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青玉鐲子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暮色漸沉,運河上浮起一層薄霧,樓船船頭懸著的茜紗燈籠在霧中暈出朦朧的紅暈。
黛玉斜倚著雕花圍欄上,淡紫色的綾衫被夜風吹得簌簌作響,手中攥著的帕子被露水浸透,渲染出斑駁的痕跡來。
“姑娘,小心著涼。”
紫鵑捧著掐牙青緞披風,輕手輕腳的靠近,將其披在黛玉身上。
黛玉方才正在走神,此時被紫鵑驚動,微微一扭身,手腕上的黃翡鐲子磕在楠木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紫鵑神色擔憂,又有些心疼道:
“姑娘別太過擔心了,伯爺不是此時說不得已經到了揚州,正和林大人在一塊兒呢,等姑娘到了揚州,林大人和伯爺沒什麽事,姑娘又病倒了,豈不是自找苦吃?”
黛玉勉強一笑:
“船行日夜不息,騎馬未必就能快多少,況且陸路不比船運平緩,崎嶇難行,師兄不知要多吃多少苦頭。
咱們在這船上,又收不到信兒,父親究竟如何,我心中實在沒底,如何能不牽掛?”
說罷眼眶又有些泛紅,扭頭朝著窗外,幽幽的歎了口氣。紫鵑也順著黛玉的方向去瞧,但見運河盡頭仍隱藏在霧靄中,遠處有幾星漁火明滅不定,倒像是被誰隨手拋棄的碎玉。
船艙內燭影搖紅,香菱正往鎏金博山爐裏添了些蘇合香,因聽晴雯提起過,這位林姑娘大抵就是日後的主母了,見黛玉正在感傷,也急忙從袖子裏取出一包手帕,將之解開,屈膝蹲下,遞到黛玉跟前:
“姑娘瞧瞧,今兒靠岸采買的時候,見著這菱角,這時節倒不多見,吃起來也爽口,姑娘也嚐嚐。”
自打林思衡入主東府,黛玉跟林思衡身邊幾個丫鬟也都熟悉了,幾人都有意討好她,黛玉也有心拉攏,相處倒十分和諧,況且如今又在一條船上,言語來往,並不見外。
黛玉扭頭去瞧,香菱正蹲在她身邊,藕荷色的裙裾微微散開,幾顆已經剝好的菱肉瑩白如玉,帶著些微微的粉紅,正被香菱捧在手心,眉間的胭脂記被燭火映照,整個人便已成了一朵盛開的荷花:
眼見幾個丫鬟瞧著也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黛玉到底振作起精神來,不忍拂了香菱的好意,取了一顆菱角吃了,起身往裏走了走,淺笑道:
“快起來,蹲著可怪累的,倒難為你眼尖,一眼就能找著這東西。”
香菱見黛玉麵色好轉,也嘿嘿一笑,起身湊過來:
“姑娘喜歡吃,就都拿去,給姑娘打嘴。”
黛玉婉拒一二,仍叫香菱收著,她又喜愛香菱的單純,便笑問道:
“這一套陪著我往南走,日日都在船上,可憋著你了?到底是師兄多事,我就在船上,又能出什麽事?可是苦了你們幾個。”
香菱連忙搖頭道:
“這不算什麽,姑娘還不知道,我小時候是去過揚州的,金陵也待過,揚州也待過,被爹...人帶去揚州學藝,隻是我人笨,總學不會,那時候整天被關在柴房裏,連飯也沒得吃。
如今不過是坐船,這樣慢慢的走,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就跟詩裏寫的一樣,哪裏談得上辛苦。”
黛玉便笑道:
“你既說起詩詞,我倒聽晴雯提起,師兄教你讀詩來著,師兄文采斐然,有五步成詩的美名,世所罕有,如何?你這高徒,可有什麽佳作,也念來讓我聽聽。”
香菱便把頭搖頭跟撥浪鼓一般,羞慚道:
“姑娘別笑話我,我不過是認得幾個字,爺怕我無聊,才送了兩本詩集來叫我瞧瞧,不過是打發時間,哪裏敢提筆去寫?”
晴雯打著水進來,吭哧一聲笑道:
“姑娘還說呢,香菱剛來的時候,我倒常見他跟爺借了詩詞來看,如今卻少見她用功了,天天不是在瞎玩,就是跑到廚房裏去添亂,那詩集隻怕都被拿去墊桌腳了。
姑娘可得把雪雁看緊著些,雪雁這兩天可算跟香菱混熟了,兩人隻要一不見,準保是湊在一塊找什麽東西吃呢。”
香菱臊紅著臉,扭扭捏捏的不說話,她原本沉迷於詩詞之中,一則因她確實喜愛,二則也是在現實裏吃了太多的苦,又無力掙紮,隻得往詩詞裏去尋解脫,看的也多是杜甫的詩詞。
如今被林思衡捧在手心裏,說是個丫鬟,卻再沒什麽苦日子過,十成心思,有七成掛在林思衡身上,兩成留在吃食上,還在詩詞上的,連一成也無了,連讀的詩詞也漸漸都換成了王維的。
黛玉便笑著打趣道:
“小的時候,我見師兄教綠衣讀書認字,便也捉了雪雁來學,可惜總沒成效,我還當是我沒有本事,如今看來,原來是天性使然,這可怪不得我了。”
香菱左看看,右看看,眼見眾人都拿她打趣,輕輕跺一跺腳,又把袖子裏的菱角拿出來散了,隻當是討饒,惹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等綠衣領著紅玉進來問安,黛玉便又招招手,將紅玉和香菱一並招到跟前,又叫紫鵑從櫃子裏翻出兩個青玉鐲子,一個賞了一個,等兩人謝領了,黛玉撇撇嘴,戲謔道:
“早該給你們的,隻是一時沒顧得上,今兒停船的時候才得了,虧得眼下也隻有你們四個,綠衣和晴雯又都有了,我倒還拿得出來這筆錢來買,要是再多些,我可沒銀子使了。”
綠衣嘻嘻哈哈的一笑,與晴雯一道來服侍黛玉洗漱:
“這可得跟姑娘提個醒,姑娘別光瞧著我們四個,姑娘自己身邊可還有兩個呢,也得提起備著才好。”
雪雁正躲角落裏奮力剝著菱角,聞言抬起頭來,臉微微一紅,張了張嘴沒說話,又低頭心不在焉的忙自己的事情。
紫鵑猛然漲紅了臉,反駁道:
“和我有什麽關係,怎的又說到我頭上來?”
綠衣便故作詫異道:
“原來紫鵑竟是要嫁出去?是有心上了?快說說是誰?爺和姑娘都是善心的,必是要成全了你。”
紫鵑聲音一梗,囁嚅著嘴:
“我....我哪裏有什麽心上人,我是姑娘的丫鬟,自然聽姑娘安排。”
綠衣哈哈笑道:
“好紫鵑,這事可含糊不得,你若有什麽心事,還是快些說清楚的好,可別等和姑娘一道進了東府,到時候要再說些有的沒的,可不好使了。”
這話連黛玉也“牽扯”進來,叫她也坐不住了,輕輕拍打了下綠衣的肩頭,止住了話頭,也算是救了紫鵑一遭:
“打小我瞧著你是個安安靜靜的性子,怎的如今愈發話多了,早聽說你如今與二嫂子常打交道,可是跟她學的不是?連我也敢拿來饒舌,仔細我不饒你。”
兩人年紀相仿,又幾乎天天能見著,說著一主一仆的,實則和姐妹也沒分別,綠衣壓根也沒在怕的,仍笑著朝紫鵑丟過去幾個眼神,惹得紫鵑眼神心虛的遊移不定,不敢與她對視。
黛玉斜倚著雕花圍欄上,淡紫色的綾衫被夜風吹得簌簌作響,手中攥著的帕子被露水浸透,渲染出斑駁的痕跡來。
“姑娘,小心著涼。”
紫鵑捧著掐牙青緞披風,輕手輕腳的靠近,將其披在黛玉身上。
黛玉方才正在走神,此時被紫鵑驚動,微微一扭身,手腕上的黃翡鐲子磕在楠木上,發出細碎的聲響。
紫鵑神色擔憂,又有些心疼道:
“姑娘別太過擔心了,伯爺不是此時說不得已經到了揚州,正和林大人在一塊兒呢,等姑娘到了揚州,林大人和伯爺沒什麽事,姑娘又病倒了,豈不是自找苦吃?”
黛玉勉強一笑:
“船行日夜不息,騎馬未必就能快多少,況且陸路不比船運平緩,崎嶇難行,師兄不知要多吃多少苦頭。
咱們在這船上,又收不到信兒,父親究竟如何,我心中實在沒底,如何能不牽掛?”
說罷眼眶又有些泛紅,扭頭朝著窗外,幽幽的歎了口氣。紫鵑也順著黛玉的方向去瞧,但見運河盡頭仍隱藏在霧靄中,遠處有幾星漁火明滅不定,倒像是被誰隨手拋棄的碎玉。
船艙內燭影搖紅,香菱正往鎏金博山爐裏添了些蘇合香,因聽晴雯提起過,這位林姑娘大抵就是日後的主母了,見黛玉正在感傷,也急忙從袖子裏取出一包手帕,將之解開,屈膝蹲下,遞到黛玉跟前:
“姑娘瞧瞧,今兒靠岸采買的時候,見著這菱角,這時節倒不多見,吃起來也爽口,姑娘也嚐嚐。”
自打林思衡入主東府,黛玉跟林思衡身邊幾個丫鬟也都熟悉了,幾人都有意討好她,黛玉也有心拉攏,相處倒十分和諧,況且如今又在一條船上,言語來往,並不見外。
黛玉扭頭去瞧,香菱正蹲在她身邊,藕荷色的裙裾微微散開,幾顆已經剝好的菱肉瑩白如玉,帶著些微微的粉紅,正被香菱捧在手心,眉間的胭脂記被燭火映照,整個人便已成了一朵盛開的荷花:
眼見幾個丫鬟瞧著也都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黛玉到底振作起精神來,不忍拂了香菱的好意,取了一顆菱角吃了,起身往裏走了走,淺笑道:
“快起來,蹲著可怪累的,倒難為你眼尖,一眼就能找著這東西。”
香菱見黛玉麵色好轉,也嘿嘿一笑,起身湊過來:
“姑娘喜歡吃,就都拿去,給姑娘打嘴。”
黛玉婉拒一二,仍叫香菱收著,她又喜愛香菱的單純,便笑問道:
“這一套陪著我往南走,日日都在船上,可憋著你了?到底是師兄多事,我就在船上,又能出什麽事?可是苦了你們幾個。”
香菱連忙搖頭道:
“這不算什麽,姑娘還不知道,我小時候是去過揚州的,金陵也待過,揚州也待過,被爹...人帶去揚州學藝,隻是我人笨,總學不會,那時候整天被關在柴房裏,連飯也沒得吃。
如今不過是坐船,這樣慢慢的走,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就跟詩裏寫的一樣,哪裏談得上辛苦。”
黛玉便笑道:
“你既說起詩詞,我倒聽晴雯提起,師兄教你讀詩來著,師兄文采斐然,有五步成詩的美名,世所罕有,如何?你這高徒,可有什麽佳作,也念來讓我聽聽。”
香菱便把頭搖頭跟撥浪鼓一般,羞慚道:
“姑娘別笑話我,我不過是認得幾個字,爺怕我無聊,才送了兩本詩集來叫我瞧瞧,不過是打發時間,哪裏敢提筆去寫?”
晴雯打著水進來,吭哧一聲笑道:
“姑娘還說呢,香菱剛來的時候,我倒常見他跟爺借了詩詞來看,如今卻少見她用功了,天天不是在瞎玩,就是跑到廚房裏去添亂,那詩集隻怕都被拿去墊桌腳了。
姑娘可得把雪雁看緊著些,雪雁這兩天可算跟香菱混熟了,兩人隻要一不見,準保是湊在一塊找什麽東西吃呢。”
香菱臊紅著臉,扭扭捏捏的不說話,她原本沉迷於詩詞之中,一則因她確實喜愛,二則也是在現實裏吃了太多的苦,又無力掙紮,隻得往詩詞裏去尋解脫,看的也多是杜甫的詩詞。
如今被林思衡捧在手心裏,說是個丫鬟,卻再沒什麽苦日子過,十成心思,有七成掛在林思衡身上,兩成留在吃食上,還在詩詞上的,連一成也無了,連讀的詩詞也漸漸都換成了王維的。
黛玉便笑著打趣道:
“小的時候,我見師兄教綠衣讀書認字,便也捉了雪雁來學,可惜總沒成效,我還當是我沒有本事,如今看來,原來是天性使然,這可怪不得我了。”
香菱左看看,右看看,眼見眾人都拿她打趣,輕輕跺一跺腳,又把袖子裏的菱角拿出來散了,隻當是討饒,惹得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等綠衣領著紅玉進來問安,黛玉便又招招手,將紅玉和香菱一並招到跟前,又叫紫鵑從櫃子裏翻出兩個青玉鐲子,一個賞了一個,等兩人謝領了,黛玉撇撇嘴,戲謔道:
“早該給你們的,隻是一時沒顧得上,今兒停船的時候才得了,虧得眼下也隻有你們四個,綠衣和晴雯又都有了,我倒還拿得出來這筆錢來買,要是再多些,我可沒銀子使了。”
綠衣嘻嘻哈哈的一笑,與晴雯一道來服侍黛玉洗漱:
“這可得跟姑娘提個醒,姑娘別光瞧著我們四個,姑娘自己身邊可還有兩個呢,也得提起備著才好。”
雪雁正躲角落裏奮力剝著菱角,聞言抬起頭來,臉微微一紅,張了張嘴沒說話,又低頭心不在焉的忙自己的事情。
紫鵑猛然漲紅了臉,反駁道:
“和我有什麽關係,怎的又說到我頭上來?”
綠衣便故作詫異道:
“原來紫鵑竟是要嫁出去?是有心上了?快說說是誰?爺和姑娘都是善心的,必是要成全了你。”
紫鵑聲音一梗,囁嚅著嘴:
“我....我哪裏有什麽心上人,我是姑娘的丫鬟,自然聽姑娘安排。”
綠衣哈哈笑道:
“好紫鵑,這事可含糊不得,你若有什麽心事,還是快些說清楚的好,可別等和姑娘一道進了東府,到時候要再說些有的沒的,可不好使了。”
這話連黛玉也“牽扯”進來,叫她也坐不住了,輕輕拍打了下綠衣的肩頭,止住了話頭,也算是救了紫鵑一遭:
“打小我瞧著你是個安安靜靜的性子,怎的如今愈發話多了,早聽說你如今與二嫂子常打交道,可是跟她學的不是?連我也敢拿來饒舌,仔細我不饒你。”
兩人年紀相仿,又幾乎天天能見著,說著一主一仆的,實則和姐妹也沒分別,綠衣壓根也沒在怕的,仍笑著朝紫鵑丟過去幾個眼神,惹得紫鵑眼神心虛的遊移不定,不敢與她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