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早生華發!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當南宋軍隊接連失敗的時候。】
【朝廷又想起來了辛棄疾......】
【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
【在大喊幾聲“殺賊”後,】
【辛棄疾病逝於鉛山家中。】
【辛棄疾的一生是本該成為如霍去病般天才將軍,建功立業、封狼居胥,然而,南宋的朝廷並沒有給這位主戰派人士應有的支持。】
【辛棄疾,一位率五十人於萬軍中取敵首級的豪邁英雄,最終成為了“詞中之龍”。】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網友說:
“宋朝不配擁有嶽飛、狄青、韓世忠、辛棄疾......”
“鯨飲未呑海,劍氣已橫秋。”
“辛棄疾本該是一名將星,奈何成為了文臣和詞家。隻可惜他的皇帝不是那個漢武大帝劉徹!”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最讓人掉淚的意難平——辛棄疾辛幼安。”
“宋朝真是意難平啊,打贏了還賠錢,說是宋朝,但是周邊全是強國。”
“可憐白發生!一個英雄,一個將軍,死在了病床上......”
“棄疾似去病,臨安非長安。”
“從小以霍去病為偶像,立誌恢複中華,驅除胡虜,卻空懷抱負啊......”
“漢病無需去,宋疾無藥醫。”
“辛幼安:文臣裏最能打的,武將裏最能寫的。”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還我河山!還我河山!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他連做夢都在想著收複中原啊!”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卻道天涼好個秋....”
“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宋不配,誰都可以,唯獨大慫朝不配。看看上天給了慫朝什麽,狄青、宗澤、嶽飛、辛棄疾、孟珙、餘階、王堅......無數的將星啊,再看看範仲淹、寇準、王安石、章惇、虞允文、文天祥、陸秀夫......無數的千古一相級別的文臣啊......”
“宋朝,有史以來最軟弱最無能的王朝,弱宋就是曆史最大最好的評價!”】
“看來,我是終生都沒有機會再次臨陣討賊了嗎?”
再次被貶的辛棄疾此時正在滁州訓練民兵,他相信朝廷有朝一日一定會再次讓他掛帥出征的,為此,滁州磨劍。
可如今卻從天幕上,得到了自己到死都未北伐的先知。
真是造化弄人啊。
“可憐白發生!”辛棄疾念叨著天幕上自己的詞作,無言的流下了眼淚。
......
趙昚看到天幕上關於辛棄疾的評價,這位早年英明,胸懷收複中原壯誌的皇帝再次於心底燃燒起了熊熊的烈火。
“葉相,快去請辛棄疾來上朝,朕要與他好好議上一議北伐事宜!”
葉顒看著這位反複的皇帝,麵無表情的迴答道:“官家,辛幼安他是歸化人啊!”
歸化人......南宋對於那些中原南逃宋廷的漢人專屬的一個歧視名詞。
葉顒此話一落,孝宗皇帝陛下也是沉默了。
在大宋,絕不允許有汙點的文臣主政!
這就是大宋的政治正確。
大秦
“簡直是荒唐啊,如此多的精兵強將名臣謀士,可是朕看到了什麽?”嬴政對天幕這個大宋朝產生了深深的質疑,他接著道:“這宋朝的皇帝怕不是一個個腦子裏有什麽毛病吧?就這麽喜歡被人揍的滋味?”
“陛下,估計他們國家沒有像我大秦曆代先君一樣埋頭苦幹勵精圖治的君主吧。”趙高在一旁道,“除了我大秦,這世上還有哪個國家?哪個王朝可以有如此多的英明之君?”
“哎,這些後世之君真是讓朕看著頗為惱火啊!”
嬴政對趙高的這番話是認可的,這世上確實沒有什麽國家能像大秦一樣代代英主的。
但是,天幕說他的大秦居然二世而亡,每每想到此處,他都會下意識的看向扶蘇......
隻希望,天幕上會多提及一下有關他大秦的曆史吧,這樣也好對未來早做準備。
......
“哈哈哈,仲卿,你看到了嗎?這天幕說什麽?這個什麽宋朝沒有一個如朕般的英明君主!”
劉徹心情大好,在他看來,能有如此名臣名將卻不知道好好掌握,將大好局麵全部葬送的宋朝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辛棄疾,真是好名字啊,和朕的去病很像,隻可惜你生錯了朝代。”劉徹為辛棄疾的遭遇感到可惜,“如果你生在了大漢,朕一定封你為征北大將軍,和朕的冠軍侯一起建功立業!”
東漢末年
劉備也是難以置信,怎麽看了半天,這個宋朝老是殺自己人啊,還都是能打能文的自己人。
對於一直感覺手下總缺少更多的賢才的劉備,對於宋朝朝廷的一係列蜜汁操作感到疑惑,他求助的看向了自己的軍師。
孔明沉思了一會,拱手拜向劉備,說道,“許是這宋朝以文禦武的緣故,剛才天幕上的後人也是說了,以文禦武是宋朝最大的敗筆政策。”
“文官不知兵,這國家戰爭豈是能由如此兒戲?”
......
太宗皇帝對此發表了建設性的意見。
“這弱宋真是不虧弱之名,被異族如此欺淩!文不知兵,武不能威,如何能打勝仗?朕就很放心朕的將軍,將軍們出來征戰,怎麽能沒有自主權呢?”
太宗皇帝認為,自己的將軍們很強很厲害,但都沒有朕強!
......
趙大怒不可歇指著天幕上的視頻,罵道:“俺這辛辛苦苦建的大宋,居然被如此混賬兒孫戲弄!這麽多的忠臣義士,多遭冤死,實在可恨!”
“祖宗基業如此敗壞,這群兒孫就沒有一點俺的血性嗎?”
趙匡胤無法理解,怎麽自己的這些子孫後代一個個如此的軟弱無能,他好歹是一個戰陣裏磨難出來的開國君主,一生征戰無數,沒有鐵一樣的意誌又怎麽能在那吃人的五代十國混出一片名堂!
朕的兒孫怎麽一個個都基因突變了呢?
趙大現在有些懷疑,會不會後宮的那個女人給自己戴了綠帽子。
但很快他就否決了。
曆史可以評價趙大欺負孤兒寡母得到了皇位,但趙大的個人能力是不能質疑的。
他首先生活儉樸,在亂世中開創大宋,短短的執政九年,幾乎全在四處征討,就這仍為繼位的太宗留下了大量的遺產,雖說沒有老楊家那麽富裕。
其次趙大不喜歡奢華,不愛女色,不僅嬪妃一共隻有三個,還全都是正妻,也就是原配死後的續弦,三個妃子,都是皇後,全是繼室。
某太宗皇帝就不要說了......
趙大繼位後,宮室都是直接用的後周的,甚至世宗妻女都沒有搬出去,畢竟自己的嬪妃也不多。
而且,趙大培養兒子的方法都是從基層做起,曆經升遷才能提拔的,這一點倒是後來宋朝曆代儲君都是這樣,隻不過後麵的宋朝儲君有多少是真的基層磨練出來的,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趙大現在很是懷疑人生。
不是,老天爺,憑什麽啊,這一個個兒孫皇帝哪一個有類祖氣勢?
【朝廷又想起來了辛棄疾......】
【一切已經來不及了......】
【開禧三年(公元1207年)九月初十。】
【在大喊幾聲“殺賊”後,】
【辛棄疾病逝於鉛山家中。】
【辛棄疾的一生是本該成為如霍去病般天才將軍,建功立業、封狼居胥,然而,南宋的朝廷並沒有給這位主戰派人士應有的支持。】
【辛棄疾,一位率五十人於萬軍中取敵首級的豪邁英雄,最終成為了“詞中之龍”。】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可憐白發生!】
【網友說:
“宋朝不配擁有嶽飛、狄青、韓世忠、辛棄疾......”
“鯨飲未呑海,劍氣已橫秋。”
“辛棄疾本該是一名將星,奈何成為了文臣和詞家。隻可惜他的皇帝不是那個漢武大帝劉徹!”
“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最讓人掉淚的意難平——辛棄疾辛幼安。”
“宋朝真是意難平啊,打贏了還賠錢,說是宋朝,但是周邊全是強國。”
“可憐白發生!一個英雄,一個將軍,死在了病床上......”
“棄疾似去病,臨安非長安。”
“從小以霍去病為偶像,立誌恢複中華,驅除胡虜,卻空懷抱負啊......”
“漢病無需去,宋疾無藥醫。”
“辛幼安:文臣裏最能打的,武將裏最能寫的。”
“有心殺賊,無力迴天。”
“還我河山!還我河山!醉裏挑燈看劍,夢迴吹角連營,他連做夢都在想著收複中原啊!”
“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
“卻道天涼好個秋....”
“卻在燈火闌珊處......”
“大宋不配,誰都可以,唯獨大慫朝不配。看看上天給了慫朝什麽,狄青、宗澤、嶽飛、辛棄疾、孟珙、餘階、王堅......無數的將星啊,再看看範仲淹、寇準、王安石、章惇、虞允文、文天祥、陸秀夫......無數的千古一相級別的文臣啊......”
“宋朝,有史以來最軟弱最無能的王朝,弱宋就是曆史最大最好的評價!”】
“看來,我是終生都沒有機會再次臨陣討賊了嗎?”
再次被貶的辛棄疾此時正在滁州訓練民兵,他相信朝廷有朝一日一定會再次讓他掛帥出征的,為此,滁州磨劍。
可如今卻從天幕上,得到了自己到死都未北伐的先知。
真是造化弄人啊。
“可憐白發生!”辛棄疾念叨著天幕上自己的詞作,無言的流下了眼淚。
......
趙昚看到天幕上關於辛棄疾的評價,這位早年英明,胸懷收複中原壯誌的皇帝再次於心底燃燒起了熊熊的烈火。
“葉相,快去請辛棄疾來上朝,朕要與他好好議上一議北伐事宜!”
葉顒看著這位反複的皇帝,麵無表情的迴答道:“官家,辛幼安他是歸化人啊!”
歸化人......南宋對於那些中原南逃宋廷的漢人專屬的一個歧視名詞。
葉顒此話一落,孝宗皇帝陛下也是沉默了。
在大宋,絕不允許有汙點的文臣主政!
這就是大宋的政治正確。
大秦
“簡直是荒唐啊,如此多的精兵強將名臣謀士,可是朕看到了什麽?”嬴政對天幕這個大宋朝產生了深深的質疑,他接著道:“這宋朝的皇帝怕不是一個個腦子裏有什麽毛病吧?就這麽喜歡被人揍的滋味?”
“陛下,估計他們國家沒有像我大秦曆代先君一樣埋頭苦幹勵精圖治的君主吧。”趙高在一旁道,“除了我大秦,這世上還有哪個國家?哪個王朝可以有如此多的英明之君?”
“哎,這些後世之君真是讓朕看著頗為惱火啊!”
嬴政對趙高的這番話是認可的,這世上確實沒有什麽國家能像大秦一樣代代英主的。
但是,天幕說他的大秦居然二世而亡,每每想到此處,他都會下意識的看向扶蘇......
隻希望,天幕上會多提及一下有關他大秦的曆史吧,這樣也好對未來早做準備。
......
“哈哈哈,仲卿,你看到了嗎?這天幕說什麽?這個什麽宋朝沒有一個如朕般的英明君主!”
劉徹心情大好,在他看來,能有如此名臣名將卻不知道好好掌握,將大好局麵全部葬送的宋朝真是爛泥扶不上牆。
“辛棄疾,真是好名字啊,和朕的去病很像,隻可惜你生錯了朝代。”劉徹為辛棄疾的遭遇感到可惜,“如果你生在了大漢,朕一定封你為征北大將軍,和朕的冠軍侯一起建功立業!”
東漢末年
劉備也是難以置信,怎麽看了半天,這個宋朝老是殺自己人啊,還都是能打能文的自己人。
對於一直感覺手下總缺少更多的賢才的劉備,對於宋朝朝廷的一係列蜜汁操作感到疑惑,他求助的看向了自己的軍師。
孔明沉思了一會,拱手拜向劉備,說道,“許是這宋朝以文禦武的緣故,剛才天幕上的後人也是說了,以文禦武是宋朝最大的敗筆政策。”
“文官不知兵,這國家戰爭豈是能由如此兒戲?”
......
太宗皇帝對此發表了建設性的意見。
“這弱宋真是不虧弱之名,被異族如此欺淩!文不知兵,武不能威,如何能打勝仗?朕就很放心朕的將軍,將軍們出來征戰,怎麽能沒有自主權呢?”
太宗皇帝認為,自己的將軍們很強很厲害,但都沒有朕強!
......
趙大怒不可歇指著天幕上的視頻,罵道:“俺這辛辛苦苦建的大宋,居然被如此混賬兒孫戲弄!這麽多的忠臣義士,多遭冤死,實在可恨!”
“祖宗基業如此敗壞,這群兒孫就沒有一點俺的血性嗎?”
趙匡胤無法理解,怎麽自己的這些子孫後代一個個如此的軟弱無能,他好歹是一個戰陣裏磨難出來的開國君主,一生征戰無數,沒有鐵一樣的意誌又怎麽能在那吃人的五代十國混出一片名堂!
朕的兒孫怎麽一個個都基因突變了呢?
趙大現在有些懷疑,會不會後宮的那個女人給自己戴了綠帽子。
但很快他就否決了。
曆史可以評價趙大欺負孤兒寡母得到了皇位,但趙大的個人能力是不能質疑的。
他首先生活儉樸,在亂世中開創大宋,短短的執政九年,幾乎全在四處征討,就這仍為繼位的太宗留下了大量的遺產,雖說沒有老楊家那麽富裕。
其次趙大不喜歡奢華,不愛女色,不僅嬪妃一共隻有三個,還全都是正妻,也就是原配死後的續弦,三個妃子,都是皇後,全是繼室。
某太宗皇帝就不要說了......
趙大繼位後,宮室都是直接用的後周的,甚至世宗妻女都沒有搬出去,畢竟自己的嬪妃也不多。
而且,趙大培養兒子的方法都是從基層做起,曆經升遷才能提拔的,這一點倒是後來宋朝曆代儲君都是這樣,隻不過後麵的宋朝儲君有多少是真的基層磨練出來的,那就不知道了。
所以,趙大現在很是懷疑人生。
不是,老天爺,憑什麽啊,這一個個兒孫皇帝哪一個有類祖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