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章 尋親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香菱把頭埋在林思衡懷裏,哭了好一陣子,林思衡心疼壞了,過了好半晌,等香菱情緒漸漸平緩,從他懷裏抬起頭來,林思衡隻覺得胸口的衣服已像是被水洗過一遭。
這樣一番動靜,自然引得這宅中眾人都圍過來查看。
香菱哽咽著抬頭,也四下張望,手卻依舊緊緊的揪著林思衡的袖子不放。
那中年男人聽著香菱方才的話,神情也十分詫異,等香菱哭歇了,忙躬著腰上前請示道:
“下官不知伯爺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請伯爺暫且入內歇腳,容下官奉茶招待。”
林思衡也不欲叫人一直看著,便點點頭,隨那官人入內就坐。
那官人殷勤的領著林思衡上座,自己卻隻在堂中站著,又叫人快快沏了茶來招待,林思衡笑問道:
“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唿?現居何職?這宅子可有什麽隱情?快請坐下說話。”
那官人連忙搖頭道:
“伯爺跟前,豈有下官坐著迴話的道理,蒙伯爺垂問,下官姓趙,忝居戶房主事。”
這趙主事一邊迴話,一邊偷偷打量了香菱一眼,心裏有些揣測,卻也不敢欺瞞,隻得老實交代道:
“至於說著宅子,實不敢瞞伯爺,此處原本並非養濟堂,這戶主人家原姓甄,也是本地大戶人家,家境甚為殷實。
後來因聽說弄丟了孩子,夫妻倆整日裏四處去尋,無心打理家業,才漸漸敗落了,這事當年鬧得挺大,隻是如今隔的久了,怕是有十一二年,因而才漸漸無人去提。
這倒也罷了,偏又沒過兩年,隔壁那家葫蘆廟裏辦廟會,因炸供的和尚犯了迷糊,竟失了火,連這宅子也一並被火了,甄家大半家業付之一炬。
那甄家老爺也心灰意冷,就此遣散下人,帶著太太投奔親戚去了。自此沒有再迴來過。
後來知府大人瞧這處地方空著實在可惜,便撥了筆銀子,建起這養濟堂來,也是一樁善事。”
香菱就站在林思衡身邊,聽著這一番話,身子都微微顫抖起來。
晴雯暗暗咂舌,她方才也跟在後頭將這宅子給逛了一遍,這宅中可著實不小,可見香菱家中原先富裕,晴雯這般想著,看著香菱的眼神也有些憐憫了。
她也聽得林思衡說起香菱是被人拐賣,卻不曾想自家這位小姐妹,原先竟還有這般來頭,一時也在心中感慨不已,隻道幸好如今是落到爺跟前服侍,若是落在旁人手裏,豈不更加可憐?
林思衡聽這人交代的還算老實,神情也緩和了些,和聲道:
“多謝趙大人為我解惑,倒難為趙大人記得這些事,既如此,那甄家老爺太太究竟去了何處,你可知曉?”
趙主事見他神色和善,略微放了些心,連忙道:
“不敢當伯爺一聲謝字,如今這養濟堂正歸下官來管,也是下官分內之事,至於甄家老爺去處,下官倒確實不甚明了。
不過如今堂內倒也有一二個昔年甄家老仆,無處可去,留在這裏做些打雜的活計,伯爺可要招來問問?”
林思衡雖知香菱之母就在隔壁大如州,可究竟在大如州何處,他卻也不清楚,抬眼瞧著香菱眼神中的期盼,便笑道:
“既如此,就先請過來問問。”
不多時便有一老翁前來叩拜行禮,林思衡忙道:
“老人家請起,聽說老人家是甄家舊仆,可知甄家老爺太太去了何處?”
那老翁雖不敢起身,倒也抬起頭來,正要說話,陡然望見正站在林思衡身邊的香菱,那顆眉間的胭脂記再熟悉不過,神色一驚,連忙喚道:
“小姐!”
香菱也仔細的瞧他一眼,卻再也記不得了,便往林思衡背後縮了縮,避開那老者的眼神。
那老翁見著香菱,神情有些激動,破口大罵道:
“都怪那該死的霍啟,弄丟了小姐,要不然甄家豈有此難?”
一時叫罵不休,趙主事擔心引得林思衡不悅,忙打斷道:
“伯...這位大人問你,可知道甄家老爺去投了何處,你隻管說就是了,扯那些做什麽?”
那老翁明顯有些怕這位趙主事,趕忙住了口,忙道:
“小老兒倒還知道些,甄家太太原是大如州人,自這處遭了祝融,老爺便和太太一道,去大如州投了老嶽父去了。”
“可知是在大如州何處,甄老爺嶽家是何姓名?”
“隻知是在城外,說是離姑蘇不遠,太太的名諱不敢打聽,姓氏倒知道,是姓封。老爺那位嶽丈,自然也是姓封了。”
既知道這些,便也足夠了,林思衡遂不再問,打賞那老翁十兩銀子,老翁歡天喜地的便下去了,也不再去管香菱。
林思衡眼見香菱神色有些沮喪,又有些渴盼,溫言道:
“不著急,既知道是在大如州,又曉得姓封,迴頭我叫人一路去找,定要為我家香菱尋到。”
香菱聞言感動不已,要說起來,她如今也隻是個丫鬟,雖得林思衡寵愛,也覺這樣的事實在是太過了,隻一個姓氏,若要找人,不知要花去多少銀子,況且豈是那樣容易的?
隻是這麽多年沒有父母音信,香菱本以為自己也早就習慣了,今日陡然聽聞,心裏卻恨不得立時就能相見,無論如何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感受著林思衡的疼惜,香菱心中情意翻湧,實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了,隻覺恨不得能為他死了才好。
林思衡又溫言道:
“這處宅子,原先既是香菱的家,香菱可想要再拿迴來?你若想要,便點點頭,爺來想辦法。”
那趙主事聽著這話,心裏暗暗叫苦,卻又阻攔不得。若林思衡果真要占了這甄家舊宅,以他的尊貴地位,隻怕還真就隻能叫他占去。
香菱卻搖搖頭,忽然展顏一笑,擦擦臉上的眼淚,牽著林思衡走到窗前,看著外頭養濟堂裏那些麵黃肌瘦的孩子,低聲道:
“這裏不過是一處宅子,早也不是香菱的家了,香菱跟定了爺,爺去哪裏,香菱就去哪裏,要這宅子何用?
爺在的地方,才是香菱的家。”
這樣一番動靜,自然引得這宅中眾人都圍過來查看。
香菱哽咽著抬頭,也四下張望,手卻依舊緊緊的揪著林思衡的袖子不放。
那中年男人聽著香菱方才的話,神情也十分詫異,等香菱哭歇了,忙躬著腰上前請示道:
“下官不知伯爺駕臨,有失遠迎,還望恕罪,請伯爺暫且入內歇腳,容下官奉茶招待。”
林思衡也不欲叫人一直看著,便點點頭,隨那官人入內就坐。
那官人殷勤的領著林思衡上座,自己卻隻在堂中站著,又叫人快快沏了茶來招待,林思衡笑問道:
“不知這位大人如何稱唿?現居何職?這宅子可有什麽隱情?快請坐下說話。”
那官人連忙搖頭道:
“伯爺跟前,豈有下官坐著迴話的道理,蒙伯爺垂問,下官姓趙,忝居戶房主事。”
這趙主事一邊迴話,一邊偷偷打量了香菱一眼,心裏有些揣測,卻也不敢欺瞞,隻得老實交代道:
“至於說著宅子,實不敢瞞伯爺,此處原本並非養濟堂,這戶主人家原姓甄,也是本地大戶人家,家境甚為殷實。
後來因聽說弄丟了孩子,夫妻倆整日裏四處去尋,無心打理家業,才漸漸敗落了,這事當年鬧得挺大,隻是如今隔的久了,怕是有十一二年,因而才漸漸無人去提。
這倒也罷了,偏又沒過兩年,隔壁那家葫蘆廟裏辦廟會,因炸供的和尚犯了迷糊,竟失了火,連這宅子也一並被火了,甄家大半家業付之一炬。
那甄家老爺也心灰意冷,就此遣散下人,帶著太太投奔親戚去了。自此沒有再迴來過。
後來知府大人瞧這處地方空著實在可惜,便撥了筆銀子,建起這養濟堂來,也是一樁善事。”
香菱就站在林思衡身邊,聽著這一番話,身子都微微顫抖起來。
晴雯暗暗咂舌,她方才也跟在後頭將這宅子給逛了一遍,這宅中可著實不小,可見香菱家中原先富裕,晴雯這般想著,看著香菱的眼神也有些憐憫了。
她也聽得林思衡說起香菱是被人拐賣,卻不曾想自家這位小姐妹,原先竟還有這般來頭,一時也在心中感慨不已,隻道幸好如今是落到爺跟前服侍,若是落在旁人手裏,豈不更加可憐?
林思衡聽這人交代的還算老實,神情也緩和了些,和聲道:
“多謝趙大人為我解惑,倒難為趙大人記得這些事,既如此,那甄家老爺太太究竟去了何處,你可知曉?”
趙主事見他神色和善,略微放了些心,連忙道:
“不敢當伯爺一聲謝字,如今這養濟堂正歸下官來管,也是下官分內之事,至於甄家老爺去處,下官倒確實不甚明了。
不過如今堂內倒也有一二個昔年甄家老仆,無處可去,留在這裏做些打雜的活計,伯爺可要招來問問?”
林思衡雖知香菱之母就在隔壁大如州,可究竟在大如州何處,他卻也不清楚,抬眼瞧著香菱眼神中的期盼,便笑道:
“既如此,就先請過來問問。”
不多時便有一老翁前來叩拜行禮,林思衡忙道:
“老人家請起,聽說老人家是甄家舊仆,可知甄家老爺太太去了何處?”
那老翁雖不敢起身,倒也抬起頭來,正要說話,陡然望見正站在林思衡身邊的香菱,那顆眉間的胭脂記再熟悉不過,神色一驚,連忙喚道:
“小姐!”
香菱也仔細的瞧他一眼,卻再也記不得了,便往林思衡背後縮了縮,避開那老者的眼神。
那老翁見著香菱,神情有些激動,破口大罵道:
“都怪那該死的霍啟,弄丟了小姐,要不然甄家豈有此難?”
一時叫罵不休,趙主事擔心引得林思衡不悅,忙打斷道:
“伯...這位大人問你,可知道甄家老爺去投了何處,你隻管說就是了,扯那些做什麽?”
那老翁明顯有些怕這位趙主事,趕忙住了口,忙道:
“小老兒倒還知道些,甄家太太原是大如州人,自這處遭了祝融,老爺便和太太一道,去大如州投了老嶽父去了。”
“可知是在大如州何處,甄老爺嶽家是何姓名?”
“隻知是在城外,說是離姑蘇不遠,太太的名諱不敢打聽,姓氏倒知道,是姓封。老爺那位嶽丈,自然也是姓封了。”
既知道這些,便也足夠了,林思衡遂不再問,打賞那老翁十兩銀子,老翁歡天喜地的便下去了,也不再去管香菱。
林思衡眼見香菱神色有些沮喪,又有些渴盼,溫言道:
“不著急,既知道是在大如州,又曉得姓封,迴頭我叫人一路去找,定要為我家香菱尋到。”
香菱聞言感動不已,要說起來,她如今也隻是個丫鬟,雖得林思衡寵愛,也覺這樣的事實在是太過了,隻一個姓氏,若要找人,不知要花去多少銀子,況且豈是那樣容易的?
隻是這麽多年沒有父母音信,香菱本以為自己也早就習慣了,今日陡然聽聞,心裏卻恨不得立時就能相見,無論如何也說不出拒絕的話來。
感受著林思衡的疼惜,香菱心中情意翻湧,實在也不知道該如何報答了,隻覺恨不得能為他死了才好。
林思衡又溫言道:
“這處宅子,原先既是香菱的家,香菱可想要再拿迴來?你若想要,便點點頭,爺來想辦法。”
那趙主事聽著這話,心裏暗暗叫苦,卻又阻攔不得。若林思衡果真要占了這甄家舊宅,以他的尊貴地位,隻怕還真就隻能叫他占去。
香菱卻搖搖頭,忽然展顏一笑,擦擦臉上的眼淚,牽著林思衡走到窗前,看著外頭養濟堂裏那些麵黃肌瘦的孩子,低聲道:
“這裏不過是一處宅子,早也不是香菱的家了,香菱跟定了爺,爺去哪裏,香菱就去哪裏,要這宅子何用?
爺在的地方,才是香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