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拉關係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待林思衡迴了賈府,灶都已經壘好了。兩壇惠泉酒也被祥子送了來。
迴了小院,見晴雯和綠衣還餓著肚子等他,便笑道:
“往後裏我時常有事出門,若是見我日落還沒迴來,便不必等我了,你們自用飯便是。”
綠衣乖巧點頭,晴雯憋不住,耿直道:
“豈有主子沒迴來,丫鬟卻先吃飯得道理?說出去豈不是叫人說我們沒規矩。”
林思衡輕笑兩聲:
“我這裏確也沒有那許多規矩,往後我若出門幾日不迴,你難道活活餓死不成?”
晴雯嘟囔著:
“公子既出遠門,何不帶上我們?再說了,若公子果真幾日不迴,我們自然是要吃飯的。”
林思衡伸出罪惡的大手,把晴雯頭發揉得一團亂,惹得晴雯連連閃躲,又不敢跑遠。等林思衡玩夠了,方才打開剛剛丟在桌子上的包裹。
取出兩個小木匣來,給綠衣和晴雯一人一個,說道:
“打開瞧瞧,公子給你們帶了禮物。”
綠衣自小經常收到林思衡和邊城的禮物,已是習以為常了,還是很開心的打開,正是邊城挑的那隻雕花纏絲百塹鏤空銀鐲。
因店家沒有收邊城的錢,林思衡便也恬不知恥的充作己功了,隻說是邊城挑得款式。
綠衣果然喜歡,她著實不差這買鐲子的錢,隻是十分看中這鐲子的心意。
晴雯自小被母親賣給了賴嬤嬤,雖有個表哥也在府裏,卻是個酒鬼,叫多渾蟲的。
因著他媳婦的名聲,在府裏也是大名鼎鼎。
晴雯自小便不曾正兒八經收過什麽禮物,雖是賈母時常賞點零零碎碎的東西,到底算不得正經禮物。
況且如今這年月裏,又豈有主子出門,給丫鬟帶禮物的。
一時十分感動,卻又愈發覺得林思衡莫不是果真想讓她做姨娘?
便又有幾分糾結。
隻是到底伸手接過來,見裏麵也是一個銀鐲子,樣式不如綠衣手中來得精細,卻要大上一些,也十分高興。
再看向林思衡,便連因害她餓肚子那點小怨氣也盡都消融了。
把其餘東西整理一二,取了那張熊皮毯子,吩咐晴雯給賈母送去。晴雯高高興興就去了。
再取了兩隻盒子,叫綠衣給黛玉送去。
又自提了那惠泉酒和最後一隻最大的木匣,卻往王熙鳳處行去。
...
賈母用過了飯,正拉著寶玉說話,聽有人報晴雯來了,一時沒想起來晴雯是誰,倒是寶玉提醒道:
“晴雯就是老祖宗您賞給林家哥哥的喜鵲,給改了名字叫晴雯了。”
賈母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叫她進來。
晴雯雙手捧著那熊皮毯子,先對賈母屈身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得說道:
“老祖宗,今兒一早我們爺出府去辦事,迴來得時候見著這張毯子,爺覺得好,便買了來,這會兒剛迴府,便叫我給老祖宗送來。爺說了,這也是她對老祖宗一點孝心,請老祖宗收下。”
賈母雖不差一張毯子,但晚輩能記著她,她自然高興,便命鴛鴦接了來。
鴛鴦接過手,跪在賈母身側,把毯子舉到賈母眼前,賈母湊近看了看,用手一摸,便知這是好料子,微微吹一口氣,皮毛便打起兩個旋兒來。
心知林思衡用了心,對他愈發滿意,連帶著看晴雯也愈發順眼了,叫嬤嬤取了一碗玫瑰露賞給晴雯。晴雯道謝接過,便轉出門去。
寶玉看著晴雯的背影,又有些發癡,想著與晴雯再說幾句話才好,心道:
“我既是要與林家哥哥要了她來,倒不妨先與她說過,且叫她做個準備才好。”
便與賈母應付了幾句,也辭了賈母,出去追趕晴雯。
晴雯正端著那碗玫瑰露,她也愛吃這個,此番卻想著帶迴去給林思衡,腦海裏林思衡的影子還在打轉。忽聽得身後傳來喊聲:
“晴雯,晴雯!”
晴雯迴頭一看,見是寶玉,忙停下等他,見他近來,屈身一禮道:
“寶二爺叫我,是有什麽事?”
寶玉早記掛著晴雯,因而今日一早,晴雯改名的消息他便打聽得了。他自以為他原是最憐花惜玉之人,府裏的丫鬟沒有不願意去他那處的,便也直接道:
“晴雯,我去找林家哥哥,要了你到我院裏來如何?”
晴雯脾氣剛烈,聞言勃然大怒,徑自斥責道:
“寶二爺這話好沒道理!老太太既把我撥給了我們爺,我便自然是爺的人!寶二爺如今說這話,卻是大大的不該!竟以為我晴雯是三心二意之人不成!”
言罷,氣紅了臉,徑自快步走開,獨留寶玉一人站在廊下發愣。
...
且不說寶玉如何窘態,隻說綠衣到了尋到黛玉處,黛玉正靠在床上看書,見她又來,心知必是師兄吩咐的,忙叫她近前。
綠衣也不見外,笑嘻嘻坐到床頭,也沒用什麽托盤,隻一手一個匣子,先丟了一個給雪雁,再把另一個匣子雙手遞給黛玉道:
”公子今日出府辦事,剛才方迴,叫我把這個給姑娘送來。姑娘快看看喜不喜歡。”
黛玉也很自然的便收下,隨手打開,卻見裏麵一黃翡手鐲,上雕一鹿,栩栩如生,戴上一瞧,果然相配,十分滿意,心道果然還是師兄了解自己。
今日白天時寶玉來了一遭,要來尋她說話。還想要往她臥房裏進,好在是被紫鵑攔住了。
她雖知寶玉無甚壞心,心中卻也著惱。
隻是自己又不好不見,隻得敷衍應和一番,寶玉糾纏了好一陣子,快用飯時才走。
黛玉原有幾分疲憊,這會子卻神采奕奕起來,拉著綠衣打聽師兄今日出府做了什麽。綠衣雖心裏有數,卻也不敢說給黛玉知道,隻說公子是出去訪友去了。
待綠衣離開,紫鵑看著自家姑娘手腕上的手鐲,又見綠衣也得了個銀鐲子,她雖沒有,卻並不以為意,便是果真有給她的,她這會子也不能要。
她是黛玉的貼身丫鬟,收外男手鐲,那她成什麽了?隻以為是姑娘還小,便也隻隱晦提點道:
“姑娘,這塊鐲子,我瞧著價格不菲,就這麽收了,是不是有些不妥?”
黛玉何等敏銳,一聽便知紫鵑的心思,便有些氣惱道:
“我與師兄自小一塊長大,打小他送我我送他的,也不知贈了多少禮,有什麽稀奇?偏隻這會子生疏了不成?就你們會胡思亂想。”
把書一撂,被子往頭上一蒙,便作勢要睡覺。
紫鵑見自己自討了沒趣,也不多說,隻是哄著黛玉叫她把被子蓋好。
黛玉又何曾真個生氣,不一會兒,兩姐妹便又有說有笑的好起來了。
...
林思衡尋到王熙鳳處時,賈璉今晚卻正好在府裏,聽興兒進來傳話,便好奇的問王熙鳳:
“是昨兒才來的林姑父的弟子?這會子跑來做甚?你昨兒見過,這人如何?”
王熙鳳斜他一眼笑道:
“不過昨兒才見一麵,我又哪裏知道他是個什麽人物,不過我瞧著倒是個出手大方的,昨兒一見麵,倒給三春一個送了支金釵,怕不是得有千八百兩銀子。
說是今兒一早出門去了,這會子找來,莫不是有什麽事?”
便忙叫平兒去引他進來,林思衡見是平兒迎出來,也忙道:
“平姑娘好。冒昧打擾,二嫂子可睡下了?”
平兒笑道:
“衡大爺來得倒巧,奶奶還沒睡呢,二爺也在家。”
這稱唿聽得林思衡直搖頭,忙說道:
“平姑娘叫我一聲衡兄弟也就是了,衡大爺聽著實在奇怪。若不然,叫我衡少爺也可。”
平兒便也笑著改口稱他林少爺,說著便引他進來。王熙鳳和賈璉已一並在客廳裏坐著了。
林思衡進來,先把手裏東西放下,方才行了個禮說道:
“聽說二哥愛飲酒,我今日出府,過一家酒樓叫惠泉居的,賣的酒倒不錯,因而給二哥帶了些,不知可能合二哥胃口。
再給二嫂也備了一件禮物,昨兒我與師妹進府,倒累得二嫂子奔波忙碌,實在過意不去。”
賈璉一聽有惠泉酒,喜不自勝,當即便對林思衡態度親熱起來,這兩壇子酒,少說得有二三十銀子,王熙鳳平日裏管他又嚴,等閑他還真舍不得喝。
王熙鳳也接過那匣子,並不見外,徑自打開看了一看,見裏麵倒是個偌大的金項圈,愣了一愣,沒弄懂這是個什麽路數,不過到底是金子,又在心底暗讚一番林思衡出手大方,也笑道:
“林兄弟這話未免見外,這又算個什麽事了,哪裏還要勞動你跑這一趟,林兄弟若是有什麽旁的事,直說便也是了,我與你二哥自不推辭。”
林思衡見王熙鳳如此,便也直來直去道:
“此來,一是感謝二嫂昨兒照料周全,今早又給二嫂添了麻煩,小弟心中感激不盡,此外,倒真有一事,想請璉二哥幫忙。
我此來京師,有一兄弟,倒會些冶煉之術,想著在城外辦個冶鐵廠,隻是這官府文書,卻不好拿,小弟初來京師,人生地不熟,隻得找到二哥這裏了,還請二哥周全一二...”
迴了小院,見晴雯和綠衣還餓著肚子等他,便笑道:
“往後裏我時常有事出門,若是見我日落還沒迴來,便不必等我了,你們自用飯便是。”
綠衣乖巧點頭,晴雯憋不住,耿直道:
“豈有主子沒迴來,丫鬟卻先吃飯得道理?說出去豈不是叫人說我們沒規矩。”
林思衡輕笑兩聲:
“我這裏確也沒有那許多規矩,往後我若出門幾日不迴,你難道活活餓死不成?”
晴雯嘟囔著:
“公子既出遠門,何不帶上我們?再說了,若公子果真幾日不迴,我們自然是要吃飯的。”
林思衡伸出罪惡的大手,把晴雯頭發揉得一團亂,惹得晴雯連連閃躲,又不敢跑遠。等林思衡玩夠了,方才打開剛剛丟在桌子上的包裹。
取出兩個小木匣來,給綠衣和晴雯一人一個,說道:
“打開瞧瞧,公子給你們帶了禮物。”
綠衣自小經常收到林思衡和邊城的禮物,已是習以為常了,還是很開心的打開,正是邊城挑的那隻雕花纏絲百塹鏤空銀鐲。
因店家沒有收邊城的錢,林思衡便也恬不知恥的充作己功了,隻說是邊城挑得款式。
綠衣果然喜歡,她著實不差這買鐲子的錢,隻是十分看中這鐲子的心意。
晴雯自小被母親賣給了賴嬤嬤,雖有個表哥也在府裏,卻是個酒鬼,叫多渾蟲的。
因著他媳婦的名聲,在府裏也是大名鼎鼎。
晴雯自小便不曾正兒八經收過什麽禮物,雖是賈母時常賞點零零碎碎的東西,到底算不得正經禮物。
況且如今這年月裏,又豈有主子出門,給丫鬟帶禮物的。
一時十分感動,卻又愈發覺得林思衡莫不是果真想讓她做姨娘?
便又有幾分糾結。
隻是到底伸手接過來,見裏麵也是一個銀鐲子,樣式不如綠衣手中來得精細,卻要大上一些,也十分高興。
再看向林思衡,便連因害她餓肚子那點小怨氣也盡都消融了。
把其餘東西整理一二,取了那張熊皮毯子,吩咐晴雯給賈母送去。晴雯高高興興就去了。
再取了兩隻盒子,叫綠衣給黛玉送去。
又自提了那惠泉酒和最後一隻最大的木匣,卻往王熙鳳處行去。
...
賈母用過了飯,正拉著寶玉說話,聽有人報晴雯來了,一時沒想起來晴雯是誰,倒是寶玉提醒道:
“晴雯就是老祖宗您賞給林家哥哥的喜鵲,給改了名字叫晴雯了。”
賈母這才反應過來,連忙叫她進來。
晴雯雙手捧著那熊皮毯子,先對賈母屈身行了一禮,恭恭敬敬得說道:
“老祖宗,今兒一早我們爺出府去辦事,迴來得時候見著這張毯子,爺覺得好,便買了來,這會兒剛迴府,便叫我給老祖宗送來。爺說了,這也是她對老祖宗一點孝心,請老祖宗收下。”
賈母雖不差一張毯子,但晚輩能記著她,她自然高興,便命鴛鴦接了來。
鴛鴦接過手,跪在賈母身側,把毯子舉到賈母眼前,賈母湊近看了看,用手一摸,便知這是好料子,微微吹一口氣,皮毛便打起兩個旋兒來。
心知林思衡用了心,對他愈發滿意,連帶著看晴雯也愈發順眼了,叫嬤嬤取了一碗玫瑰露賞給晴雯。晴雯道謝接過,便轉出門去。
寶玉看著晴雯的背影,又有些發癡,想著與晴雯再說幾句話才好,心道:
“我既是要與林家哥哥要了她來,倒不妨先與她說過,且叫她做個準備才好。”
便與賈母應付了幾句,也辭了賈母,出去追趕晴雯。
晴雯正端著那碗玫瑰露,她也愛吃這個,此番卻想著帶迴去給林思衡,腦海裏林思衡的影子還在打轉。忽聽得身後傳來喊聲:
“晴雯,晴雯!”
晴雯迴頭一看,見是寶玉,忙停下等他,見他近來,屈身一禮道:
“寶二爺叫我,是有什麽事?”
寶玉早記掛著晴雯,因而今日一早,晴雯改名的消息他便打聽得了。他自以為他原是最憐花惜玉之人,府裏的丫鬟沒有不願意去他那處的,便也直接道:
“晴雯,我去找林家哥哥,要了你到我院裏來如何?”
晴雯脾氣剛烈,聞言勃然大怒,徑自斥責道:
“寶二爺這話好沒道理!老太太既把我撥給了我們爺,我便自然是爺的人!寶二爺如今說這話,卻是大大的不該!竟以為我晴雯是三心二意之人不成!”
言罷,氣紅了臉,徑自快步走開,獨留寶玉一人站在廊下發愣。
...
且不說寶玉如何窘態,隻說綠衣到了尋到黛玉處,黛玉正靠在床上看書,見她又來,心知必是師兄吩咐的,忙叫她近前。
綠衣也不見外,笑嘻嘻坐到床頭,也沒用什麽托盤,隻一手一個匣子,先丟了一個給雪雁,再把另一個匣子雙手遞給黛玉道:
”公子今日出府辦事,剛才方迴,叫我把這個給姑娘送來。姑娘快看看喜不喜歡。”
黛玉也很自然的便收下,隨手打開,卻見裏麵一黃翡手鐲,上雕一鹿,栩栩如生,戴上一瞧,果然相配,十分滿意,心道果然還是師兄了解自己。
今日白天時寶玉來了一遭,要來尋她說話。還想要往她臥房裏進,好在是被紫鵑攔住了。
她雖知寶玉無甚壞心,心中卻也著惱。
隻是自己又不好不見,隻得敷衍應和一番,寶玉糾纏了好一陣子,快用飯時才走。
黛玉原有幾分疲憊,這會子卻神采奕奕起來,拉著綠衣打聽師兄今日出府做了什麽。綠衣雖心裏有數,卻也不敢說給黛玉知道,隻說公子是出去訪友去了。
待綠衣離開,紫鵑看著自家姑娘手腕上的手鐲,又見綠衣也得了個銀鐲子,她雖沒有,卻並不以為意,便是果真有給她的,她這會子也不能要。
她是黛玉的貼身丫鬟,收外男手鐲,那她成什麽了?隻以為是姑娘還小,便也隻隱晦提點道:
“姑娘,這塊鐲子,我瞧著價格不菲,就這麽收了,是不是有些不妥?”
黛玉何等敏銳,一聽便知紫鵑的心思,便有些氣惱道:
“我與師兄自小一塊長大,打小他送我我送他的,也不知贈了多少禮,有什麽稀奇?偏隻這會子生疏了不成?就你們會胡思亂想。”
把書一撂,被子往頭上一蒙,便作勢要睡覺。
紫鵑見自己自討了沒趣,也不多說,隻是哄著黛玉叫她把被子蓋好。
黛玉又何曾真個生氣,不一會兒,兩姐妹便又有說有笑的好起來了。
...
林思衡尋到王熙鳳處時,賈璉今晚卻正好在府裏,聽興兒進來傳話,便好奇的問王熙鳳:
“是昨兒才來的林姑父的弟子?這會子跑來做甚?你昨兒見過,這人如何?”
王熙鳳斜他一眼笑道:
“不過昨兒才見一麵,我又哪裏知道他是個什麽人物,不過我瞧著倒是個出手大方的,昨兒一見麵,倒給三春一個送了支金釵,怕不是得有千八百兩銀子。
說是今兒一早出門去了,這會子找來,莫不是有什麽事?”
便忙叫平兒去引他進來,林思衡見是平兒迎出來,也忙道:
“平姑娘好。冒昧打擾,二嫂子可睡下了?”
平兒笑道:
“衡大爺來得倒巧,奶奶還沒睡呢,二爺也在家。”
這稱唿聽得林思衡直搖頭,忙說道:
“平姑娘叫我一聲衡兄弟也就是了,衡大爺聽著實在奇怪。若不然,叫我衡少爺也可。”
平兒便也笑著改口稱他林少爺,說著便引他進來。王熙鳳和賈璉已一並在客廳裏坐著了。
林思衡進來,先把手裏東西放下,方才行了個禮說道:
“聽說二哥愛飲酒,我今日出府,過一家酒樓叫惠泉居的,賣的酒倒不錯,因而給二哥帶了些,不知可能合二哥胃口。
再給二嫂也備了一件禮物,昨兒我與師妹進府,倒累得二嫂子奔波忙碌,實在過意不去。”
賈璉一聽有惠泉酒,喜不自勝,當即便對林思衡態度親熱起來,這兩壇子酒,少說得有二三十銀子,王熙鳳平日裏管他又嚴,等閑他還真舍不得喝。
王熙鳳也接過那匣子,並不見外,徑自打開看了一看,見裏麵倒是個偌大的金項圈,愣了一愣,沒弄懂這是個什麽路數,不過到底是金子,又在心底暗讚一番林思衡出手大方,也笑道:
“林兄弟這話未免見外,這又算個什麽事了,哪裏還要勞動你跑這一趟,林兄弟若是有什麽旁的事,直說便也是了,我與你二哥自不推辭。”
林思衡見王熙鳳如此,便也直來直去道:
“此來,一是感謝二嫂昨兒照料周全,今早又給二嫂添了麻煩,小弟心中感激不盡,此外,倒真有一事,想請璉二哥幫忙。
我此來京師,有一兄弟,倒會些冶煉之術,想著在城外辦個冶鐵廠,隻是這官府文書,卻不好拿,小弟初來京師,人生地不熟,隻得找到二哥這裏了,還請二哥周全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