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杏榜有名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若是對一鄉間的老學究而言,大抵這三題都是一樣重要。
但對於真正在朝堂上理政的官員們來說,前兩題加起來也未必夠第三題的分量。
既想明了這些,林思衡便有了幾分把握:
第一題強調儒家思想:以儒家經典為主要依據,崇朱揚孔也就是了。
第二題:前明皇帝到底怎樣其實都是次要的,隻記著別忘了給當今皇帝歌功頌德才是要緊。
第三題才叫林思衡略有些頭痛,若說要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莫過於搞土改。
隻是這玩意是萬萬寫不得的,現在寫上去,今晚他就可以帶著黛玉和晴雯他們去流亡天涯了。
況且沒有一支成熟堅定的隊伍,想搞土改本身也是自掘墳墓。
真正想要解決這種現實問題,必是要從當權者手裏搶食吃。
然而諷刺的是,偏偏閱卷的就是這些當權者。
所以這些得罪人的話是萬萬說不得,也隻得套了些空頭理論,蜻蜓點水一番也就罷了。
先在稿紙上寫完一遍,又細細檢查有無錯漏忌諱,再謄寫到卷子上,如此折騰一番下來,倒也過了未時。
申時,貢院敲響最後一遍鍾,考生停筆,開始收卷彌封。
鍾聲一響,貢院裏便已傳出幾聲哀切的悲泣。
林思衡快步走出考場,迴身再朝貢院望去,不斷有考生從裏頭出來。
有人哭得渾身發軟,被衙役拖出來;有人如喪考妣;有人神情麻木,有人意氣風發。
經此一遭,便是林思衡,一時也覺得有些疲憊。
祥子早早就在貢院門口等著,見林思衡出來,忙上前接過那一大堆行李,跟在林思衡身後,折返迴賈府去。
...
迴了賈府小院,林思衡還準備洗漱休憩一番,卻見小院裏早等著一大堆人:
黛玉,寶釵,三春,鴛鴦,平兒,賈蘭竟都在這裏等著,甚至寶玉都在這裏。
不過林思衡不用想也知道,這廝必不是為自己來的。
眾人見他迴來,一齊都迎上來,黛玉最為急切,也顧不得矜持不矜持的了,忙開口問道:
“如何?可有把握?”
林思衡難得見黛玉這樣急切,一時又起了促狹的心思,故意抬頭望天,長歎了一口氣,神情顯得有些蕭索。
黛玉見此,隻道今科無望了。其餘眾人一時臉上也難免有些氣餒之色。
黛玉怕師兄一時折了心性,忙安慰道:
“便是今科不能得中,也無妨的,師兄才十五六的年紀,別說再過三年,三十年也來得及。”
林思衡見黛玉也有點“口不擇言”,心知要是逗得狠了,自己隻怕是免不了又挨一通粉拳。
趕緊見好就收,故作詫異道:
“師妹這話怎麽說的,我方才是在想,十六歲高中,好像也不是本朝最年輕的了,一想到這樣的風頭叫別人出了去,就叫我有些難過。
我還當師妹能知我心思,怎麽師妹竟誤會了不成?”
這話一出,眾人便知林思衡方才是在作怪,此番竟是十拿九穩了。一時也顧不得聲討林思衡,眾人皆喜笑顏開,不勝歡欣。
連寶玉也難得說幾句賀喜的話,他看不上那些去考進士的,但是對於真正的進士,他倒也並不敢輕慢。
畢竟他老子對他的終極期望,也就是個進士了。
黛玉心中也十分為林思衡高興,隻是又惱他方才當著眾人的麵來逗自己。
趁著眾人不注意,就在林思衡腳上踩了一腳,然後又連忙跑開,往寶釵身後一躲,拿團扇遮了半張臉,挑釁得衝林思衡眨眨眼睛。
寶釵一時也有些驚詫於眼前出了個十六歲的進士,感歎道:
“本朝上一個能與林大哥相比的,就是當朝首輔楊鬆楊閣老了,楊閣老當年十四歲高中,時人稱其為神童。
今衡大哥也不遑多讓了。”
探春一時撫掌笑道:
“既是如此,來日林大哥難不成也要做個首輔不成。”
其餘幾個丫鬟方才還隻為林思衡中進士有望而高興,此時卻真正開始意識到十六歲進士的分量。
鴛鴦麵露喜意道:
“林大爺既有把握,我這就先去迴了老祖宗,叫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
平兒也說了幾句好話,去尋鳳姐兒迴話。
三個丫鬟更是樂得嘴都合不上,林思衡此時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隻覺身上密密麻麻纏著的規矩繩索也鬆了些,叫他開始漸漸能喘出氣來。
留了三春和釵黛,還有賈蘭,一並就在院子裏用飯。
席間談笑晏晏,歡聲笑語,叫牆外桃樹上的花苞,也漸漸綻放出笑臉來。
...
農曆三月十五,禮部衙門外張貼杏榜。
林思衡這迴也坐不住,他手底下的勢力已經漸漸發展到一個瓶頸,急需有一個新的身份來支撐其進一步的擴張。
一大早帶了邊城和祥子,就要往禮部去。
不料有人比他還積極,他還沒出門,就已有兩個衙役敲鑼打鼓來到榮國府正門。
門子一瞧這架勢,就知道是來報喜的,也隻是笑嗬嗬的看著,並不阻攔。
兩個衙役敲鑼打鼓一番,先聚了些街坊遊人,方才高聲唱道:
“恭喜貴府林爺,諱思衡,高中崇寧八年會試杏榜第十一名!鴻臚傳宴!金榜題名嘍!”
又重複念了三遍,聲音抑揚頓挫,很有藝術性,合該他掙這份錢。
沒等林思衡說話,綠衣就已經眉開眼笑的發賞,從紅玉手裏端過一個小籮筐,裏麵堆的滿滿,都是她早前就預備下的銅錢,還有些碎銀子。
也不多說什麽,抓起一把銅錢就往外撒,惹得門外眾人一時都哄搶起來。
倒未必所有人都缺這些銀錢,更多是沾個喜氣。
連那兩個報喜的衙役,綠衣方才也都額外備了紅封。
這邊還在鬧喜,那邊早有兩個靈醒的婆子,聽明白了話,就奔著賈母院去了。
到得此時,林思衡高中這件事才算是塵埃落定,再無什麽變故。
賈家眼下雖一時還不太在意一個進士,但一則這進士就在府上,二則林思衡中進士的年齡也太年輕了些。
各房的主子們自然也不介意衝著這件喜事賣個好,一時各處便都有禮物,流水一般向林思衡小院湧去...
但對於真正在朝堂上理政的官員們來說,前兩題加起來也未必夠第三題的分量。
既想明了這些,林思衡便有了幾分把握:
第一題強調儒家思想:以儒家經典為主要依據,崇朱揚孔也就是了。
第二題:前明皇帝到底怎樣其實都是次要的,隻記著別忘了給當今皇帝歌功頌德才是要緊。
第三題才叫林思衡略有些頭痛,若說要解決土地兼並的問題,莫過於搞土改。
隻是這玩意是萬萬寫不得的,現在寫上去,今晚他就可以帶著黛玉和晴雯他們去流亡天涯了。
況且沒有一支成熟堅定的隊伍,想搞土改本身也是自掘墳墓。
真正想要解決這種現實問題,必是要從當權者手裏搶食吃。
然而諷刺的是,偏偏閱卷的就是這些當權者。
所以這些得罪人的話是萬萬說不得,也隻得套了些空頭理論,蜻蜓點水一番也就罷了。
先在稿紙上寫完一遍,又細細檢查有無錯漏忌諱,再謄寫到卷子上,如此折騰一番下來,倒也過了未時。
申時,貢院敲響最後一遍鍾,考生停筆,開始收卷彌封。
鍾聲一響,貢院裏便已傳出幾聲哀切的悲泣。
林思衡快步走出考場,迴身再朝貢院望去,不斷有考生從裏頭出來。
有人哭得渾身發軟,被衙役拖出來;有人如喪考妣;有人神情麻木,有人意氣風發。
經此一遭,便是林思衡,一時也覺得有些疲憊。
祥子早早就在貢院門口等著,見林思衡出來,忙上前接過那一大堆行李,跟在林思衡身後,折返迴賈府去。
...
迴了賈府小院,林思衡還準備洗漱休憩一番,卻見小院裏早等著一大堆人:
黛玉,寶釵,三春,鴛鴦,平兒,賈蘭竟都在這裏等著,甚至寶玉都在這裏。
不過林思衡不用想也知道,這廝必不是為自己來的。
眾人見他迴來,一齊都迎上來,黛玉最為急切,也顧不得矜持不矜持的了,忙開口問道:
“如何?可有把握?”
林思衡難得見黛玉這樣急切,一時又起了促狹的心思,故意抬頭望天,長歎了一口氣,神情顯得有些蕭索。
黛玉見此,隻道今科無望了。其餘眾人一時臉上也難免有些氣餒之色。
黛玉怕師兄一時折了心性,忙安慰道:
“便是今科不能得中,也無妨的,師兄才十五六的年紀,別說再過三年,三十年也來得及。”
林思衡見黛玉也有點“口不擇言”,心知要是逗得狠了,自己隻怕是免不了又挨一通粉拳。
趕緊見好就收,故作詫異道:
“師妹這話怎麽說的,我方才是在想,十六歲高中,好像也不是本朝最年輕的了,一想到這樣的風頭叫別人出了去,就叫我有些難過。
我還當師妹能知我心思,怎麽師妹竟誤會了不成?”
這話一出,眾人便知林思衡方才是在作怪,此番竟是十拿九穩了。一時也顧不得聲討林思衡,眾人皆喜笑顏開,不勝歡欣。
連寶玉也難得說幾句賀喜的話,他看不上那些去考進士的,但是對於真正的進士,他倒也並不敢輕慢。
畢竟他老子對他的終極期望,也就是個進士了。
黛玉心中也十分為林思衡高興,隻是又惱他方才當著眾人的麵來逗自己。
趁著眾人不注意,就在林思衡腳上踩了一腳,然後又連忙跑開,往寶釵身後一躲,拿團扇遮了半張臉,挑釁得衝林思衡眨眨眼睛。
寶釵一時也有些驚詫於眼前出了個十六歲的進士,感歎道:
“本朝上一個能與林大哥相比的,就是當朝首輔楊鬆楊閣老了,楊閣老當年十四歲高中,時人稱其為神童。
今衡大哥也不遑多讓了。”
探春一時撫掌笑道:
“既是如此,來日林大哥難不成也要做個首輔不成。”
其餘幾個丫鬟方才還隻為林思衡中進士有望而高興,此時卻真正開始意識到十六歲進士的分量。
鴛鴦麵露喜意道:
“林大爺既有把握,我這就先去迴了老祖宗,叫他老人家也高興高興。”
平兒也說了幾句好話,去尋鳳姐兒迴話。
三個丫鬟更是樂得嘴都合不上,林思衡此時心裏也鬆了一口氣,隻覺身上密密麻麻纏著的規矩繩索也鬆了些,叫他開始漸漸能喘出氣來。
留了三春和釵黛,還有賈蘭,一並就在院子裏用飯。
席間談笑晏晏,歡聲笑語,叫牆外桃樹上的花苞,也漸漸綻放出笑臉來。
...
農曆三月十五,禮部衙門外張貼杏榜。
林思衡這迴也坐不住,他手底下的勢力已經漸漸發展到一個瓶頸,急需有一個新的身份來支撐其進一步的擴張。
一大早帶了邊城和祥子,就要往禮部去。
不料有人比他還積極,他還沒出門,就已有兩個衙役敲鑼打鼓來到榮國府正門。
門子一瞧這架勢,就知道是來報喜的,也隻是笑嗬嗬的看著,並不阻攔。
兩個衙役敲鑼打鼓一番,先聚了些街坊遊人,方才高聲唱道:
“恭喜貴府林爺,諱思衡,高中崇寧八年會試杏榜第十一名!鴻臚傳宴!金榜題名嘍!”
又重複念了三遍,聲音抑揚頓挫,很有藝術性,合該他掙這份錢。
沒等林思衡說話,綠衣就已經眉開眼笑的發賞,從紅玉手裏端過一個小籮筐,裏麵堆的滿滿,都是她早前就預備下的銅錢,還有些碎銀子。
也不多說什麽,抓起一把銅錢就往外撒,惹得門外眾人一時都哄搶起來。
倒未必所有人都缺這些銀錢,更多是沾個喜氣。
連那兩個報喜的衙役,綠衣方才也都額外備了紅封。
這邊還在鬧喜,那邊早有兩個靈醒的婆子,聽明白了話,就奔著賈母院去了。
到得此時,林思衡高中這件事才算是塵埃落定,再無什麽變故。
賈家眼下雖一時還不太在意一個進士,但一則這進士就在府上,二則林思衡中進士的年齡也太年輕了些。
各房的主子們自然也不介意衝著這件喜事賣個好,一時各處便都有禮物,流水一般向林思衡小院湧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