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邁出甄家大門,夕陽餘暉灑落,拉長了他的身影。
他抬頭望了望天色,心中暗自思忖。
二牛迎上前,低聲問道:“伯爺,可要去錦衣衛衛所?”
“不急。”
賈琮微微搖頭,目光深邃,
“甄家與鹽商必有牽連,此時若去衛所,反倒打草驚蛇。”
二牛點頭:“那咱們接下來去哪兒?”
賈琮沉吟片刻,輕聲道:“去金陵賈家。”
二牛一愣,隨即笑道:“伯爺這是要迴自家府上?說起來,您還是頭一迴來金陵賈家呢。”
賈琮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雖是同宗,卻從未踏足。今日正好借此機會,去拜訪一番。”
馬車駛向金陵賈家,不多時,停在一座氣派府邸前。
賈琮下車,抬頭望去,朱漆大門上方懸掛著“賈府”匾額,筆力遒勁,氣勢非凡。
賈琮整了整衣冠,邁步上前。
門房見有人來訪,懶洋洋地靠在門框上,斜眼瞥了賈琮一眼,語氣冷淡:“這位公子,有何貴幹?”
賈琮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在下賈琮,京城賈府子弟,今日特來拜訪金陵賈家長輩。”
門房一聽“賈琮”二字,眉頭一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嗤笑一聲:“京城賈府?咱們金陵賈家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攀附的。你說你是賈府子弟,可有憑證?”
賈琮還未開口,二牛已忍不住上前一步,冷聲道:“放肆!這位是朝廷欽封的綏遠伯,賈府的琮少爺,豈容你如此無禮!”
門房一聽“綏遠伯”三字,頓時臉色大變。
他連忙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慌亂:“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伯爺,還請伯爺恕罪!”
賈琮擺了擺手:“去通報吧。”
門房連連點頭,轉身匆匆跑進府內,腳步慌亂,險些被門檻絆倒。
不多時,便見一位中年男子快步迎了出來。
那人身著錦袍,麵容端正,正是金陵賈家的家主賈敦。
他走到賈琮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臉上露出欣喜之色:“果然是琮哥兒!我是你堂叔賈敦,早聽聞你要來金陵,沒想到今日便到了。”
賈琮連忙上前行禮:“琮見過堂叔。初次登門,未曾提前告知,還望堂叔見諒。”
賈敦笑著擺了擺手,語氣爽朗:“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氣?快進來,你堂祖母和幾位叔伯都在,正好一起見見。”
賈琮點頭,跟隨賈敦進了府內。
經過門房時,那門房低著頭,不敢與賈琮對視,額上已滲出一層冷汗。
賈琮淡淡掃了他一眼,並未多言,徑直走入府中。
不多時,兩人來到正廳。
廳內早已坐滿了人,見賈敦帶著賈琮進來,眾人紛紛起身相迎。
賈敦笑著介紹:“母親,各位兄弟,這位便是京城賈府的琮哥兒,如今可是朝廷的綏遠伯,年少有為啊!”
賈琮上前一步,恭敬行禮:“琮見過堂祖母,見過各位叔伯。”
堂祖母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太太,麵容慈祥,眼中透著幾分精明。她笑著招手:“琮哥兒,快過來讓祖母瞧瞧。早就聽聞你年少有為,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
賈琮走到堂祖母身旁,微微躬身:“堂祖母過獎了,琮不過是僥幸得了些虛名,實在不敢當。”
堂祖母拉著賈琮的手,輕輕拍了拍:“自家人不必謙虛。你祖母身子骨還硬朗吧?”
賈琮點頭答道:“祖母一切安好,身子骨也硬朗。”
堂祖母滿意點頭:“那就好,那就好。咱們賈家雖分居兩地,但血脈相連,終究是一家人。你此次來金陵,可要多住些日子,好好與咱們親近親近。”
賈琮笑著應下:“堂祖母放心,琮一定多來叨擾。”
廳內眾人見賈琮舉止得體,言談謙遜,紛紛露出讚許之色。幾位叔伯也上前與賈琮寒暄,氣氛一時熱鬧非凡。
正當眾人聊得興起時,賈敦忽然開口:“琮哥兒,你此次來金陵,可是為了公務?”
賈琮神色微微一凝,隨即笑道:“堂叔慧眼,琮此次確實身負朝廷重任,前來金陵協助鹽務之事。”
賈敦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鹽務之事複雜得很,你初來乍到,可得小心行事。若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咱們賈家在金陵還是有些根基的。”
賈琮麵上依舊掛著溫和笑意,心底卻悄然拉起警戒線:“堂叔的好意,琮銘記在心。”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茶水溫熱,卻暖不了他此刻謹慎戒備的心,
“隻是這鹽務關係重大,琮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切還需按規矩行事。日後若真有棘手之處,還望堂叔不吝援手。”
賈敦哈哈一笑,拍了拍賈琮的肩膀,那手掌落下時,用力得有些刻意。
“琮哥兒放心,咱們都是賈家的血脈,自當守望相助。”
賈琮放下茶盞,狀似隨意地問道:“堂叔在金陵多年,對這鹽商們想必多有了解。不知可曾聽聞,近來有哪些鹽商行事較為出格,或是與朝中官員往來密切?”
賈敦眼神一縮,旋即恢複沉思模樣,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輕輕敲擊:“這金陵鹽商眾多,魚龍混雜,我平日裏雖也有所耳聞,但也難辨真假。”
“不過,要說行事出格,那王家的鹽鋪似乎有些不太安分,聽聞他們的鹽價時常波動,還和一些來路不明的人有頻繁接觸。”
賈琮心中暗自記下,臉上不動聲色,繼續追問:“那與朝中官員往來呢?堂叔可曾聽說過什麽風聲?”
賈敦猛地咳嗽幾聲,像是被茶水嗆到,眼神慌亂地在屋內遊走,好一會兒才找迴自己的聲音。
“這事兒嘛,我也隻是聽些閑言碎語,說有幾位京官來金陵時,曾與本地鹽商私下會麵,具體是誰,我也不太清楚。”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擦拭嘴角,動作卻顯得有些遲緩、僵硬。
賈琮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笑意:“如此,多謝堂叔告知,琮心裏有數了。”
堂祖母見狀,笑著插話:“好了好了,公務之事改日再談。今日琮哥兒初次登門,咱們一家人好好聚一聚,莫要談那些煩心事了。”
眾人聞言,紛紛笑著附和。
賈琮也順勢將話題引向輕鬆家常,廳內氣氛愈發融洽。
他抬頭望了望天色,心中暗自思忖。
二牛迎上前,低聲問道:“伯爺,可要去錦衣衛衛所?”
“不急。”
賈琮微微搖頭,目光深邃,
“甄家與鹽商必有牽連,此時若去衛所,反倒打草驚蛇。”
二牛點頭:“那咱們接下來去哪兒?”
賈琮沉吟片刻,輕聲道:“去金陵賈家。”
二牛一愣,隨即笑道:“伯爺這是要迴自家府上?說起來,您還是頭一迴來金陵賈家呢。”
賈琮微微一笑,眼中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雖是同宗,卻從未踏足。今日正好借此機會,去拜訪一番。”
馬車駛向金陵賈家,不多時,停在一座氣派府邸前。
賈琮下車,抬頭望去,朱漆大門上方懸掛著“賈府”匾額,筆力遒勁,氣勢非凡。
賈琮整了整衣冠,邁步上前。
門房見有人來訪,懶洋洋地靠在門框上,斜眼瞥了賈琮一眼,語氣冷淡:“這位公子,有何貴幹?”
賈琮微微一笑,語氣溫和:“在下賈琮,京城賈府子弟,今日特來拜訪金陵賈家長輩。”
門房一聽“賈琮”二字,眉頭一皺,上下打量了他一番,嗤笑一聲:“京城賈府?咱們金陵賈家可不是什麽阿貓阿狗都能攀附的。你說你是賈府子弟,可有憑證?”
賈琮還未開口,二牛已忍不住上前一步,冷聲道:“放肆!這位是朝廷欽封的綏遠伯,賈府的琮少爺,豈容你如此無禮!”
門房一聽“綏遠伯”三字,頓時臉色大變。
他連忙躬身行禮,語氣中帶著幾分慌亂:“小的有眼不識泰山,冒犯了伯爺,還請伯爺恕罪!”
賈琮擺了擺手:“去通報吧。”
門房連連點頭,轉身匆匆跑進府內,腳步慌亂,險些被門檻絆倒。
不多時,便見一位中年男子快步迎了出來。
那人身著錦袍,麵容端正,正是金陵賈家的家主賈敦。
他走到賈琮麵前,上下打量了一番,臉上露出欣喜之色:“果然是琮哥兒!我是你堂叔賈敦,早聽聞你要來金陵,沒想到今日便到了。”
賈琮連忙上前行禮:“琮見過堂叔。初次登門,未曾提前告知,還望堂叔見諒。”
賈敦笑著擺了擺手,語氣爽朗:“自家人何必如此客氣?快進來,你堂祖母和幾位叔伯都在,正好一起見見。”
賈琮點頭,跟隨賈敦進了府內。
經過門房時,那門房低著頭,不敢與賈琮對視,額上已滲出一層冷汗。
賈琮淡淡掃了他一眼,並未多言,徑直走入府中。
不多時,兩人來到正廳。
廳內早已坐滿了人,見賈敦帶著賈琮進來,眾人紛紛起身相迎。
賈敦笑著介紹:“母親,各位兄弟,這位便是京城賈府的琮哥兒,如今可是朝廷的綏遠伯,年少有為啊!”
賈琮上前一步,恭敬行禮:“琮見過堂祖母,見過各位叔伯。”
堂祖母是一位年過六旬的老太太,麵容慈祥,眼中透著幾分精明。她笑著招手:“琮哥兒,快過來讓祖母瞧瞧。早就聽聞你年少有為,今日一見,果然氣度不凡。”
賈琮走到堂祖母身旁,微微躬身:“堂祖母過獎了,琮不過是僥幸得了些虛名,實在不敢當。”
堂祖母拉著賈琮的手,輕輕拍了拍:“自家人不必謙虛。你祖母身子骨還硬朗吧?”
賈琮點頭答道:“祖母一切安好,身子骨也硬朗。”
堂祖母滿意點頭:“那就好,那就好。咱們賈家雖分居兩地,但血脈相連,終究是一家人。你此次來金陵,可要多住些日子,好好與咱們親近親近。”
賈琮笑著應下:“堂祖母放心,琮一定多來叨擾。”
廳內眾人見賈琮舉止得體,言談謙遜,紛紛露出讚許之色。幾位叔伯也上前與賈琮寒暄,氣氛一時熱鬧非凡。
正當眾人聊得興起時,賈敦忽然開口:“琮哥兒,你此次來金陵,可是為了公務?”
賈琮神色微微一凝,隨即笑道:“堂叔慧眼,琮此次確實身負朝廷重任,前來金陵協助鹽務之事。”
賈敦點頭,語氣中帶著幾分關切:“鹽務之事複雜得很,你初來乍到,可得小心行事。若有需要幫忙的地方,盡管開口,咱們賈家在金陵還是有些根基的。”
賈琮麵上依舊掛著溫和笑意,心底卻悄然拉起警戒線:“堂叔的好意,琮銘記在心。”
他端起茶盞,輕抿一口,茶水溫熱,卻暖不了他此刻謹慎戒備的心,
“隻是這鹽務關係重大,琮不敢有絲毫懈怠,一切還需按規矩行事。日後若真有棘手之處,還望堂叔不吝援手。”
賈敦哈哈一笑,拍了拍賈琮的肩膀,那手掌落下時,用力得有些刻意。
“琮哥兒放心,咱們都是賈家的血脈,自當守望相助。”
賈琮放下茶盞,狀似隨意地問道:“堂叔在金陵多年,對這鹽商們想必多有了解。不知可曾聽聞,近來有哪些鹽商行事較為出格,或是與朝中官員往來密切?”
賈敦眼神一縮,旋即恢複沉思模樣,手指在座椅扶手上輕輕敲擊:“這金陵鹽商眾多,魚龍混雜,我平日裏雖也有所耳聞,但也難辨真假。”
“不過,要說行事出格,那王家的鹽鋪似乎有些不太安分,聽聞他們的鹽價時常波動,還和一些來路不明的人有頻繁接觸。”
賈琮心中暗自記下,臉上不動聲色,繼續追問:“那與朝中官員往來呢?堂叔可曾聽說過什麽風聲?”
賈敦猛地咳嗽幾聲,像是被茶水嗆到,眼神慌亂地在屋內遊走,好一會兒才找迴自己的聲音。
“這事兒嘛,我也隻是聽些閑言碎語,說有幾位京官來金陵時,曾與本地鹽商私下會麵,具體是誰,我也不太清楚。”
他一邊說著,一邊用手帕擦拭嘴角,動作卻顯得有些遲緩、僵硬。
賈琮嘴角微微上揚,露出一抹淡淡笑意:“如此,多謝堂叔告知,琮心裏有數了。”
堂祖母見狀,笑著插話:“好了好了,公務之事改日再談。今日琮哥兒初次登門,咱們一家人好好聚一聚,莫要談那些煩心事了。”
眾人聞言,紛紛笑著附和。
賈琮也順勢將話題引向輕鬆家常,廳內氣氛愈發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