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口諭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寧帝坐在那張寬大的龍椅上,手裏拿著錦衣軍剛從揚州加急送來的密報,上麵有些東西,倒真勾起了崇寧帝的興趣:
“戴權,這密報上的東西,你看過沒有?”
戴權躬身笑道:
“這是錦衣軍給陛下的密報,封大人看看倒罷了,奴才怎麽敢看?”
崇寧帝冷笑一聲,也不知道他信沒信戴權說得話,此時卻也懶得追問,又看下正立在下頭的封愚,問道:
“這是你們錦衣軍報上來的東西,核實過沒有?消息可靠嗎?”
封愚頓首道:
“陛下放心,臣親自從錦衣軍裏挑的老人下這趟揚州,都是辦老了事的,若不是確鑿無誤的信息,也不該報給陛下。”
崇寧帝臉上有幾分叫人捉摸不透的笑意,輕聲道:
“那這樣說,朕欽點得這位探花,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手段,倒不是個簡單人物啊...
他這迴從榮國府搬出去,一個賈家的下人都沒留?也沒有走榮國府的路子去跑官?”
“迴陛下,倒留了賈府裏兩個年輕丫鬟,都在他身邊服侍著。
一個是原是榮國太夫人身邊的二等丫鬟,一個是榮國府的家生子,俱都年輕貌美。
榮國府裏麵的人報上來說,工部員外郎賈政,屢屢與他身邊清客感慨,說這位林探花一身正氣,據說是拒絕了賈政走...呃...走戴公公路子跑官的提議。”
戴權聽到還有自己的事,微微一愣,也不解釋。
崇寧帝更是毫不意外,徑自對戴權道:
“看來這位探花郎,倒還是個風流種子,戴權,賈政來找過你沒有?”
“迴陛下,沒有。”
“哼哼,一身正氣...這世間一樣米,養百樣人,忠奸賢愚難以分辨,真真假假的,連朕也難看穿。”
封愚微有些猶豫道:
“陛下,這位探花郎雖還年輕,但從密報上的消息來看,朝中多少朝臣,也未必有他這般心機手段。
這位林探花的宅子倒離賈府不遠,這些日子正在雇請仆役,需不需要臣做些安排...”
崇寧帝掃他一眼,略放大些聲音道:
“有些心機手段又如何?朕既然打算要用他,就不怕他那點心機手段,隻怕他是個迂腐無能之輩。
朕讓你查林思衡,倒查出不少事情,怎麽查鹽商就什麽也查不出來?難道鹽商就那麽幹淨不成?”
封愚忙跪地請罪道:
“臣失言,請陛下恕罪!”
崇寧帝不置可否的冷哼一聲,揮揮手打發封愚出去,
封愚躬身退出去後,想著方才陛下並沒有明言拒絕自己的提議,心裏便有了數,自言自語道:
“才七品就能叫錦衣軍盯著,倒也是你的福氣...”
崇寧帝沉吟片刻,又對戴權吩咐道:
“傳朕口諭,明日散朝後,叫林翰林來養心殿見朕。”
戴權躬身領旨,出去找小黃門傳話。
崇寧帝又看了看手中的密信,隨手扔在身前桌子上,口中自言自語道:
“毒殺...倒有點手段...讓朕看看,你學到你老師幾成本事...”
密報散落在桌案上,大多都被覆蓋,隻隱隱顯露出幾個字來:
“...骨殖...毒...手足俱斷...
籍貫...大旱...陝...
伏波...”
......
林思衡還在翰林院坐館,正與幾位同仁吃著院裏免費的糕點,聊著都中各處的美景美人,好不愜意,突然就接到崇寧帝口諭,說是明日散朝後陛下召見,叫林思衡先準備著。
林思衡微微一愣,雖然昨日裏揣測萬俟穎是皇帝的人,卻沒料到居然這麽快就要被皇帝找上來。
看來這位崇寧帝果真是急性子。
待小黃門走後,與他一道在翰林院裏任官的杜儀和韋昭,都以一種極為羨慕的眼神瞧他。
韋昭跟他一樣,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杜儀倒要比他們高一級,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雖是官位差著一級,到底有同科之誼,杜儀又是狀元出身,被禮部尚書看重,待人接物自有一番涵養,平日裏與他二人往來,言談間從不以官位壓人,隻是與他們稱兄道弟。
況且如今在官場上這才剛開始,誰也不知道以後又會有什麽變化,你看林探花這不就是第一個被皇上召見了麽?
韋昭與林思衡的關係,比杜儀更親近些,因此第一個開口道:
“恭喜林賢弟,林賢弟任官還不滿一旬之數,便得陛下召見,想來賢弟殿試那份卷子果真被陛下看中了。
可見楊閣老和申閣老對賢弟如此推崇,果然是有緣由啊。
莫不是因為賢弟長得太過俊俏,這才得了探花,叫我二人撿了便宜不成?”
周遭眾人一時都善意得取笑起來,便是心裏起了嫉恨的,也自然都埋在心裏,絕不顯在臉上。
林思衡麵對眾人取笑,拱手討饒道:
“陛下召見雖是我等臣子之榮幸,焉知不是我那卷子有什麽地方寫的不好,陛下準備把我叫過去教訓一頓?”
幾人自然知道這是玩笑話,若果真是壞了事,來的就不該是宮裏的黃門...
一眾翰林一時都笑罵不已,說他不老實,叫他老實交代卷子上都寫的什麽,也叫他們都學習學習。
林思衡陪著他們嬉鬧一番,突然就把話風往杜儀身上引,取笑道:
“我這點小事不說便罷,聽聞狀元公和禮部江大人的嫡親孫女結了親?可有此事?不知狀元公準備何時辦酒宴?那位江小姐性情樣貌如何?可曾瞧見?”
翰林院裏大多都是曆年一甲進士,才學樣貌俱是上等,況且翰林院素日裏一貫清閑,朝堂上些許“俗務”,等閑也落不到翰林老爺們手裏。
偏偏翰林院又是一等一的清貴衙門,若論官場晉身之處,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因此這幫翰林裏素日裏都閑得無聊,對這些個才子佳人的戲碼最感興趣。
一聽說有這迴事,果然又都圍堵起杜儀來,將林思衡受召一事拋在腦後了。
擺脫了眾人糾纏,林思衡方才有空閑去想自己的事情:
若按照昨日裏的猜測,楊鬆對自己不滿,又是首輔,按理說探花落不到自己頭上,甚至二甲都很堪虞。
可自己偏偏就得了探花,皇帝這麽快就召見自己,難道我那卷子,果真入了皇帝的眼?我這探花是皇帝點的?
是了,放眼望去,也隻有皇帝能壓著首輔低頭...
皇帝要見自己幹什麽...
自己那張卷子上寫的可都是鹽政之事...
“戴權,這密報上的東西,你看過沒有?”
戴權躬身笑道:
“這是錦衣軍給陛下的密報,封大人看看倒罷了,奴才怎麽敢看?”
崇寧帝冷笑一聲,也不知道他信沒信戴權說得話,此時卻也懶得追問,又看下正立在下頭的封愚,問道:
“這是你們錦衣軍報上來的東西,核實過沒有?消息可靠嗎?”
封愚頓首道:
“陛下放心,臣親自從錦衣軍裏挑的老人下這趟揚州,都是辦老了事的,若不是確鑿無誤的信息,也不該報給陛下。”
崇寧帝臉上有幾分叫人捉摸不透的笑意,輕聲道:
“那這樣說,朕欽點得這位探花,小小年紀就有這樣的手段,倒不是個簡單人物啊...
他這迴從榮國府搬出去,一個賈家的下人都沒留?也沒有走榮國府的路子去跑官?”
“迴陛下,倒留了賈府裏兩個年輕丫鬟,都在他身邊服侍著。
一個是原是榮國太夫人身邊的二等丫鬟,一個是榮國府的家生子,俱都年輕貌美。
榮國府裏麵的人報上來說,工部員外郎賈政,屢屢與他身邊清客感慨,說這位林探花一身正氣,據說是拒絕了賈政走...呃...走戴公公路子跑官的提議。”
戴權聽到還有自己的事,微微一愣,也不解釋。
崇寧帝更是毫不意外,徑自對戴權道:
“看來這位探花郎,倒還是個風流種子,戴權,賈政來找過你沒有?”
“迴陛下,沒有。”
“哼哼,一身正氣...這世間一樣米,養百樣人,忠奸賢愚難以分辨,真真假假的,連朕也難看穿。”
封愚微有些猶豫道:
“陛下,這位探花郎雖還年輕,但從密報上的消息來看,朝中多少朝臣,也未必有他這般心機手段。
這位林探花的宅子倒離賈府不遠,這些日子正在雇請仆役,需不需要臣做些安排...”
崇寧帝掃他一眼,略放大些聲音道:
“有些心機手段又如何?朕既然打算要用他,就不怕他那點心機手段,隻怕他是個迂腐無能之輩。
朕讓你查林思衡,倒查出不少事情,怎麽查鹽商就什麽也查不出來?難道鹽商就那麽幹淨不成?”
封愚忙跪地請罪道:
“臣失言,請陛下恕罪!”
崇寧帝不置可否的冷哼一聲,揮揮手打發封愚出去,
封愚躬身退出去後,想著方才陛下並沒有明言拒絕自己的提議,心裏便有了數,自言自語道:
“才七品就能叫錦衣軍盯著,倒也是你的福氣...”
崇寧帝沉吟片刻,又對戴權吩咐道:
“傳朕口諭,明日散朝後,叫林翰林來養心殿見朕。”
戴權躬身領旨,出去找小黃門傳話。
崇寧帝又看了看手中的密信,隨手扔在身前桌子上,口中自言自語道:
“毒殺...倒有點手段...讓朕看看,你學到你老師幾成本事...”
密報散落在桌案上,大多都被覆蓋,隻隱隱顯露出幾個字來:
“...骨殖...毒...手足俱斷...
籍貫...大旱...陝...
伏波...”
......
林思衡還在翰林院坐館,正與幾位同仁吃著院裏免費的糕點,聊著都中各處的美景美人,好不愜意,突然就接到崇寧帝口諭,說是明日散朝後陛下召見,叫林思衡先準備著。
林思衡微微一愣,雖然昨日裏揣測萬俟穎是皇帝的人,卻沒料到居然這麽快就要被皇帝找上來。
看來這位崇寧帝果真是急性子。
待小黃門走後,與他一道在翰林院裏任官的杜儀和韋昭,都以一種極為羨慕的眼神瞧他。
韋昭跟他一樣,從七品的翰林院檢討,杜儀倒要比他們高一級,正七品翰林院編修。
雖是官位差著一級,到底有同科之誼,杜儀又是狀元出身,被禮部尚書看重,待人接物自有一番涵養,平日裏與他二人往來,言談間從不以官位壓人,隻是與他們稱兄道弟。
況且如今在官場上這才剛開始,誰也不知道以後又會有什麽變化,你看林探花這不就是第一個被皇上召見了麽?
韋昭與林思衡的關係,比杜儀更親近些,因此第一個開口道:
“恭喜林賢弟,林賢弟任官還不滿一旬之數,便得陛下召見,想來賢弟殿試那份卷子果真被陛下看中了。
可見楊閣老和申閣老對賢弟如此推崇,果然是有緣由啊。
莫不是因為賢弟長得太過俊俏,這才得了探花,叫我二人撿了便宜不成?”
周遭眾人一時都善意得取笑起來,便是心裏起了嫉恨的,也自然都埋在心裏,絕不顯在臉上。
林思衡麵對眾人取笑,拱手討饒道:
“陛下召見雖是我等臣子之榮幸,焉知不是我那卷子有什麽地方寫的不好,陛下準備把我叫過去教訓一頓?”
幾人自然知道這是玩笑話,若果真是壞了事,來的就不該是宮裏的黃門...
一眾翰林一時都笑罵不已,說他不老實,叫他老實交代卷子上都寫的什麽,也叫他們都學習學習。
林思衡陪著他們嬉鬧一番,突然就把話風往杜儀身上引,取笑道:
“我這點小事不說便罷,聽聞狀元公和禮部江大人的嫡親孫女結了親?可有此事?不知狀元公準備何時辦酒宴?那位江小姐性情樣貌如何?可曾瞧見?”
翰林院裏大多都是曆年一甲進士,才學樣貌俱是上等,況且翰林院素日裏一貫清閑,朝堂上些許“俗務”,等閑也落不到翰林老爺們手裏。
偏偏翰林院又是一等一的清貴衙門,若論官場晉身之處,也沒有比這更好的了,因此這幫翰林裏素日裏都閑得無聊,對這些個才子佳人的戲碼最感興趣。
一聽說有這迴事,果然又都圍堵起杜儀來,將林思衡受召一事拋在腦後了。
擺脫了眾人糾纏,林思衡方才有空閑去想自己的事情:
若按照昨日裏的猜測,楊鬆對自己不滿,又是首輔,按理說探花落不到自己頭上,甚至二甲都很堪虞。
可自己偏偏就得了探花,皇帝這麽快就召見自己,難道我那卷子,果真入了皇帝的眼?我這探花是皇帝點的?
是了,放眼望去,也隻有皇帝能壓著首輔低頭...
皇帝要見自己幹什麽...
自己那張卷子上寫的可都是鹽政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