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附近染病村民聞風投奔小寺廟,寺廟人滿為患,姚騫讓雲彥大概看過後,能動的拿藥迴家,不能動的由雲彥的人趕車送迴去,實在嚴重的兩位留了下來。
昨日雲彥的人放下東西後,走了一半,留下一半幫助照顧病患。也多虧了四位漢子的加入,不然他們都沒有機會喘口氣,因為晚上也有老人病情反複,他們不得不頻繁查看,而之前能幹活的居士和3位和尚,昨夜也都發病了。或許是他們精神上有了鬆懈,病情異常兇猛,一個吐不停,一個不住拉,還有一個高熱不斷。
所幸,今日懷初法師精神好轉,老和尚掛念眾人,非要起來看看大家,姚騫隻能攙扶著他從廂房開始轉。老法師為幾位病情反複的、嚴重的老人切了脈,對雲彥的治療和用藥加以肯定,姚騫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這也是他陪著老法師的緣故。
隔著麵巾姚騫不能將他法相看清,但也感覺到他的慈悲為懷,是真正奉行普度眾生的和尚,比冷冰冰的佛祖更平易近人樂於助人。
當老法師走過前院看到正在屋外為一位婆姨號脈的雲彥時,突然停住腳步,靜靜看了一瞬雲彥的側臉,單手施了佛禮,輕語:“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雲彥早就知道有人過來,隻是不想理會,可人家都開口了,他再不理有些不正常,隻能扭頭微微頷首。這人他沒見過,但看那老眼深沉暗含探究的意思,沒準知道自己,隻要他不使壞,自己可以忽略不計。
姚騫見狀忙介紹道:“這便是我家兄長,初次替人診治,也是倉促之下的無奈,希望鄉黨們不要怪他醫術不精。”這兩天,他再三跟被診治的人說明,就怕有個萬一使雲彥擔上不好的名聲,那樣的話,就算雲彥不在乎,他也會為雲哥銜冤。
懷初法師迴過頭看著如此關愛兄長的姚騫,微微一笑道:“姚施主放心,一切有佛祖保佑。”慈眉善目的樣子,令姚騫無法不相信佛祖真會照顧他倆。
當日夜裏,仍有一位老漢在迴光返照留下遺言後去見佛祖了,姚騫慌張地跑到雲彥跟前,不知下一步會發生什麽。他心存善念力行善事不假,但他不是不諳世事的年紀了,早年流浪市井時,見多了以怨報德的事,苦難的貧民對於向他們施以援手的人會輕易地磕頭跪拜,也會對導致他們陷入危機的人深惡痛恨甚至舉起屠刀,究其原因,大抵是他們脆弱的神經很容易被修複,也很容易崩壞。
似乎真有佛祖保佑,當時懷初法師正在一旁喝藥,老漢的兒媳拖著病軀正照顧老漢,是以,懷初法師在說出老漢原先的各種沉屙痼疾後,眾人就知曉了老漢大限已至。懷初法師當即為老漢念經超度,聞聲而來的塵明和尚和另一位法師加入其列,鄧顯思周到地找來一套新衣裳當做老人壽衣。沒有孝子賢孫披麻戴孝送葬,隻在旁的兒媳三叩九拜後,就和前幾天的逝者一樣,從寺廟後門抬到空地火化了。否則,可能會有更多人因為一具遺體染病,這也是疫病期間處理屍體的慣例,大部分都已接受了。
雲彥陪著姚騫站在火光前默哀,鄧顯思扶著塵明和尚,餘光卻在二人身上,比起雲彥,他看出姚騫似乎更悲傷,他有心開解幾句,奈何雲彥冰冷的麵容令他怯步。
翌日,鄧顯思終於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因為他發病而得來的機會。躺在門板搭成的床上,鄧顯思一陣冷一陣熱,雲彥隨便給他看了看,就走了,姚騫想著這人心性不錯,出身富貴還能忍凍挨餓幫助鰥寡孤獨,就囑咐雲彥下麵的寧娃照顧他。
起身要走,被鄧顯思拉住衣襟。鄧顯思此刻冷的牙齒打顫,他裹著被子眼神發飄,仍堅持跟姚騫交代一些瑣事,“塵明法師讓我記下每天添了多少人、吃了多少糧,他說再過兩日,等他好點了,要去鎮上藥堂、富紳家化緣,不能隻靠著你們兄弟救濟。”他覺得自己有點看不清姚騫了,拍了拍腦袋才看清姚騫同情的目光,“你幫忙記一下,本子就在菩薩供桌的經筒下壓著。”
姚騫看他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實在不忍拒絕,抽出衣襟想讓他休息,可這人又抓住另一塊衣襟。姚騫放輕語調安撫他,“我記,你放心吧,趕緊閉眼睡覺,休息好了病就好了。”
誰知這人是個強驢,閉著眼晃了晃腦袋語無倫次地小聲說:“已經死了好幾個人了,你別難過,我們盡力了,他們難過是正常的,你別往心裏去。”說完就忍不住渾身哆嗦了。
“好好,我曉得了,你趕緊歇著吧,甚也不用操心了。”姚騫心裏默默佩服起這人來,自己都燒迷糊了,還一個勁兒安慰他,不愧是居士。
正好寧娃端著熱水過來,姚騫趕緊掰開他的手,將碗放進他手裏,讓他多喝熱水,然後請寧娃給這人用溫水擦拭四肢腋下助其退燒。姚騫不敢再耽誤他養病,火燒眉毛一樣出去了,鄧顯思見狀竟然翹起嘴角笑了笑。
晌午過後,姚騫和雲彥難得小憩,但他們沒敢鬆懈,緩了緩疲乏就開始製藥了。染病的人多,用的藥就多,製好的藥根本是杯水車薪。他們隻能抽空分揀加工,有的要曬,有的要裁,有的要磨,有的要炒,繁冗費時,不得清閑。雲彥是被佘子君耳濡目染過的技術,對姚騫要求也高,姚騫隻得跟著他賣力地學。
這幾日天氣都非常配合,可能是佛祖顯了靈,給罹患疾病的窮苦人減輕了幾分痛楚。西北風告了假不知蹤跡,日頭按時起床明亮地照著,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姚騫和雲彥手裏忙不停,嘴上隨意抒發某個想法。二人連著幾日不打理自己,胡茬都冒出不少,身上的衣裳沾了雜質,皺皺巴巴,完全一副農家漢子的模樣。姚騫對這樣的雲彥頗為稀罕,看一眼,笑意融融。雲彥看他笑,也迴一個淡淡笑容,無比安心而自在,享受著山野平淡閑逸的清悠時光。
二人正說著如今鎮裏疫病的好轉趨勢,寧娃慌慌張張跑過來說一位老嫗口吐白沫心慌氣短四肢發抖,像是不行了。二人撂下東西奔過去,雲彥急忙摸脈,姚騫喊了兩聲“大大”,老嫗意識模糊隻能從嗓音裏發出輕微的“嗯嗯”聲,姚騫詢問他人變故前後,照顧老嫗的漢子說突然就這樣了,沒有任何征兆,他們發現就喊人了。
姚騫看向雲彥,雲彥難得表情凝重,他默默地打開針包,抽出銀針,卻停在半空中,遲疑地看著姚騫。
姚騫微微一顫,忍著心慌問:“咋的了?”
周圍幾人開始催促道“不行了!”“快紮針啊!”
雲彥眼珠左右轉動,極其細微地對姚騫搖了搖頭,姚騫這才明白了意思,起身問眾人:“有沒有她家親戚?誰認識她家人?”
昨日雲彥的人放下東西後,走了一半,留下一半幫助照顧病患。也多虧了四位漢子的加入,不然他們都沒有機會喘口氣,因為晚上也有老人病情反複,他們不得不頻繁查看,而之前能幹活的居士和3位和尚,昨夜也都發病了。或許是他們精神上有了鬆懈,病情異常兇猛,一個吐不停,一個不住拉,還有一個高熱不斷。
所幸,今日懷初法師精神好轉,老和尚掛念眾人,非要起來看看大家,姚騫隻能攙扶著他從廂房開始轉。老法師為幾位病情反複的、嚴重的老人切了脈,對雲彥的治療和用藥加以肯定,姚騫心裏的石頭終於落地,這也是他陪著老法師的緣故。
隔著麵巾姚騫不能將他法相看清,但也感覺到他的慈悲為懷,是真正奉行普度眾生的和尚,比冷冰冰的佛祖更平易近人樂於助人。
當老法師走過前院看到正在屋外為一位婆姨號脈的雲彥時,突然停住腳步,靜靜看了一瞬雲彥的側臉,單手施了佛禮,輕語:“阿彌陀佛,善哉善哉!”
雲彥早就知道有人過來,隻是不想理會,可人家都開口了,他再不理有些不正常,隻能扭頭微微頷首。這人他沒見過,但看那老眼深沉暗含探究的意思,沒準知道自己,隻要他不使壞,自己可以忽略不計。
姚騫見狀忙介紹道:“這便是我家兄長,初次替人診治,也是倉促之下的無奈,希望鄉黨們不要怪他醫術不精。”這兩天,他再三跟被診治的人說明,就怕有個萬一使雲彥擔上不好的名聲,那樣的話,就算雲彥不在乎,他也會為雲哥銜冤。
懷初法師迴過頭看著如此關愛兄長的姚騫,微微一笑道:“姚施主放心,一切有佛祖保佑。”慈眉善目的樣子,令姚騫無法不相信佛祖真會照顧他倆。
當日夜裏,仍有一位老漢在迴光返照留下遺言後去見佛祖了,姚騫慌張地跑到雲彥跟前,不知下一步會發生什麽。他心存善念力行善事不假,但他不是不諳世事的年紀了,早年流浪市井時,見多了以怨報德的事,苦難的貧民對於向他們施以援手的人會輕易地磕頭跪拜,也會對導致他們陷入危機的人深惡痛恨甚至舉起屠刀,究其原因,大抵是他們脆弱的神經很容易被修複,也很容易崩壞。
似乎真有佛祖保佑,當時懷初法師正在一旁喝藥,老漢的兒媳拖著病軀正照顧老漢,是以,懷初法師在說出老漢原先的各種沉屙痼疾後,眾人就知曉了老漢大限已至。懷初法師當即為老漢念經超度,聞聲而來的塵明和尚和另一位法師加入其列,鄧顯思周到地找來一套新衣裳當做老人壽衣。沒有孝子賢孫披麻戴孝送葬,隻在旁的兒媳三叩九拜後,就和前幾天的逝者一樣,從寺廟後門抬到空地火化了。否則,可能會有更多人因為一具遺體染病,這也是疫病期間處理屍體的慣例,大部分都已接受了。
雲彥陪著姚騫站在火光前默哀,鄧顯思扶著塵明和尚,餘光卻在二人身上,比起雲彥,他看出姚騫似乎更悲傷,他有心開解幾句,奈何雲彥冰冷的麵容令他怯步。
翌日,鄧顯思終於找到了這樣的機會,因為他發病而得來的機會。躺在門板搭成的床上,鄧顯思一陣冷一陣熱,雲彥隨便給他看了看,就走了,姚騫想著這人心性不錯,出身富貴還能忍凍挨餓幫助鰥寡孤獨,就囑咐雲彥下麵的寧娃照顧他。
起身要走,被鄧顯思拉住衣襟。鄧顯思此刻冷的牙齒打顫,他裹著被子眼神發飄,仍堅持跟姚騫交代一些瑣事,“塵明法師讓我記下每天添了多少人、吃了多少糧,他說再過兩日,等他好點了,要去鎮上藥堂、富紳家化緣,不能隻靠著你們兄弟救濟。”他覺得自己有點看不清姚騫了,拍了拍腦袋才看清姚騫同情的目光,“你幫忙記一下,本子就在菩薩供桌的經筒下壓著。”
姚騫看他上氣不接下氣的樣子,實在不忍拒絕,抽出衣襟想讓他休息,可這人又抓住另一塊衣襟。姚騫放輕語調安撫他,“我記,你放心吧,趕緊閉眼睡覺,休息好了病就好了。”
誰知這人是個強驢,閉著眼晃了晃腦袋語無倫次地小聲說:“已經死了好幾個人了,你別難過,我們盡力了,他們難過是正常的,你別往心裏去。”說完就忍不住渾身哆嗦了。
“好好,我曉得了,你趕緊歇著吧,甚也不用操心了。”姚騫心裏默默佩服起這人來,自己都燒迷糊了,還一個勁兒安慰他,不愧是居士。
正好寧娃端著熱水過來,姚騫趕緊掰開他的手,將碗放進他手裏,讓他多喝熱水,然後請寧娃給這人用溫水擦拭四肢腋下助其退燒。姚騫不敢再耽誤他養病,火燒眉毛一樣出去了,鄧顯思見狀竟然翹起嘴角笑了笑。
晌午過後,姚騫和雲彥難得小憩,但他們沒敢鬆懈,緩了緩疲乏就開始製藥了。染病的人多,用的藥就多,製好的藥根本是杯水車薪。他們隻能抽空分揀加工,有的要曬,有的要裁,有的要磨,有的要炒,繁冗費時,不得清閑。雲彥是被佘子君耳濡目染過的技術,對姚騫要求也高,姚騫隻得跟著他賣力地學。
這幾日天氣都非常配合,可能是佛祖顯了靈,給罹患疾病的窮苦人減輕了幾分痛楚。西北風告了假不知蹤跡,日頭按時起床明亮地照著,曬在身上暖洋洋的,很是舒服。
姚騫和雲彥手裏忙不停,嘴上隨意抒發某個想法。二人連著幾日不打理自己,胡茬都冒出不少,身上的衣裳沾了雜質,皺皺巴巴,完全一副農家漢子的模樣。姚騫對這樣的雲彥頗為稀罕,看一眼,笑意融融。雲彥看他笑,也迴一個淡淡笑容,無比安心而自在,享受著山野平淡閑逸的清悠時光。
二人正說著如今鎮裏疫病的好轉趨勢,寧娃慌慌張張跑過來說一位老嫗口吐白沫心慌氣短四肢發抖,像是不行了。二人撂下東西奔過去,雲彥急忙摸脈,姚騫喊了兩聲“大大”,老嫗意識模糊隻能從嗓音裏發出輕微的“嗯嗯”聲,姚騫詢問他人變故前後,照顧老嫗的漢子說突然就這樣了,沒有任何征兆,他們發現就喊人了。
姚騫看向雲彥,雲彥難得表情凝重,他默默地打開針包,抽出銀針,卻停在半空中,遲疑地看著姚騫。
姚騫微微一顫,忍著心慌問:“咋的了?”
周圍幾人開始催促道“不行了!”“快紮針啊!”
雲彥眼珠左右轉動,極其細微地對姚騫搖了搖頭,姚騫這才明白了意思,起身問眾人:“有沒有她家親戚?誰認識她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