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邢岫煙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眼見紫鵑這般做派,叫黛玉臉紅得都快要無地自容,林思衡斜她一眼,伸手一個暴栗扣過去,口中問道:
“紫鵑你歎氣做甚,莫不是又餓了?餓了就去問雪雁,一準有東西吃,與你家姑娘歎氣做什麽,你家姑娘身上可沒藏點心。”
紫鵑頭上一痛,本就疑心黛玉“吃了虧”,如今又聽這話,隻當林思衡已經連黛玉身上的東西都摸清楚了,欲哭無淚,陷入到了自己作為丫鬟的深深自責中去。
一時怒從心頭起,也不怕林思衡的“兇威”,憤憤不平的盯了他好幾眼。
黛玉見紫鵑這般情態,也知她在想什麽,拉著紫鵑的袖子跑到一邊,說了好一陣,紫鵑方才半信半疑,隻是自家姑娘都這麽說了,紫鵑也隻得作罷,苦口婆心道:
“姑娘,非是我這做丫鬟的多事,姑娘再是與伯爺情深義重,成親前也不能由著他胡來,卻叫姑娘吃虧。”
黛玉想著方才山道上的事,羞慚無地,紅著臉連忙道:
“好了好了,快別說了,這我自然知道,哪裏還勞你來交代。”
眼見天色不算太晚,林思衡四處看看,便道:
“天色尚早,既已下山,倒不急著迴城,不如就在城外走走,散散心如何?”
自然沒有人有異議,就連紫鵑這會兒子也沒了方才“伸張正義”的膽氣,低著頭不吭聲。
這山腳下不遠,便有一村莊,內有幾十家民居,周遭一片農田,此時尚未到農忙之時,田野間一片綠意,一陣清風拂過,便掀起陣陣綠色的波浪,稻禾起伏間,不時現出幾道人影。
眾人便就在這田間小道上隨意走走,四境開闊,稻禾的清香伴著微風飄蕩開來,叫人心曠神怡。
黛玉因先前已吃了虧,況且又有紫鵑在一旁看著,也不好再往師兄身邊湊,隻前後隔著一步,也算上劃下一道“楚河漢界”來。
林思衡深知步步為營的道理,也不再做刺激她的事,隻時不時扭頭來說說話,叫黛玉漸漸又放鬆下來。
才行了一會兒,前頭不遠處稻田裏,陡然鑽出來一位女子,一見著田間來了這樣多人,倒愣了一愣,又低著頭往後退了一步,將這道路給林思衡等人讓了出來。
待走近幾步,但見這女子頭上隻有一根舊銅簪束發,穿著一身粗布衣裳,漿洗得倒十分幹淨整潔,上衣袖口和肘彎處打著幾道補丁,專挑了顏色相近的舊布去縫補,因而並不顯眼。
年歲也並不大,瞧著約有十六七的年紀,皮膚白淨,半點不施粉黛,挎著個小竹籃,感受到林思衡打量她的眼神,也微微抬起頭來瞧過去,神情自然,雖見林思衡等人衣著富貴,也並不局促。
林思衡朝她笑笑,步態悠閑得走過去,這女子本就站在道旁,以為他要過去,略彎了彎腰,以示避讓。
孰料林思衡卻在她跟前停下,往她這邊略湊了湊,隔著一步的距離,帶著些淡淡得笑意,開口問道:
“這籃子裏裝得什麽?”
他這一開口,倒叫這女子有些錯愕,詫異得瞧了一眼,確認麵前這貴人果真是在和自己說話。
她雖並不認識眼前這人,可也不能不答,略頓了頓,便將籃子取下來,伸手往前遞了遞,好叫貴人們看清楚,口中答道:
“隻是些田螺魚蝦,方才從田間拾得,倒不是什麽好東西,貴人若看得上眼,便請拿去。”
林思衡掃了一眼,但見裏頭果然多是些田螺,還有幾條鱔魚河蝦,此外竟還有一條不大不小的黑魚。
詫異得朝著女子瞧了一眼,取笑道:
“這條魚也是拾的?那可果真可以稱得上是寶地了。”
這女子聽他打趣,難得顯出幾分羞澀道:
“不過是設了些捕魚的陷阱,這邊的孩子,多少都會些,叫貴人見笑。”
黛玉也湊上來瞧,眼見那魚在籃子裏搖頭擺尾,顯得很有活力,也覺得有些野趣,讚歎道:
“姐姐好本領,我卻沒有這樣的能耐。”
黛玉如今也早忘了自己身上還換著儒衫,舉手投足間盡是女兒家的嬌俏,這女子得她誇讚,也隻是客氣的笑笑。
林思衡果真將那籃子接過來掂了掂,笑道:
“這些魚蝦,你若給我,我一時也處置不來,倒不如就辛苦姑娘,為我們隨意做幾道菜來如何?”
黛玉微微扭頭瞧他一眼,卻也不多問,由得師兄做主,那女子也呆了一下,被林思衡這番自來熟的舉措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隻是貴人相邀,她也沒有拒絕的餘地,因而略顯出幾分緊張道:
“貴人有命,自當遵從,隻是寒舍簡陋,恐有辱貴人尊體。”
“這倒無妨,所謂貴賤之分,不過因人而異,況且人皆食五穀,金銀之物雖豐,不過外用,豈可貴物而賤人。”
黛玉聽著這話,尚不覺得有什麽,這種類似的話,她已聽師兄說過不少迴。那女子卻又詫異得瞧他一眼,輕輕一笑,方才那點緊張便又消散開來,屈膝一禮道:
“既如此,請貴人們隨我來。”
說著便伸出手來,想將籃子接過去,林思衡卻並不給她,隻遞了個眼神過去,示意她到前頭帶路。
黛玉這會兒也忘了先前的警惕,又不自覺的湊到林思衡身邊來,隨手折了個草莖,伸到籃子裏逗弄魚蝦,與這女子問道:
“聽姐姐先前說話,姐姐原來讀過書?”
這女子便微微側過身子,一邊看著路,一邊恭敬作答道:
“不敢說讀過什麽書,不過是跟著山上的師傅們,看夠幾本道經佛卷,因而能認得些字。”
黛玉便讚歎道:
“看姐姐這樣的氣度,雖居村野鄉徑,卻連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也未必能比,可見這才是真正能把書讀透了的,姐姐叫什麽名字?我們正從山上來,姐姐是跟著哪位師傅向學?”
“姑娘太過謬讚,民女不敢言貴,姓刑,名岫煙,是跟著妙玉師傅,方才認了些字,讀過幾本經書,會幾句應答的話罷了。”
“紫鵑你歎氣做甚,莫不是又餓了?餓了就去問雪雁,一準有東西吃,與你家姑娘歎氣做什麽,你家姑娘身上可沒藏點心。”
紫鵑頭上一痛,本就疑心黛玉“吃了虧”,如今又聽這話,隻當林思衡已經連黛玉身上的東西都摸清楚了,欲哭無淚,陷入到了自己作為丫鬟的深深自責中去。
一時怒從心頭起,也不怕林思衡的“兇威”,憤憤不平的盯了他好幾眼。
黛玉見紫鵑這般情態,也知她在想什麽,拉著紫鵑的袖子跑到一邊,說了好一陣,紫鵑方才半信半疑,隻是自家姑娘都這麽說了,紫鵑也隻得作罷,苦口婆心道:
“姑娘,非是我這做丫鬟的多事,姑娘再是與伯爺情深義重,成親前也不能由著他胡來,卻叫姑娘吃虧。”
黛玉想著方才山道上的事,羞慚無地,紅著臉連忙道:
“好了好了,快別說了,這我自然知道,哪裏還勞你來交代。”
眼見天色不算太晚,林思衡四處看看,便道:
“天色尚早,既已下山,倒不急著迴城,不如就在城外走走,散散心如何?”
自然沒有人有異議,就連紫鵑這會兒子也沒了方才“伸張正義”的膽氣,低著頭不吭聲。
這山腳下不遠,便有一村莊,內有幾十家民居,周遭一片農田,此時尚未到農忙之時,田野間一片綠意,一陣清風拂過,便掀起陣陣綠色的波浪,稻禾起伏間,不時現出幾道人影。
眾人便就在這田間小道上隨意走走,四境開闊,稻禾的清香伴著微風飄蕩開來,叫人心曠神怡。
黛玉因先前已吃了虧,況且又有紫鵑在一旁看著,也不好再往師兄身邊湊,隻前後隔著一步,也算上劃下一道“楚河漢界”來。
林思衡深知步步為營的道理,也不再做刺激她的事,隻時不時扭頭來說說話,叫黛玉漸漸又放鬆下來。
才行了一會兒,前頭不遠處稻田裏,陡然鑽出來一位女子,一見著田間來了這樣多人,倒愣了一愣,又低著頭往後退了一步,將這道路給林思衡等人讓了出來。
待走近幾步,但見這女子頭上隻有一根舊銅簪束發,穿著一身粗布衣裳,漿洗得倒十分幹淨整潔,上衣袖口和肘彎處打著幾道補丁,專挑了顏色相近的舊布去縫補,因而並不顯眼。
年歲也並不大,瞧著約有十六七的年紀,皮膚白淨,半點不施粉黛,挎著個小竹籃,感受到林思衡打量她的眼神,也微微抬起頭來瞧過去,神情自然,雖見林思衡等人衣著富貴,也並不局促。
林思衡朝她笑笑,步態悠閑得走過去,這女子本就站在道旁,以為他要過去,略彎了彎腰,以示避讓。
孰料林思衡卻在她跟前停下,往她這邊略湊了湊,隔著一步的距離,帶著些淡淡得笑意,開口問道:
“這籃子裏裝得什麽?”
他這一開口,倒叫這女子有些錯愕,詫異得瞧了一眼,確認麵前這貴人果真是在和自己說話。
她雖並不認識眼前這人,可也不能不答,略頓了頓,便將籃子取下來,伸手往前遞了遞,好叫貴人們看清楚,口中答道:
“隻是些田螺魚蝦,方才從田間拾得,倒不是什麽好東西,貴人若看得上眼,便請拿去。”
林思衡掃了一眼,但見裏頭果然多是些田螺,還有幾條鱔魚河蝦,此外竟還有一條不大不小的黑魚。
詫異得朝著女子瞧了一眼,取笑道:
“這條魚也是拾的?那可果真可以稱得上是寶地了。”
這女子聽他打趣,難得顯出幾分羞澀道:
“不過是設了些捕魚的陷阱,這邊的孩子,多少都會些,叫貴人見笑。”
黛玉也湊上來瞧,眼見那魚在籃子裏搖頭擺尾,顯得很有活力,也覺得有些野趣,讚歎道:
“姐姐好本領,我卻沒有這樣的能耐。”
黛玉如今也早忘了自己身上還換著儒衫,舉手投足間盡是女兒家的嬌俏,這女子得她誇讚,也隻是客氣的笑笑。
林思衡果真將那籃子接過來掂了掂,笑道:
“這些魚蝦,你若給我,我一時也處置不來,倒不如就辛苦姑娘,為我們隨意做幾道菜來如何?”
黛玉微微扭頭瞧他一眼,卻也不多問,由得師兄做主,那女子也呆了一下,被林思衡這番自來熟的舉措弄得有些措手不及。
隻是貴人相邀,她也沒有拒絕的餘地,因而略顯出幾分緊張道:
“貴人有命,自當遵從,隻是寒舍簡陋,恐有辱貴人尊體。”
“這倒無妨,所謂貴賤之分,不過因人而異,況且人皆食五穀,金銀之物雖豐,不過外用,豈可貴物而賤人。”
黛玉聽著這話,尚不覺得有什麽,這種類似的話,她已聽師兄說過不少迴。那女子卻又詫異得瞧他一眼,輕輕一笑,方才那點緊張便又消散開來,屈膝一禮道:
“既如此,請貴人們隨我來。”
說著便伸出手來,想將籃子接過去,林思衡卻並不給她,隻遞了個眼神過去,示意她到前頭帶路。
黛玉這會兒也忘了先前的警惕,又不自覺的湊到林思衡身邊來,隨手折了個草莖,伸到籃子裏逗弄魚蝦,與這女子問道:
“聽姐姐先前說話,姐姐原來讀過書?”
這女子便微微側過身子,一邊看著路,一邊恭敬作答道:
“不敢說讀過什麽書,不過是跟著山上的師傅們,看夠幾本道經佛卷,因而能認得些字。”
黛玉便讚歎道:
“看姐姐這樣的氣度,雖居村野鄉徑,卻連大戶人家的千金小姐也未必能比,可見這才是真正能把書讀透了的,姐姐叫什麽名字?我們正從山上來,姐姐是跟著哪位師傅向學?”
“姑娘太過謬讚,民女不敢言貴,姓刑,名岫煙,是跟著妙玉師傅,方才認了些字,讀過幾本經書,會幾句應答的話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