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賢王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崇寧帝高坐禦座之上,斜睨著龍椅下方立著的年經將軍,兩座王府跑去給林思衡送禮一事,方才戴權已報給他知道。
他雖有些不悅,也知這事怪不到林思衡頭上去,因而本也並不打算做什麽,卻沒料到林思衡竟這時候還跑進宮裏來,因而問道:
“靖遠伯今日不是在家中設宴?此時進宮,所為何事?”
林思衡也並不意外皇帝知道自家設宴一事,宅子裏前兩天專門招了兩個婆子,安排做些修剪花圃的活計,幾乎擺明了錦衣軍的身份,這本也是他與封愚約好了的。
因而躬身答道:
“迴陛下,今日虞王府和潞王府遣長史給臣送了禮物來,臣與兩位殿下素無往來,實不敢受,隻是又未敢擅自登門,送迴王府,因而隻得將禮物帶來,請陛下處置。”
戴權侍立在側,聞言悄悄打量林思衡兩眼,眼底多了些重視。崇寧帝也有些滿意林思衡此番舉止,雖是如此,麵上卻一肅,冷聲道:
“今日你既是家中操辦酒宴,隻怕也不止是隻有兩位皇兒送了禮去,旁人的你倒敢收,他們的你又不敢,卻是為何?
你是覺得朕會猜忌朕的皇子?又或是,你瞧不上這兩座王府,送的那點東西?”
林思衡忙道:
“陛下何出此言,臣豈敢做此想?隻是,臣是陛下的臣子,卻非二位殿下的臣子,臣雖薄有微功,也是仰賴陛下福澤庇佑,將士用命,才略有所得,況且陛下也早已賞過,怎敢再受二位殿下厚賜?臣實是愧不敢當。
陛下與二位殿下本是父子,又何來猜忌一說,這些禮物,本就是二位殿下之物,由陛下處置,本也應該。”
崇寧帝隻輕哼一聲,叫人將那些禮物都抬進來,戴權親自取了禮單,送到皇帝跟前,崇寧帝打眼一瞧,但見其上羅列著金銀珠玉,古玩字畫,一應俱全,價值不菲。
冷哼道:
“朕這兩位皇兒出手倒不小氣,也沒算丟了朕的顏麵。戴權,既然靖遠伯不肯領受他們倆的好意,你親自帶人,給他們把這些東西送迴去。
另外,傳朕口諭,他們如今既還年紀尚輕,還當勤加學問,不必過多參與外務,叫他們安心閉門讀書一個月,朕迴頭要細細考量。”
戴權忙躬身領命而去,林思衡既將這燙手山芋丟出去,也忙起身告辭。
等戴權領著人去到虞王府,將崇寧帝的話帶到,虞王彼時正在王府後院裏舞劍,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倒也顯得英武不凡。
乍聽此言,腳下步伐微微一亂,揮手間斬斷幾叢牡丹,皺皺眉頭,旋即又展顏笑道:
“父皇教訓的是,是本王唐突了,本王這就閉門讀書,謹遵陛下教誨。”
等戴權離開,莫秋便皺著眉頭走到虞王跟前,暗恨道:
“好個不知輕重的小子,驟然得了富貴,隻怕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虞王麵上仍帶著笑,似乎並不生氣,反而安慰道:
“長史勿慮,北靜王不是早說過,這位靖遠伯並不好親近。況且賈府那位一等將軍,不是也說這靖遠伯是個翻臉不認人的人物?
此番是我著急了些,雖也猜到隻怕瞞不過父皇的耳目,隻是父皇一向也不會插手此事,倒沒料到這位靖遠伯竟這般無私,直接將東西送到父皇跟前去了,隻怕父皇也詫異的緊呐。
他已得罪了大皇兄,此番雖不受咱們的禮,不是也沒收老三的禮?這就夠了。
他如今正是意氣飛揚的時候,來京裏的日子也還短,咱們也該多些耐心才是。”
揮揮手將院中牡丹斬了個幹幹淨淨,將手中長劍隨手一扔,徑自迴後院“讀書”去。下人們似也見慣了這等場麵,無聲無息的將院中殘花清理幹淨,又重新換上一叢叢新鮮豔麗的牡丹花,仍栽種在原來的位置上。
戴權到潞王府上時,時年十三四歲的潞王殿下正和下人們一塊兒蹴鞠,跑的滿頭大汗,見戴權進來,忙湊到戴權跟前,笑問道:
“你怎麽來了?要不要一起來踢兩圈?”
他本是去年才搬出宮立的府,倒與戴權十分熟悉,戴權苦笑道:
“殿下說笑了,老奴這把老骨頭,哪裏還玩得了這個?”
又將崇寧帝的話帶到,潞王詫異道:
“我是聽說二皇兄遣人送了禮,怕失了禮數,趕緊也叫人備了一份,怎麽竟壞了事兒?”
又眨眨眼睛,一派天真無邪的模樣央求道:
“求戴伴伴迴去,好歹跟父皇說說,讀書的事就免了吧?我又讀不進去。”
“嘿喲,我的殿下誒,這哪裏是老奴說了算的?”
潞王便撇撇嘴道:
“不肯幫忙就算了,總歸我不出去就是了。”
戴權也不多留,躬身告辭,潞王定定的看著戴權的背影,又轉過頭來,拋了拋手中的蹴鞠,示意眾人繼續,隻是沒跑幾步,便與一個新來的下人衝撞到一起,跌倒在地上,那人趕忙將潞王扶起來,磕頭請罪。
潞王笑哈哈的親手將那下人扶起來,讚揚道:
“你踢的很好,又哪裏有什麽罪過,今天就這樣吧,本王也累了,你跟本王過來,本王要賞你。”
那下人喜不自勝,躬身跟在潞王身後進了後院。
沒過多久,潞王府後門養的幾條大狗突然得了許多生肉,爭鬥撕咬的血水飛濺,潞王細細的擦拭著手指間的血跡,對著眼前的頭顱發問道:
“母妃不是說,世上沒有用銀子收買不了的人,隻不過價碼夠不夠高的問題,可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靖遠伯,這次的舉動又是什麽意思呢?他就不怕得罪我?”
一字一句,麵上的神色仍是那般天真無邪的樣子。
頭顱被擺在桌子上,隻剩下半截的舌頭往往汩汩流著血水,一個字也不說,隻是安安靜靜的保持沉默......
他雖有些不悅,也知這事怪不到林思衡頭上去,因而本也並不打算做什麽,卻沒料到林思衡竟這時候還跑進宮裏來,因而問道:
“靖遠伯今日不是在家中設宴?此時進宮,所為何事?”
林思衡也並不意外皇帝知道自家設宴一事,宅子裏前兩天專門招了兩個婆子,安排做些修剪花圃的活計,幾乎擺明了錦衣軍的身份,這本也是他與封愚約好了的。
因而躬身答道:
“迴陛下,今日虞王府和潞王府遣長史給臣送了禮物來,臣與兩位殿下素無往來,實不敢受,隻是又未敢擅自登門,送迴王府,因而隻得將禮物帶來,請陛下處置。”
戴權侍立在側,聞言悄悄打量林思衡兩眼,眼底多了些重視。崇寧帝也有些滿意林思衡此番舉止,雖是如此,麵上卻一肅,冷聲道:
“今日你既是家中操辦酒宴,隻怕也不止是隻有兩位皇兒送了禮去,旁人的你倒敢收,他們的你又不敢,卻是為何?
你是覺得朕會猜忌朕的皇子?又或是,你瞧不上這兩座王府,送的那點東西?”
林思衡忙道:
“陛下何出此言,臣豈敢做此想?隻是,臣是陛下的臣子,卻非二位殿下的臣子,臣雖薄有微功,也是仰賴陛下福澤庇佑,將士用命,才略有所得,況且陛下也早已賞過,怎敢再受二位殿下厚賜?臣實是愧不敢當。
陛下與二位殿下本是父子,又何來猜忌一說,這些禮物,本就是二位殿下之物,由陛下處置,本也應該。”
崇寧帝隻輕哼一聲,叫人將那些禮物都抬進來,戴權親自取了禮單,送到皇帝跟前,崇寧帝打眼一瞧,但見其上羅列著金銀珠玉,古玩字畫,一應俱全,價值不菲。
冷哼道:
“朕這兩位皇兒出手倒不小氣,也沒算丟了朕的顏麵。戴權,既然靖遠伯不肯領受他們倆的好意,你親自帶人,給他們把這些東西送迴去。
另外,傳朕口諭,他們如今既還年紀尚輕,還當勤加學問,不必過多參與外務,叫他們安心閉門讀書一個月,朕迴頭要細細考量。”
戴權忙躬身領命而去,林思衡既將這燙手山芋丟出去,也忙起身告辭。
等戴權領著人去到虞王府,將崇寧帝的話帶到,虞王彼時正在王府後院裏舞劍,二十歲左右的年紀,倒也顯得英武不凡。
乍聽此言,腳下步伐微微一亂,揮手間斬斷幾叢牡丹,皺皺眉頭,旋即又展顏笑道:
“父皇教訓的是,是本王唐突了,本王這就閉門讀書,謹遵陛下教誨。”
等戴權離開,莫秋便皺著眉頭走到虞王跟前,暗恨道:
“好個不知輕重的小子,驟然得了富貴,隻怕是不知道自己是誰了!”
虞王麵上仍帶著笑,似乎並不生氣,反而安慰道:
“長史勿慮,北靜王不是早說過,這位靖遠伯並不好親近。況且賈府那位一等將軍,不是也說這靖遠伯是個翻臉不認人的人物?
此番是我著急了些,雖也猜到隻怕瞞不過父皇的耳目,隻是父皇一向也不會插手此事,倒沒料到這位靖遠伯竟這般無私,直接將東西送到父皇跟前去了,隻怕父皇也詫異的緊呐。
他已得罪了大皇兄,此番雖不受咱們的禮,不是也沒收老三的禮?這就夠了。
他如今正是意氣飛揚的時候,來京裏的日子也還短,咱們也該多些耐心才是。”
揮揮手將院中牡丹斬了個幹幹淨淨,將手中長劍隨手一扔,徑自迴後院“讀書”去。下人們似也見慣了這等場麵,無聲無息的將院中殘花清理幹淨,又重新換上一叢叢新鮮豔麗的牡丹花,仍栽種在原來的位置上。
戴權到潞王府上時,時年十三四歲的潞王殿下正和下人們一塊兒蹴鞠,跑的滿頭大汗,見戴權進來,忙湊到戴權跟前,笑問道:
“你怎麽來了?要不要一起來踢兩圈?”
他本是去年才搬出宮立的府,倒與戴權十分熟悉,戴權苦笑道:
“殿下說笑了,老奴這把老骨頭,哪裏還玩得了這個?”
又將崇寧帝的話帶到,潞王詫異道:
“我是聽說二皇兄遣人送了禮,怕失了禮數,趕緊也叫人備了一份,怎麽竟壞了事兒?”
又眨眨眼睛,一派天真無邪的模樣央求道:
“求戴伴伴迴去,好歹跟父皇說說,讀書的事就免了吧?我又讀不進去。”
“嘿喲,我的殿下誒,這哪裏是老奴說了算的?”
潞王便撇撇嘴道:
“不肯幫忙就算了,總歸我不出去就是了。”
戴權也不多留,躬身告辭,潞王定定的看著戴權的背影,又轉過頭來,拋了拋手中的蹴鞠,示意眾人繼續,隻是沒跑幾步,便與一個新來的下人衝撞到一起,跌倒在地上,那人趕忙將潞王扶起來,磕頭請罪。
潞王笑哈哈的親手將那下人扶起來,讚揚道:
“你踢的很好,又哪裏有什麽罪過,今天就這樣吧,本王也累了,你跟本王過來,本王要賞你。”
那下人喜不自勝,躬身跟在潞王身後進了後院。
沒過多久,潞王府後門養的幾條大狗突然得了許多生肉,爭鬥撕咬的血水飛濺,潞王細細的擦拭著手指間的血跡,對著眼前的頭顱發問道:
“母妃不是說,世上沒有用銀子收買不了的人,隻不過價碼夠不夠高的問題,可是這個突然冒出來的靖遠伯,這次的舉動又是什麽意思呢?他就不怕得罪我?”
一字一句,麵上的神色仍是那般天真無邪的樣子。
頭顱被擺在桌子上,隻剩下半截的舌頭往往汩汩流著血水,一個字也不說,隻是安安靜靜的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