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香菱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過得幾日,薛姨媽隨意尋個由頭,擺了宴席,往賈府裏幾個正經主子處都送了請帖。
賈母原本就不甚待見薛家,自然不去,王夫人和王熙鳳夫婦也都推托了,到底是隻去了幾個少爺小姐。
林思衡到梨香院時,黛玉,三春,寶玉俱都在了,薛姨媽正將寶玉攬在身前,滿臉疼愛,一口一個“我的兒”。
林思衡上前行過禮,自尋了位置坐了,薛姨媽忙叫同喜奉茶。
黛玉也悄悄摸過來,占了他身邊空位,探春坐了另一側,與他聊起書中故事來。
那書已略略寫了一二章迴,前些日子探春問他該取何名為好?林思衡隨口報了個“儒林外史”,便也就定下來了。
今日來的都是年輕人,寶釵雖端莊自持,因自小打理家業,也並不比理學大家裏的閨秀一般忌諱許多。
況且除了林思衡,俱是親戚,又都見過,自無甚好避諱的。
因而不多時,也從裏間轉出來做陪,身後跟著三個丫鬟。
鶯兒前些日子已見過,再有一年齡小的,麵容清秀,估摸著該是水杏。
此外最後頭還跟著一個,個子略高些,隻是身材極為瘦弱,穿著一身半舊靛藍鑲領淺灰底子印花交領長襖。
低著頭,並不敢看人,偶爾抬起頭來,便見眉心處有一胭脂記,頭發略有些幹枯,麵色也是一副病弱得暗黃。
伸出袖子的雙手上,隱隱可見未散幹淨的淤痕青腫。
眼神有些呆滯木訥,麵上雖無甚神采,卻從骨子裏便生出一股悲苦的韻味來,叫人忍不住心生憐憫。
恰如崖邊枯木,道旁衰草!
林思衡一見那枚胭脂記,便知這必是香菱了,竟不由怔了一怔,身子微不可察得往寶釵方向傾了一傾。
黛玉就坐在他身邊,他這一番動作雖不起眼,卻不能瞞過黛玉去。
眉頭不由一皺,以為師兄也跟寶玉一般,對寶釵上了心。
心裏正有些煩悶,隻是細細看著,卻又不像。
若依著師兄剛剛的眼神動作,倒像是在看寶釵身後了。
黛玉一方麵放下心來,一方麵也有些好奇。
鶯兒和水杏她都認識,雖都可稱一句秀麗,到底連師兄身邊的晴雯也比不過。
那就是在看最後一個了,徑自開口問道:
“寶姐姐,這個丫頭我倒還不曾見過,是叫什麽?”
寶釵便笑道:
“這是香菱,往日裏都待在府上,你倒也不曾見過。”
黛玉又細細打量了,卻也隻覺得平常,雖是楚楚可憐,若論豔色,也還不及晴雯。
心中不解師兄緣何一時有些失態,莫不是見這丫頭可憐,發了善心不成?
黛玉連晴雯尚且不放在心上,更遑論香菱了,雖也覺得這丫頭瞧著有幾分可憐,隻是到底是薛家的丫頭,一時也撂開手去。
眾人閑聊了一番話,不多時,有丫鬟來報,說是酒菜已備好了,眾人便都起身隨薛姨媽往後堂裏去。
薛姨媽是在座唯一一個長輩,自坐了上首,沒人能跟她爭的。
又拉了寶玉坐在左側,還要拉黛玉往右手邊坐了,黛玉卻隻不著痕跡的一躲,笑道:
“寶姐姐較我年長,豈有我坐上頭的道理?雖是姨媽疼愛,也還是請寶姐姐坐罷。”
便自在右手邊第二位坐了。
薛姨媽隻道黛玉太客氣,也不並不往心裏去,叫寶釵坐了。
寶玉初時有些悵然若失,他自然是想黛玉坐在對麵的,不過也隻一時,便又與寶釵熱切起來了。
林思衡不等薛姨媽安排,徑自在寶玉下首坐了,倒也正合禮數,對麵恰是黛玉。
林思衡故作促狹得對黛玉眨眨眼睛,黛玉小臉微微一紅,輕輕瞪他一眼,又低頭飲了一口酒,不再看他。
隨即三春也都落座,迎春坐在黛玉身邊,探春挨著林思衡坐了,惜春又往下。
姨媽正要吩咐開宴,寶玉忽又問道:
“怎不見蟠大哥?”
薛姨媽便道:
“我的兒,你蟠兄弟素來是個混鬧的性子,今日裏這麽多姐姐妹妹在,若一時衝撞了反倒失禮,早早打發出去了。
他到哪裏沒的頑,倒難為你記掛他,不必管他。
今日裏都是年輕人,都隨意著,不必拘著禮數,隻要盡興方好。”
言罷,便叫同貴去廚房吩咐酒菜。
不多時,便有一道道酒菜如流水一般傳上來:
水晶肴肉,酒糟鵝掌,銀絲魚羹...,樣式紛呈,竟不輸賈府多少。
薛姨媽客氣道:
“我這裏準備不足,菜式簡陋,倒怠慢貴客了,暫且將就些,容姨媽好好準備著,再請你們過來。平日裏若有空閑,也隻管常來坐坐。”
眾人都忙向姨媽稱謝。
姨媽見其餘眾人身後都有丫鬟伺候著,卻隻林思衡是自己一人來的,便要叫同喜過去倒酒。林思衡忙起身推辭道:
“同喜是姨媽的丫鬟,哪裏有叫她伺候晚輩的道理,我已這麽大人了,吃個飯倒也不必服侍什麽了。”
黛玉眼珠子略轉了轉,故作促狹道:
“寶姐姐跟著三個丫鬟,何不勻一個與我師兄?”
這話說得寶釵一愣,一時還真不好直接拒絕了。
隻是鶯兒和水杏都是她從小到大的貼身丫鬟,沒有去服侍旁人的道理,隻得迴頭道:
“香菱,你去幫林大哥倒酒。”
香菱仍是低著頭,輕輕應了。便轉到林思衡身後,為他斟酒布菜。
林思衡忙謝過了,微微扭頭打量香菱時,卻見她伸手斟酒時,露出的手腕上,傷痕愈發密集可怖,一條條青紫色的痕跡觸目驚心!
林思衡心中竟生出一股火氣來,愈發厭棄薛蟠。
席間薛姨媽禮數周到,絕不肯冷落了一人。
隻是對寶玉尤為重視,一時問他飯菜可能合胃口?一時又怕他飲了冷酒胃口不適,要叫人給他溫熱了再飲。
關懷備至,竟像是真拿寶玉當兒子疼愛一般,寶玉果然也覺得賓至如歸,席上愈發自在,連連向薛姨媽和寶釵黛玉敬酒。
薛姨媽和寶釵也是酒到杯幹,黛玉隻略飲了一杯,便推托不飲。寶玉心知黛玉身體羸弱,也不強求。
林思衡也向薛姨媽敬了一杯酒,正不準備多飲,偏是探春這丫頭,要來鬧他。時不時便要敬林思衡一杯,偏偏年紀又小,酒量一般,沒喝幾口就有些臉紅。
惜春見有探春帶頭,也過來磨他,隻是可恨單她一人因著年紀太小,飲的果酒,根本也不醉人的,林思衡又不好怠慢這小丫頭,隻得吃了這悶虧。
一時迎春竟也咬了咬牙,起身敬他一杯,倒叫林思衡心中有些驚奇,這可真不像迎春的性子!又忙舉杯應了。
如此一來,不知不覺倒也飲了不少,卻與原先的打算南轅北轍。
黛玉本欲作怪,也來勸他酒,隻是一來他方才拒了寶玉,這會子再飲,場麵上不好看,二來,她本人卻也談不上有什麽酒量可言,再者,眼見師兄被三春“灌酒”,竟一時也不太忍心,隻得作罷。
待罷了宴,早已是月上枝頭的時候了。
薛姨媽又安排仆役丫鬟,打著燈籠,安排人送他們迴去。
梨香院離著小院不遠,幾步路的功夫,綠衣晴雯早早聽著動靜迎了出來,聞著他身上有酒氣,便要過來攙他。
林思衡也並不客氣,由得兩人一人扶一邊,正要邁進屋子裏,忽覺得背後一涼,迴頭看時,竟見有雪花紛紛揚揚,如鹽如絮,在月色的映照下,顯出星星點點的熒光來。
又是一年冬天。
賈母原本就不甚待見薛家,自然不去,王夫人和王熙鳳夫婦也都推托了,到底是隻去了幾個少爺小姐。
林思衡到梨香院時,黛玉,三春,寶玉俱都在了,薛姨媽正將寶玉攬在身前,滿臉疼愛,一口一個“我的兒”。
林思衡上前行過禮,自尋了位置坐了,薛姨媽忙叫同喜奉茶。
黛玉也悄悄摸過來,占了他身邊空位,探春坐了另一側,與他聊起書中故事來。
那書已略略寫了一二章迴,前些日子探春問他該取何名為好?林思衡隨口報了個“儒林外史”,便也就定下來了。
今日來的都是年輕人,寶釵雖端莊自持,因自小打理家業,也並不比理學大家裏的閨秀一般忌諱許多。
況且除了林思衡,俱是親戚,又都見過,自無甚好避諱的。
因而不多時,也從裏間轉出來做陪,身後跟著三個丫鬟。
鶯兒前些日子已見過,再有一年齡小的,麵容清秀,估摸著該是水杏。
此外最後頭還跟著一個,個子略高些,隻是身材極為瘦弱,穿著一身半舊靛藍鑲領淺灰底子印花交領長襖。
低著頭,並不敢看人,偶爾抬起頭來,便見眉心處有一胭脂記,頭發略有些幹枯,麵色也是一副病弱得暗黃。
伸出袖子的雙手上,隱隱可見未散幹淨的淤痕青腫。
眼神有些呆滯木訥,麵上雖無甚神采,卻從骨子裏便生出一股悲苦的韻味來,叫人忍不住心生憐憫。
恰如崖邊枯木,道旁衰草!
林思衡一見那枚胭脂記,便知這必是香菱了,竟不由怔了一怔,身子微不可察得往寶釵方向傾了一傾。
黛玉就坐在他身邊,他這一番動作雖不起眼,卻不能瞞過黛玉去。
眉頭不由一皺,以為師兄也跟寶玉一般,對寶釵上了心。
心裏正有些煩悶,隻是細細看著,卻又不像。
若依著師兄剛剛的眼神動作,倒像是在看寶釵身後了。
黛玉一方麵放下心來,一方麵也有些好奇。
鶯兒和水杏她都認識,雖都可稱一句秀麗,到底連師兄身邊的晴雯也比不過。
那就是在看最後一個了,徑自開口問道:
“寶姐姐,這個丫頭我倒還不曾見過,是叫什麽?”
寶釵便笑道:
“這是香菱,往日裏都待在府上,你倒也不曾見過。”
黛玉又細細打量了,卻也隻覺得平常,雖是楚楚可憐,若論豔色,也還不及晴雯。
心中不解師兄緣何一時有些失態,莫不是見這丫頭可憐,發了善心不成?
黛玉連晴雯尚且不放在心上,更遑論香菱了,雖也覺得這丫頭瞧著有幾分可憐,隻是到底是薛家的丫頭,一時也撂開手去。
眾人閑聊了一番話,不多時,有丫鬟來報,說是酒菜已備好了,眾人便都起身隨薛姨媽往後堂裏去。
薛姨媽是在座唯一一個長輩,自坐了上首,沒人能跟她爭的。
又拉了寶玉坐在左側,還要拉黛玉往右手邊坐了,黛玉卻隻不著痕跡的一躲,笑道:
“寶姐姐較我年長,豈有我坐上頭的道理?雖是姨媽疼愛,也還是請寶姐姐坐罷。”
便自在右手邊第二位坐了。
薛姨媽隻道黛玉太客氣,也不並不往心裏去,叫寶釵坐了。
寶玉初時有些悵然若失,他自然是想黛玉坐在對麵的,不過也隻一時,便又與寶釵熱切起來了。
林思衡不等薛姨媽安排,徑自在寶玉下首坐了,倒也正合禮數,對麵恰是黛玉。
林思衡故作促狹得對黛玉眨眨眼睛,黛玉小臉微微一紅,輕輕瞪他一眼,又低頭飲了一口酒,不再看他。
隨即三春也都落座,迎春坐在黛玉身邊,探春挨著林思衡坐了,惜春又往下。
姨媽正要吩咐開宴,寶玉忽又問道:
“怎不見蟠大哥?”
薛姨媽便道:
“我的兒,你蟠兄弟素來是個混鬧的性子,今日裏這麽多姐姐妹妹在,若一時衝撞了反倒失禮,早早打發出去了。
他到哪裏沒的頑,倒難為你記掛他,不必管他。
今日裏都是年輕人,都隨意著,不必拘著禮數,隻要盡興方好。”
言罷,便叫同貴去廚房吩咐酒菜。
不多時,便有一道道酒菜如流水一般傳上來:
水晶肴肉,酒糟鵝掌,銀絲魚羹...,樣式紛呈,竟不輸賈府多少。
薛姨媽客氣道:
“我這裏準備不足,菜式簡陋,倒怠慢貴客了,暫且將就些,容姨媽好好準備著,再請你們過來。平日裏若有空閑,也隻管常來坐坐。”
眾人都忙向姨媽稱謝。
姨媽見其餘眾人身後都有丫鬟伺候著,卻隻林思衡是自己一人來的,便要叫同喜過去倒酒。林思衡忙起身推辭道:
“同喜是姨媽的丫鬟,哪裏有叫她伺候晚輩的道理,我已這麽大人了,吃個飯倒也不必服侍什麽了。”
黛玉眼珠子略轉了轉,故作促狹道:
“寶姐姐跟著三個丫鬟,何不勻一個與我師兄?”
這話說得寶釵一愣,一時還真不好直接拒絕了。
隻是鶯兒和水杏都是她從小到大的貼身丫鬟,沒有去服侍旁人的道理,隻得迴頭道:
“香菱,你去幫林大哥倒酒。”
香菱仍是低著頭,輕輕應了。便轉到林思衡身後,為他斟酒布菜。
林思衡忙謝過了,微微扭頭打量香菱時,卻見她伸手斟酒時,露出的手腕上,傷痕愈發密集可怖,一條條青紫色的痕跡觸目驚心!
林思衡心中竟生出一股火氣來,愈發厭棄薛蟠。
席間薛姨媽禮數周到,絕不肯冷落了一人。
隻是對寶玉尤為重視,一時問他飯菜可能合胃口?一時又怕他飲了冷酒胃口不適,要叫人給他溫熱了再飲。
關懷備至,竟像是真拿寶玉當兒子疼愛一般,寶玉果然也覺得賓至如歸,席上愈發自在,連連向薛姨媽和寶釵黛玉敬酒。
薛姨媽和寶釵也是酒到杯幹,黛玉隻略飲了一杯,便推托不飲。寶玉心知黛玉身體羸弱,也不強求。
林思衡也向薛姨媽敬了一杯酒,正不準備多飲,偏是探春這丫頭,要來鬧他。時不時便要敬林思衡一杯,偏偏年紀又小,酒量一般,沒喝幾口就有些臉紅。
惜春見有探春帶頭,也過來磨他,隻是可恨單她一人因著年紀太小,飲的果酒,根本也不醉人的,林思衡又不好怠慢這小丫頭,隻得吃了這悶虧。
一時迎春竟也咬了咬牙,起身敬他一杯,倒叫林思衡心中有些驚奇,這可真不像迎春的性子!又忙舉杯應了。
如此一來,不知不覺倒也飲了不少,卻與原先的打算南轅北轍。
黛玉本欲作怪,也來勸他酒,隻是一來他方才拒了寶玉,這會子再飲,場麵上不好看,二來,她本人卻也談不上有什麽酒量可言,再者,眼見師兄被三春“灌酒”,竟一時也不太忍心,隻得作罷。
待罷了宴,早已是月上枝頭的時候了。
薛姨媽又安排仆役丫鬟,打著燈籠,安排人送他們迴去。
梨香院離著小院不遠,幾步路的功夫,綠衣晴雯早早聽著動靜迎了出來,聞著他身上有酒氣,便要過來攙他。
林思衡也並不客氣,由得兩人一人扶一邊,正要邁進屋子裏,忽覺得背後一涼,迴頭看時,竟見有雪花紛紛揚揚,如鹽如絮,在月色的映照下,顯出星星點點的熒光來。
又是一年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