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眼中閃過一絲讚許,微微頷首,手指輕輕摩挲著茶杯的邊緣,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探究。
“哦?說來聽聽。”
賈琮從袖中取出一本裝幀精致的冊子,雙手遞給林如海。
“這是我整理的鹽政改革方案,其中主要涉及鹽票製和曬鹽法、反腐清賬以及疏導私鹽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林如海接過冊子,指尖觸到那細膩的紙張,感受到其上工整的字跡。
他翻開冊子,目光逐行掃過,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露出幾分驚訝。
“這些想法倒是頗為新穎。”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似乎在權衡利弊,隨後緩緩點頭。
“鹽票製確實能打破壟斷,但推行起來恐怕阻力不小。江南的鹽商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至於曬鹽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聞,此法若真能奏效,倒是一大善政。”
賈琮微微一笑,語氣沉穩,目光堅定:“姑父放心,鹽票製的推行我已有所準備,至於曬鹽法,我已命人在沿海地區試驗,效果頗為顯著。”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另外這反腐清賬,我認為這是整頓鹽務的關鍵。鹽稅折銀可以避免中間環節的貪腐,直接將稅收納入國庫,減少官員中飽私囊的機會。”
“還有這第四條,若能將這些私鹽販子招安,轉化為合法的鹽鏢,既能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又能減少私鹽的流通。”
林如海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緩緩合上冊子,沉吟道:“琮兒,你的這些想法確實頗有見地,若能順利推行,必能大大緩解江南鹽務的積弊。”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目光深邃:“不過,可是給了我不小的壓力啊。”
賈琮笑了笑,沉聲道:“對於姑父來說,這不過是手到擒來。如果能解決這鹽政改革一事,姑父的位子也可以提一提了,我聽說這戶部侍郎的位置可一直空著呢。”
林如海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很快被他壓下。
他輕咳一聲,正色道:“琮兒,為官之道,當以社稷民生為重,而非汲汲於個人官位的升遷。這鹽政改革,關乎國計民生,若能成功推行,於我而言,便是最大的功績,位子高低又有何妨。”
賈琮微微頷首,心中對林如海的敬意又多了幾分,語氣誠懇:“姑父高風亮節,琮兒佩服。”
林如海笑了笑,伸手拍了拍賈琮的肩膀,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期許。
“好了,正事談完了。你與玉兒的事,我也心中有數。你們年輕人多交流,互相扶持,我也就放心了。”
賈琮鄭重地點頭,目光堅定:“姑父放心,琮兒定不負所托。”
林如海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滿是期許:“去吧,玉兒還在等你。”
賈琮起身行禮,轉身離開書房。
......
京城,首輔府。
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在溫體仁那張略顯蒼老卻依舊威嚴的麵容上。
他坐在紫檀木雕花的太師椅上,手中捏著一封密信,眉頭緊鎖,目光深沉。
“首輔大人,您看這事......”
一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卑躬屈膝地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開口,聲音壓得極低,仿佛生怕驚擾了這位權傾朝野的首輔大人。
溫體仁沒有立即迴應,隻是將密信緩緩放下,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的目光透過半開的窗欞,望向遠處漆黑的夜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為官三十餘年,他一貫的風格就是“穩”。
無論是朝堂上的明爭暗鬥,還是地方上的利益糾葛,他總能以最穩妥的方式處理,既不輕易得罪人,也不輕易放過任何機會。
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屹立不倒,一步步登上首輔之位。
然而,眼前的這封密信,卻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
信中提及江南鹽政的動向,尤其是林如海和賈琮聯手抄沒了一批鹽商的家產,動作之大,令人側目。
更令他警惕的是,密信中還提到,他們似乎正在籌劃一場更大的動作,目標直指江南鹽務的根本。
溫體仁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向來不喜勳貴,認為這些人不過是仗著祖輩的功勳在朝中橫行霸道,毫無治國之才。
尤其是賈琮,年紀輕輕便因軍功被封為伯爵,已然讓他心生不悅。
當初賈琮封爵之時,他便在朝中使了些絆子,試圖壓一壓這年輕人的風頭。
然而,賈琮不僅沒有因此沉寂,反而在江南鬧出了更大的動靜。
“賈琮......林如海......”
溫體仁低聲念著這兩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他放下密信,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緩慢:“賈琮此人,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魄力,倒是難得。不過,鹽政之事牽涉甚廣,豈是他一個武勳子弟能輕易插手的?”
那商人聞言,連忙附和道:“首輔大人英明!賈琮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哪裏懂得鹽務的複雜?隻是他背後有林如海撐腰,若是任由他胡來,恐怕......”
溫體仁抬手打斷了他的話,淡淡道:“林如海雖有些聲望,但還不足以撼動大局。倒是賈琮,此人不可小覷。他能在短短時間如此魄力出手,可見其心誌不凡。”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不過,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太過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
那商人聽出了溫體仁話中的深意,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低聲道:“首輔大人的意思是......”
“江南鹽務,牽一發而動全身。”
溫體仁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對著那商人,語氣平靜卻透著幾分寒意。
“賈琮和林如海的動作,已然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你迴去告訴那些人,靜觀其變即可。”
那商人連忙點頭哈腰:“是,是,首輔大人高瞻遠矚,小人佩服!”
溫體仁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那商人,語氣陡然嚴厲:“不過,你們也要記住,做事要有分寸。若是鬧得太過,連我也保不住你們。”
那商人被溫體仁的目光嚇得一哆嗦,連忙低下頭,連聲道:“小人明白,小人明白!絕不會給首輔大人添麻煩!”
溫體仁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些:“去吧,記住我的話。”
那商人如蒙大赦,連忙躬身退下,直到走出書房,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快步離開了首輔府。
書房內,溫體仁重新坐迴太師椅上,目光落在桌上的密信上,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賈代善,你倒是有個好孫子。”
他伸手拿起密信,輕輕一抖,信紙在燭火中化為灰燼。
“哼,且讓這乳臭未幹的小子明白,這朝堂之上波譎雲詭,豈是他能隨意擺弄的。”
溫體仁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深不可測的光芒。
“哦?說來聽聽。”
賈琮從袖中取出一本裝幀精致的冊子,雙手遞給林如海。
“這是我整理的鹽政改革方案,其中主要涉及鹽票製和曬鹽法、反腐清賬以及疏導私鹽的一些想法和建議。”
林如海接過冊子,指尖觸到那細膩的紙張,感受到其上工整的字跡。
他翻開冊子,目光逐行掃過,眉頭漸漸舒展,眼中露出幾分驚訝。
“這些想法倒是頗為新穎。”
他沉吟片刻,手指在桌麵上輕輕敲擊,似乎在權衡利弊,隨後緩緩點頭。
“鹽票製確實能打破壟斷,但推行起來恐怕阻力不小。江南的鹽商勢力盤根錯節,牽一發而動全身。至於曬鹽法,我倒是第一次聽聞,此法若真能奏效,倒是一大善政。”
賈琮微微一笑,語氣沉穩,目光堅定:“姑父放心,鹽票製的推行我已有所準備,至於曬鹽法,我已命人在沿海地區試驗,效果頗為顯著。”
他頓了頓,接著說道:“另外這反腐清賬,我認為這是整頓鹽務的關鍵。鹽稅折銀可以避免中間環節的貪腐,直接將稅收納入國庫,減少官員中飽私囊的機會。”
“還有這第四條,若能將這些私鹽販子招安,轉化為合法的鹽鏢,既能解決他們的生計問題,又能減少私鹽的流通。”
林如海聽罷,眼中閃過一絲欣慰,緩緩合上冊子,沉吟道:“琮兒,你的這些想法確實頗有見地,若能順利推行,必能大大緩解江南鹽務的積弊。”
他頓了頓,語氣中帶著幾分感慨,目光深邃:“不過,可是給了我不小的壓力啊。”
賈琮笑了笑,沉聲道:“對於姑父來說,這不過是手到擒來。如果能解決這鹽政改革一事,姑父的位子也可以提一提了,我聽說這戶部侍郎的位置可一直空著呢。”
林如海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亮,但很快被他壓下。
他輕咳一聲,正色道:“琮兒,為官之道,當以社稷民生為重,而非汲汲於個人官位的升遷。這鹽政改革,關乎國計民生,若能成功推行,於我而言,便是最大的功績,位子高低又有何妨。”
賈琮微微頷首,心中對林如海的敬意又多了幾分,語氣誠懇:“姑父高風亮節,琮兒佩服。”
林如海笑了笑,伸手拍了拍賈琮的肩膀,語氣溫和卻帶著幾分期許。
“好了,正事談完了。你與玉兒的事,我也心中有數。你們年輕人多交流,互相扶持,我也就放心了。”
賈琮鄭重地點頭,目光堅定:“姑父放心,琮兒定不負所托。”
林如海滿意地點了點頭,目光中滿是期許:“去吧,玉兒還在等你。”
賈琮起身行禮,轉身離開書房。
......
京城,首輔府。
書房內,燭火搖曳,映照在溫體仁那張略顯蒼老卻依舊威嚴的麵容上。
他坐在紫檀木雕花的太師椅上,手中捏著一封密信,眉頭緊鎖,目光深沉。
“首輔大人,您看這事......”
一商人模樣的中年男子卑躬屈膝地站在一旁,小心翼翼地開口,聲音壓得極低,仿佛生怕驚擾了這位權傾朝野的首輔大人。
溫體仁沒有立即迴應,隻是將密信緩緩放下,指尖在桌麵上輕輕敲擊,發出沉悶的聲響。
他的目光透過半開的窗欞,望向遠處漆黑的夜空,似乎在思索著什麽。
為官三十餘年,他一貫的風格就是“穩”。
無論是朝堂上的明爭暗鬥,還是地方上的利益糾葛,他總能以最穩妥的方式處理,既不輕易得罪人,也不輕易放過任何機會。
正因如此,他才能在風雲變幻的朝堂中屹立不倒,一步步登上首輔之位。
然而,眼前的這封密信,卻讓他感到了一絲不安。
信中提及江南鹽政的動向,尤其是林如海和賈琮聯手抄沒了一批鹽商的家產,動作之大,令人側目。
更令他警惕的是,密信中還提到,他們似乎正在籌劃一場更大的動作,目標直指江南鹽務的根本。
溫體仁的眉頭皺得更緊了。
他向來不喜勳貴,認為這些人不過是仗著祖輩的功勳在朝中橫行霸道,毫無治國之才。
尤其是賈琮,年紀輕輕便因軍功被封為伯爵,已然讓他心生不悅。
當初賈琮封爵之時,他便在朝中使了些絆子,試圖壓一壓這年輕人的風頭。
然而,賈琮不僅沒有因此沉寂,反而在江南鬧出了更大的動靜。
“賈琮......林如海......”
溫體仁低聲念著這兩個名字,眼中閃過一絲冷意。
他放下密信,緩緩開口,聲音低沉而緩慢:“賈琮此人,年紀輕輕便有如此魄力,倒是難得。不過,鹽政之事牽涉甚廣,豈是他一個武勳子弟能輕易插手的?”
那商人聞言,連忙附和道:“首輔大人英明!賈琮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小子,哪裏懂得鹽務的複雜?隻是他背後有林如海撐腰,若是任由他胡來,恐怕......”
溫體仁抬手打斷了他的話,淡淡道:“林如海雖有些聲望,但還不足以撼動大局。倒是賈琮,此人不可小覷。他能在短短時間如此魄力出手,可見其心誌不凡。”
他頓了頓,眼中閃過一絲冷意:“不過,年輕人終究是年輕人,太過鋒芒畢露,未必是好事。”
那商人聽出了溫體仁話中的深意,眼中閃過一絲喜色,低聲道:“首輔大人的意思是......”
“江南鹽務,牽一發而動全身。”
溫體仁沒有直接迴答,而是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背對著那商人,語氣平靜卻透著幾分寒意。
“賈琮和林如海的動作,已然觸動了許多人的利益。你迴去告訴那些人,靜觀其變即可。”
那商人連忙點頭哈腰:“是,是,首輔大人高瞻遠矚,小人佩服!”
溫體仁轉過身,目光如炬地盯著那商人,語氣陡然嚴厲:“不過,你們也要記住,做事要有分寸。若是鬧得太過,連我也保不住你們。”
那商人被溫體仁的目光嚇得一哆嗦,連忙低下頭,連聲道:“小人明白,小人明白!絕不會給首輔大人添麻煩!”
溫體仁點了點頭,語氣緩和了些:“去吧,記住我的話。”
那商人如蒙大赦,連忙躬身退下,直到走出書房,才長長舒了一口氣,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快步離開了首輔府。
書房內,溫體仁重新坐迴太師椅上,目光落在桌上的密信上,嘴角泛起一絲冷笑:“賈代善,你倒是有個好孫子。”
他伸手拿起密信,輕輕一抖,信紙在燭火中化為灰燼。
“哼,且讓這乳臭未幹的小子明白,這朝堂之上波譎雲詭,豈是他能隨意擺弄的。”
溫體仁低聲自語,眼中閃過一絲深不可測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