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潰於蟻穴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鹽商一體,並非虛言。
黃之昀雖在一眾鹽商當中處境尷尬,可真等林思衡對其出手,其餘七家也還是要來見個分明。
黃之昀的抵抗並非沒有成效,林思衡不敢高估了江南大營的戰力,專程多帶了人手,與鹽商護院廝殺時,雖仗著人多勢眾,連連告捷,死傷竟與護院家丁相仿佛。
這等武力,實叫林思衡和邊城等人看得眉頭直皺,如此倒也罷了,偏偏軍紀又差,作戰之時仍不忘劫掠打砸,甚至有趁亂欲要擄了黃家女眷,行逼迫之事者,便被林思衡的親兵斬了腦袋。
待黃之昀將家中人手漸漸聚集,一時竟有要僵持不下的樣子,還得林思衡叫邊城帶了一隊親兵破敵而入,方才一鼓作氣將黃之昀等人拿下。
待那江南大營的軍官喜氣洋洋的來報功,林思衡雖恨不得砍了他的首級,卻也強忍著不發作,隻打定主意往後隻能將其拿來充個人數。
勉勵兩句,將黃家眾人押至前廳跪倒,林思衡便將江南大營的軍隊都收迴來,隻叫親兵去抄家封屋。
此舉雖惹得江南大營士卒有些不滿,但林思衡也非昔日初從軍時的雛鳥,軍威赫赫,也不曾生出什麽亂子來。
這邊尤在忙碌,沒過多久,其餘七家鹽商各自都打發人來問,雖多是隻叫下人來瞧,隻江少元因自詡與林思衡有幾分關係,親自過來,未見,連戴承恩也匆匆坐著轎子跑過來。
戴承恩麵色嚴肅的看著不知何時已碎裂在地上的黃家門匾,心中一陣無奈,卻又帶著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在這裏為官多年了,如何能不知道,不先打破八大鹽商的十年不易的羅網,鹽法改革一事就壓根兒也無從談起。
可是若真的朝鹽商動起手來,隨即而來的反噬,也不是等閑之輩就能承受的起的。
戴承恩神色難言的瞥了林思衡一眼,到底是個年輕人,上午才做局壓製了劉莊,當天就開始朝鹽商動手了。
江南大營的兵馬固然可以鎮壓一時,可鹽商在江南乃至京師盤根錯節,姻親交織,手段如此粗暴,怎會不遭人恨?
鋒芒畢露,過剛易折,非長久之相啊。
江少元也麵色沉凝的站在門口,眼看著一隊隊軍士踏著血水,在這座鹽商大宅裏進進出出,四處搜刮,深吸了一口氣。
不論如何,在外人眼中,黃之昀還算是親近江家的一支,平日裏被黃雲逼迫打壓便罷,如今竟被官府抄家,江少元也不得不出頭表態:
“伯爺,黃家一向積善有名,樂善好施,在揚州城聲望隆著,不知因幹犯何罪,竟至此禍?便是有罪,也該已有司論處才是?”
林思衡輕輕拍打身上沾染的灰塵,先朝戴承恩瞧了一眼,見其麵無表情,似乎隻是來看戲,說他是因黃家之事表示不滿也可,說他是過來做個抄檢黃家的見證也行。
但林思衡自然不肯叫他這樣叫他腳踏兩隻船,既然來了,便沒有放過的道理,輕歎一聲,對江少元低聲道:
“江兄遭小人蒙蔽,隻怕不知,就在城外,方才我與戴大人又遭刺殺,幸賴戴大人指揮若定,方才平安無事。
我抓了幾個刺客,這迴倒有些活口,已招供了是應黃之昀所請,為阻撓鹽法變革,行刺殺之事,連之前我恩師一案,也是爾等所為。
勾結白蓮,行刺官員,這已經是洗不脫的造反行徑了,誒,江兄還是不要再往裏摻和的好啊。”
被押出來的黃之昀仍在不斷叫囂,口稱汙蔑,斷不肯束手認罪。
江少元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他還真就沒有想過,行刺林如海是黃之昀做的?他這麽有種?
但既然林思衡拿這話公開來說,想必也假不了,又見鹽法道劉莊居然沒來,愈發驚異,心中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了,畢竟造反這兩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能擔待得起的。
階下各家,或是管家,或是長隨,也將這話聽了個清楚,麵麵相覷,不知所措,隻得又趕緊各自迴去報信,各家氣勢洶洶而來,竟又灰頭土臉而去。
待各家鹽商離去,戴承恩歎息一聲,神色複雜的走上前來,拱手道:
“伯爺好手段,好淩厲,隻是何必要將下官牽扯進來?”
他靠著戴權,做了十來年知府,便真是頭豬,此時也磨礪出來了,林思衡拱手還了一禮,正色道:
“白蓮妖人,人人得而誅之,戴大人身居此職,如何去躲呢?”
戴承恩仍有些不滿,拂袖道:
“伯爺既已查明兇手,又將刺客擒獲,連幕後指使也都拿下,想來總該還揚州一個安寧?不知這些江南大營的兵馬,何時可以出城?”
林思衡神色溫和的瞧著他,略笑一笑,卻並不迴話。
一路押著黃之昀一家,上下近百口人,浩浩蕩蕩往大牢裏去,沿途士紳百姓皆側目而視,難以置信。
林如海被翁岩領著人護衛著,換了一襲粗麻衣裳,便也沒有人能將眼前這位老者,和揚州大名鼎鼎的林禦史對應起來。
也跟著人群退到兩邊,日頭照射過來,林如海微微眯眼,視線從人群的縫隙中穿過去,正看見走在重重護衛當中,一路步行,並不騎馬誇耀的林思衡,以及浩浩蕩蕩的囚徒。
心中一時感慨難言,有些擔憂,也有些欣慰和振奮。
林如海敏銳的意識到,曆經十年的鹽法革新一事,伴隨著第一家鹽商倒塌,似乎終於開始出現一些真正的曙光。
黃之昀雖在一眾鹽商當中處境尷尬,可真等林思衡對其出手,其餘七家也還是要來見個分明。
黃之昀的抵抗並非沒有成效,林思衡不敢高估了江南大營的戰力,專程多帶了人手,與鹽商護院廝殺時,雖仗著人多勢眾,連連告捷,死傷竟與護院家丁相仿佛。
這等武力,實叫林思衡和邊城等人看得眉頭直皺,如此倒也罷了,偏偏軍紀又差,作戰之時仍不忘劫掠打砸,甚至有趁亂欲要擄了黃家女眷,行逼迫之事者,便被林思衡的親兵斬了腦袋。
待黃之昀將家中人手漸漸聚集,一時竟有要僵持不下的樣子,還得林思衡叫邊城帶了一隊親兵破敵而入,方才一鼓作氣將黃之昀等人拿下。
待那江南大營的軍官喜氣洋洋的來報功,林思衡雖恨不得砍了他的首級,卻也強忍著不發作,隻打定主意往後隻能將其拿來充個人數。
勉勵兩句,將黃家眾人押至前廳跪倒,林思衡便將江南大營的軍隊都收迴來,隻叫親兵去抄家封屋。
此舉雖惹得江南大營士卒有些不滿,但林思衡也非昔日初從軍時的雛鳥,軍威赫赫,也不曾生出什麽亂子來。
這邊尤在忙碌,沒過多久,其餘七家鹽商各自都打發人來問,雖多是隻叫下人來瞧,隻江少元因自詡與林思衡有幾分關係,親自過來,未見,連戴承恩也匆匆坐著轎子跑過來。
戴承恩麵色嚴肅的看著不知何時已碎裂在地上的黃家門匾,心中一陣無奈,卻又帶著果然如此的了然。
他在這裏為官多年了,如何能不知道,不先打破八大鹽商的十年不易的羅網,鹽法改革一事就壓根兒也無從談起。
可是若真的朝鹽商動起手來,隨即而來的反噬,也不是等閑之輩就能承受的起的。
戴承恩神色難言的瞥了林思衡一眼,到底是個年輕人,上午才做局壓製了劉莊,當天就開始朝鹽商動手了。
江南大營的兵馬固然可以鎮壓一時,可鹽商在江南乃至京師盤根錯節,姻親交織,手段如此粗暴,怎會不遭人恨?
鋒芒畢露,過剛易折,非長久之相啊。
江少元也麵色沉凝的站在門口,眼看著一隊隊軍士踏著血水,在這座鹽商大宅裏進進出出,四處搜刮,深吸了一口氣。
不論如何,在外人眼中,黃之昀還算是親近江家的一支,平日裏被黃雲逼迫打壓便罷,如今竟被官府抄家,江少元也不得不出頭表態:
“伯爺,黃家一向積善有名,樂善好施,在揚州城聲望隆著,不知因幹犯何罪,竟至此禍?便是有罪,也該已有司論處才是?”
林思衡輕輕拍打身上沾染的灰塵,先朝戴承恩瞧了一眼,見其麵無表情,似乎隻是來看戲,說他是因黃家之事表示不滿也可,說他是過來做個抄檢黃家的見證也行。
但林思衡自然不肯叫他這樣叫他腳踏兩隻船,既然來了,便沒有放過的道理,輕歎一聲,對江少元低聲道:
“江兄遭小人蒙蔽,隻怕不知,就在城外,方才我與戴大人又遭刺殺,幸賴戴大人指揮若定,方才平安無事。
我抓了幾個刺客,這迴倒有些活口,已招供了是應黃之昀所請,為阻撓鹽法變革,行刺殺之事,連之前我恩師一案,也是爾等所為。
勾結白蓮,行刺官員,這已經是洗不脫的造反行徑了,誒,江兄還是不要再往裏摻和的好啊。”
被押出來的黃之昀仍在不斷叫囂,口稱汙蔑,斷不肯束手認罪。
江少元臉色青一陣白一陣,他還真就沒有想過,行刺林如海是黃之昀做的?他這麽有種?
但既然林思衡拿這話公開來說,想必也假不了,又見鹽法道劉莊居然沒來,愈發驚異,心中一時也拿不定主意了,畢竟造反這兩個字,可不是隨隨便便能擔待得起的。
階下各家,或是管家,或是長隨,也將這話聽了個清楚,麵麵相覷,不知所措,隻得又趕緊各自迴去報信,各家氣勢洶洶而來,竟又灰頭土臉而去。
待各家鹽商離去,戴承恩歎息一聲,神色複雜的走上前來,拱手道:
“伯爺好手段,好淩厲,隻是何必要將下官牽扯進來?”
他靠著戴權,做了十來年知府,便真是頭豬,此時也磨礪出來了,林思衡拱手還了一禮,正色道:
“白蓮妖人,人人得而誅之,戴大人身居此職,如何去躲呢?”
戴承恩仍有些不滿,拂袖道:
“伯爺既已查明兇手,又將刺客擒獲,連幕後指使也都拿下,想來總該還揚州一個安寧?不知這些江南大營的兵馬,何時可以出城?”
林思衡神色溫和的瞧著他,略笑一笑,卻並不迴話。
一路押著黃之昀一家,上下近百口人,浩浩蕩蕩往大牢裏去,沿途士紳百姓皆側目而視,難以置信。
林如海被翁岩領著人護衛著,換了一襲粗麻衣裳,便也沒有人能將眼前這位老者,和揚州大名鼎鼎的林禦史對應起來。
也跟著人群退到兩邊,日頭照射過來,林如海微微眯眼,視線從人群的縫隙中穿過去,正看見走在重重護衛當中,一路步行,並不騎馬誇耀的林思衡,以及浩浩蕩蕩的囚徒。
心中一時感慨難言,有些擔憂,也有些欣慰和振奮。
林如海敏銳的意識到,曆經十年的鹽法革新一事,伴隨著第一家鹽商倒塌,似乎終於開始出現一些真正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