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50年12月6日,下午五點多。奧德彪趴在階梯教室的最後一排,聽著似懂非懂的課程,期盼著早點下課。
今天是星期五,講台上是一個講哲學的老頭。哲學也算人文素養類的課程,但比起音樂和繪畫等其他人文素養課就難懂的多了。對於奧德彪來說,講台上白發老頭慢條斯理的思辨聲還沒自己咕咕叫的肚皮聲音大。時間在奧德彪的煎熬中接近六點,講台的老頭也要結束一個月就兩次的哲學課程。老頭清了清嗓子,提高聲量說到:
“年底了,每年的年底半個月和年初的半個月都屬於軍事訓練期。因此,下周我們將組織考試。
今天還有二十分鍾的時間,我們討論一個有關考試的話題,大家表現好的話,下周的哲學考試就不為難大家了。”
老頭邁著還算穩當的步伐,拿起手持話筒走到階梯教室的學生中間。講台上的大屏幕上是一行文字:“下周我將對你們做一次意外考試,你們在考前不能預先知道考試在哪一天。”
老頭拿起話筒說到:
“都看到那句話了吧。請問:這句話成立嗎?這樣的意外考試存在嗎?”
白發老師停止了腳步,拍了拍隨機駐足後,離自己最近的一位學生的肩頭。
學生埋入書本的腦袋被迫抬起,局促的站起來小聲說到:
“我不會啊,老師。”
老頭好似沒聽到學生的話語,把話筒塞到學生的手裏。一邊離開一邊用夾在衣領的話筒說到:
“大家輪著說,總有有想法的同學吧。”
話筒傳了幾次,階梯教室從安靜變得熱鬧,嘰嘰喳喳的學生們小聲得討論起來。大約七八分鍾後,一位卷發的白人男孩羞澀的拍了拍話筒。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瞅向那個拍話筒的同學。
白人男孩長著一張娃娃臉,青春期的胡茬沿著嘴巴長了一圈:
“大家好,我叫赫伯特。我這樣想的:既然下周有考試,該考試必定在周一至周六的某一天。問題:該考試能夠安排在周六嗎?如果它被安排在周六,則周一至周四都未考試,我們就可推算出考試在周六,該考試不再令人意外。故該考試不能安排在周六。同樣,該考試也不能安排在周五。因為,如果它被安排在周五,則周一至周四都未考試,我們就可預先推算出在周六或周五;已知考試不能在周六,故隻能在周五,該考試也不再令人意外。類似地,可以論證其餘三天都不可能安排考試。我們由此得出結論:這樣的意外考試不可能存在。
老師講的這句話也對也錯,考試肯定存在,但不一定意外。所以,不存在意外考試。”
赫伯特害羞的看著老師,把話筒強行遞給了旁邊的同桌,然後羞赧的坐到座位上,用書本擋住了發紅的麵容。話筒在課桌間遊走,安靜得教室再度活躍。
講台上的老師突然說到:
“赫伯特同學講的很有道理,其他同學還有什麽想法嗎?”
話筒幾經周轉,最終在臨近下課前到了最後一排的奧德彪手裏。奧德彪看著教室內紛紛迴頭看熱鬧的同學和再次走上階梯的老師,硬著頭皮按心裏最真實的想法說到:
“大家好,我是奧德彪。我認為:意外是一種主觀的心裏感覺,下周哪天考試都能讓大家意外。這種沒有心理準備的突發性考試肯定能給人突如其來的意外感。
下周有七天時間,我們肯定不能從老師您的這個命題中預知考試的時間,既然無法預知,自然會有有意外感。當然,從邏輯上推理的話,我認為赫伯特同學說的也有道理。”
奧德彪剛開始隻是由著直覺隨口而說,說著說發現赫伯特的言論也有道理。一時想不通,就開始哼哧的結巴起來。白發老師走到最後排,伸手接過卷發黑人的話筒:
“隻要有想法就說出來,表達和討論的過程也是思辨的過程。最後這位同學的表達很好,得到一個矛盾:意外的考試既可以進行,又無法實施。大家感興趣的話,課後再討論,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了。另外,下周沒有意外的哲學考試,今天就是最好的考試。意外不?下課!”
六點下課後,學區的食堂擁擠又熱鬧,一個小時的晚餐時間根本不給學生們挑揀的機會。
食堂的學生還有挑食的權利隻是沒挑食的時間而已,作為導師的黃誌遠,最近連挑食的權利也沒有。
學區每年的年末十五天和年初十五天都是軍事訓練的時間,為期一個月。作為導師,時間就更長了,導師不光是班主任、輔導員還是教導員、訓練員。軍事訓練前期的計劃、準備需要導師們提前準備;軍事訓練期間的訓練需要導師親自帶隊訓練;軍事訓練結束後的總結需要導師親自操刀匯報。總之,學生們隻接受一個月的軍訓,而導師則要多忙碌一個月時間。
黃誌遠最近就在忙碌軍訓的事情,這種忙碌不是自己自主安排的忙碌,而是組織安排的忙碌。
學區的軍訓分為八期,以學生的年齡劃分的期數,每個學生從學區畢業離開前總共要參加八期十六次的軍事訓練。學生們滿十五周歲就要開始參加軍事訓練,直到三十歲畢業離開學區,總共要參加十六次軍事訓練。每次軍訓的時間都是固定在年末的十二月十五號到年初的一月十四號之間。
第三學區軍訓的總教官是一位現役的少將,下屬配置了三位中校、十五位少校和一個團的士官。中校負責參謀和製定軍事訓練計劃;少校負責各個年齡段軍訓的具體事務;士官負責導師隊伍的培訓和考核,以及替補不能通過考核而被淘汰的導師。
十二月一開始,黃誌遠就被動的集合到了第三學區的軍營,開始了苦哈哈的令行禁止的生活。每天枯燥的背誦早就忘的一幹二淨的《內務條令》,早就丟到爪哇國的《紀律條令》和尚有一些肌肉記憶的《隊列條例》。
可能是當年軍訓時年輕,也可能是當年軍訓時導師的嚴厲,那些被遺忘的內容很快就被黃誌遠重新找迴,並快速的通過了教官考核。很幸運,沒有因為考核不達標被送往野戰部隊強化訓練。當然,十五歲年齡段和十六歲年齡段的一期軍訓比較簡單,被淘汰到野戰部隊強化訓練的導師也隻有極少的幾百人而已,相較於幾十萬人的導師隊伍來說,淘汰率算很低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12月的15日,1—15—264營地。1代表第一期;15代表第一期軍事訓練學員裏麵的15歲學員;264代表第三學區第一期十五歲年齡段的第264號營地。
黃誌遠帶著自己班級的學生從清晨就開始出發,直到十點半才跑步趕到1—15—264營地。不顧得饑餓和疲憊,站在冷風嗖嗖的雪地中,聽著台上那迎風的宣講……
冬日的冷風從山腳吹過,拂過三千藍色軍帽,掀起三千藍色軍大衣的衣角,用鐵柵欄圍住的雪地,欲拒還迎的擁抱著繞山而來的冷風。一座用鋼鐵搭建而成的露天平台上,一位白人士官筆挺的站在豎立的話筒前邊,迎著徐徐而來的冷風說著鏗鏘有力的話語:
“軍事訓練不僅僅是一種訓練,更是一種磨礪!在這裏,你們將接受最嚴格、最標準的訓練,鍛造出堅強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
我要告訴你們,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合格優秀的人類戰士,我們的使命是保衛藍星、守護人類,守護我們得之不易的共產主義製度!所以,從現在起,我要看到你們每個人都全力以赴,不畏困難,不退縮!隻有通過艱苦的訓練,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士!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真正的新人類……”
今天是星期五,講台上是一個講哲學的老頭。哲學也算人文素養類的課程,但比起音樂和繪畫等其他人文素養課就難懂的多了。對於奧德彪來說,講台上白發老頭慢條斯理的思辨聲還沒自己咕咕叫的肚皮聲音大。時間在奧德彪的煎熬中接近六點,講台的老頭也要結束一個月就兩次的哲學課程。老頭清了清嗓子,提高聲量說到:
“年底了,每年的年底半個月和年初的半個月都屬於軍事訓練期。因此,下周我們將組織考試。
今天還有二十分鍾的時間,我們討論一個有關考試的話題,大家表現好的話,下周的哲學考試就不為難大家了。”
老頭邁著還算穩當的步伐,拿起手持話筒走到階梯教室的學生中間。講台上的大屏幕上是一行文字:“下周我將對你們做一次意外考試,你們在考前不能預先知道考試在哪一天。”
老頭拿起話筒說到:
“都看到那句話了吧。請問:這句話成立嗎?這樣的意外考試存在嗎?”
白發老師停止了腳步,拍了拍隨機駐足後,離自己最近的一位學生的肩頭。
學生埋入書本的腦袋被迫抬起,局促的站起來小聲說到:
“我不會啊,老師。”
老頭好似沒聽到學生的話語,把話筒塞到學生的手裏。一邊離開一邊用夾在衣領的話筒說到:
“大家輪著說,總有有想法的同學吧。”
話筒傳了幾次,階梯教室從安靜變得熱鬧,嘰嘰喳喳的學生們小聲得討論起來。大約七八分鍾後,一位卷發的白人男孩羞澀的拍了拍話筒。教室瞬間安靜了下來,所有人的目光都瞅向那個拍話筒的同學。
白人男孩長著一張娃娃臉,青春期的胡茬沿著嘴巴長了一圈:
“大家好,我叫赫伯特。我這樣想的:既然下周有考試,該考試必定在周一至周六的某一天。問題:該考試能夠安排在周六嗎?如果它被安排在周六,則周一至周四都未考試,我們就可推算出考試在周六,該考試不再令人意外。故該考試不能安排在周六。同樣,該考試也不能安排在周五。因為,如果它被安排在周五,則周一至周四都未考試,我們就可預先推算出在周六或周五;已知考試不能在周六,故隻能在周五,該考試也不再令人意外。類似地,可以論證其餘三天都不可能安排考試。我們由此得出結論:這樣的意外考試不可能存在。
老師講的這句話也對也錯,考試肯定存在,但不一定意外。所以,不存在意外考試。”
赫伯特害羞的看著老師,把話筒強行遞給了旁邊的同桌,然後羞赧的坐到座位上,用書本擋住了發紅的麵容。話筒在課桌間遊走,安靜得教室再度活躍。
講台上的老師突然說到:
“赫伯特同學講的很有道理,其他同學還有什麽想法嗎?”
話筒幾經周轉,最終在臨近下課前到了最後一排的奧德彪手裏。奧德彪看著教室內紛紛迴頭看熱鬧的同學和再次走上階梯的老師,硬著頭皮按心裏最真實的想法說到:
“大家好,我是奧德彪。我認為:意外是一種主觀的心裏感覺,下周哪天考試都能讓大家意外。這種沒有心理準備的突發性考試肯定能給人突如其來的意外感。
下周有七天時間,我們肯定不能從老師您的這個命題中預知考試的時間,既然無法預知,自然會有有意外感。當然,從邏輯上推理的話,我認為赫伯特同學說的也有道理。”
奧德彪剛開始隻是由著直覺隨口而說,說著說發現赫伯特的言論也有道理。一時想不通,就開始哼哧的結巴起來。白發老師走到最後排,伸手接過卷發黑人的話筒:
“隻要有想法就說出來,表達和討論的過程也是思辨的過程。最後這位同學的表達很好,得到一個矛盾:意外的考試既可以進行,又無法實施。大家感興趣的話,課後再討論,今天的課程就到這裏了。另外,下周沒有意外的哲學考試,今天就是最好的考試。意外不?下課!”
六點下課後,學區的食堂擁擠又熱鬧,一個小時的晚餐時間根本不給學生們挑揀的機會。
食堂的學生還有挑食的權利隻是沒挑食的時間而已,作為導師的黃誌遠,最近連挑食的權利也沒有。
學區每年的年末十五天和年初十五天都是軍事訓練的時間,為期一個月。作為導師,時間就更長了,導師不光是班主任、輔導員還是教導員、訓練員。軍事訓練前期的計劃、準備需要導師們提前準備;軍事訓練期間的訓練需要導師親自帶隊訓練;軍事訓練結束後的總結需要導師親自操刀匯報。總之,學生們隻接受一個月的軍訓,而導師則要多忙碌一個月時間。
黃誌遠最近就在忙碌軍訓的事情,這種忙碌不是自己自主安排的忙碌,而是組織安排的忙碌。
學區的軍訓分為八期,以學生的年齡劃分的期數,每個學生從學區畢業離開前總共要參加八期十六次的軍事訓練。學生們滿十五周歲就要開始參加軍事訓練,直到三十歲畢業離開學區,總共要參加十六次軍事訓練。每次軍訓的時間都是固定在年末的十二月十五號到年初的一月十四號之間。
第三學區軍訓的總教官是一位現役的少將,下屬配置了三位中校、十五位少校和一個團的士官。中校負責參謀和製定軍事訓練計劃;少校負責各個年齡段軍訓的具體事務;士官負責導師隊伍的培訓和考核,以及替補不能通過考核而被淘汰的導師。
十二月一開始,黃誌遠就被動的集合到了第三學區的軍營,開始了苦哈哈的令行禁止的生活。每天枯燥的背誦早就忘的一幹二淨的《內務條令》,早就丟到爪哇國的《紀律條令》和尚有一些肌肉記憶的《隊列條例》。
可能是當年軍訓時年輕,也可能是當年軍訓時導師的嚴厲,那些被遺忘的內容很快就被黃誌遠重新找迴,並快速的通過了教官考核。很幸運,沒有因為考核不達標被送往野戰部隊強化訓練。當然,十五歲年齡段和十六歲年齡段的一期軍訓比較簡單,被淘汰到野戰部隊強化訓練的導師也隻有極少的幾百人而已,相較於幾十萬人的導師隊伍來說,淘汰率算很低了。
時間很快就到了12月的15日,1—15—264營地。1代表第一期;15代表第一期軍事訓練學員裏麵的15歲學員;264代表第三學區第一期十五歲年齡段的第264號營地。
黃誌遠帶著自己班級的學生從清晨就開始出發,直到十點半才跑步趕到1—15—264營地。不顧得饑餓和疲憊,站在冷風嗖嗖的雪地中,聽著台上那迎風的宣講……
冬日的冷風從山腳吹過,拂過三千藍色軍帽,掀起三千藍色軍大衣的衣角,用鐵柵欄圍住的雪地,欲拒還迎的擁抱著繞山而來的冷風。一座用鋼鐵搭建而成的露天平台上,一位白人士官筆挺的站在豎立的話筒前邊,迎著徐徐而來的冷風說著鏗鏘有力的話語:
“軍事訓練不僅僅是一種訓練,更是一種磨礪!在這裏,你們將接受最嚴格、最標準的訓練,鍛造出堅強的意誌和無畏的勇氣!
我要告訴你們,我們的目標是成為合格優秀的人類戰士,我們的使命是保衛藍星、守護人類,守護我們得之不易的共產主義製度!所以,從現在起,我要看到你們每個人都全力以赴,不畏困難,不退縮!隻有通過艱苦的訓練,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戰士!真正的共產主義戰士!真正的新人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