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林如海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幾人將廟裏略加收拾一二,將有用的東西都拿走背在身上,林思衡與邊城也從人販子的行李裏弄來兩套舊衣服換上,將染血的衣服丟進火裏燒掉,收拾停當,便離了廟沿著從渡口過來的方向,往大路上走。
行至半路,邊城忍不住問道;
“那個,我其實也沒有太聽明白,你之前說嚴彪吃了太多肉,因此殺了他,果真是因為他吃肉的原因?”
林思衡看他一眼,搖了搖頭,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吃肉,我也愛吃肉。可嚴彪吃的已經不僅僅是肉了,他是在吃人。
準確來講,他們一家都在吃人,我不僅僅是說他們真個把人當成米糧吃了,或許他們也的確曾這麽做過。
但嚴彪他這一路,在陝西,在洛陽,在開封,在揚州,他吃的每一隻買來的雞鴨,每一塊肉,都是在吃人!”
邊城覺得自己似乎聽懂了,又似乎沒聽懂,也不再深思,隻是說:
“反正以後都聽你的,你怎麽說我怎麽做也就是了。”
林思衡也無奈的搖搖頭,現在說這些都還為時太早,低頭見邊月正看著他,便笑笑摸了摸邊月的頭,於是邊月也眯著眼睛笑起來。
在路邊又等了一會,見日頭開始微微偏西,邊城不由問到:
“會不會那位林大人已經進城了?”
林思衡也有些不確定,隻是說道:“且等等看,若果真錯過了,明日進城去尋他也就是了。”
日頭西斜,漸漸發出昏黃的光來,將遠處的江麵和兩岸的綠樹都染上了如鱗片般的碎金。
正當林思衡已經漸漸等的心焦,暗歎自己今日或許已經來得太晚的時候,遠處的土坡後,突然間便轉出兩張牌符來,上書“肅靜”“迴避”四個燙金大字。其後跟著便有一隊差役,頭戴襆頭,身著黑色短褂,腰間纏著一條紅布做腰帶。手中又舉著幾塊牌符,上書“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林”。
跟著往後便有兩頂轎子,一頂是八人抬銀頂官轎,通體皂色,一頂則是四人綠呢小轎,看著倒顯得平平無奇,十分樸素。
但林思衡的心情卻突然有些激動起來,前麵官轎裏的坐的不出意外該是林如海無疑,那麽,如果自己所料不差,自己果真是來到了紅樓裏,豈不意味著:
林妹妹就在那頂看著平平無奇的綠呢小轎裏?
往後又跟著些仆婦家丁,隻十來人左右,再往後便跟著一隊兵丁,想來便是朝廷撥給林如海南下的護衛了,看著倒有二三十人,衣甲齊備,軍容整肅。隻是都風塵仆仆,難掩疲態。
林思衡定了定心神,尋了個機會,領著眾人就在路中間站著,將路擋住。
後麵那群兵丁眼見出了情況,趕忙跑到前頭攔著隊伍,拔出刀來指著林思衡等人,口中喝罵到:
“大膽!”“什麽人?”“閃開!”“跪下!”...不一而足。
林思衡有些失望,適才見這支隊伍能遠行數千裏軍容整肅,本以為該是隻強軍,結果微微一試,才發現原來都是空架子,
跑動起來步伐混亂,神情慌張,偏偏見是幾個小孩便又張狂起來。
那頂官轎裏傳來一聲問詢:“前麵出了何事?”,聲音溫和儒雅,語調舒緩,卻又帶著不容人拒絕的氣度。
林思衡也不搭理這些兵丁,隻是微微上前一步,站在前頭,低頭,彎腰,拱手,口中朗聲說道:
“迴林鹽政的話,小人有一樁小功勞想要送給林鹽政,此外,小人鬥膽,想借林鹽政的威風,暫時庇佑我這些弟妹。”
轎夫們把轎子放下來,裏麵伸出一隻手來,輕輕掀開轎簾,從中走出一個中年男子來,
隻見其麵色溫和儒雅,身量修長,頭戴一頂四角黑紗官帽,帽後兩條黑色細帶順著微風輕輕拂動,身著一身青色官袍,腳踩白底官靴,風度翩翩,真真顯露出一種玉樹臨風的氣度來。
林思衡也不免心中感慨道:這真是好一個英俊瀟灑的中年大叔,先榮國公眼光還是毒辣。
林如海自然聽不見林思衡心中“大逆不道”的幾句吐槽。見是幾個孩子攔在轎前,有些驚訝,又聽見領頭的孩童說有一樁功勞要給自己,不免有些好笑,笑問道:
“本官初至揚州,你既知我是林如海,想來是個讀書識字的,也該知處世之道,貴在誠實,小友何以為此大言呐?”
自前不久破廟裏那一刀,不僅捅穿了嚴彪的胸膛,也一刀捅破了林思衡對這世間規矩的敬畏,他並不覺得這世界上有誰比自己高貴,又有什麽人還值得自己畏懼。
官位,權利,財富,這些世間的階層規矩,已全然不再林思衡的心中。
此時聽著林如海的詰問,看著眼前微微隨風擺動的青色官袍。林思衡也微微行禮,笑答道:
“林公見我年幼,不問我實情,便以我好為大言,這難道是林公為官治學的求真之道嗎?”
官隊中隨行眾人眼見不過一少年,又見其衣著並不華貴,居然敢反問朝廷官員,皆都十分驚異。
林如海也微覺詫異,看著眼前的少年,見其人腰杆筆直,眼神明亮,神情平靜,並不顯半點狂傲,
身體看著倒有些瘦弱,雖衣衫破舊,穿在這少年身上,竟不顯半點狼狽,反倒襯托出一派別樣從容的氣度來。
心中不免有幾分欣賞,感歎一句揚州果然人傑地靈,也向林思衡拱手致歉,口中問道:
“小友所言極是,如海傲慢了,慚愧慚愧,小友且勿見罪,不知小友是何姓名,家住何方,年歲幾何,師從何處,方才所言功勞又是指甚。”
林思衡也麵容一肅,麵色認真,拱手答道:
“不敢當林公請罪,林公乃長者,願意與小子胡言調侃幾句已是不勝榮幸,又豈有與林公見罪的道理,實在是折煞小子了。
蒙林公垂詢,小子原是西安人士,姓林,名思衡,年已九歲,並無師承,隻是跟著父親胡亂讀過幾本書,學過幾句應答罷了,實在貽笑大方。
因今年陝西大旱,朝廷雖竭力賑災,然突遭此天災,家中仍是無力支應,雙親已具都餓死在一個月前。”,
說到這裏,林思衡麵上便微微動容,紅著眼眶,語氣悲痛。像是又想起了自己死在旱災裏的可憐的父母了。
微微一頓,林思衡又拱手繼續說道:“小子其實是被一夥人販子從陝西擄掠至此,那人販子為首的叫嚴老大,十分兇惡,動輒殺人,幸而我與我身後幾位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勠力同心,才能一路堅持走到揚州。那嚴老大今天上午聯係了揚州城裏的買家...”
說到這裏,林思衡又停了下來,眼神猶疑的看著林如海的護衛跟家仆。
林如海見狀笑道:“這些都是一路隨我南下的體己人,你不必擔憂,隻說便是。”
林思衡便也繼續說道:
“那揚州城裏的買主,原是要把我這些兄弟買去折了腿腳手臂,劃爛麵孔,叫他們去達官貴人們門前去乞討!
那買主揚言揚州城裏如這般采生折割之舉已比比皆是,而揚州官府竟不能製!我不知是何緣由。此番也隻得先來告知林公。”
聽著這話,林如海麵色沉吟,手捋頜下短須,微微思量,又問道:
“你今既在此,那嚴老大和那買主呢?”
林思衡麵上微微遲疑,作答道:
“就在前麵不遠處岔道裏的破廟中,小子為求自保,使了些手段,廢了他們的手腳,小子這一路上驚懼交加,故下手狠辣了些,有違聖人之道,實在該死”,
說罷便深深一彎腰,麵上一副十分懊悔慚愧的樣子。
林如海有些驚異的看著眼前的少年,他不知道這少年使的什麽樣的手段,竟能從人販子手裏脫身,還能反過來製住那一夥窮兇極惡的人販子。
微微使了個眼色,便有幾個兵丁離隊前去破廟查探。不多時那幾個兵丁迴返,隻抬著兩個門板,上麵躺著的正是嚴媽媽和那老乞丐。
那為首的兵丁走到林如海身旁。小聲迴道:
“小人到那破廟時隻這兩個活口了,廟內尚有五具死屍,具是成年男性,隻有兩具看著是當場身死,傷口一在脖頸,一在心髒,另外三具則都是身中劇毒,且四肢流血過多而死。”
行至半路,邊城忍不住問道;
“那個,我其實也沒有太聽明白,你之前說嚴彪吃了太多肉,因此殺了他,果真是因為他吃肉的原因?”
林思衡看他一眼,搖了搖頭,
“當然不僅僅是因為吃肉,我也愛吃肉。可嚴彪吃的已經不僅僅是肉了,他是在吃人。
準確來講,他們一家都在吃人,我不僅僅是說他們真個把人當成米糧吃了,或許他們也的確曾這麽做過。
但嚴彪他這一路,在陝西,在洛陽,在開封,在揚州,他吃的每一隻買來的雞鴨,每一塊肉,都是在吃人!”
邊城覺得自己似乎聽懂了,又似乎沒聽懂,也不再深思,隻是說:
“反正以後都聽你的,你怎麽說我怎麽做也就是了。”
林思衡也無奈的搖搖頭,現在說這些都還為時太早,低頭見邊月正看著他,便笑笑摸了摸邊月的頭,於是邊月也眯著眼睛笑起來。
在路邊又等了一會,見日頭開始微微偏西,邊城不由問到:
“會不會那位林大人已經進城了?”
林思衡也有些不確定,隻是說道:“且等等看,若果真錯過了,明日進城去尋他也就是了。”
日頭西斜,漸漸發出昏黃的光來,將遠處的江麵和兩岸的綠樹都染上了如鱗片般的碎金。
正當林思衡已經漸漸等的心焦,暗歎自己今日或許已經來得太晚的時候,遠處的土坡後,突然間便轉出兩張牌符來,上書“肅靜”“迴避”四個燙金大字。其後跟著便有一隊差役,頭戴襆頭,身著黑色短褂,腰間纏著一條紅布做腰帶。手中又舉著幾塊牌符,上書“蘭台寺大夫”“巡鹽禦史林”。
跟著往後便有兩頂轎子,一頂是八人抬銀頂官轎,通體皂色,一頂則是四人綠呢小轎,看著倒顯得平平無奇,十分樸素。
但林思衡的心情卻突然有些激動起來,前麵官轎裏的坐的不出意外該是林如海無疑,那麽,如果自己所料不差,自己果真是來到了紅樓裏,豈不意味著:
林妹妹就在那頂看著平平無奇的綠呢小轎裏?
往後又跟著些仆婦家丁,隻十來人左右,再往後便跟著一隊兵丁,想來便是朝廷撥給林如海南下的護衛了,看著倒有二三十人,衣甲齊備,軍容整肅。隻是都風塵仆仆,難掩疲態。
林思衡定了定心神,尋了個機會,領著眾人就在路中間站著,將路擋住。
後麵那群兵丁眼見出了情況,趕忙跑到前頭攔著隊伍,拔出刀來指著林思衡等人,口中喝罵到:
“大膽!”“什麽人?”“閃開!”“跪下!”...不一而足。
林思衡有些失望,適才見這支隊伍能遠行數千裏軍容整肅,本以為該是隻強軍,結果微微一試,才發現原來都是空架子,
跑動起來步伐混亂,神情慌張,偏偏見是幾個小孩便又張狂起來。
那頂官轎裏傳來一聲問詢:“前麵出了何事?”,聲音溫和儒雅,語調舒緩,卻又帶著不容人拒絕的氣度。
林思衡也不搭理這些兵丁,隻是微微上前一步,站在前頭,低頭,彎腰,拱手,口中朗聲說道:
“迴林鹽政的話,小人有一樁小功勞想要送給林鹽政,此外,小人鬥膽,想借林鹽政的威風,暫時庇佑我這些弟妹。”
轎夫們把轎子放下來,裏麵伸出一隻手來,輕輕掀開轎簾,從中走出一個中年男子來,
隻見其麵色溫和儒雅,身量修長,頭戴一頂四角黑紗官帽,帽後兩條黑色細帶順著微風輕輕拂動,身著一身青色官袍,腳踩白底官靴,風度翩翩,真真顯露出一種玉樹臨風的氣度來。
林思衡也不免心中感慨道:這真是好一個英俊瀟灑的中年大叔,先榮國公眼光還是毒辣。
林如海自然聽不見林思衡心中“大逆不道”的幾句吐槽。見是幾個孩子攔在轎前,有些驚訝,又聽見領頭的孩童說有一樁功勞要給自己,不免有些好笑,笑問道:
“本官初至揚州,你既知我是林如海,想來是個讀書識字的,也該知處世之道,貴在誠實,小友何以為此大言呐?”
自前不久破廟裏那一刀,不僅捅穿了嚴彪的胸膛,也一刀捅破了林思衡對這世間規矩的敬畏,他並不覺得這世界上有誰比自己高貴,又有什麽人還值得自己畏懼。
官位,權利,財富,這些世間的階層規矩,已全然不再林思衡的心中。
此時聽著林如海的詰問,看著眼前微微隨風擺動的青色官袍。林思衡也微微行禮,笑答道:
“林公見我年幼,不問我實情,便以我好為大言,這難道是林公為官治學的求真之道嗎?”
官隊中隨行眾人眼見不過一少年,又見其衣著並不華貴,居然敢反問朝廷官員,皆都十分驚異。
林如海也微覺詫異,看著眼前的少年,見其人腰杆筆直,眼神明亮,神情平靜,並不顯半點狂傲,
身體看著倒有些瘦弱,雖衣衫破舊,穿在這少年身上,竟不顯半點狼狽,反倒襯托出一派別樣從容的氣度來。
心中不免有幾分欣賞,感歎一句揚州果然人傑地靈,也向林思衡拱手致歉,口中問道:
“小友所言極是,如海傲慢了,慚愧慚愧,小友且勿見罪,不知小友是何姓名,家住何方,年歲幾何,師從何處,方才所言功勞又是指甚。”
林思衡也麵容一肅,麵色認真,拱手答道:
“不敢當林公請罪,林公乃長者,願意與小子胡言調侃幾句已是不勝榮幸,又豈有與林公見罪的道理,實在是折煞小子了。
蒙林公垂詢,小子原是西安人士,姓林,名思衡,年已九歲,並無師承,隻是跟著父親胡亂讀過幾本書,學過幾句應答罷了,實在貽笑大方。
因今年陝西大旱,朝廷雖竭力賑災,然突遭此天災,家中仍是無力支應,雙親已具都餓死在一個月前。”,
說到這裏,林思衡麵上便微微動容,紅著眼眶,語氣悲痛。像是又想起了自己死在旱災裏的可憐的父母了。
微微一頓,林思衡又拱手繼續說道:“小子其實是被一夥人販子從陝西擄掠至此,那人販子為首的叫嚴老大,十分兇惡,動輒殺人,幸而我與我身後幾位兄弟姐妹相互扶持,勠力同心,才能一路堅持走到揚州。那嚴老大今天上午聯係了揚州城裏的買家...”
說到這裏,林思衡又停了下來,眼神猶疑的看著林如海的護衛跟家仆。
林如海見狀笑道:“這些都是一路隨我南下的體己人,你不必擔憂,隻說便是。”
林思衡便也繼續說道:
“那揚州城裏的買主,原是要把我這些兄弟買去折了腿腳手臂,劃爛麵孔,叫他們去達官貴人們門前去乞討!
那買主揚言揚州城裏如這般采生折割之舉已比比皆是,而揚州官府竟不能製!我不知是何緣由。此番也隻得先來告知林公。”
聽著這話,林如海麵色沉吟,手捋頜下短須,微微思量,又問道:
“你今既在此,那嚴老大和那買主呢?”
林思衡麵上微微遲疑,作答道:
“就在前麵不遠處岔道裏的破廟中,小子為求自保,使了些手段,廢了他們的手腳,小子這一路上驚懼交加,故下手狠辣了些,有違聖人之道,實在該死”,
說罷便深深一彎腰,麵上一副十分懊悔慚愧的樣子。
林如海有些驚異的看著眼前的少年,他不知道這少年使的什麽樣的手段,竟能從人販子手裏脫身,還能反過來製住那一夥窮兇極惡的人販子。
微微使了個眼色,便有幾個兵丁離隊前去破廟查探。不多時那幾個兵丁迴返,隻抬著兩個門板,上麵躺著的正是嚴媽媽和那老乞丐。
那為首的兵丁走到林如海身旁。小聲迴道:
“小人到那破廟時隻這兩個活口了,廟內尚有五具死屍,具是成年男性,隻有兩具看著是當場身死,傷口一在脖頸,一在心髒,另外三具則都是身中劇毒,且四肢流血過多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