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蜀漢的意難平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關於意難平的天幕畫麵沒有為任何時空下的人而停留,仍在繼續播放著。
來自唐老師扮演諸葛亮坐在椅子上,夕陽西下,諸葛亮抬頭仰望,卻緩緩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此時此刻,天幕將畫麵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個是獨坐高台,仰望蒼天的老年諸葛亮在歎息著,似在悲歎蜀漢的未來,似在悲慨自己對先主的辜負。
另一幅畫麵,更像是此時的諸葛亮閉上雙目所映想的曾經。
曾幾何時,那個從隆中被先主隆重請出的青年,身著白衣,羽扇綸巾,與先主策著白馬,指點乾坤,激揚歲月的日子,仍是曆曆在目。
【“亮再也不能臨陣討賊矣!”】
“克服中原”的那麵旗幟還在隨風飄蕩。
但丞相已經不能再擎它北伐了。
畫麵接著演播,一個年輕的小將軍出現在了天幕上。
他看著對麵的主帥張揚的說道,“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這個英姿勃發的少年贏得了諸葛亮的喜愛,可天幕剛播放諸葛亮收薑維,緊接著又切換到了另一個畫麵。
歲已年老,早生華發的天水小將,此時早已是位久經戰陣的老將名宿。
隻是,此時的他身著布衣,揮著手中的寶劍,對著包圍他的諸多魏軍抵劍嗬斥。
一時間,周邊的魏軍都被他的氣勢所恐嚇不敢上前。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薑維語罷,揮劍對準自己結束了這為了理想而奮鬥的一生。
此時,天幕的畫麵也轉為了黑色的底麵,女聲的獨白再次響起來。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死在了第六次北伐的戰場上,這是他離光複漢室最近的一次。】
【公元264年,蜀漢大將軍薑維,一計害三賢,死於魏軍之手,剖其屍膽大如鬥。他用一生證明了生命的意義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燃燒。】
【網友說:
“丞相保重啊!”(刷屏)
“丞相千古!”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啊!”
“一千八百年過去了,我們仍在討論究竟怎樣才能讓丞相贏。”
“兩漢第一人!”
“白帝城托孤,也許劉備根本就沒想到諸葛亮能做到那種地步,到處夷陵之戰可是直接葬送了蜀漢的國本啊,所以劉備臨終前能對諸葛亮說出若子不行,汝自取之。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的危難。”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若是重來一世,丞相還會如此嗎?我想是的,因為他是丞相,他是諸葛亮,縱使再活一世,我想他還是會為了蜀漢逆天而上。”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成都到西安的票價263元,而蜀漢滅亡於公元263年,時至今日,我們都在懷念著諸葛丞相。”
“因為有劉備,大漢的落幕得以體麵;因為有諸葛亮,大漢的理想得以銘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蜀漢的浪漫才被後人惦記了一千多年。”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丞相保重啊!”
“一生隻為酬三顧。”
“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繼承丞相遺誌第一人。”
“季漢之意難平係列”
“薑維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他連先主都沒有見過,甚至他都不曾見過那個強大的大漢,卻在丞相死後,繼承了那群人的理想,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炎漢複興而燃燒。”
“漢將軍,始於韓信,終於薑維。”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吾當時就說,孔明有安邦定國之才,尤勝張良蕭何!”對於天幕所說的季漢滅亡,劉備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從知道自己為了兄弟而興起夷陵之戰時,早就有了一個答案。
隻是,天幕簡單的幾幅鏡頭,既沒有激烈的廝殺,也沒有智謀策略百出,但......
“俺老張,這眼睛有些癢了。”張飛早就厚著臉皮了又迴到了眾人身邊。
張飛紅了眼眶,狠狠的在自己臉上擦拭了幾下。
“這眼睛怎麽迴事,還越擦越癢了,嘿......稀奇了,簡憲和,你那手帕拿來給俺使使......”張飛一把鼻涕一把淚,扭頭看去在偷抹著眼淚的簡雍。
簡雍登時不樂意了,“什麽手帕,張翼德,我可沒有手帕。”
“軍師!”
關羽早就龍行虎步的走到了諸葛亮跟前,單膝跪下,拱手一拜道:“這一次關某絕不會大意失荊州先走一步,讓軍師一人獨望長安!”
“軍師若......”
“俺也一樣!”張飛看見二哥上前發表肺腑之言,急忙就是上前表率自己的態度。
其餘堂下眾人也是紛紛表態。
諸葛亮將眾人一一扶起,“有諸位賢才相助,孔明不孤也。”
“隻是,”諸葛亮話音一轉,看向劉備,“主公,我們當早做打算,既然我們能看的了天幕,那曹操又豈會不知。未來的天水薑伯約,難道曹操就沒有什麽想法了嗎?”
“先生說的有道理,我們不若立馬成立一個相關司,專門負責記載天幕和負責邀請天幕所說的未來的蜀漢忠臣。”
“好主意。”
蜀漢眾人說幹就幹。
其他時空。
劉邦道:“為兄弟而失江山,哈哈哈哈,傻小子,乃公的兒孫還是像乃公一樣的俠義啊!這才是乃公的好兒孫嘛!”
劉徹道:“漢將軍,終於薑維......如此結局,雖然大漢的滅亡讓朕難以接受,但看到那群英雄好兒郎們為了大漢一個個前赴後繼,朕這心裏啊,似乎更是難受罷了。”
李世民道:“諸葛丞相的確是千古無二,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劉備有個好丞相啊。不過,這天幕裏的詩詞寫的倒是真不錯。”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這天幕的詩詞無論韻律還是意境都是上乘!”
乾隆:“諸葛亮確實厲害,可朕的珅珅將來也是千古名臣!”
關於意難平的天幕畫麵沒有為任何時空下的人而停留,仍在繼續播放著。
來自唐老師扮演諸葛亮坐在椅子上,夕陽西下,諸葛亮抬頭仰望,卻緩緩的閉上了自己的雙眼。
此時此刻,天幕將畫麵分成了兩個部分。
一個是獨坐高台,仰望蒼天的老年諸葛亮在歎息著,似在悲歎蜀漢的未來,似在悲慨自己對先主的辜負。
另一幅畫麵,更像是此時的諸葛亮閉上雙目所映想的曾經。
曾幾何時,那個從隆中被先主隆重請出的青年,身著白衣,羽扇綸巾,與先主策著白馬,指點乾坤,激揚歲月的日子,仍是曆曆在目。
【“亮再也不能臨陣討賊矣!”】
“克服中原”的那麵旗幟還在隨風飄蕩。
但丞相已經不能再擎它北伐了。
畫麵接著演播,一個年輕的小將軍出現在了天幕上。
他看著對麵的主帥張揚的說道,“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這個英姿勃發的少年贏得了諸葛亮的喜愛,可天幕剛播放諸葛亮收薑維,緊接著又切換到了另一個畫麵。
歲已年老,早生華發的天水小將,此時早已是位久經戰陣的老將名宿。
隻是,此時的他身著布衣,揮著手中的寶劍,對著包圍他的諸多魏軍抵劍嗬斥。
一時間,周邊的魏軍都被他的氣勢所恐嚇不敢上前。
“我計不成乃天命也。”
薑維語罷,揮劍對準自己結束了這為了理想而奮鬥的一生。
此時,天幕的畫麵也轉為了黑色的底麵,女聲的獨白再次響起來。
【公元234年,蜀漢丞相諸葛亮死在了第六次北伐的戰場上,這是他離光複漢室最近的一次。】
【公元264年,蜀漢大將軍薑維,一計害三賢,死於魏軍之手,剖其屍膽大如鬥。他用一生證明了生命的意義不是為了存在,而是燃燒。】
【網友說:
“丞相保重啊!”(刷屏)
“丞相千古!”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啊!”
“一千八百年過去了,我們仍在討論究竟怎樣才能讓丞相贏。”
“兩漢第一人!”
“白帝城托孤,也許劉備根本就沒想到諸葛亮能做到那種地步,到處夷陵之戰可是直接葬送了蜀漢的國本啊,所以劉備臨終前能對諸葛亮說出若子不行,汝自取之。這是何等的信任,又是何等的危難。”
“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若是重來一世,丞相還會如此嗎?我想是的,因為他是丞相,他是諸葛亮,縱使再活一世,我想他還是會為了蜀漢逆天而上。”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成都到西安的票價263元,而蜀漢滅亡於公元263年,時至今日,我們都在懷念著諸葛丞相。”
“因為有劉備,大漢的落幕得以體麵;因為有諸葛亮,大漢的理想得以銘記。正是因為有這樣的一群人,蜀漢的浪漫才被後人惦記了一千多年。”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丞相保重啊!”
“一生隻為酬三顧。”
“老將軍,可知天水薑伯約?”
“繼承丞相遺誌第一人。”
“季漢之意難平係列”
“薑維才是最值得敬佩的人,他連先主都沒有見過,甚至他都不曾見過那個強大的大漢,卻在丞相死後,繼承了那群人的理想,終其一生,都在為了炎漢複興而燃燒。”
“漢將軍,始於韓信,終於薑維。”
“臣等正欲死戰,陛下何故先降?”】
“吾當時就說,孔明有安邦定國之才,尤勝張良蕭何!”對於天幕所說的季漢滅亡,劉備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從知道自己為了兄弟而興起夷陵之戰時,早就有了一個答案。
隻是,天幕簡單的幾幅鏡頭,既沒有激烈的廝殺,也沒有智謀策略百出,但......
“俺老張,這眼睛有些癢了。”張飛早就厚著臉皮了又迴到了眾人身邊。
張飛紅了眼眶,狠狠的在自己臉上擦拭了幾下。
“這眼睛怎麽迴事,還越擦越癢了,嘿......稀奇了,簡憲和,你那手帕拿來給俺使使......”張飛一把鼻涕一把淚,扭頭看去在偷抹著眼淚的簡雍。
簡雍登時不樂意了,“什麽手帕,張翼德,我可沒有手帕。”
“軍師!”
關羽早就龍行虎步的走到了諸葛亮跟前,單膝跪下,拱手一拜道:“這一次關某絕不會大意失荊州先走一步,讓軍師一人獨望長安!”
“軍師若......”
“俺也一樣!”張飛看見二哥上前發表肺腑之言,急忙就是上前表率自己的態度。
其餘堂下眾人也是紛紛表態。
諸葛亮將眾人一一扶起,“有諸位賢才相助,孔明不孤也。”
“隻是,”諸葛亮話音一轉,看向劉備,“主公,我們當早做打算,既然我們能看的了天幕,那曹操又豈會不知。未來的天水薑伯約,難道曹操就沒有什麽想法了嗎?”
“先生說的有道理,我們不若立馬成立一個相關司,專門負責記載天幕和負責邀請天幕所說的未來的蜀漢忠臣。”
“好主意。”
蜀漢眾人說幹就幹。
其他時空。
劉邦道:“為兄弟而失江山,哈哈哈哈,傻小子,乃公的兒孫還是像乃公一樣的俠義啊!這才是乃公的好兒孫嘛!”
劉徹道:“漢將軍,終於薑維......如此結局,雖然大漢的滅亡讓朕難以接受,但看到那群英雄好兒郎們為了大漢一個個前赴後繼,朕這心裏啊,似乎更是難受罷了。”
李世民道:“諸葛丞相的確是千古無二,這一點不得不佩服劉備有個好丞相啊。不過,這天幕裏的詩詞寫的倒是真不錯。”
長孫無忌:“陛下說的是!這天幕的詩詞無論韻律還是意境都是上乘!”
乾隆:“諸葛亮確實厲害,可朕的珅珅將來也是千古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