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司棋發威
紅樓:從難民開始崛起 作者:風住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 390章 司棋發威
迎春張了張嘴,到底沒說什麽,繡橘卻氣紅了臉,指責道:
“這是給姑娘的東西,姑娘一口都還沒吃,你就要端走!這像什麽?”
王嬤嬤連迎春尚且都敢欺壓,何況是繡橘這個小丫頭,當即破口大罵道:
“好個小騷蹄子,礙著你什麽事了?哪個老娘們腿沒夾住,倒把給你給漏出來,還不快趕緊閉了你那騷嘴!不過一碗蓮子羹,還當什麽好東西!
姑娘吃了我的奶,就該孝敬著我!任是你到外頭去說,也是這般的道理!”
說著又假模假式的跳腳對迎春哭喊道:
“你往四下裏打聽看看,寶二爺身邊那個李嬤嬤,就因為寶二爺喝過她的奶,事事都順著,得了多少好處?隻我命苦,奶了你,這麽多年,半點好處也沒見到,還得往裏頭倒貼!
姑娘如今連一碗湯羹也舍不得給,這叫我還有什麽盼頭喲~~”
繡橘不過一時不忿,忍不住出了迴頭,卻被王嬤嬤一通好罵,她年紀小,要論罵街哪裏是王嬤嬤的對手,當即瞪圓了眼睛,眼眶裏蓄著水花,眼看是要被罵哭了。
迎春也氣紅了臉,卻仍是不敢將事情鬧大,隻側坐著,眼不見為淨,王嬤嬤拿捏準了迎春的性子,見迎春依舊不說話,便得意洋洋的端著碗要走。
繡橘雖罵不過她,卻因慪得狠了,也來了倔脾氣,把著門不放王嬤嬤出去,王嬤嬤眼睛一瞪,還待再罵,卻聽得司棋道:
“行了繡橘,她要就給她,咱們隻當是喂了什麽貓兒狗兒的也就是了,犯不著氣著自己。”
繡橘見司棋說話,又見迎春始終不肯出頭,抿了抿嘴,方才氣哼哼的讓開,王嬤嬤還道司棋也服了軟,更是得意,竟還對司棋道:
“小蹄子嘴巴放幹淨些!眼裏沒個長幼高低的,老娘比你娘老子都還大些,說這種不敬長輩的話,果真是沒了家教,仔細出門要挨雷劈!
要我說,二姑娘就是被你們這些丫鬟給教壞了!等我迴頭去跟太太說一聲,好好治一治你們這幫小騷蹄子!”
司棋自與林思衡有了魚水之歡,自詡已得了大靠山,方才不過是想著趕緊把王嬤嬤打發走罷了,又豈真將一個王嬤嬤放在眼裏。
便是事情鬧大挨了責罰,有自己外婆在,總不會要了自己的小命,若果真被逐出府去,也不過是一轉身就去東府罷了,反倒還成了好事了。
心裏想的明白,司棋底氣更足,先前司棋就敢跟她吵架,何況如今?冷笑一聲,把袖子一捋,瞧著竟是要動手。
王嬤嬤嚇了一跳,她一把老骨頭了,瞧司棋這般“壯碩”,哪裏能經得起,嚇得掉頭就跑。
司棋既無所畏懼,若方才王嬤嬤端了湯走也就罷了,如今卻沒這樣的好事,司棋手長腿長,一伸手就抓住王嬤嬤的頭發,用力一薅,便拉的王嬤嬤一個趔趄,跌倒在地上,痛嚎連連。
手裏的瓷碗也掉在地上,碎成許多瓷片,司棋尤不解氣,不待王嬤嬤掙紮,又是幾個大嘴巴子甩上去,打得王嬤嬤頭暈眼花,嘴角都溢出血來,再不敢說什麽怪話,連連求饒。
繡橘在一旁都看呆了,迎春也唬了一跳,連忙道:
“司棋,還不快住手!”
司棋扭頭瞧了一眼麵色惶急的迎春,冷哼一聲,方才鬆開手,又啐了口,指著王嬤嬤鼻子罵道:
“別說你隻是個奶嬤嬤,任你是金嬤嬤銀嬤嬤。也沒有敢這樣欺負姑娘的道理!你要是不服,咱們就再做過一場!
你要是想著給往大太太那裏遞小話,姑奶奶也不怕你!到時候咱們就到老太太跟前,好好說一說道理!”
王嬤嬤低著頭,待司棋鬆了手,連忙低著頭竄出去,跑的老遠,估摸著是安全了,方才又停住腳,轉過身又是一陣罵罵咧咧,等看見司棋似乎有要追出來的架勢,方才一溜煙跑沒影。
迎春氣紅著臉道:
“司棋!你!怎麽動手打人!原她是我院兒裏的嬤嬤,我且得讓著她,如今你又動了手,她若去尋大老爺大太太,說些不好聽的,迴頭豈不是又要害我受罰?”
司棋哼哼兩聲,暗地裏翻了個白眼,全然無所謂道:
“她都騎到姑娘頭上了,姑娘的脾氣太軟,我要是再不硬著些,咱們仨兒那就等著被她欺負死吧!
姑娘要是怕受責罰,迴頭等大太太問起,隻都推到我身上就是了。”
迎春連連歎氣: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處境?不能忍這一時之氣,到頭來卻還要受更大的苦,這又是何必呢?”
司棋聽見這話,對繡橘使了個眼色道:
“繡橘,把這清理幹淨,出去守著,我有話要跟姑娘說。”
繡橘看著她的眼神滿是崇拜,連忙應著,將撒了一地的羹湯瓷片掃幹淨,又乖乖去門口看著,心裏卻好奇的緊,也不知道司棋要跟二姑娘說什麽,還怕讓人知道...
司棋見迎春始終愁眉不解,擔驚受怕的,又撇了撇嘴,方才在迎春身邊坐了,低聲道:
“大老爺隻顧自己,姑娘又不是大太太親生的,姑娘在這府裏受盡委屈,連下人都敢給姑娘甩臉子,不過是看著姑娘身後沒人罷了。
這世人,從來都是欺軟怕硬,逢高踩低的,姑娘若要過的安穩,還是得尋個靠山才好。”
迎春白她一眼,無奈道:
“隻你這些歪道理多,我又上哪找什麽靠山去,難不成去尋老太太?”
司棋便笑道:
“姑娘糊塗了不成?老太太如今已上了年紀,心思都隻顧著寶二爺,姑娘又不是不知道,便是三姑娘,在老太太跟前,隻怕也比姑娘體麵些。
姑娘平日裏日思夜想的,怎麽這時候倒忘了,姑娘的靠山,可不就在東府?
我昨兒去東府裏,伯爺一見著我,便問姑娘近日裏如何,可見是把姑娘記掛在心裏,聽說姑娘近日不大好,急的跟什麽似的。
這真是現成的大靠山,倘若姑娘與伯爺走的近,自然事事都有伯爺照應著,若是如此,你看那王嬤嬤今日還敢來?”
迎春張了張嘴,到底沒說什麽,繡橘卻氣紅了臉,指責道:
“這是給姑娘的東西,姑娘一口都還沒吃,你就要端走!這像什麽?”
王嬤嬤連迎春尚且都敢欺壓,何況是繡橘這個小丫頭,當即破口大罵道:
“好個小騷蹄子,礙著你什麽事了?哪個老娘們腿沒夾住,倒把給你給漏出來,還不快趕緊閉了你那騷嘴!不過一碗蓮子羹,還當什麽好東西!
姑娘吃了我的奶,就該孝敬著我!任是你到外頭去說,也是這般的道理!”
說著又假模假式的跳腳對迎春哭喊道:
“你往四下裏打聽看看,寶二爺身邊那個李嬤嬤,就因為寶二爺喝過她的奶,事事都順著,得了多少好處?隻我命苦,奶了你,這麽多年,半點好處也沒見到,還得往裏頭倒貼!
姑娘如今連一碗湯羹也舍不得給,這叫我還有什麽盼頭喲~~”
繡橘不過一時不忿,忍不住出了迴頭,卻被王嬤嬤一通好罵,她年紀小,要論罵街哪裏是王嬤嬤的對手,當即瞪圓了眼睛,眼眶裏蓄著水花,眼看是要被罵哭了。
迎春也氣紅了臉,卻仍是不敢將事情鬧大,隻側坐著,眼不見為淨,王嬤嬤拿捏準了迎春的性子,見迎春依舊不說話,便得意洋洋的端著碗要走。
繡橘雖罵不過她,卻因慪得狠了,也來了倔脾氣,把著門不放王嬤嬤出去,王嬤嬤眼睛一瞪,還待再罵,卻聽得司棋道:
“行了繡橘,她要就給她,咱們隻當是喂了什麽貓兒狗兒的也就是了,犯不著氣著自己。”
繡橘見司棋說話,又見迎春始終不肯出頭,抿了抿嘴,方才氣哼哼的讓開,王嬤嬤還道司棋也服了軟,更是得意,竟還對司棋道:
“小蹄子嘴巴放幹淨些!眼裏沒個長幼高低的,老娘比你娘老子都還大些,說這種不敬長輩的話,果真是沒了家教,仔細出門要挨雷劈!
要我說,二姑娘就是被你們這些丫鬟給教壞了!等我迴頭去跟太太說一聲,好好治一治你們這幫小騷蹄子!”
司棋自與林思衡有了魚水之歡,自詡已得了大靠山,方才不過是想著趕緊把王嬤嬤打發走罷了,又豈真將一個王嬤嬤放在眼裏。
便是事情鬧大挨了責罰,有自己外婆在,總不會要了自己的小命,若果真被逐出府去,也不過是一轉身就去東府罷了,反倒還成了好事了。
心裏想的明白,司棋底氣更足,先前司棋就敢跟她吵架,何況如今?冷笑一聲,把袖子一捋,瞧著竟是要動手。
王嬤嬤嚇了一跳,她一把老骨頭了,瞧司棋這般“壯碩”,哪裏能經得起,嚇得掉頭就跑。
司棋既無所畏懼,若方才王嬤嬤端了湯走也就罷了,如今卻沒這樣的好事,司棋手長腿長,一伸手就抓住王嬤嬤的頭發,用力一薅,便拉的王嬤嬤一個趔趄,跌倒在地上,痛嚎連連。
手裏的瓷碗也掉在地上,碎成許多瓷片,司棋尤不解氣,不待王嬤嬤掙紮,又是幾個大嘴巴子甩上去,打得王嬤嬤頭暈眼花,嘴角都溢出血來,再不敢說什麽怪話,連連求饒。
繡橘在一旁都看呆了,迎春也唬了一跳,連忙道:
“司棋,還不快住手!”
司棋扭頭瞧了一眼麵色惶急的迎春,冷哼一聲,方才鬆開手,又啐了口,指著王嬤嬤鼻子罵道:
“別說你隻是個奶嬤嬤,任你是金嬤嬤銀嬤嬤。也沒有敢這樣欺負姑娘的道理!你要是不服,咱們就再做過一場!
你要是想著給往大太太那裏遞小話,姑奶奶也不怕你!到時候咱們就到老太太跟前,好好說一說道理!”
王嬤嬤低著頭,待司棋鬆了手,連忙低著頭竄出去,跑的老遠,估摸著是安全了,方才又停住腳,轉過身又是一陣罵罵咧咧,等看見司棋似乎有要追出來的架勢,方才一溜煙跑沒影。
迎春氣紅著臉道:
“司棋!你!怎麽動手打人!原她是我院兒裏的嬤嬤,我且得讓著她,如今你又動了手,她若去尋大老爺大太太,說些不好聽的,迴頭豈不是又要害我受罰?”
司棋哼哼兩聲,暗地裏翻了個白眼,全然無所謂道:
“她都騎到姑娘頭上了,姑娘的脾氣太軟,我要是再不硬著些,咱們仨兒那就等著被她欺負死吧!
姑娘要是怕受責罰,迴頭等大太太問起,隻都推到我身上就是了。”
迎春連連歎氣:
“你又不是不知道我的處境?不能忍這一時之氣,到頭來卻還要受更大的苦,這又是何必呢?”
司棋聽見這話,對繡橘使了個眼色道:
“繡橘,把這清理幹淨,出去守著,我有話要跟姑娘說。”
繡橘看著她的眼神滿是崇拜,連忙應著,將撒了一地的羹湯瓷片掃幹淨,又乖乖去門口看著,心裏卻好奇的緊,也不知道司棋要跟二姑娘說什麽,還怕讓人知道...
司棋見迎春始終愁眉不解,擔驚受怕的,又撇了撇嘴,方才在迎春身邊坐了,低聲道:
“大老爺隻顧自己,姑娘又不是大太太親生的,姑娘在這府裏受盡委屈,連下人都敢給姑娘甩臉子,不過是看著姑娘身後沒人罷了。
這世人,從來都是欺軟怕硬,逢高踩低的,姑娘若要過的安穩,還是得尋個靠山才好。”
迎春白她一眼,無奈道:
“隻你這些歪道理多,我又上哪找什麽靠山去,難不成去尋老太太?”
司棋便笑道:
“姑娘糊塗了不成?老太太如今已上了年紀,心思都隻顧著寶二爺,姑娘又不是不知道,便是三姑娘,在老太太跟前,隻怕也比姑娘體麵些。
姑娘平日裏日思夜想的,怎麽這時候倒忘了,姑娘的靠山,可不就在東府?
我昨兒去東府裏,伯爺一見著我,便問姑娘近日裏如何,可見是把姑娘記掛在心裏,聽說姑娘近日不大好,急的跟什麽似的。
這真是現成的大靠山,倘若姑娘與伯爺走的近,自然事事都有伯爺照應著,若是如此,你看那王嬤嬤今日還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