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附勢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哈哈哈,伯爺請看,這道幹貝蘆筍,口感細膩爽滑,是下官專門去惠泉樓請了廚子來做,雖不敢稱名貴,這是這等時節,倒還略有些難得,不知可能合伯爺口味?”
神京東城,傅家宅邸。
傅試雖為順天府通判,卻無甚底蘊,雖做了幾年京官,暗地裏得來些私囊,隻是天子腳下,也不敢行事太過,京師地價又騰貴,因而隻得租了套三進院子,勉強也算撐起門麵來。
今日傅家設宴,宴席上首正坐著一位身著金紫錦袍,樣貌俊逸的男子,傅試自己反倒陪著側位,隻坐著半拉屁股,即便是在席上,也微微躬身腰,神情熱切,帶著些難以掩飾的諂媚,正殷勤的對上首的年輕男子說話。
林思衡既得了傅試送來的請帖,到了約定的日子便來赴宴,也並不講什麽排場,隻帶了幾個隨從。
傅試卻自以為這是林思衡待他親近,故而輕車簡從,雖十分欣喜,也不免有些遺憾,隻覺這番動靜太小,擔心不能叫有心人看見。
隻是不論如何,林思衡肯來,便是大大的喜事,因而專與其妻一道在門前候著,一通寒暄,方才入座,又叫傅家太太不必迴避,也在席上坐了,專作出一副通家之好的樣子來。
林思衡略動了幾筷子,他倒也看得出來,傅試今日治這酒席,該是花了好大心思,道道菜都擺盤精致,瞧著便價值不菲,隻是卻並不太合他的胃口。
雖是如此,林思衡到底在官場上廝混過幾年,如今在場麵上與人捧幾句好話,不過是信手拈來的事,誇讚幾句,一時間席間倒也其樂融融。
飲過幾杯酒,林思衡便談起正事來:
“傅大人也知,陛下以我為南城指揮使,我雖年輕,並無什麽本事,隻因陛下信重,也不得不勉為其難。
南城人丁阜盛,又是京師人貨聚散之地,故常有些亂事,陛下心係京師百姓安生,因此屢屢有些不滿,在本官到任之前,特意叫我進宮一趟,耳提麵命,令我整治南城治安。
本官既受皇命,倒也花了些心思,翻了翻卷宗,隻道南城雖亂,卻尤以各處青樓賭坊最甚,因而有意稍加管製。隻是擔心因不知內裏,倘若起了誤會,難免不美。
傅大人是順天府通判,又是能臣,這京師地麵上的事,傅大人自然清楚,不知,可有一二言語教我?”
傅試自然聽懂裏這話裏的意思,早在接到林思衡請帖之時,他就在琢磨這迴事,又與自家夫人計議已久,本就已有所傾向。
況且林思衡又扯起皇帝的虎皮來,傅試便將心裏那點不舍都趕緊拋了去,忙欠身道:
“京師治安,本是下官職責所在,隻恨下官駑鈍,竟勞動伯爺尊駕,實在該死。既蒙伯爺垂問,下官豈敢不據實相告?
要說這南城雜亂,倒並非無因,昔年太祖定鼎於此,將開國軍隊,列為京營,士卒既入軍營,家眷自然也該隨行安置,大多便在南城住下,操持舊業。
彼時南城百姓,說不定哪家就與公侯府上有些牽連,因而順天府也隻得給些情麵,兩邊那時便有些來往。
倒得如今,百多年的光景,幾代人過去,如今南城與各家勳戚那點情分自然已沒人提起,隻是與咱們順天府的往來,倒都還維持著。
那些人在南城想要操持行業,自然少不得與六房往來,其中或許有些不法之事,此事下官雖早有耳聞,隻是無奈下官人微言輕,實在也拿他們無法。
如今既有伯爺主持,自然是如雷霆掃穴,勢若千鈞。下官雖身無長物,也甘附伯爺驥尾,或能稍壯聲勢,為南城百姓出一份力,也不負下官生平所學。”
傅試說起這話時,神情凜然,麵色剛正,手捋頜下三縷短須,竭力顯出一番為國為民的能臣風範來。
隻是偏偏眼神往林思衡處一看,便現出幾分討好來,卻又將這番形象給毀了個幹淨。
傅家太太也在他下手坐著,聞言隻是默默低頭,夾了一筷子菜,又呷了一杯酒,方才咽下心頭的苦澀:
傅試坐在這順天府三把手的位置上,南城每年送上來那筆銀子,自然也有他一份,多少也有個一二千兩,倘若果真都叫林思衡整治了去,這筆銀子自然是沒了。
官場逢迎,本來就要用銀錢開道,傅試更是如此,日日迎來送往的,本不能算有多富裕,若少了這筆銀子,更要再添三分難處。
傅家太太一想到這,更覺心痛,隻盼著能叫傅試跟著林思衡分潤些功勞。
林思衡聞言,心裏更添三分把握,笑問道:
“我與傅大人一見如故,便不饒那些虛的,且冒昧一問,不知府尹大人,與南城那邊......”
傅試一聽,他倒有心將頂頭上司給饒進去,又怕亂說引得林思衡忌憚起來,壞了事情,到時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況且又知道林思衡不知個糊塗的,也隻得連連擺手,照實道:
“府尹大人雖無力管束,隻是因地位尊崇,南城那些個醃臢下流之輩,哪裏有能耐攀扯到大人身上。便是說六房,也隻往戶房和刑房往來多些罷了,便是其餘四房,其實也無多少來往的。”
林思衡便放下心來,再無多的顧慮,又談笑兩句,請傅試屆時幫忙照應著,傅試正要借此掙些功勞,一拍即合,自然拍著胸脯答應下來,一時間席上氣氛更加熱烈。
既談過了正事,又再多飲了幾杯酒,林思衡尚且無甚異樣,傅試卻已經顯得有些酒後亢奮起來。
傅家太太偷偷打量,眼見林思衡目光清明,卻又擔心自家丈夫要先醉倒過去,要壞了原先計劃,先衝底下丫鬟使了個眼色,尋了個空,便起身勸道:
“伯爺和老爺已飲了許多酒,久在屋內,未免困倦,後院正有幾束秋菊開得正好,老爺何不請伯爺一道往後院散散心,也醒醒酒,豈不兩全其美?”
神京東城,傅家宅邸。
傅試雖為順天府通判,卻無甚底蘊,雖做了幾年京官,暗地裏得來些私囊,隻是天子腳下,也不敢行事太過,京師地價又騰貴,因而隻得租了套三進院子,勉強也算撐起門麵來。
今日傅家設宴,宴席上首正坐著一位身著金紫錦袍,樣貌俊逸的男子,傅試自己反倒陪著側位,隻坐著半拉屁股,即便是在席上,也微微躬身腰,神情熱切,帶著些難以掩飾的諂媚,正殷勤的對上首的年輕男子說話。
林思衡既得了傅試送來的請帖,到了約定的日子便來赴宴,也並不講什麽排場,隻帶了幾個隨從。
傅試卻自以為這是林思衡待他親近,故而輕車簡從,雖十分欣喜,也不免有些遺憾,隻覺這番動靜太小,擔心不能叫有心人看見。
隻是不論如何,林思衡肯來,便是大大的喜事,因而專與其妻一道在門前候著,一通寒暄,方才入座,又叫傅家太太不必迴避,也在席上坐了,專作出一副通家之好的樣子來。
林思衡略動了幾筷子,他倒也看得出來,傅試今日治這酒席,該是花了好大心思,道道菜都擺盤精致,瞧著便價值不菲,隻是卻並不太合他的胃口。
雖是如此,林思衡到底在官場上廝混過幾年,如今在場麵上與人捧幾句好話,不過是信手拈來的事,誇讚幾句,一時間席間倒也其樂融融。
飲過幾杯酒,林思衡便談起正事來:
“傅大人也知,陛下以我為南城指揮使,我雖年輕,並無什麽本事,隻因陛下信重,也不得不勉為其難。
南城人丁阜盛,又是京師人貨聚散之地,故常有些亂事,陛下心係京師百姓安生,因此屢屢有些不滿,在本官到任之前,特意叫我進宮一趟,耳提麵命,令我整治南城治安。
本官既受皇命,倒也花了些心思,翻了翻卷宗,隻道南城雖亂,卻尤以各處青樓賭坊最甚,因而有意稍加管製。隻是擔心因不知內裏,倘若起了誤會,難免不美。
傅大人是順天府通判,又是能臣,這京師地麵上的事,傅大人自然清楚,不知,可有一二言語教我?”
傅試自然聽懂裏這話裏的意思,早在接到林思衡請帖之時,他就在琢磨這迴事,又與自家夫人計議已久,本就已有所傾向。
況且林思衡又扯起皇帝的虎皮來,傅試便將心裏那點不舍都趕緊拋了去,忙欠身道:
“京師治安,本是下官職責所在,隻恨下官駑鈍,竟勞動伯爺尊駕,實在該死。既蒙伯爺垂問,下官豈敢不據實相告?
要說這南城雜亂,倒並非無因,昔年太祖定鼎於此,將開國軍隊,列為京營,士卒既入軍營,家眷自然也該隨行安置,大多便在南城住下,操持舊業。
彼時南城百姓,說不定哪家就與公侯府上有些牽連,因而順天府也隻得給些情麵,兩邊那時便有些來往。
倒得如今,百多年的光景,幾代人過去,如今南城與各家勳戚那點情分自然已沒人提起,隻是與咱們順天府的往來,倒都還維持著。
那些人在南城想要操持行業,自然少不得與六房往來,其中或許有些不法之事,此事下官雖早有耳聞,隻是無奈下官人微言輕,實在也拿他們無法。
如今既有伯爺主持,自然是如雷霆掃穴,勢若千鈞。下官雖身無長物,也甘附伯爺驥尾,或能稍壯聲勢,為南城百姓出一份力,也不負下官生平所學。”
傅試說起這話時,神情凜然,麵色剛正,手捋頜下三縷短須,竭力顯出一番為國為民的能臣風範來。
隻是偏偏眼神往林思衡處一看,便現出幾分討好來,卻又將這番形象給毀了個幹淨。
傅家太太也在他下手坐著,聞言隻是默默低頭,夾了一筷子菜,又呷了一杯酒,方才咽下心頭的苦澀:
傅試坐在這順天府三把手的位置上,南城每年送上來那筆銀子,自然也有他一份,多少也有個一二千兩,倘若果真都叫林思衡整治了去,這筆銀子自然是沒了。
官場逢迎,本來就要用銀錢開道,傅試更是如此,日日迎來送往的,本不能算有多富裕,若少了這筆銀子,更要再添三分難處。
傅家太太一想到這,更覺心痛,隻盼著能叫傅試跟著林思衡分潤些功勞。
林思衡聞言,心裏更添三分把握,笑問道:
“我與傅大人一見如故,便不饒那些虛的,且冒昧一問,不知府尹大人,與南城那邊......”
傅試一聽,他倒有心將頂頭上司給饒進去,又怕亂說引得林思衡忌憚起來,壞了事情,到時便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況且又知道林思衡不知個糊塗的,也隻得連連擺手,照實道:
“府尹大人雖無力管束,隻是因地位尊崇,南城那些個醃臢下流之輩,哪裏有能耐攀扯到大人身上。便是說六房,也隻往戶房和刑房往來多些罷了,便是其餘四房,其實也無多少來往的。”
林思衡便放下心來,再無多的顧慮,又談笑兩句,請傅試屆時幫忙照應著,傅試正要借此掙些功勞,一拍即合,自然拍著胸脯答應下來,一時間席上氣氛更加熱烈。
既談過了正事,又再多飲了幾杯酒,林思衡尚且無甚異樣,傅試卻已經顯得有些酒後亢奮起來。
傅家太太偷偷打量,眼見林思衡目光清明,卻又擔心自家丈夫要先醉倒過去,要壞了原先計劃,先衝底下丫鬟使了個眼色,尋了個空,便起身勸道:
“伯爺和老爺已飲了許多酒,久在屋內,未免困倦,後院正有幾束秋菊開得正好,老爺何不請伯爺一道往後院散散心,也醒醒酒,豈不兩全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