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眾生相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王熙鳳也迴到自己小院,顧不得別的事,先將旺兒叫過來吩咐道:
“快去追你們二爺,告訴他,老祖宗隻叫他打聽著,若見了靖遠伯,千萬客氣些,別胡亂說話。”
旺兒領命 ,趕忙去了。王熙鳳方才轉到內間坐下,唏噓不已。
她自小便與賈府相熟,隻覺得賈府一門雙公,何等榮耀,連王家也是比不得的。
如今眼睜睜看著東府丟了,鳳姐兒此時尚覺得難以置信,歎口氣道:
“我隻道咱們賈家,何等煊赫,除了宗室,旁人再是比不得我們的,不想世事變幻至此,不過是一樁案子,怎的竟牽連到這份上來?”
平兒也有些驚異道:
“可見這世上的事,實在難以料準,如今聖旨既然下了,林大爺豈不是要搬進東府裏去?老太太那邊,能過得去?”
鳳姐嗤笑道:
“何止老祖宗,大老爺,二老爺,還有東府裏薔哥兒,其他各個房裏的親戚,哪個心裏能舒坦著?
就是咱們家二爺,這時候隻怕也正慪著氣呢,要不然你以為我叫旺兒去做什麽,不過是給他提個醒罷了。
總歸是聖旨,過得去過不去的,也就那樣了。難道還能叫陛下再將那聖旨收迴去不成?”
言語間倒是十分放鬆,並無什麽惋惜嫉恨之色,總歸再怎麽樣,東府與她的關係不大,林思衡與她的關係又一向要好,以往她能去東府裏遊玩,以後等林思衡掌了東府,她一樣是抬腳就去了,也沒什麽差別。
因而隻說了兩句閑話,便將這事拋開,懶得去管了。
李紈一向是不管事的,也從不摻和府裏頭那些嚼舌根子的事,隻是東府之事實在太大,到底傳到她耳朵裏。
與府上各人,或是嫉恨,或是豔羨的態度不同,李紈倒是真心為林思衡高興。
李紈本就自覺賈蘭受林思衡教導,頗多精益,十分感激,隻是無處報答。
況且東府若叫旁人繼承了,賈蘭是再難沾光的,落到林思衡手裏,如今師徒名分甚重,與府上各家親戚相比,賈蘭反倒更加親近林思衡,如此豈不更對賈蘭更加有益。
隻是這話不好說出口,若叫人聽了去,不免要惹些麻煩,暗自琢磨著要不要送些賀禮去,
薛姨媽正在梨香院調試新茶,聽得這消息,也大吃一驚,她如今正靠著賈府,自然盼著賈府越來越好,雖見過林思衡幾迴,也談不上有什麽親近的,連忙叫同喜同貴再去打聽著,便又來尋寶釵。
寶釵也正忙著將新至的菊花香餅收進掐絲琺琅盒中,聽得薛姨媽說起此事,手頓了一頓,依舊雲淡風輕道:
“這都是別人家的事,母親隻當聽個熱鬧就是了。”
薛姨媽搖頭道:
“我的兒,咱們可是住在賈家的,如今咱們薛家已是沒了什麽依靠。官麵上也少關係,隻得借著你姨父和你舅舅的勢。你舅舅又不在京裏,舅母又是個少心思的,可不得盼著你姨父家好,咱們也能沾著光。”
寶釵聞言,歎息一聲:
“母親說的自然有理,隻是如今東府既是要落到靖遠伯手裏,咱們也是見過的,算有些緣分,往後未必不能打交道。
賈家雖丟了寧府,榮府卻沒什麽影響,老太太也活得好好的,仍有一座國公府,再是如何,也談不上落魄二字,哪裏用得著咱們操心?
再者,靠山山倒,靠水水幹,總是依靠人家,這不是長久之理,母親總得管教哥哥,叫他長進,才是正途。”
這番道理,薛姨媽自然是清楚的,隻是薛蟠的性子,她如今便是想管,也管不得了,又舍不得責打,隻能盼望著薛蟠自己能“浪子迴頭”。
寶釵對此也無法可想,隻得盡己所能,縫縫補補,幫薛姨媽支應著,母女倆聊了幾句,薛姨媽又問道:
“寶玉最近像是來的少了些,你們倆一向有話說,可要再尋個機會,再叫他來坐坐?”
寶釵默默搖了搖頭,推拒道:
“聽說寶兄弟近日往學堂裏去了,他既要上進,咱們不該打擾才是,不過才幾步路,等他想來,自然就來了。”
臉上顯得平淡,心裏卻直泛苦水,寶玉與她一向有話說,這倒是真的,隻不過十句裏倒有六七句,都是抱怨林丫頭不肯與他頑耍,寶釵也隻得盡力哄著罷了。
薛姨媽聞言,便也不再多說什麽,臨走前又迴頭瞧了寶釵一眼,似乎想說什麽,隻是終究沒有再開口。
待薛姨媽走了,寶釵麵上的神情反而生動起來,了無趣味的將手中的琺琅盒子放在架子上,怔怔的望著窗外,情緒翻湧難止:
林大哥將據東府了,他還不到二十,就已經要掙下一座公府來......
倘若父親接了紫微舍人的官位;
倘若父親還活著;
倘若哥哥是個聰明過人,能支撐家業的;
倘若母親不是這樣溺愛哥哥,能夠對她嚴加管教;
倘若家中的夥計掌櫃都是忠心之人;
倘若沒有進京;倘若當年送選一事能成;
倘若寶玉是個精幹有才的;
倘若...倘若我才是林丫頭......
寶釵一時有些羞愧,從窗沿上伸出去的的幾根手指,又如同被陽光燙傷到一般猛然縮了迴來。
將兩隻手覆在麵上,難得有些不講儀態的仰起頭來,過得良久,才發出一聲幽幽的,滿是疲憊的歎息。
旋即也收拾一番,又往黛玉處去。
黛玉正忙著繡香囊,紫鵑猛然跑進來,倒把她嚇了一跳,慌忙將手裏的東西往身後藏,見是紫鵑,方才唿出口氣,放鬆下來:
“你要死,天天這樣跑來跑去的。”
紫鵑暗笑一聲:
“姑娘緊張什麽,不過是給林大爺做幾個香囊罷了,又有什麽?旁人便是想做,林大爺可還未必收呢。”
黛玉俏臉一紅,把手裏東西一擱,就要來捂紫鵑的嘴,被紫鵑嘻嘻哈哈的三兩下躲開,黛玉便羞惱道:
“再敢胡說,我可不留你了,打發你迴老太太那兒去,省得你亂說話。”
紫鵑渾然不懼,胡亂說了兩句好話,黛玉便也隻得無奈的原諒她,才聽得紫鵑道:
“我是專門聽了個好消息,才來與姑娘說的,姑娘可知道,陛下下了聖旨,將東府賞給林大爺了!”
黛玉聞言,果然喜上眉梢,隻是沒一會兒,卻又皺起眉頭來......
“快去追你們二爺,告訴他,老祖宗隻叫他打聽著,若見了靖遠伯,千萬客氣些,別胡亂說話。”
旺兒領命 ,趕忙去了。王熙鳳方才轉到內間坐下,唏噓不已。
她自小便與賈府相熟,隻覺得賈府一門雙公,何等榮耀,連王家也是比不得的。
如今眼睜睜看著東府丟了,鳳姐兒此時尚覺得難以置信,歎口氣道:
“我隻道咱們賈家,何等煊赫,除了宗室,旁人再是比不得我們的,不想世事變幻至此,不過是一樁案子,怎的竟牽連到這份上來?”
平兒也有些驚異道:
“可見這世上的事,實在難以料準,如今聖旨既然下了,林大爺豈不是要搬進東府裏去?老太太那邊,能過得去?”
鳳姐嗤笑道:
“何止老祖宗,大老爺,二老爺,還有東府裏薔哥兒,其他各個房裏的親戚,哪個心裏能舒坦著?
就是咱們家二爺,這時候隻怕也正慪著氣呢,要不然你以為我叫旺兒去做什麽,不過是給他提個醒罷了。
總歸是聖旨,過得去過不去的,也就那樣了。難道還能叫陛下再將那聖旨收迴去不成?”
言語間倒是十分放鬆,並無什麽惋惜嫉恨之色,總歸再怎麽樣,東府與她的關係不大,林思衡與她的關係又一向要好,以往她能去東府裏遊玩,以後等林思衡掌了東府,她一樣是抬腳就去了,也沒什麽差別。
因而隻說了兩句閑話,便將這事拋開,懶得去管了。
李紈一向是不管事的,也從不摻和府裏頭那些嚼舌根子的事,隻是東府之事實在太大,到底傳到她耳朵裏。
與府上各人,或是嫉恨,或是豔羨的態度不同,李紈倒是真心為林思衡高興。
李紈本就自覺賈蘭受林思衡教導,頗多精益,十分感激,隻是無處報答。
況且東府若叫旁人繼承了,賈蘭是再難沾光的,落到林思衡手裏,如今師徒名分甚重,與府上各家親戚相比,賈蘭反倒更加親近林思衡,如此豈不更對賈蘭更加有益。
隻是這話不好說出口,若叫人聽了去,不免要惹些麻煩,暗自琢磨著要不要送些賀禮去,
薛姨媽正在梨香院調試新茶,聽得這消息,也大吃一驚,她如今正靠著賈府,自然盼著賈府越來越好,雖見過林思衡幾迴,也談不上有什麽親近的,連忙叫同喜同貴再去打聽著,便又來尋寶釵。
寶釵也正忙著將新至的菊花香餅收進掐絲琺琅盒中,聽得薛姨媽說起此事,手頓了一頓,依舊雲淡風輕道:
“這都是別人家的事,母親隻當聽個熱鬧就是了。”
薛姨媽搖頭道:
“我的兒,咱們可是住在賈家的,如今咱們薛家已是沒了什麽依靠。官麵上也少關係,隻得借著你姨父和你舅舅的勢。你舅舅又不在京裏,舅母又是個少心思的,可不得盼著你姨父家好,咱們也能沾著光。”
寶釵聞言,歎息一聲:
“母親說的自然有理,隻是如今東府既是要落到靖遠伯手裏,咱們也是見過的,算有些緣分,往後未必不能打交道。
賈家雖丟了寧府,榮府卻沒什麽影響,老太太也活得好好的,仍有一座國公府,再是如何,也談不上落魄二字,哪裏用得著咱們操心?
再者,靠山山倒,靠水水幹,總是依靠人家,這不是長久之理,母親總得管教哥哥,叫他長進,才是正途。”
這番道理,薛姨媽自然是清楚的,隻是薛蟠的性子,她如今便是想管,也管不得了,又舍不得責打,隻能盼望著薛蟠自己能“浪子迴頭”。
寶釵對此也無法可想,隻得盡己所能,縫縫補補,幫薛姨媽支應著,母女倆聊了幾句,薛姨媽又問道:
“寶玉最近像是來的少了些,你們倆一向有話說,可要再尋個機會,再叫他來坐坐?”
寶釵默默搖了搖頭,推拒道:
“聽說寶兄弟近日往學堂裏去了,他既要上進,咱們不該打擾才是,不過才幾步路,等他想來,自然就來了。”
臉上顯得平淡,心裏卻直泛苦水,寶玉與她一向有話說,這倒是真的,隻不過十句裏倒有六七句,都是抱怨林丫頭不肯與他頑耍,寶釵也隻得盡力哄著罷了。
薛姨媽聞言,便也不再多說什麽,臨走前又迴頭瞧了寶釵一眼,似乎想說什麽,隻是終究沒有再開口。
待薛姨媽走了,寶釵麵上的神情反而生動起來,了無趣味的將手中的琺琅盒子放在架子上,怔怔的望著窗外,情緒翻湧難止:
林大哥將據東府了,他還不到二十,就已經要掙下一座公府來......
倘若父親接了紫微舍人的官位;
倘若父親還活著;
倘若哥哥是個聰明過人,能支撐家業的;
倘若母親不是這樣溺愛哥哥,能夠對她嚴加管教;
倘若家中的夥計掌櫃都是忠心之人;
倘若沒有進京;倘若當年送選一事能成;
倘若寶玉是個精幹有才的;
倘若...倘若我才是林丫頭......
寶釵一時有些羞愧,從窗沿上伸出去的的幾根手指,又如同被陽光燙傷到一般猛然縮了迴來。
將兩隻手覆在麵上,難得有些不講儀態的仰起頭來,過得良久,才發出一聲幽幽的,滿是疲憊的歎息。
旋即也收拾一番,又往黛玉處去。
黛玉正忙著繡香囊,紫鵑猛然跑進來,倒把她嚇了一跳,慌忙將手裏的東西往身後藏,見是紫鵑,方才唿出口氣,放鬆下來:
“你要死,天天這樣跑來跑去的。”
紫鵑暗笑一聲:
“姑娘緊張什麽,不過是給林大爺做幾個香囊罷了,又有什麽?旁人便是想做,林大爺可還未必收呢。”
黛玉俏臉一紅,把手裏東西一擱,就要來捂紫鵑的嘴,被紫鵑嘻嘻哈哈的三兩下躲開,黛玉便羞惱道:
“再敢胡說,我可不留你了,打發你迴老太太那兒去,省得你亂說話。”
紫鵑渾然不懼,胡亂說了兩句好話,黛玉便也隻得無奈的原諒她,才聽得紫鵑道:
“我是專門聽了個好消息,才來與姑娘說的,姑娘可知道,陛下下了聖旨,將東府賞給林大爺了!”
黛玉聞言,果然喜上眉梢,隻是沒一會兒,卻又皺起眉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