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再迴那座廟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了林府,林思衡心知邊城說的簡單,自己這七位小兄弟這兩年裏也確實是習武不輟,可木樁子是不會還手的!
這七人裏說白了也隻有邊城是真正有實戰經驗的,可是在碼頭動棍棒,和跟匪徒動刀子,那又不是一迴事了。
他若不去,實不能放心,隻是還得想個法子哄過師父師娘還有黛玉才好...
次日裏,林思衡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去向師娘請安,見黛玉也靠在床頭,母女兩正湊在一起說小話,時不時低聲笑幾聲。
林思衡也湊趣道:
“可是師妹又有了什麽新的笑話。不如說與我也聽聽。”
“呸,你才說笑話~”
賈敏笑道:
“玉兒在說什麽且不論,衡兒你今日來此卻必是有事,說吧。”
林思衡奇道:
“師娘如何得知?莫不是我臉上寫了字?”
“哈哈,衡兒素日來我這裏必不空手,雖多是給玉兒的,不過老太婆我倒也偶爾能沾點福,嚐個新鮮。今個兒你空手來了,可見必是心裏有事。”
這話說得林思衡不解釋不行了,忙笑道:
“師娘這話如何說的?衡兒來給師娘問安,備的菜式自然是給師娘的,隻不過有隻小饞貓總在師娘這裏打轉罷了。”
黛玉被兩人擠兌的沒法,往林思衡身上丟一顆瓜子,然後把頭往母親懷裏一紮,嘴裏發出哼哼唧唧的抗議聲。賈敏也笑著拍拍黛玉的背。
林思衡沉吟一二,緩緩道:
“師娘,今深秋已至,昨日弟子在外間與幾個同窗偶遇,邀弟子明日同去城外觀音閣賞景禮佛,弟子不好推拒,已應下了,特來報與師娘。”
“同窗?縣試與你一同聯保的那幾個?你素來是不信佛的,怎想著去禮佛?”
“正是那幾人。弟子雖不信佛,但看看亦無妨,此外弟子聽聞觀音閣上,江淮南北,一覽可盡,再有隋煬帝的迷樓遺址,也可一看。因此有些意動。不曾提起告與師娘知曉,實在失禮。”
賈敏隨意的擺擺手表示並不在意,隻問道:
“既如此,可要去幾天?”
“多不過二三日罷了,師娘放心,邊城與我同去,無妨的。”
賈敏自然知道柳樹街那邊習武的事情,聞言果然也放心幾分,隻道:
“既如此,你把祥子帶上。”
“這倒不必,我那幾個同窗均非富貴之人,我帶一個邊城已是唐突,不可再帶了。”
賈敏聞言點點頭,應承下來,隻是又提醒他幾句多帶衣裳,多帶糕點之類的。
林思衡都一 一應下,起身告辭,假裝沒看見黛玉期待的小眼神。
畢竟這次不是真的去遊山玩水。
晚上待林如海迴來,林思衡又把這話重說一遍。林如海對於這種小事完全不放在心上,隻隨意點頭應下。
...
次日一早,匆匆用過早飯,林思衡直接就去了柳樹街,七人都已在這等候了。
連還在鐵匠鋪深造的趙樞也告假迴來了,看著與去年倒沒什麽太大變化,隻是身材上有些橫向發展,看起來漸漸是要變成“身高五尺腰圍也是五尺”的大漢。
匯合了眾人,林思衡便說要先去買些兵器。趙樞隻擺擺手,反身從屋裏拖出一個沉甸甸的大皮袋,丟在地上發出“叮叮當當”鐵器撞擊的聲音。
林思衡打開一看,裏麵正有八件已備好的武器。
趙樞有些木訥的笑道:
“我在鐵匠鋪打了一年鐵了,趁著空閑的功夫做了些東西,他們幾個都已是提前與我說好了的,隻是一直不曾有機會問過公子。公子是讀書人,我常見有讀書人腰間挎一把劍,所以便也給公子打了一把。”
說著便將放在第一個夾層中的一柄長劍取出,雙手遞給林思衡。
林思衡也雙手接過,拔劍一看:
劍刃在日光下閃過一抹刺眼的泓光,劍身上沿著劍脊往兩側,隱隱有層層疊疊的鍛痕,雖不如後世的大馬士革刀一般美觀,然而這層層疊疊的鍛痕裏,無疑傾注這趙樞巨大的心血。
向趙樞投去驚喜的眼光,他確實沒想到趙樞這樣短的時間裏,就有這樣的手藝。趙樞隻是不好意思的撓撓後腦勺,顯得愈發沉默寡言了。
將武器一 一發下,邊城拿了把長槍,錢旋拿了兩把匕首,孫機取了一副套了鐵皮的長手套。李權,周衡,鄭陽則沒有那麽多花頭,並對三哥四哥花裏胡哨的武器表示了不屑,一人取了一把樸實無華的長刀。
趙樞最後拿起一根約有兩公分粗的鐵棍,看著竟是純鐵!微微舞動間帶來唿嘯的破風聲,叫得邊城都暗暗心驚。
林思衡眼尖,見這最後一根鐵棍上似隱隱刻了幾個字,有點好奇,便要過來看。趙樞微有些遲疑,還是遞了過去。
林思衡接過時手往下一沉,險些就沒拿住。凝神看去,竟是“如意金箍棒”五個字,刻的很小,並不引人注意。
一時有些恍惚,三年前自己在來揚州的路上,為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叫他們被餓得受不住,給他們講了齊天大聖的故事,隻是沒有想到,趙樞竟記到了今天。
將鐵棍還給趙樞,林思衡有些感慨的說道:
“金猴奮起千鈞棍,玉宇澄清萬裏埃。不著急,會有那一天的。”
趙樞仍是沉默的點點頭。
...
既有了兵器,還得有些防具。七人都連連表示用不著,但林思衡執意拖著他們去東關街,鐵甲那是不做夢了,幾件簡陋的皮甲說不定還可以期盼一下。
將兵器先留在柳樹街,尋了處皮革店,進去隻有一老漢,正在那裏抽著旱煙硝皮子。林思衡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道:
“老人家,我將出門遊學,準備給我幾個護衛備幾件皮甲,你這裏可有賣的?”
那老漢瞅了他們一眼,又吧嗒吧嗒抽了幾口旱煙,招招手引他們進了後堂,從架子上取出一個大箱子,打開一看,裏麵層層疊疊全是皮甲!
林思衡都愣住了,因為他隻要眼睛還沒瞎,他就能看見那皮甲上分明還有江南大營的徽記。而且看這皮甲的新舊程度,明顯也是沒到損毀的地步。
雖早知江南的軍隊稀爛,然而爛到這個地步,竟叫他這局外人都有些膽戰心驚了。
其餘七人也都麵麵相覷,他們都清楚這些徽記意味著什麽。畢竟已讀了幾年書,又聽公子說了許多見聞傳記,開了眼界,早已非吳下阿蒙了。
那老漢見他們不說話,反而不耐煩了,隻問道:
“買不買?要多少?”
林思衡咬咬牙,心道“爛就爛吧,說不定也是好事。”
於是便掏錢買了八件皮甲,又叫那老漢刮去了江南大營的徽記,重新改了束繩。趙樞拿布包了,徑自背在身上,看起來完全輕若無物。
轉出門去,又去了一趟車馬行,邊城等人看著馬都有些意動,但無奈都不會騎。隻得暫且放下,先將這事記在心裏,隨意租了一輛馬車。
迴到柳樹街,將兵器皮甲都搬進車廂裏,邊城也將槍頭卸下,隻留一根長棍駐在手上。眼看太陽將要落山,幾人連忙趕著馬車往城門口方向去。
路上錢旋笑道:“不過是剿幾個草寇,偏隻公子緊張的要打仗一般。”
然後就被邊城在後腦勺扇了一巴掌。
過城門時,還是三年前那城門吏,隻是麵上看著稍老了一些,然而身上的跋扈氣卻半點沒改。
見過來一輛馬車,正要上前搜查,邊城遞過一塊碎銀子,又低聲說了兩句話,那城門吏身上的跋扈氣便立時收斂了。抬起的頭垂了下來,腰也彎了四十五度。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說道:
“原是鹽政老爺家的少爺,您請。”
林思衡也從側麵微挑車簾,麵帶微笑衝那城門吏點點頭,那城門吏似受了鼓勵,愈發熱情了,張羅著招唿城門口的人讓路,躬身送林思衡出了城門。
過了兩裏路,尋了一處林子將馬車拴好,月亮已漸漸升起,幾人換上皮甲,錢旋又從一個包裹裏摸出幾件夜行衣,叫眾人換上,然後後腦勺又挨了邊城一巴掌。
但夜行衣到底是換上了,畢竟帶都帶了。
趁著月色,幾人就在林子裏穿行,前方的的破廟已漸漸在月色裏顯現出輪廓來,猶如暗夜裏蟄伏的巨獸,不知又要飲下幾人的骨血。
廟裏燃起的篝火的光芒也漸漸清晰了,有幾道人影被火光映照在窗欞上,晃來晃去,顯出幾分獰惡。
這七人裏說白了也隻有邊城是真正有實戰經驗的,可是在碼頭動棍棒,和跟匪徒動刀子,那又不是一迴事了。
他若不去,實不能放心,隻是還得想個法子哄過師父師娘還有黛玉才好...
次日裏,林思衡臉上帶著淡淡笑意,去向師娘請安,見黛玉也靠在床頭,母女兩正湊在一起說小話,時不時低聲笑幾聲。
林思衡也湊趣道:
“可是師妹又有了什麽新的笑話。不如說與我也聽聽。”
“呸,你才說笑話~”
賈敏笑道:
“玉兒在說什麽且不論,衡兒你今日來此卻必是有事,說吧。”
林思衡奇道:
“師娘如何得知?莫不是我臉上寫了字?”
“哈哈,衡兒素日來我這裏必不空手,雖多是給玉兒的,不過老太婆我倒也偶爾能沾點福,嚐個新鮮。今個兒你空手來了,可見必是心裏有事。”
這話說得林思衡不解釋不行了,忙笑道:
“師娘這話如何說的?衡兒來給師娘問安,備的菜式自然是給師娘的,隻不過有隻小饞貓總在師娘這裏打轉罷了。”
黛玉被兩人擠兌的沒法,往林思衡身上丟一顆瓜子,然後把頭往母親懷裏一紮,嘴裏發出哼哼唧唧的抗議聲。賈敏也笑著拍拍黛玉的背。
林思衡沉吟一二,緩緩道:
“師娘,今深秋已至,昨日弟子在外間與幾個同窗偶遇,邀弟子明日同去城外觀音閣賞景禮佛,弟子不好推拒,已應下了,特來報與師娘。”
“同窗?縣試與你一同聯保的那幾個?你素來是不信佛的,怎想著去禮佛?”
“正是那幾人。弟子雖不信佛,但看看亦無妨,此外弟子聽聞觀音閣上,江淮南北,一覽可盡,再有隋煬帝的迷樓遺址,也可一看。因此有些意動。不曾提起告與師娘知曉,實在失禮。”
賈敏隨意的擺擺手表示並不在意,隻問道:
“既如此,可要去幾天?”
“多不過二三日罷了,師娘放心,邊城與我同去,無妨的。”
賈敏自然知道柳樹街那邊習武的事情,聞言果然也放心幾分,隻道:
“既如此,你把祥子帶上。”
“這倒不必,我那幾個同窗均非富貴之人,我帶一個邊城已是唐突,不可再帶了。”
賈敏聞言點點頭,應承下來,隻是又提醒他幾句多帶衣裳,多帶糕點之類的。
林思衡都一 一應下,起身告辭,假裝沒看見黛玉期待的小眼神。
畢竟這次不是真的去遊山玩水。
晚上待林如海迴來,林思衡又把這話重說一遍。林如海對於這種小事完全不放在心上,隻隨意點頭應下。
...
次日一早,匆匆用過早飯,林思衡直接就去了柳樹街,七人都已在這等候了。
連還在鐵匠鋪深造的趙樞也告假迴來了,看著與去年倒沒什麽太大變化,隻是身材上有些橫向發展,看起來漸漸是要變成“身高五尺腰圍也是五尺”的大漢。
匯合了眾人,林思衡便說要先去買些兵器。趙樞隻擺擺手,反身從屋裏拖出一個沉甸甸的大皮袋,丟在地上發出“叮叮當當”鐵器撞擊的聲音。
林思衡打開一看,裏麵正有八件已備好的武器。
趙樞有些木訥的笑道:
“我在鐵匠鋪打了一年鐵了,趁著空閑的功夫做了些東西,他們幾個都已是提前與我說好了的,隻是一直不曾有機會問過公子。公子是讀書人,我常見有讀書人腰間挎一把劍,所以便也給公子打了一把。”
說著便將放在第一個夾層中的一柄長劍取出,雙手遞給林思衡。
林思衡也雙手接過,拔劍一看:
劍刃在日光下閃過一抹刺眼的泓光,劍身上沿著劍脊往兩側,隱隱有層層疊疊的鍛痕,雖不如後世的大馬士革刀一般美觀,然而這層層疊疊的鍛痕裏,無疑傾注這趙樞巨大的心血。
向趙樞投去驚喜的眼光,他確實沒想到趙樞這樣短的時間裏,就有這樣的手藝。趙樞隻是不好意思的撓撓後腦勺,顯得愈發沉默寡言了。
將武器一 一發下,邊城拿了把長槍,錢旋拿了兩把匕首,孫機取了一副套了鐵皮的長手套。李權,周衡,鄭陽則沒有那麽多花頭,並對三哥四哥花裏胡哨的武器表示了不屑,一人取了一把樸實無華的長刀。
趙樞最後拿起一根約有兩公分粗的鐵棍,看著竟是純鐵!微微舞動間帶來唿嘯的破風聲,叫得邊城都暗暗心驚。
林思衡眼尖,見這最後一根鐵棍上似隱隱刻了幾個字,有點好奇,便要過來看。趙樞微有些遲疑,還是遞了過去。
林思衡接過時手往下一沉,險些就沒拿住。凝神看去,竟是“如意金箍棒”五個字,刻的很小,並不引人注意。
一時有些恍惚,三年前自己在來揚州的路上,為了轉移他們的注意力,不叫他們被餓得受不住,給他們講了齊天大聖的故事,隻是沒有想到,趙樞竟記到了今天。
將鐵棍還給趙樞,林思衡有些感慨的說道:
“金猴奮起千鈞棍,玉宇澄清萬裏埃。不著急,會有那一天的。”
趙樞仍是沉默的點點頭。
...
既有了兵器,還得有些防具。七人都連連表示用不著,但林思衡執意拖著他們去東關街,鐵甲那是不做夢了,幾件簡陋的皮甲說不定還可以期盼一下。
將兵器先留在柳樹街,尋了處皮革店,進去隻有一老漢,正在那裏抽著旱煙硝皮子。林思衡也不拐彎抹角,直接說道:
“老人家,我將出門遊學,準備給我幾個護衛備幾件皮甲,你這裏可有賣的?”
那老漢瞅了他們一眼,又吧嗒吧嗒抽了幾口旱煙,招招手引他們進了後堂,從架子上取出一個大箱子,打開一看,裏麵層層疊疊全是皮甲!
林思衡都愣住了,因為他隻要眼睛還沒瞎,他就能看見那皮甲上分明還有江南大營的徽記。而且看這皮甲的新舊程度,明顯也是沒到損毀的地步。
雖早知江南的軍隊稀爛,然而爛到這個地步,竟叫他這局外人都有些膽戰心驚了。
其餘七人也都麵麵相覷,他們都清楚這些徽記意味著什麽。畢竟已讀了幾年書,又聽公子說了許多見聞傳記,開了眼界,早已非吳下阿蒙了。
那老漢見他們不說話,反而不耐煩了,隻問道:
“買不買?要多少?”
林思衡咬咬牙,心道“爛就爛吧,說不定也是好事。”
於是便掏錢買了八件皮甲,又叫那老漢刮去了江南大營的徽記,重新改了束繩。趙樞拿布包了,徑自背在身上,看起來完全輕若無物。
轉出門去,又去了一趟車馬行,邊城等人看著馬都有些意動,但無奈都不會騎。隻得暫且放下,先將這事記在心裏,隨意租了一輛馬車。
迴到柳樹街,將兵器皮甲都搬進車廂裏,邊城也將槍頭卸下,隻留一根長棍駐在手上。眼看太陽將要落山,幾人連忙趕著馬車往城門口方向去。
路上錢旋笑道:“不過是剿幾個草寇,偏隻公子緊張的要打仗一般。”
然後就被邊城在後腦勺扇了一巴掌。
過城門時,還是三年前那城門吏,隻是麵上看著稍老了一些,然而身上的跋扈氣卻半點沒改。
見過來一輛馬車,正要上前搜查,邊城遞過一塊碎銀子,又低聲說了兩句話,那城門吏身上的跋扈氣便立時收斂了。抬起的頭垂了下來,腰也彎了四十五度。臉上堆滿了諂媚的笑,說道:
“原是鹽政老爺家的少爺,您請。”
林思衡也從側麵微挑車簾,麵帶微笑衝那城門吏點點頭,那城門吏似受了鼓勵,愈發熱情了,張羅著招唿城門口的人讓路,躬身送林思衡出了城門。
過了兩裏路,尋了一處林子將馬車拴好,月亮已漸漸升起,幾人換上皮甲,錢旋又從一個包裹裏摸出幾件夜行衣,叫眾人換上,然後後腦勺又挨了邊城一巴掌。
但夜行衣到底是換上了,畢竟帶都帶了。
趁著月色,幾人就在林子裏穿行,前方的的破廟已漸漸在月色裏顯現出輪廓來,猶如暗夜裏蟄伏的巨獸,不知又要飲下幾人的骨血。
廟裏燃起的篝火的光芒也漸漸清晰了,有幾道人影被火光映照在窗欞上,晃來晃去,顯出幾分獰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