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初見端倪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您且坐下,老人家,您方才的意思我已是知道了。說起來是親戚之間,原本不該等你們上門,就應該照料到的。
隻是如今家裏事情太雜,太太又漸不管事,我又是年輕不知數的,一時間接手過來,倒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
再則像咱們這樣的家裏,外頭看著轟轟烈烈的,殊不知大又大的艱難,說著也未必有人信。”
劉姥姥聽到這裏,隻當鳳姐兒是要推脫,心裏突突的,又聽得鳳姐繼續道:
“您今兒既然大老遠來了,又是頭一迴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手迴去,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倒還留著沒動,你若不嫌少,且拿迴去吧,給孩子做兩件衣裳。”
劉姥姥聽到這裏,喜不自勝,忙也應著話道:
“您府裏頭這麽些人,我也是知道艱難的,隻是俗話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是怎樣,您拔跟寒毛,也比我們腰粗呢!”
周瑞家的見她說的不像,剛要打斷,忽聽得外頭豐兒喊道:
“林大爺來了。”
王熙鳳一愣,旋即起身,平兒早已先迎出去了。劉姥姥見這動靜,也不敢坐著,連忙起身站到一旁。
不一會兒,平兒在外頭掀開掛著的大紅氈簾,跟著進來一位年輕公子哥,懷裏還抱著一個嬰兒。
那嬰兒在他懷裏也不哭鬧,大眼睛滴溜溜到處亂轉,順便往嘴裏塞根手指頭猛嘬。
王熙鳳往前迎了兩步,笑道:
“你怎麽把囡囡抱過來了?”
便要伸手去接。
林思衡微微側身,躲開鳳姐的手,仍是把孩子抱在手裏,笑著說:
“還說呢,你們這頭倒是熱鬧,把這小姑奶奶和嬤嬤兩個人丟那頭,我來的時候剛好碰見她睡醒了,正鬧著呢,順帶著哄一哄,你還別說,我一去這小姑奶奶就不哭了。你瞧,這不好好的。”
鳳姐笑個不停,又坐迴去:
“你如今也大了,倒也正到了婚配的年紀,趕明兒且自己生養一個去,也不用來搶我這個。”
林思衡微微撇嘴,不等鳳姐招唿,隨意尋了張椅子坐了。平兒沏了茶來,用一杯茶,把孩子換過去。
鳳姐以為他是有什麽事,先打發了周瑞家的出去,方才笑問道:
“你林大老爺,今兒怎麽有空上門來著?可是有什麽吩咐?”
林思衡隨意從懷裏取出賬冊,交給平兒遞過去,方道:
“今兒沒什麽事,隨意走走,正好把這賬冊帶過來給你瞧瞧,曉得你也是等了兩天了,再不送來,我怕你要打上門去。”
鳳姐兒隨他調侃,也不惱,接過賬本,倒也並不急著看,隻是隨意寒暄起來。
林思衡此時才做不經意看到旁邊站著的劉姥姥,方才問道:
“這位老太太是何人?我在府裏倒不曾見過。”
劉姥姥已是站了有一會兒了,她剛剛就想跟著周瑞家的出去,隻是因鳳姐許諾的二十兩銀子還沒拿到,她又站得靠裏,竟僵在那了。如今聽得林思衡問起,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話。
平兒便小聲提醒道:
“這是府裏原姑奶奶那邊的爺們,你叫一聲林大爺也就是了。”
那劉姥姥因他是個男的,本就比對鳳姐兒更敬畏三分,聽著平兒的話,便靠跪下來給她磕頭。林思衡忙把手裏杯子放下,扶她起來到一旁坐了。口中隻道:
“您坐著,一把年紀了,且不必跪我。”
鳳姐介紹說:
“這位劉姥姥,原是我們王家的親戚,住在城外頭,臨近年關了,過來看看我們,倒沒旁的事。”
林思衡見果真是劉姥姥,細細打量兩眼,又問了話:
“今年收成如何?可有什麽水旱災害?外麵糧價多少?稅收可還能支應得起?”
劉姥姥也是個細心人,竟一一答了。
林思衡將其迴答與黃雀報給自己的數據兩相印證一番,自有一番結論。
末了,又從懷裏取出二十兩銀子來遞過去,說道:
“您今兒大老遠來一趟,這是做晚輩的一點心意,且拿迴去,給孩子做兩身衣裳。”
鳳姐聽著這話一時心頭古怪得緊,覺著林思衡怕不是剛剛偷聽自己說話了,隻是這裏裏外外這麽多丫鬟仆婦的,說起來也不像。
劉姥姥雖是想拿,隻是既已得了鳳姐許諾,解了家裏燃眉之急,這會子倒也連連推辭起來。
鳳姐便玩笑道:
“既是他要給,姥姥就且收著,往日裏,便連我們想要他的銀子,也得費一番口舌呢。
如今他既然發善心,還不趕緊收著。”
劉姥姥這才唯唯諾諾,伸手接了,連連道謝。
平兒把孩子交給奶嬤嬤照看著,領了劉姥姥爺孫出去。
王熙鳳又吩咐平兒取了那二十兩銀子,再額外取一吊錢,叫劉姥姥坐車迴去,免得路上摔了。
林思衡笑問鳳姐兒:
“我不知二嫂子竟是這樣一個善心人來著?”
鳳姐兒聽著這話便白他一眼:
“我原來竟是個母夜叉不成?也是府裏的親戚,捎帶手的幫一把罷了。”
兩人又就著民豐樓的事務聊了幾句。平兒走迴來,隻說都妥當了,又提道:
“東府裏小蓉大爺過府來了。”
王熙鳳便叫豐兒領他進來。不多時,賈蓉也來到偏廳,見林思衡正在這裏,忙先行了一禮,口稱:
“給林叔請安。”
接著又對王熙鳳道:
“因明兒府裏要來一個要緊的客人,我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借上迴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略擺一擺。”
鳳姐拿喬道:
“你來的可晚了,已給了別人了。”
賈蓉笑嘻嘻半跪著,求情道:
“嬸子是知道的,嬸子若不借,迴去老爺隻怪我不會說話,必又是一通好打。且可憐可憐侄兒罷。”
鳳姐兒沒好氣道:
“你們放在自家的好東西不用,偏要來借我的,難道我們王家的東西,就都是好的不成。若磕碰壞了一點,你可仔細你的皮。”
便叫平兒去取了庫房鑰匙來,賈蓉忙道:
“我親自去,別叫那些莽撞人亂碰。”
起身便要往外走。王熙鳳忽然又把他叫住,關切道:
“我近日裏,聽著府裏丫鬟說,你媳婦生了病,可好著些?有什麽吃的用的,一時若湊不齊,隻管來找我,府裏的事情你也多擔著些,既生了病,不可叫她太過勞累了。”
賈蓉麵上微不可察得僵了僵,有些冷淡得笑道:
“倒也沒什麽大礙,聽大夫說,不過是些常見的女兒家的病罷了,休養休養也就好了,倒難為嬸子掛心。”
鳳姐聞此,便也放了心,打發了賈蓉出去。
既說起這玻璃炕屏,鳳姐又奇道:
“說來也怪,京裏這陣子多出一個如意齋來,離你那樓也近,時不時倒有兩件玻璃器物,據說樣式精美,價格騰貴,也不知道是怎麽弄的。
你那南柯夢,不就是用的玻璃瓶子?可知道這如意齋的底細?
我聽著來府裏的各家太太說起這事,竟像是誰都沒打聽出來似的。據說前陣子有個伯爵家裏,使了手段要耍橫,好像也是不了了之。”
林思衡隻道:
“我那樓裏,就那麽一樣玻璃器,自是找人買的。又哪裏知道如意齋的底細。”
言罷,低頭飲了一口茶。
兩人又略略說了幾句,眼瞅著要到晌午,林思衡起身告辭,王熙鳳送了幾步,也開始忙活起府裏頭無窮無盡的瑣事去了。
隻是如今家裏事情太雜,太太又漸不管事,我又是年輕不知數的,一時間接手過來,倒都不知道這些親戚們。
再則像咱們這樣的家裏,外頭看著轟轟烈烈的,殊不知大又大的艱難,說著也未必有人信。”
劉姥姥聽到這裏,隻當鳳姐兒是要推脫,心裏突突的,又聽得鳳姐繼續道:
“您今兒既然大老遠來了,又是頭一迴見我張口,怎好叫你空手迴去,可巧昨兒太太給我的丫頭們做衣裳的二十兩銀子,倒還留著沒動,你若不嫌少,且拿迴去吧,給孩子做兩件衣裳。”
劉姥姥聽到這裏,喜不自勝,忙也應著話道:
“您府裏頭這麽些人,我也是知道艱難的,隻是俗話說的,‘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再是怎樣,您拔跟寒毛,也比我們腰粗呢!”
周瑞家的見她說的不像,剛要打斷,忽聽得外頭豐兒喊道:
“林大爺來了。”
王熙鳳一愣,旋即起身,平兒早已先迎出去了。劉姥姥見這動靜,也不敢坐著,連忙起身站到一旁。
不一會兒,平兒在外頭掀開掛著的大紅氈簾,跟著進來一位年輕公子哥,懷裏還抱著一個嬰兒。
那嬰兒在他懷裏也不哭鬧,大眼睛滴溜溜到處亂轉,順便往嘴裏塞根手指頭猛嘬。
王熙鳳往前迎了兩步,笑道:
“你怎麽把囡囡抱過來了?”
便要伸手去接。
林思衡微微側身,躲開鳳姐的手,仍是把孩子抱在手裏,笑著說:
“還說呢,你們這頭倒是熱鬧,把這小姑奶奶和嬤嬤兩個人丟那頭,我來的時候剛好碰見她睡醒了,正鬧著呢,順帶著哄一哄,你還別說,我一去這小姑奶奶就不哭了。你瞧,這不好好的。”
鳳姐笑個不停,又坐迴去:
“你如今也大了,倒也正到了婚配的年紀,趕明兒且自己生養一個去,也不用來搶我這個。”
林思衡微微撇嘴,不等鳳姐招唿,隨意尋了張椅子坐了。平兒沏了茶來,用一杯茶,把孩子換過去。
鳳姐以為他是有什麽事,先打發了周瑞家的出去,方才笑問道:
“你林大老爺,今兒怎麽有空上門來著?可是有什麽吩咐?”
林思衡隨意從懷裏取出賬冊,交給平兒遞過去,方道:
“今兒沒什麽事,隨意走走,正好把這賬冊帶過來給你瞧瞧,曉得你也是等了兩天了,再不送來,我怕你要打上門去。”
鳳姐兒隨他調侃,也不惱,接過賬本,倒也並不急著看,隻是隨意寒暄起來。
林思衡此時才做不經意看到旁邊站著的劉姥姥,方才問道:
“這位老太太是何人?我在府裏倒不曾見過。”
劉姥姥已是站了有一會兒了,她剛剛就想跟著周瑞家的出去,隻是因鳳姐許諾的二十兩銀子還沒拿到,她又站得靠裏,竟僵在那了。如今聽得林思衡問起,一時也不知道該如何說話。
平兒便小聲提醒道:
“這是府裏原姑奶奶那邊的爺們,你叫一聲林大爺也就是了。”
那劉姥姥因他是個男的,本就比對鳳姐兒更敬畏三分,聽著平兒的話,便靠跪下來給她磕頭。林思衡忙把手裏杯子放下,扶她起來到一旁坐了。口中隻道:
“您坐著,一把年紀了,且不必跪我。”
鳳姐介紹說:
“這位劉姥姥,原是我們王家的親戚,住在城外頭,臨近年關了,過來看看我們,倒沒旁的事。”
林思衡見果真是劉姥姥,細細打量兩眼,又問了話:
“今年收成如何?可有什麽水旱災害?外麵糧價多少?稅收可還能支應得起?”
劉姥姥也是個細心人,竟一一答了。
林思衡將其迴答與黃雀報給自己的數據兩相印證一番,自有一番結論。
末了,又從懷裏取出二十兩銀子來遞過去,說道:
“您今兒大老遠來一趟,這是做晚輩的一點心意,且拿迴去,給孩子做兩身衣裳。”
鳳姐聽著這話一時心頭古怪得緊,覺著林思衡怕不是剛剛偷聽自己說話了,隻是這裏裏外外這麽多丫鬟仆婦的,說起來也不像。
劉姥姥雖是想拿,隻是既已得了鳳姐許諾,解了家裏燃眉之急,這會子倒也連連推辭起來。
鳳姐便玩笑道:
“既是他要給,姥姥就且收著,往日裏,便連我們想要他的銀子,也得費一番口舌呢。
如今他既然發善心,還不趕緊收著。”
劉姥姥這才唯唯諾諾,伸手接了,連連道謝。
平兒把孩子交給奶嬤嬤照看著,領了劉姥姥爺孫出去。
王熙鳳又吩咐平兒取了那二十兩銀子,再額外取一吊錢,叫劉姥姥坐車迴去,免得路上摔了。
林思衡笑問鳳姐兒:
“我不知二嫂子竟是這樣一個善心人來著?”
鳳姐兒聽著這話便白他一眼:
“我原來竟是個母夜叉不成?也是府裏的親戚,捎帶手的幫一把罷了。”
兩人又就著民豐樓的事務聊了幾句。平兒走迴來,隻說都妥當了,又提道:
“東府裏小蓉大爺過府來了。”
王熙鳳便叫豐兒領他進來。不多時,賈蓉也來到偏廳,見林思衡正在這裏,忙先行了一禮,口稱:
“給林叔請安。”
接著又對王熙鳳道:
“因明兒府裏要來一個要緊的客人,我父親打發我來求嬸子,借上迴老舅太太給嬸子的那架玻璃炕屏,略擺一擺。”
鳳姐拿喬道:
“你來的可晚了,已給了別人了。”
賈蓉笑嘻嘻半跪著,求情道:
“嬸子是知道的,嬸子若不借,迴去老爺隻怪我不會說話,必又是一通好打。且可憐可憐侄兒罷。”
鳳姐兒沒好氣道:
“你們放在自家的好東西不用,偏要來借我的,難道我們王家的東西,就都是好的不成。若磕碰壞了一點,你可仔細你的皮。”
便叫平兒去取了庫房鑰匙來,賈蓉忙道:
“我親自去,別叫那些莽撞人亂碰。”
起身便要往外走。王熙鳳忽然又把他叫住,關切道:
“我近日裏,聽著府裏丫鬟說,你媳婦生了病,可好著些?有什麽吃的用的,一時若湊不齊,隻管來找我,府裏的事情你也多擔著些,既生了病,不可叫她太過勞累了。”
賈蓉麵上微不可察得僵了僵,有些冷淡得笑道:
“倒也沒什麽大礙,聽大夫說,不過是些常見的女兒家的病罷了,休養休養也就好了,倒難為嬸子掛心。”
鳳姐聞此,便也放了心,打發了賈蓉出去。
既說起這玻璃炕屏,鳳姐又奇道:
“說來也怪,京裏這陣子多出一個如意齋來,離你那樓也近,時不時倒有兩件玻璃器物,據說樣式精美,價格騰貴,也不知道是怎麽弄的。
你那南柯夢,不就是用的玻璃瓶子?可知道這如意齋的底細?
我聽著來府裏的各家太太說起這事,竟像是誰都沒打聽出來似的。據說前陣子有個伯爵家裏,使了手段要耍橫,好像也是不了了之。”
林思衡隻道:
“我那樓裏,就那麽一樣玻璃器,自是找人買的。又哪裏知道如意齋的底細。”
言罷,低頭飲了一口茶。
兩人又略略說了幾句,眼瞅著要到晌午,林思衡起身告辭,王熙鳳送了幾步,也開始忙活起府裏頭無窮無盡的瑣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