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書信(二)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黛玉專程送出院子,親眼見著綠衣走了,急匆匆的走迴來,虛掩了門,又叫紫鵑到外間看著,一副鬼鬼祟祟的小模樣。
紫鵑看著好笑,便道:
“姑娘與林大爺自小一塊長大,年關裏書信往來一兩迴,本是常理,姑娘這般舉動,豈不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黛玉本是“關心則亂”,又被紫鵑道破,也覺得似是小心太過了些,倒顯得不夠“光明正大”了,便也準備裝作一副“問心無愧”的模樣。
雖是這般打算,也不知怎的,竟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
眼見紫鵑也饒有興味的盯著這封信,神情意味深長。黛玉愈發局促起來,漲紅著臉道:
“什麽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偏是你們這些愛嚼舌的,總愛說些沒頭沒腦的話,叫人奇怪,我才要避著些,你們又說這樣的話。
好賴話都叫你們給說了,我還說什麽?你還在這待著做什麽?還不快出去!”
紫鵑眼見黛玉漸漸“惱羞成怒”起來,也不敢再招惹她,笑嘻嘻道:
“是~遵姑娘的吩咐,奴婢這就出去給姑娘把門兒~”
說完趕緊扭身便走,順手將一旁伸長了脖子也盯著信瞧的雪雁一並拽走。
黛玉輕輕跺了跺腳,拿這兩個丫鬟也沒辦法,見兩人果然出去,又把門帶上,方才把信拆開,心裏竟覺得有些緊張。
“師妹黛玉妝次:
自兄離京南下,已有半年,戰事順遂,兄一切平安,師妹不必掛懷。
兄在河南,穿州過府,眼見流民凋敝,田地荒蕪,心中不勝悲切,愈發覺得為兄此番入軍中,正是時候。
兄勝了幾迴,得了些俘虜,多有些老弱婦孺,皆虛弱不堪,想來不問也知,此輩必是也被賊軍擄掠而來。
人常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若是這等悲哀之事,落在為兄頭上,等到了那時,若不早做準備,也隻得空歎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了。
為兄一時有感,隨意牢騷,與妹閑敘一二,妹不必在意,外間諸事,為兄自然料理,隻盼師妹平安喜樂,無慮無思。
兄提筆之時,道旁野草漸青,想來師妹收信之日,京師裏也該已冰雪消融。
雖是如此,早春仍寒,師妹添減衣物,務必留心,不可稍有大意。
替為兄轉告雪雁,叫她別光惦記著吃飯,若是照料師妹不周,待兄迴來,扣光她的零用錢。
此外,為兄還有一事相求,為兄棄文從武一事,恩師在揚州已知,十分氣惱,已寫了信來,言辭兇狠,揚言必是要打斷為兄雙腿。
盼吾妹速速寫信,替為兄說些好話,救命之恩,必有厚報,切記切記,萬務遷延。
記得多吃飯。
兄思衡親筆。”
黛玉瞧了前一半,也正有些為河南百姓之艱難而感到難過,等瞧到後頭,又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嘴裏嘀咕道:
“讓你好好的跑去學人打仗,我可不救你,叫父親教訓教訓你也好,省得你整日裏胡亂逞能。”
又把信翻過來一瞧,果然背麵還有一幅畫,畫的仍是一個腦袋大身子小的小人,穿著盔甲,手上高舉著寶劍,胯下還騎著馬,許是因有些匆忙的緣故,那馬竟少了個尾巴。
黛玉見此,也不由得揣測林思衡在河南究竟何等忙碌,暗暗歎了口氣,指尖沿著墨痕劃過,提起筆來,自己將那馬補全,將信細細收好,仍放那盒子裏去,衝著門外喊道:
“雪雁,進來磨墨,我要寫信...”
...
寶玉既到了梨香院,薛姨媽倒不因外頭傳的事對寶玉另眼相待,仍是一如往常,熱情的摟著寶玉疼愛一番。
寶玉也笑嘻嘻的受了,左右他在賈母跟前也習慣這樣。
陪著薛姨媽說了幾迴話,便又來尋寶釵。
寶釵正皺著眉頭翻看家裏的賬本,眼見寶玉進來,也隻得打起精神招待著。
自打寶玉發覺在家中姐妹處受了冷遇,便愈發往梨香院來得勤,眼見寶釵又在看賬本,不由笑道:
“寶姐姐怎麽也學得跟璉二嫂一般,成日裏瞧著這些蠹物。
薛家這般家業,難道還能少了寶姐姐花用不成?若叫我說,像金銀這等阿堵物,隻管夠用便是了,多些少些的也無妨,又何必管它。
如姐姐這般人物,還是該多讀寫詩詞,陶冶性情才是。”
寶釵暗自歎了口氣,不接這話,隻笑道:
“寶兄弟今兒來,是為的什麽?莫不是專程教訓我來了?”
寶玉接過鶯兒遞過來的茶,道了聲謝,方歎了口氣,有些沮喪道:
“方才去與林妹妹說話,她仍不太搭理我。
自林妹妹來了府裏,凡我有的,總記著她一份,隻是怎麽也親近不得,與我說話倒像是跟外人似的。”
寶釵麵上微微一愣,旋即安慰道:
“林大哥如今正在南邊兒打仗,他們師兄妹兩自小一塊兒長大的,這等兇險之事,林丫頭豈不掛心,自然便沒那個心情與你說笑,這本是人之常情,你難道還與他見怪不成?”
寶玉點點頭笑道:
“寶姐姐這說的什麽話,我自然不與林妹妹見怪,不過白話兩句罷了。
唉,要說林大哥,此番也實在糊塗了些,如他這般金玉人物,何苦要與那些粗鄙的軍中武人一塊兒廝混,豈不平白糟踐了這等人品。
前些日子聽說林大哥在歸德府大勝,斬首幾千級,若叫我說,又何必害了這些人性命,他們原也是普通百姓罷了,隻驅散了便是。
百姓造反,根子隻在朝堂諸公之上,隻是卻害了自家性命,林大哥又大肆殺戮,這豈不是助紂為虐?
唉,隻怕等林大哥迴來,再不是之前那個芝蘭玉樹一般的林大哥了。”
寶釵愣了一愣,難以置信的瞧了寶玉一眼,低聲道:
“寶兄弟這話,隻在我跟前說說便罷,切不可往外頭去說,若叫姨夫知道了,你又要挨一頓打。”
一提起賈政,寶玉便激靈靈打了個冷顫,訕訕笑道:
“這我自然知道,好姐姐,你可也別往外說。”
寶釵拿手裏團扇拍拍寶玉的腦袋,歎氣道:
“你又何必說這話,當我是那起子愛嚼舌的長舌婦不成?”
紫鵑看著好笑,便道:
“姑娘與林大爺自小一塊長大,年關裏書信往來一兩迴,本是常理,姑娘這般舉動,豈不顯得此地無銀三百兩?”
黛玉本是“關心則亂”,又被紫鵑道破,也覺得似是小心太過了些,倒顯得不夠“光明正大”了,便也準備裝作一副“問心無愧”的模樣。
雖是這般打算,也不知怎的,竟無論如何也裝不出來。
眼見紫鵑也饒有興味的盯著這封信,神情意味深長。黛玉愈發局促起來,漲紅著臉道:
“什麽此地無銀三百兩的,偏是你們這些愛嚼舌的,總愛說些沒頭沒腦的話,叫人奇怪,我才要避著些,你們又說這樣的話。
好賴話都叫你們給說了,我還說什麽?你還在這待著做什麽?還不快出去!”
紫鵑眼見黛玉漸漸“惱羞成怒”起來,也不敢再招惹她,笑嘻嘻道:
“是~遵姑娘的吩咐,奴婢這就出去給姑娘把門兒~”
說完趕緊扭身便走,順手將一旁伸長了脖子也盯著信瞧的雪雁一並拽走。
黛玉輕輕跺了跺腳,拿這兩個丫鬟也沒辦法,見兩人果然出去,又把門帶上,方才把信拆開,心裏竟覺得有些緊張。
“師妹黛玉妝次:
自兄離京南下,已有半年,戰事順遂,兄一切平安,師妹不必掛懷。
兄在河南,穿州過府,眼見流民凋敝,田地荒蕪,心中不勝悲切,愈發覺得為兄此番入軍中,正是時候。
兄勝了幾迴,得了些俘虜,多有些老弱婦孺,皆虛弱不堪,想來不問也知,此輩必是也被賊軍擄掠而來。
人常言,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
可若是這等悲哀之事,落在為兄頭上,等到了那時,若不早做準備,也隻得空歎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了。
為兄一時有感,隨意牢騷,與妹閑敘一二,妹不必在意,外間諸事,為兄自然料理,隻盼師妹平安喜樂,無慮無思。
兄提筆之時,道旁野草漸青,想來師妹收信之日,京師裏也該已冰雪消融。
雖是如此,早春仍寒,師妹添減衣物,務必留心,不可稍有大意。
替為兄轉告雪雁,叫她別光惦記著吃飯,若是照料師妹不周,待兄迴來,扣光她的零用錢。
此外,為兄還有一事相求,為兄棄文從武一事,恩師在揚州已知,十分氣惱,已寫了信來,言辭兇狠,揚言必是要打斷為兄雙腿。
盼吾妹速速寫信,替為兄說些好話,救命之恩,必有厚報,切記切記,萬務遷延。
記得多吃飯。
兄思衡親筆。”
黛玉瞧了前一半,也正有些為河南百姓之艱難而感到難過,等瞧到後頭,又忍不住噗嗤一聲笑出聲來,嘴裏嘀咕道:
“讓你好好的跑去學人打仗,我可不救你,叫父親教訓教訓你也好,省得你整日裏胡亂逞能。”
又把信翻過來一瞧,果然背麵還有一幅畫,畫的仍是一個腦袋大身子小的小人,穿著盔甲,手上高舉著寶劍,胯下還騎著馬,許是因有些匆忙的緣故,那馬竟少了個尾巴。
黛玉見此,也不由得揣測林思衡在河南究竟何等忙碌,暗暗歎了口氣,指尖沿著墨痕劃過,提起筆來,自己將那馬補全,將信細細收好,仍放那盒子裏去,衝著門外喊道:
“雪雁,進來磨墨,我要寫信...”
...
寶玉既到了梨香院,薛姨媽倒不因外頭傳的事對寶玉另眼相待,仍是一如往常,熱情的摟著寶玉疼愛一番。
寶玉也笑嘻嘻的受了,左右他在賈母跟前也習慣這樣。
陪著薛姨媽說了幾迴話,便又來尋寶釵。
寶釵正皺著眉頭翻看家裏的賬本,眼見寶玉進來,也隻得打起精神招待著。
自打寶玉發覺在家中姐妹處受了冷遇,便愈發往梨香院來得勤,眼見寶釵又在看賬本,不由笑道:
“寶姐姐怎麽也學得跟璉二嫂一般,成日裏瞧著這些蠹物。
薛家這般家業,難道還能少了寶姐姐花用不成?若叫我說,像金銀這等阿堵物,隻管夠用便是了,多些少些的也無妨,又何必管它。
如姐姐這般人物,還是該多讀寫詩詞,陶冶性情才是。”
寶釵暗自歎了口氣,不接這話,隻笑道:
“寶兄弟今兒來,是為的什麽?莫不是專程教訓我來了?”
寶玉接過鶯兒遞過來的茶,道了聲謝,方歎了口氣,有些沮喪道:
“方才去與林妹妹說話,她仍不太搭理我。
自林妹妹來了府裏,凡我有的,總記著她一份,隻是怎麽也親近不得,與我說話倒像是跟外人似的。”
寶釵麵上微微一愣,旋即安慰道:
“林大哥如今正在南邊兒打仗,他們師兄妹兩自小一塊兒長大的,這等兇險之事,林丫頭豈不掛心,自然便沒那個心情與你說笑,這本是人之常情,你難道還與他見怪不成?”
寶玉點點頭笑道:
“寶姐姐這說的什麽話,我自然不與林妹妹見怪,不過白話兩句罷了。
唉,要說林大哥,此番也實在糊塗了些,如他這般金玉人物,何苦要與那些粗鄙的軍中武人一塊兒廝混,豈不平白糟踐了這等人品。
前些日子聽說林大哥在歸德府大勝,斬首幾千級,若叫我說,又何必害了這些人性命,他們原也是普通百姓罷了,隻驅散了便是。
百姓造反,根子隻在朝堂諸公之上,隻是卻害了自家性命,林大哥又大肆殺戮,這豈不是助紂為虐?
唉,隻怕等林大哥迴來,再不是之前那個芝蘭玉樹一般的林大哥了。”
寶釵愣了一愣,難以置信的瞧了寶玉一眼,低聲道:
“寶兄弟這話,隻在我跟前說說便罷,切不可往外頭去說,若叫姨夫知道了,你又要挨一頓打。”
一提起賈政,寶玉便激靈靈打了個冷顫,訕訕笑道:
“這我自然知道,好姐姐,你可也別往外說。”
寶釵拿手裏團扇拍拍寶玉的腦袋,歎氣道:
“你又何必說這話,當我是那起子愛嚼舌的長舌婦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