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大廈將傾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柳家太太聞言麵色一白,急切問道:
“那,那賈府呢?榮寧府裏收了沒有?”
“收了!收了!小人還見到了榮國府赦大老爺,他老人家親口許諾為會老爺上折子說好話。”
柳家太太無力的頹坐在椅子上,輕歎道:
“老爺遭此大難,我一個婦道人家,也沒別的法子好想,不過盡人事聽天命罷了,眼下也隻盼著這幾家老親,多少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救一救老爺性命!”
正暗自垂淚,前院聽得有下人來報,說是舅老爺來了,柳家太太聞言一愣,旋即驚喜道:
“快請他進來。”
這柳家太太本也出自京中將門,本姓陳,其父正是左掖將校之一。
姐弟相見,各自唉聲歎氣一陣,陳家少爺疑惑道:
“怎麽府上竟冷清了許多,似少了好些人?”
“自你姐夫出了事,這府上便人心不安,也看著一日壞過一日,這些下人生怕再留在府裏,一並落得個人頭落地的場麵,這些日子多有卷了金銀細軟逃跑的。我如今也沒那個精力去管。”
陳家少爺怒不可遏:
“這些該死的賤奴!便是逃出去,姐姐隻管把他們奴籍收好,沒了身份,我看他們在外頭怎麽死!”
柳家太太現在哪裏還管這個?隻問道:
“你去大伯伯家裏打聽得如何?陛下究竟何意?”
陳家少爺頓了頓,低聲道:
“怕是不太好了,也俊堂兄從宮裏打聽來的消息,凡是為姐夫求情的奏折,根本都遞不到陛下跟前,直接就在戴權那給攔了。”
“這....這是為何?我家不曾與戴公公有怨呐!”
“姐姐糊塗了不成,若不是陛下的意思,戴權有幾顆腦袋敢做這等事?
我今兒來,除了這事,還有一句話,是父親要我帶過來的。
如今姐夫眼看著不好了,這公府隻怕也留不住。
父親的意思,姐姐不如趁早和離,雖姐夫不在京裏,咱們托一托大伯伯的關係,總歸能把這事辦成。
大伯也是這個意思,若再猶豫不決,隻怕到時候連大伯也受牽連。”
柳家太太聞言愣在這裏,難以置信道:
“父親這說得什麽話!若不是老爺為他牽線,他這個參將難不成是靠軍功打上去的不成?我們陳家與柳家是姻親,京裏無人不知,此時說撇清就撇清?
我與老爺是夫妻,生則同生,死則同死,你把我原話帶給大伯,就說,侄女多謝他的好意。”
陳家少爺又勸了兩遭,終究無可奈何,隻得告辭離去,末了感慨道:
“眼下也隻盼著亂軍早日平定,若是平定得快,陛下心一高興,姐夫尚有生路,若再遷延下去,陛下心中惱火,這座理國公府,就真的在劫難逃了。
如今也隻得盼著馮老將軍和那位林副總兵,盡早大獲全勝了。”
......
雖是馮唐發來軍令要求林思衡前去匯合,但林思衡壓根也不準備聽他的。
以他現在的資曆,雖勝了一場,此時去與馮唐合兵一處,那自然還是馮唐說了算了,哪裏還有他什麽事。
左右他原也不歸馮唐轄製,對這軍令隻當是耳旁風,徑自領兵晝夜奔襲亂軍後路,趁著亂軍一路倉皇南下,立足未穩,尋了個機會,在西華縣夜襲敵營,先得一勝,捷報飛傳京師。
“這兩支亂軍與馮唐打了幾個月,反倒練出些能耐來。
咱們在拿亂軍練兵,這亂軍也在拿官軍練兵呐。
這也幸好如今士氣高昂,多少練出來些,若換作剛出京的時候,我都不敢搞夜襲這一套。不然打著打著人全都跑散了。”
邊城落後半步,輕笑道:
“敢趁夜襲營,已經有些令出如山的精兵樣子了。
小半年的功夫能將這夥老爺兵帶到這般地步,也是公子的本事。”
林思衡揮揮手,嗤笑道:
“快別往我臉上貼金了,這算什麽本事,不過趕鴨子上架罷了。
事到臨頭,咬牙死撐爾。”
“不論怎麽說,能撐到這裏,這一仗就算快了,這夥亂軍雖比咱們在歸德府要難打些,但根子上也還是一窩散兵遊勇。
這迴雖是叫那兩個領頭的跑了,卻將輜重軍隊丟了個七八成,再鬧不出什麽大風浪來。”
“老規矩,還是按著歸德府舊例,甄別五通教教匪,一律斬首,其餘分配土地,發信給老四,叫他可以安排人南下選址了。
糧食輜重都收集起來,繳獲了多少匹馬?”
“不多,四十五匹,能做戰馬的就隻有十來個,其餘都隻能做馱馬。”
“馬匹全部充公,不得私藏,叫老二再把軍法隊管起來。”
“馮唐那邊剛剛來了信使,索要糧食馬匹。又催我們去與他匯合。”
“糧食酌情可以給些,不必撕破了臉,馬不給,我還想他那一千匹戰馬呢。
如今我跟他在皇帝跟前那就是競爭關係,麵上過得去就是了。
叫人盯住那使節,別讓他跟胡琿他們三個說話,這三人都是中軍裏出來的,馮唐的老部下了,可別三言兩語的就被說動,帶兵投奔了老東家。”
“公子放心,已經吩咐下去了,公子這般厚待他們,他們自然也該知恩圖報,就是離了公子,再去投馮唐,又能有什麽好處?”
“唉,沒辦法,要團結啊...
也不知道猴子那邊怎麽樣了。”
“等平了開封這邊,河南府那邊是猴子的主場,又有柳芳那個廢物在手裏捏著
況且我看那衛川,隻怕都未必是馮唐的對手,出不了什麽事。
隻要這次平亂,公子能一枝獨秀,便算是在軍中出了頭,從此也算是將門新貴了。”
“嗬嗬,新貴...
綠衣轉寄了信來,老師聽說了我棄文從武的事,可氣惱的很。
等再迴揚州,隻怕還得挨幾頓罵呢。
唉,想起這事我就發愁...”
“那,那賈府呢?榮寧府裏收了沒有?”
“收了!收了!小人還見到了榮國府赦大老爺,他老人家親口許諾為會老爺上折子說好話。”
柳家太太無力的頹坐在椅子上,輕歎道:
“老爺遭此大難,我一個婦道人家,也沒別的法子好想,不過盡人事聽天命罷了,眼下也隻盼著這幾家老親,多少看在往日的情分上,救一救老爺性命!”
正暗自垂淚,前院聽得有下人來報,說是舅老爺來了,柳家太太聞言一愣,旋即驚喜道:
“快請他進來。”
這柳家太太本也出自京中將門,本姓陳,其父正是左掖將校之一。
姐弟相見,各自唉聲歎氣一陣,陳家少爺疑惑道:
“怎麽府上竟冷清了許多,似少了好些人?”
“自你姐夫出了事,這府上便人心不安,也看著一日壞過一日,這些下人生怕再留在府裏,一並落得個人頭落地的場麵,這些日子多有卷了金銀細軟逃跑的。我如今也沒那個精力去管。”
陳家少爺怒不可遏:
“這些該死的賤奴!便是逃出去,姐姐隻管把他們奴籍收好,沒了身份,我看他們在外頭怎麽死!”
柳家太太現在哪裏還管這個?隻問道:
“你去大伯伯家裏打聽得如何?陛下究竟何意?”
陳家少爺頓了頓,低聲道:
“怕是不太好了,也俊堂兄從宮裏打聽來的消息,凡是為姐夫求情的奏折,根本都遞不到陛下跟前,直接就在戴權那給攔了。”
“這....這是為何?我家不曾與戴公公有怨呐!”
“姐姐糊塗了不成,若不是陛下的意思,戴權有幾顆腦袋敢做這等事?
我今兒來,除了這事,還有一句話,是父親要我帶過來的。
如今姐夫眼看著不好了,這公府隻怕也留不住。
父親的意思,姐姐不如趁早和離,雖姐夫不在京裏,咱們托一托大伯伯的關係,總歸能把這事辦成。
大伯也是這個意思,若再猶豫不決,隻怕到時候連大伯也受牽連。”
柳家太太聞言愣在這裏,難以置信道:
“父親這說得什麽話!若不是老爺為他牽線,他這個參將難不成是靠軍功打上去的不成?我們陳家與柳家是姻親,京裏無人不知,此時說撇清就撇清?
我與老爺是夫妻,生則同生,死則同死,你把我原話帶給大伯,就說,侄女多謝他的好意。”
陳家少爺又勸了兩遭,終究無可奈何,隻得告辭離去,末了感慨道:
“眼下也隻盼著亂軍早日平定,若是平定得快,陛下心一高興,姐夫尚有生路,若再遷延下去,陛下心中惱火,這座理國公府,就真的在劫難逃了。
如今也隻得盼著馮老將軍和那位林副總兵,盡早大獲全勝了。”
......
雖是馮唐發來軍令要求林思衡前去匯合,但林思衡壓根也不準備聽他的。
以他現在的資曆,雖勝了一場,此時去與馮唐合兵一處,那自然還是馮唐說了算了,哪裏還有他什麽事。
左右他原也不歸馮唐轄製,對這軍令隻當是耳旁風,徑自領兵晝夜奔襲亂軍後路,趁著亂軍一路倉皇南下,立足未穩,尋了個機會,在西華縣夜襲敵營,先得一勝,捷報飛傳京師。
“這兩支亂軍與馮唐打了幾個月,反倒練出些能耐來。
咱們在拿亂軍練兵,這亂軍也在拿官軍練兵呐。
這也幸好如今士氣高昂,多少練出來些,若換作剛出京的時候,我都不敢搞夜襲這一套。不然打著打著人全都跑散了。”
邊城落後半步,輕笑道:
“敢趁夜襲營,已經有些令出如山的精兵樣子了。
小半年的功夫能將這夥老爺兵帶到這般地步,也是公子的本事。”
林思衡揮揮手,嗤笑道:
“快別往我臉上貼金了,這算什麽本事,不過趕鴨子上架罷了。
事到臨頭,咬牙死撐爾。”
“不論怎麽說,能撐到這裏,這一仗就算快了,這夥亂軍雖比咱們在歸德府要難打些,但根子上也還是一窩散兵遊勇。
這迴雖是叫那兩個領頭的跑了,卻將輜重軍隊丟了個七八成,再鬧不出什麽大風浪來。”
“老規矩,還是按著歸德府舊例,甄別五通教教匪,一律斬首,其餘分配土地,發信給老四,叫他可以安排人南下選址了。
糧食輜重都收集起來,繳獲了多少匹馬?”
“不多,四十五匹,能做戰馬的就隻有十來個,其餘都隻能做馱馬。”
“馬匹全部充公,不得私藏,叫老二再把軍法隊管起來。”
“馮唐那邊剛剛來了信使,索要糧食馬匹。又催我們去與他匯合。”
“糧食酌情可以給些,不必撕破了臉,馬不給,我還想他那一千匹戰馬呢。
如今我跟他在皇帝跟前那就是競爭關係,麵上過得去就是了。
叫人盯住那使節,別讓他跟胡琿他們三個說話,這三人都是中軍裏出來的,馮唐的老部下了,可別三言兩語的就被說動,帶兵投奔了老東家。”
“公子放心,已經吩咐下去了,公子這般厚待他們,他們自然也該知恩圖報,就是離了公子,再去投馮唐,又能有什麽好處?”
“唉,沒辦法,要團結啊...
也不知道猴子那邊怎麽樣了。”
“等平了開封這邊,河南府那邊是猴子的主場,又有柳芳那個廢物在手裏捏著
況且我看那衛川,隻怕都未必是馮唐的對手,出不了什麽事。
隻要這次平亂,公子能一枝獨秀,便算是在軍中出了頭,從此也算是將門新貴了。”
“嗬嗬,新貴...
綠衣轉寄了信來,老師聽說了我棄文從武的事,可氣惱的很。
等再迴揚州,隻怕還得挨幾頓罵呢。
唉,想起這事我就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