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賈家族學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貴一番話,惹得眾人一陣哄堂大笑,連賈政都氣笑道:
“罷!罷!好蠢的東西,若照這副德行,便再讀三十本詩經也是無用,都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你去學裏給太爺請安,帶句話過去,就說我說了:
隻管先叫寶玉把四書給我一氣講明背熟,才是正理!旁的一概不要虛應故事。”
李貴趕緊點頭應下,退出門去。
待出了門,離了書房,李貴也就放鬆下來,看到寶玉正站在院子外頭,斂聲屏氣,等他出來。
他也不著急,一邊撣著衣服上剛剛蹭上去的灰塵,一邊慢慢得走過去。
寶玉急切問道:
“老爺說了什麽?”
李貴斜了一眼,沒好氣道:
“哥兒可聽見了不曾?老爺可要揭了我的皮呢!
若說別人家的奴才,跟著主子身邊也賺些好體麵,偏可憐我們幾個,跟著哥兒身邊,好處沒見著,白陪著挨打受罰的。”
隻盼著哥兒往後好歹也可憐著我們些。”
寶玉見不是要教訓他,便笑道:
“好哥哥,你別委屈,趕明兒我專門做個東道請你。”
李貴到底年長些,知道這話聽聽便罷,豈敢真叫寶玉請他吃飯,這要叫賈母知道了,真能揭了他的皮去。因而苦笑道:
“我的小祖宗,哪裏敢承望你請,我們做奴才的原也沒有這等福氣受用。隻求你平日裏能聽我一兩句話,就什麽都有了。”
寶玉估摸著秦鍾該已經在外頭等著急了,正要領著李貴等人出去,忽然又想起黛玉來,隻道今日一別,未來必是三五日裏見不著了。
心說:
“林妹妹雖是冷淡,大抵仍是與我不相熟的緣故,我也還是辭一辭的好。”
便又轉身來尋黛玉。
黛玉起得稍晚些,正在梳妝,寶玉也沒多想,便要往裏進,唬得紫鵑一把攔住,隻說不方便,叫寶玉且等一等。
寶玉一時不順氣,又惱道:
“偏是你這丫頭多事!我與林妹妹原是表兄妹,如何進不得,我到二妹妹三妹妹處,也沒有這樣多事的,便是寶姐姐,也不能叫人攔我!”
黛玉在裏頭聽著,見寶玉又胡亂撒氣,略整理一番,便走出來,隻說:
“二哥何必拿紫鵑撒氣,她是我的丫鬟,二哥氣她,倒不如氣我。想是我哪裏得罪了二哥不是?”
寶玉見了黛玉,又不生氣了,笑道:
“林妹妹,我今兒來與你辭行來了,偏是這丫頭攔著,不叫我見你,倒不與妹妹相幹。”
“辭行?你做什麽去?”
“我今兒已得了老祖宗和老爺準許,去族學裏讀書去了,未必三五日裏就得迴來,想著來跟妹妹說一聲。”
黛玉原以為是有好大的事,不料竟隻是出門三五日,還是在自家族學裏。
不過想著自己小時候在家讀書時,也是去一天歇兩天的,倒不好勸說什麽。
況且師兄小時候也不常去學裏,如今不都要去考進士了?
一時也為寶玉覺得高興,隻當寶玉確實是進益了,展顏笑道:
“二哥此去,來日必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小妹先恭喜二哥了。”
寶玉本不愛聽這話,此時也生受了,又寒暄了幾句,寶玉方才一步三迴頭的去了。
...
出了大門,果然見秦鍾已經在外頭等著了,兩人碰了麵,便攜手一塊往族學裏去。
要說這賈家族學,離得倒不遠,距離榮國府也才一二裏的路,原是榮寧二公所立。
自這兩座公府立下,開枝散葉,因恐族中子嗣漸有不肖,人才凋零,專門定下規矩:
凡是族裏有貧寒不能請師者,即是此族學讀書,不收費用,一應耗損,則有族中有官爵之人,按例給付。
又指明必要全族共舉年高有德之人代為掌塾,訓誡子弟。
規矩傳了兩代,早已沒人當迴事了。
如今賈家各房裏,雖是貧寒子弟仍可讀書,隻是族中供給已日漸不足。
一些賈家不得勢的子弟,反倒要為了一頓飯食,來恭維討好有錢有勢的下人子弟了。
掌塾的賈代儒,若論輩分,倒與賈母是一輩,隻是讀了一輩子書也隻一個老秀才,在這京裏開支又大,還得靠族裏接濟著才好過活。
況且年紀又大,哪裏能管得住學裏一幫鬧事的猢猻,不過是將學裏的雜事都交給自己孫子賈瑞來代理,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日子罷了。
且說寶、秦兩人一朝入了學,自是同來同往,同起同睡,你情我願,親密無間。
秦鍾因有寶玉領著,也時常往賈家跑,不到一個月功夫,倒也在榮國府裏混熟了。
寶玉自與秦鍾廝混,愈發得了意,一時也想不起什麽林妹妹寶姐姐的了,隻一味由著性子,哪裏還記得“讀書”兩個字怎麽寫。
又常對秦鍾說:
“咱們一樣的年紀,又是同窗,倒不必學外麵人論起輩分來,反倒生疏了,隻做兄弟相稱才好。”
秦鍾起初並不敢應,偏寶玉隻是不依,每日裏或是叫他“秦兄弟”,或是叫他表字“鯨卿”,一來二去,秦鍾便也模糊了輩分,跟著胡亂叫喚起來。
這族學裏原本就已漸漸學風不正,魚龍混雜,多有些下流人物在內。
原先來了個薛蟠,已是在族學裏胡亂攪了一通,把這族裏愈發往偏了裏帶。
如今又來了寶、秦兩人,更是火上澆油,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二人原本就生得漂亮,都說是有花兒一般的模樣。
偏見秦鍾又靦腆溫柔,未語先羞,嬌嬌怯怯,有女兒態。
寶玉又一貫是最能伏低做小,體貼關懷,言語纏綿的人物。
因此兩人出雙入對,日漸親厚,便也難免被一些下流人物看在眼裏,叫人起了疑心,暗地裏流言蜚語,誹謗造謠的,遍及學裏,多不堪入耳。
如此漸漸倒又起一場風波來...
“罷!罷!好蠢的東西,若照這副德行,便再讀三十本詩經也是無用,都不過是掩耳盜鈴罷。你去學裏給太爺請安,帶句話過去,就說我說了:
隻管先叫寶玉把四書給我一氣講明背熟,才是正理!旁的一概不要虛應故事。”
李貴趕緊點頭應下,退出門去。
待出了門,離了書房,李貴也就放鬆下來,看到寶玉正站在院子外頭,斂聲屏氣,等他出來。
他也不著急,一邊撣著衣服上剛剛蹭上去的灰塵,一邊慢慢得走過去。
寶玉急切問道:
“老爺說了什麽?”
李貴斜了一眼,沒好氣道:
“哥兒可聽見了不曾?老爺可要揭了我的皮呢!
若說別人家的奴才,跟著主子身邊也賺些好體麵,偏可憐我們幾個,跟著哥兒身邊,好處沒見著,白陪著挨打受罰的。”
隻盼著哥兒往後好歹也可憐著我們些。”
寶玉見不是要教訓他,便笑道:
“好哥哥,你別委屈,趕明兒我專門做個東道請你。”
李貴到底年長些,知道這話聽聽便罷,豈敢真叫寶玉請他吃飯,這要叫賈母知道了,真能揭了他的皮去。因而苦笑道:
“我的小祖宗,哪裏敢承望你請,我們做奴才的原也沒有這等福氣受用。隻求你平日裏能聽我一兩句話,就什麽都有了。”
寶玉估摸著秦鍾該已經在外頭等著急了,正要領著李貴等人出去,忽然又想起黛玉來,隻道今日一別,未來必是三五日裏見不著了。
心說:
“林妹妹雖是冷淡,大抵仍是與我不相熟的緣故,我也還是辭一辭的好。”
便又轉身來尋黛玉。
黛玉起得稍晚些,正在梳妝,寶玉也沒多想,便要往裏進,唬得紫鵑一把攔住,隻說不方便,叫寶玉且等一等。
寶玉一時不順氣,又惱道:
“偏是你這丫頭多事!我與林妹妹原是表兄妹,如何進不得,我到二妹妹三妹妹處,也沒有這樣多事的,便是寶姐姐,也不能叫人攔我!”
黛玉在裏頭聽著,見寶玉又胡亂撒氣,略整理一番,便走出來,隻說:
“二哥何必拿紫鵑撒氣,她是我的丫鬟,二哥氣她,倒不如氣我。想是我哪裏得罪了二哥不是?”
寶玉見了黛玉,又不生氣了,笑道:
“林妹妹,我今兒來與你辭行來了,偏是這丫頭攔著,不叫我見你,倒不與妹妹相幹。”
“辭行?你做什麽去?”
“我今兒已得了老祖宗和老爺準許,去族學裏讀書去了,未必三五日裏就得迴來,想著來跟妹妹說一聲。”
黛玉原以為是有好大的事,不料竟隻是出門三五日,還是在自家族學裏。
不過想著自己小時候在家讀書時,也是去一天歇兩天的,倒不好勸說什麽。
況且師兄小時候也不常去學裏,如今不都要去考進士了?
一時也為寶玉覺得高興,隻當寶玉確實是進益了,展顏笑道:
“二哥此去,來日必能金榜題名,蟾宮折桂。小妹先恭喜二哥了。”
寶玉本不愛聽這話,此時也生受了,又寒暄了幾句,寶玉方才一步三迴頭的去了。
...
出了大門,果然見秦鍾已經在外頭等著了,兩人碰了麵,便攜手一塊往族學裏去。
要說這賈家族學,離得倒不遠,距離榮國府也才一二裏的路,原是榮寧二公所立。
自這兩座公府立下,開枝散葉,因恐族中子嗣漸有不肖,人才凋零,專門定下規矩:
凡是族裏有貧寒不能請師者,即是此族學讀書,不收費用,一應耗損,則有族中有官爵之人,按例給付。
又指明必要全族共舉年高有德之人代為掌塾,訓誡子弟。
規矩傳了兩代,早已沒人當迴事了。
如今賈家各房裏,雖是貧寒子弟仍可讀書,隻是族中供給已日漸不足。
一些賈家不得勢的子弟,反倒要為了一頓飯食,來恭維討好有錢有勢的下人子弟了。
掌塾的賈代儒,若論輩分,倒與賈母是一輩,隻是讀了一輩子書也隻一個老秀才,在這京裏開支又大,還得靠族裏接濟著才好過活。
況且年紀又大,哪裏能管得住學裏一幫鬧事的猢猻,不過是將學裏的雜事都交給自己孫子賈瑞來代理,自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混日子罷了。
且說寶、秦兩人一朝入了學,自是同來同往,同起同睡,你情我願,親密無間。
秦鍾因有寶玉領著,也時常往賈家跑,不到一個月功夫,倒也在榮國府裏混熟了。
寶玉自與秦鍾廝混,愈發得了意,一時也想不起什麽林妹妹寶姐姐的了,隻一味由著性子,哪裏還記得“讀書”兩個字怎麽寫。
又常對秦鍾說:
“咱們一樣的年紀,又是同窗,倒不必學外麵人論起輩分來,反倒生疏了,隻做兄弟相稱才好。”
秦鍾起初並不敢應,偏寶玉隻是不依,每日裏或是叫他“秦兄弟”,或是叫他表字“鯨卿”,一來二去,秦鍾便也模糊了輩分,跟著胡亂叫喚起來。
這族學裏原本就已漸漸學風不正,魚龍混雜,多有些下流人物在內。
原先來了個薛蟠,已是在族學裏胡亂攪了一通,把這族裏愈發往偏了裏帶。
如今又來了寶、秦兩人,更是火上澆油,一發不可收拾了。
這二人原本就生得漂亮,都說是有花兒一般的模樣。
偏見秦鍾又靦腆溫柔,未語先羞,嬌嬌怯怯,有女兒態。
寶玉又一貫是最能伏低做小,體貼關懷,言語纏綿的人物。
因此兩人出雙入對,日漸親厚,便也難免被一些下流人物看在眼裏,叫人起了疑心,暗地裏流言蜚語,誹謗造謠的,遍及學裏,多不堪入耳。
如此漸漸倒又起一場風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