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願君如梧樹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留在房中用了飯,傅秋芳仍坐在那張臨窗小椅上,手指無意識的撚著葉根,緩緩轉動,略過了半晌,又有些“不夠淑女”的側趴在矮桌上,看似瞧著手中桐葉,心思卻並不在這上麵。
林思衡高中那年,曆來前三甲便被人熱議,那時傅秋芳便已聽過他的名聲,當時便有人稱讚其“美儀容,好風姿”。等到平叛封爵,更是在京中炙手可熱,名聲也愈發得“如雷貫耳”起來。
早兩年裏,秋芳尚還有些閨中蜜友,私下言談之時,也曾提起過這位少年伯爵,言語間自然也有些打趣的話。
那時雖說的熱鬧,卻並不相幹,隻當是遠在天邊的人物,一輩子連麵也是見不得一迴的,就如同是話本小說裏的人物,不過是在心裏記得個名字罷了。
到得如今,那群昔日蜜友,除了她以外,早都各自嫁人,已是沒了往來。
偏偏那個隻活在心裏的少年伯爵,竟活生生的站到自己跟前來,似乎是要與自己“關聯”起來了。
直至此時,秋芳仍覺如在夢中,可偏偏今日下午時,自己還能清晰的感覺到他的聲音,他的視線,他的動作,如此種種,才叫秋芳又生出真實的感覺來。
外頭傳來兩句說話聲,將她驚醒過來,傅秋芳聽出是兄嫂,連忙將手中落葉藏進書裏,略略對著銅鏡整理一番,見似乎並無什麽異樣之處,才放下心來,起身迎了出去。
傅試隻道是妹妹生了氣,連道了幾聲惱,秋芳隻是神色平淡:
“兄長何必如此?兄長養育之恩未報,倘若妹妹果真能對兄長有些益處,也必不惜此身。如今不過隻是些小事,兄長不必介懷。”
傅試聞言,便有些尷尬的搓搓手,關切道:
“那位靖遠伯,可曾,可曾唐突了妹妹?若他有什麽失禮之處!我...我...”
傅試“我”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來,秋芳暗自歎息一聲,也習慣了兄長的秉性,並不以為意,隻是道:
“兄長放心便是,靖遠伯何等人物,妹不過蒲柳之姿,豈能被他看在眼裏?”
傅試忙擺手道;
“妹妹切不可妄自菲薄,我家妹妹,不說配個伯爺,便是侯爺,公爺,也配得上!”
傅家太太懶得聽這些廢話,接過話茬,當著傅試的麵直接道:
“妹妹也知道,你哥哥並無什麽大本事,這個通判的位置,還是通過榮國府的關係得來的,可也就到這了,若隻是如此,再往上一步,也是休想。
好妹妹。你也知你哥哥的難處,這京師遍地都是貴胄,一個通判,誰又能把他看在眼裏?這麽些年,連銀子也掙不來多少。
這位靖遠伯,正是簡在帝心之人,京中無人不知,倘若兩家結親,我們也不必他多做什麽,你哥哥將來自然順暢許多。
再者說了,這位靖遠伯本也是個出眾人物,與妹妹相配,也不算辱沒了妹妹的好人品。
今日雖是行事魯莽了些,也是一時情急所致,這都是我的主意,妹妹也不要怪你哥哥。”
秋芳自然不會怪罪傅試,隻是歎氣道:
“哥哥是六品京官,縱是一地知府,也未必就比兄長來的顯赫,嫂嫂也是仕宦之女,咱們家已勝過常人不知多少,哥哥究竟還有何不滿足?”
傅試麵色難看的搖頭道:
“你不懂,你不懂的,你哥哥胸中抱負,豈止區區一個通判!若叫我停在此處,還不如死了去。
況且妹妹也知,賈家最近也不好過,若哥哥不早些準備著,來日便是這通判,也未必就能保得住!”
傅秋芳聞言,又默默歎了口氣,傅家太太忙追問道:
“不論如何,今日妹妹也與那靖遠伯見過一迴,究竟覺得如何?伯爺可曾瞧上你?或者可曾與你說過什麽話?”
秋芳聞言,一向大方的臉上,難得顯出些羞意來,又想起那枚桐葉,低聲道:
“伯爺是一時俊傑,想來是瞧不上我的,不過一塊兒說了些話,許是伯爺怕我難堪,倒顯得十分隨和,言語也妥帖。”
傅試聞言,便有些急切,隻以為果真是沒戲。傅家太太卻是過來人,聽完這話,已是喜上眉梢,撫掌大笑道:
“果真如此,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了。好妹妹,嫂子可不是要提前恭喜你?”
秋芳自然連連否認,傅家太太卻已認準了這事,傅試此時也反應過來,兩人皆大笑出門去。
略送了幾步,待兄嫂出了院子,秋芳才又迴到房中,翻出那枚桐葉,仰躺在床上,將那枚桐葉壓在胸口。
今日與林思衡相識,本是出自兄嫂私心,然而秋芳本也不敢奢望話本中那樣一塵不染的感情。
況且隻要兄長的意圖不變,便是沒有林思衡,往後隻怕也還有“周思衡”“王思衡”的,自己還是免不了起個“聯姻”的作用。而到時要嫁的人,又未必能及林思衡之萬一了。
口中喃喃念道:
“願君如梧樹,妾當作桐葉;
交柯同結心,連理覆重簷;
”君立擎天骨,妾垂抱月襟;
風霜知不凋,雨露信長吟;
千載棲鳳老,三生共撫琴;
相攜化紅鸞,伴飛入青冥。
老天呐老天,倘若您果真有靈,叫小女子有幸,與靖遠伯此番共得紅鸞之兆,解脫苦海,小女子一生感念不盡......”
月色從窗欞外透入,灑進未用完的墨汁中,夜風拂過,泛起星星點點的銀光。
梧桐樹下,貴公子俯身時,袖口淡淡透出的皂角味道,如今細細想來,大抵在那時,就早已勝過滿園的菊香......
林思衡高中那年,曆來前三甲便被人熱議,那時傅秋芳便已聽過他的名聲,當時便有人稱讚其“美儀容,好風姿”。等到平叛封爵,更是在京中炙手可熱,名聲也愈發得“如雷貫耳”起來。
早兩年裏,秋芳尚還有些閨中蜜友,私下言談之時,也曾提起過這位少年伯爵,言語間自然也有些打趣的話。
那時雖說的熱鬧,卻並不相幹,隻當是遠在天邊的人物,一輩子連麵也是見不得一迴的,就如同是話本小說裏的人物,不過是在心裏記得個名字罷了。
到得如今,那群昔日蜜友,除了她以外,早都各自嫁人,已是沒了往來。
偏偏那個隻活在心裏的少年伯爵,竟活生生的站到自己跟前來,似乎是要與自己“關聯”起來了。
直至此時,秋芳仍覺如在夢中,可偏偏今日下午時,自己還能清晰的感覺到他的聲音,他的視線,他的動作,如此種種,才叫秋芳又生出真實的感覺來。
外頭傳來兩句說話聲,將她驚醒過來,傅秋芳聽出是兄嫂,連忙將手中落葉藏進書裏,略略對著銅鏡整理一番,見似乎並無什麽異樣之處,才放下心來,起身迎了出去。
傅試隻道是妹妹生了氣,連道了幾聲惱,秋芳隻是神色平淡:
“兄長何必如此?兄長養育之恩未報,倘若妹妹果真能對兄長有些益處,也必不惜此身。如今不過隻是些小事,兄長不必介懷。”
傅試聞言,便有些尷尬的搓搓手,關切道:
“那位靖遠伯,可曾,可曾唐突了妹妹?若他有什麽失禮之處!我...我...”
傅試“我”了半天,也沒說出什麽來,秋芳暗自歎息一聲,也習慣了兄長的秉性,並不以為意,隻是道:
“兄長放心便是,靖遠伯何等人物,妹不過蒲柳之姿,豈能被他看在眼裏?”
傅試忙擺手道;
“妹妹切不可妄自菲薄,我家妹妹,不說配個伯爺,便是侯爺,公爺,也配得上!”
傅家太太懶得聽這些廢話,接過話茬,當著傅試的麵直接道:
“妹妹也知道,你哥哥並無什麽大本事,這個通判的位置,還是通過榮國府的關係得來的,可也就到這了,若隻是如此,再往上一步,也是休想。
好妹妹。你也知你哥哥的難處,這京師遍地都是貴胄,一個通判,誰又能把他看在眼裏?這麽些年,連銀子也掙不來多少。
這位靖遠伯,正是簡在帝心之人,京中無人不知,倘若兩家結親,我們也不必他多做什麽,你哥哥將來自然順暢許多。
再者說了,這位靖遠伯本也是個出眾人物,與妹妹相配,也不算辱沒了妹妹的好人品。
今日雖是行事魯莽了些,也是一時情急所致,這都是我的主意,妹妹也不要怪你哥哥。”
秋芳自然不會怪罪傅試,隻是歎氣道:
“哥哥是六品京官,縱是一地知府,也未必就比兄長來的顯赫,嫂嫂也是仕宦之女,咱們家已勝過常人不知多少,哥哥究竟還有何不滿足?”
傅試麵色難看的搖頭道:
“你不懂,你不懂的,你哥哥胸中抱負,豈止區區一個通判!若叫我停在此處,還不如死了去。
況且妹妹也知,賈家最近也不好過,若哥哥不早些準備著,來日便是這通判,也未必就能保得住!”
傅秋芳聞言,又默默歎了口氣,傅家太太忙追問道:
“不論如何,今日妹妹也與那靖遠伯見過一迴,究竟覺得如何?伯爺可曾瞧上你?或者可曾與你說過什麽話?”
秋芳聞言,一向大方的臉上,難得顯出些羞意來,又想起那枚桐葉,低聲道:
“伯爺是一時俊傑,想來是瞧不上我的,不過一塊兒說了些話,許是伯爺怕我難堪,倒顯得十分隨和,言語也妥帖。”
傅試聞言,便有些急切,隻以為果真是沒戲。傅家太太卻是過來人,聽完這話,已是喜上眉梢,撫掌大笑道:
“果真如此,可真是兩全其美的好事了。好妹妹,嫂子可不是要提前恭喜你?”
秋芳自然連連否認,傅家太太卻已認準了這事,傅試此時也反應過來,兩人皆大笑出門去。
略送了幾步,待兄嫂出了院子,秋芳才又迴到房中,翻出那枚桐葉,仰躺在床上,將那枚桐葉壓在胸口。
今日與林思衡相識,本是出自兄嫂私心,然而秋芳本也不敢奢望話本中那樣一塵不染的感情。
況且隻要兄長的意圖不變,便是沒有林思衡,往後隻怕也還有“周思衡”“王思衡”的,自己還是免不了起個“聯姻”的作用。而到時要嫁的人,又未必能及林思衡之萬一了。
口中喃喃念道:
“願君如梧樹,妾當作桐葉;
交柯同結心,連理覆重簷;
”君立擎天骨,妾垂抱月襟;
風霜知不凋,雨露信長吟;
千載棲鳳老,三生共撫琴;
相攜化紅鸞,伴飛入青冥。
老天呐老天,倘若您果真有靈,叫小女子有幸,與靖遠伯此番共得紅鸞之兆,解脫苦海,小女子一生感念不盡......”
月色從窗欞外透入,灑進未用完的墨汁中,夜風拂過,泛起星星點點的銀光。
梧桐樹下,貴公子俯身時,袖口淡淡透出的皂角味道,如今細細想來,大抵在那時,就早已勝過滿園的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