慢融化,散發出刺鼻的氣味。賈琮雙眼緊緊盯著坩鍋,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幾個時辰後,原料完全熔化為液態。賈琮拿起一根長管,小心翼翼地伸進坩鍋,蘸取一些玻璃液,對著管口吹氣。
可剛一吹,玻璃液竟直接滴落在地。工匠們麵麵相覷,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李全福趕忙上前,輕聲安慰:“綏遠伯,許是頭一迴,手生,咱們再試試。”
賈琮微微點頭,再次鎮定地調配原料。
這一次,他調整了吹氣的力度和速度,玻璃液漸漸膨脹起來。可就在他準備塑形時,玻璃內部突然冒出許多氣泡,成品布滿瑕疵,又失敗了。
賈琮眉頭緊鎖,暗自思索問題所在。他迴想著操作步驟,又觀察爐內情況,意識到可能是攪拌不夠充分,致使原料混合不均勻。
賈琮迅速再次投入實驗,一邊讓工匠們充分攪拌原料,一邊仔細控製溫度。
當玻璃液再次成型,他屏氣斂息,均勻吹氣,緩慢轉動長管,玻璃液在他手中逐漸變成一個完美的圓形。
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玻璃放入模具中,等待冷卻。
時間仿佛凝固,終於,賈琮打開模具,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器皿出現在眾人眼前。
“成功了!”賈琮激動地大喊。工匠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唿聲。
李全福滿臉笑容,誇讚道:“綏遠伯,您果然厲害!”
賈琮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高聲說道:“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咱們得把這技術穩定下來,做出更多更好的琉璃製品。”
說著,他走到劉二身旁,拍了拍對方肩膀,“來,你試試。”
劉二有些緊張,雙手微微顫抖,依照賈琮之前的示範,拿起長管蘸取玻璃液。
賈琮在一旁緊緊盯著,時刻準備指導。劉二開始吹氣,玻璃液卻不太聽話,有一部分險些滴下。
賈琮趕忙提醒:“穩住,別著急,控製好氣息,均勻地吹。”
劉二深吸一口氣,調整節奏,玻璃液逐漸膨脹起來。
“對,就是這樣,慢慢轉動長管,保持力度一致。”
在賈琮的指導下,劉二成功做出一個玻璃碗,雖說比不上賈琮的完美,倒也有模有樣。
“做得不錯!”賈琮鼓勵道,
“大家都像他這樣,多嚐試,有問題隨時問。”
隨後,賈琮將工匠們分成小組,一組負責原料調配,一組專注塑形,一組把控火候,自己則在各個小組間來迴穿梭,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
見工匠們漸漸上手,賈琮在工坊一角開啟了製作鏡子的嚐試。
他精心挑選一塊自己親手製作的最平整光滑的玻璃,擦拭得一塵不染,接著小心地將錫箔平整地貼在玻璃片上,從一端開始慢慢放下。
李全福好奇地湊過來,看著賈琮的動作問道:“綏遠伯,您這是幹什麽?”
賈琮微笑著沒有迴答,又將水銀緩緩倒入,輕輕晃動玻璃,讓水銀均勻地覆蓋在錫箔上。
坊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賈琮這邊,期待著奇跡發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表麵逐漸泛起一層銀色的光澤,而且越來越亮。賈琮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大家過來看看!”
賈琮興奮地招唿著工匠們。眾人圍攏過來,看著鏡子中清晰映照出的自己,都發出陣陣驚歎。
“這便是鏡子,以後咱們的工坊,不僅能製作普通玻璃製品,還能做出這種鏡子。”
李全福小心翼翼地拿起鏡子,反複端詳,嘴裏不停念叨:“這可真是個稀罕玩意兒,要是拿到市麵上,保準被搶瘋了!”
“這個可就得看李大人你的手段了。”賈琮嘴角微微上揚,眼中帶著幾分期待與信任,看向李全福說道,
“李大人在內務府當差多年,人脈廣、路子多,這鏡子的推廣銷售,還得仰仗大人多多費心。”
李全福一聽,胸脯拍得震天響,滿臉得意地應道:“綏遠伯放心!就憑這鏡子的稀罕勁兒,我保準能讓它在京城達官貴人圈裏掀起一陣風潮。”
“我先挑幾麵最精致的,給那些王公大臣府上送去,讓他們先睹為快。隻要他們瞧上了,還怕沒有銷路?”
賈琮微微點頭,補充道:“光送還不夠,咱們得辦一場品鑒會,把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請來,讓他們親身體驗這鏡子的妙處。到時候,李大人你可得多幫忙周旋,務必把場麵撐起來。”
李全福眼睛一亮,興奮地搓著手:“好主意!我這就去準備請帖,找個氣派的園子,好好操辦一番。品鑒會上,再安排幾個伶俐的小廝,給各位貴客詳細介紹鏡子的好處,保管他們心動。”
賈琮笑著點頭,又看向周圍的工匠:“待會兒我再演示一遍過程,你們仔細學著。還得想辦法提高製作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很快便滿懷興奮地投入到製作中。
工坊門口,李全福早已等候多時,一見到賈琮的身影,趕忙滿臉堆笑地迎上前:“綏遠伯,工匠們都到齊了,就盼著您來指點呢!”
賈琮微微頷首,隨後邁進工坊,迎上一眾工匠滿含期待的目光,深吸一口氣,平複著內心的情緒。
他雖然對玻璃製作原理了然於心,可畢竟是第一次實操,難免有些忐忑不安。
這時,年輕工匠劉二按捺不住好奇心,開口問道:“綏遠伯,聽說您有神奇法子能做出透亮的琉璃,是真的嗎?”
旁邊年長些的工匠老張連忙拉了拉他的袖子,低聲告誡:“別多嘴,聽綏遠伯安排。”
賈琮嘴角微微上揚,溫和地說:“是真的,不過這其中的門道不少,還得靠大夥齊心協力。”
另一個工匠王麻子撓撓頭,一臉憨厚地問:“綏遠伯,我們大多隻會幹粗活,能學會嗎?”
賈琮目光堅定地掃視眾人,認真說道:“隻要大家用心學,肯定能學會。製作琉璃可是個新東西,學會了,朝廷的賞賜可不會少。”
這話一出口,工匠們交頭接耳,臉上滿是興奮與期待。
賈琮不再耽擱,按照記憶中的比例,仔細調配好矽砂、純堿、石灰石,指揮工匠們將原料放入坩鍋中,架在爐火上加熱。
隨著溫度逐漸升高,坩鍋內的原料慢慢融化,散發出刺鼻的氣味。賈琮雙眼緊緊盯著坩鍋,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
幾個時辰後,原料完全熔化為液態。賈琮拿起一根長管,小心翼翼地伸進坩鍋,蘸取一些玻璃液,對著管口吹氣。
可剛一吹,玻璃液竟直接滴落在地。工匠們麵麵相覷,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李全福趕忙上前,輕聲安慰:“綏遠伯,許是頭一迴,手生,咱們再試試。”
賈琮微微點頭,再次鎮定地調配原料。
這一次,他調整了吹氣的力度和速度,玻璃液漸漸膨脹起來。可就在他準備塑形時,玻璃內部突然冒出許多氣泡,成品布滿瑕疵,又失敗了。
賈琮眉頭緊鎖,暗自思索問題所在。他迴想著操作步驟,又觀察爐內情況,意識到可能是攪拌不夠充分,致使原料混合不均勻。
賈琮迅速再次投入實驗,一邊讓工匠們充分攪拌原料,一邊仔細控製溫度。
當玻璃液再次成型,他屏氣斂息,均勻吹氣,緩慢轉動長管,玻璃液在他手中逐漸變成一個完美的圓形。
接著,他小心翼翼地將玻璃放入模具中,等待冷卻。
時間仿佛凝固,終於,賈琮打開模具,一個晶瑩剔透的玻璃器皿出現在眾人眼前。
“成功了!”賈琮激動地大喊。工匠們先是一愣,隨即爆發出熱烈的歡唿聲。
李全福滿臉笑容,誇讚道:“綏遠伯,您果然厲害!”
賈琮壓了壓手,示意大家安靜,高聲說道:“這隻是個開始,接下來咱們得把這技術穩定下來,做出更多更好的琉璃製品。”
說著,他走到劉二身旁,拍了拍對方肩膀,“來,你試試。”
劉二有些緊張,雙手微微顫抖,依照賈琮之前的示範,拿起長管蘸取玻璃液。
賈琮在一旁緊緊盯著,時刻準備指導。劉二開始吹氣,玻璃液卻不太聽話,有一部分險些滴下。
賈琮趕忙提醒:“穩住,別著急,控製好氣息,均勻地吹。”
劉二深吸一口氣,調整節奏,玻璃液逐漸膨脹起來。
“對,就是這樣,慢慢轉動長管,保持力度一致。”
在賈琮的指導下,劉二成功做出一個玻璃碗,雖說比不上賈琮的完美,倒也有模有樣。
“做得不錯!”賈琮鼓勵道,
“大家都像他這樣,多嚐試,有問題隨時問。”
隨後,賈琮將工匠們分成小組,一組負責原料調配,一組專注塑形,一組把控火候,自己則在各個小組間來迴穿梭,仔細檢查每一個環節。
見工匠們漸漸上手,賈琮在工坊一角開啟了製作鏡子的嚐試。
他精心挑選一塊自己親手製作的最平整光滑的玻璃,擦拭得一塵不染,接著小心地將錫箔平整地貼在玻璃片上,從一端開始慢慢放下。
李全福好奇地湊過來,看著賈琮的動作問道:“綏遠伯,您這是幹什麽?”
賈琮微笑著沒有迴答,又將水銀緩緩倒入,輕輕晃動玻璃,讓水銀均勻地覆蓋在錫箔上。
坊安靜下來,所有人都不自覺地將目光投向賈琮這邊,期待著奇跡發生。
隨著時間的推移,玻璃表麵逐漸泛起一層銀色的光澤,而且越來越亮。賈琮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成功了。
“大家過來看看!”
賈琮興奮地招唿著工匠們。眾人圍攏過來,看著鏡子中清晰映照出的自己,都發出陣陣驚歎。
“這便是鏡子,以後咱們的工坊,不僅能製作普通玻璃製品,還能做出這種鏡子。”
李全福小心翼翼地拿起鏡子,反複端詳,嘴裏不停念叨:“這可真是個稀罕玩意兒,要是拿到市麵上,保準被搶瘋了!”
“這個可就得看李大人你的手段了。”賈琮嘴角微微上揚,眼中帶著幾分期待與信任,看向李全福說道,
“李大人在內務府當差多年,人脈廣、路子多,這鏡子的推廣銷售,還得仰仗大人多多費心。”
李全福一聽,胸脯拍得震天響,滿臉得意地應道:“綏遠伯放心!就憑這鏡子的稀罕勁兒,我保準能讓它在京城達官貴人圈裏掀起一陣風潮。”
“我先挑幾麵最精致的,給那些王公大臣府上送去,讓他們先睹為快。隻要他們瞧上了,還怕沒有銷路?”
賈琮微微點頭,補充道:“光送還不夠,咱們得辦一場品鑒會,把京城有頭有臉的人物都請來,讓他們親身體驗這鏡子的妙處。到時候,李大人你可得多幫忙周旋,務必把場麵撐起來。”
李全福眼睛一亮,興奮地搓著手:“好主意!我這就去準備請帖,找個氣派的園子,好好操辦一番。品鑒會上,再安排幾個伶俐的小廝,給各位貴客詳細介紹鏡子的好處,保管他們心動。”
賈琮笑著點頭,又看向周圍的工匠:“待會兒我再演示一遍過程,你們仔細學著。還得想辦法提高製作效率和質量,降低成本。”
眾人紛紛點頭稱是,很快便滿懷興奮地投入到製作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