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新王登基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402年,元興元年,手握重兵的軍閥桓玄舉兵東下,攻入建康,殺權臣司馬元顯,收奪北府軍劉牢之兵權。桓玄掌權後,不斷清洗北府軍勢力,由於劉裕屢建軍功加上能力卓越,於北府舊部中頗有聲望,所以縱然是桓玄也不敢小視他,任命他為中兵參軍。而劉裕又審時度勢,假意順從,暫行桓玄以行韜晦。
孫恩死後,餘眾推其妹夫盧循為主。盧循率義軍殘部南下,攻占永嘉、晉安等地。桓玄為安撫地方,任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表麵應允,但仍不斷進攻沿海郡縣。盧循想要成為第二代海賊王,可惜他不知道第一代海賊王就敗在了劉裕的手中,而他還沒有第一代海賊王的能力。
元興元年五月,桓玄派劉裕東征,討伐盧循。
元興二年正月,劉裕敗盧循軍於東陽(治長山,今浙江金華)。盧循逃往永嘉,再為劉裕追敗,部將張士道也被殺。劉裕一路追擊至晉安,盧循渡海南逃。六月,劉裕因功被加封為彭城內史。
桓玄掌控朝政,獲封楚王,並打算篡奪皇位。一次,桓玄的從兄桓謙私下詢問他對禪代的看法,劉裕假裝稱讚桓玄的功勳,表示桓玄“乘運禪代,有何不可”。桓謙大喜道:“你說可以,便應該是真的可以了。”
元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他威逼晉安帝禪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劉裕隨徐兗二州刺史桓修入朝。桓玄看見劉裕,對司徒王謐說:“昨日看見劉裕,氣度不凡,是人中豪傑。”於是更對劉裕款待備至,恩寵有加。桓玄的妻子劉氏頗能識人,她多次勸桓玄除掉劉裕,但桓玄卻以要借劉裕蕩平中原為由拒絕。】
“哼!篡人者,人恆篡之,司馬老賊,你也有今天?”
曹髦悶悶不樂的在雒陽長秋宮裏,此時看到司馬家被篡的好消息,忍不住拍掌歡笑。
“劉氏女子為何要除掉我劉氏才俊,真是不知好歹!”劉徹罵道。這個桓玄的妻子一定不是他漢室的劉!
“陛下,這不是您說的要遵從董博士的春秋儒學,婦嫁從夫嗎?”桑弘羊作為法家的代表,幽幽的出聲道。
這個董仲舒在他眼裏就是個隻會讀書博名聲的混子罷了,論治國,他自問天下一流。
試問這大漢江山,沒了他桑弘羊還行不行?他董仲舒能給陛下掙很多的小錢錢嗎?
【同時,桓玄稱帝後為消除隱患,欲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殺北府兵舊將,北府軍幾乎遭到滅頂之災。正在桓玄盤算之際,劉裕也在暗中和北府兵殘餘兵將聯絡,伺機反攻桓玄。
桓玄想利用劉裕鞏固自己的帝位。劉裕也誌欲圖玄,桓玄稱帝後,“驕奢荒侈,遊獵無度”,以致“百姓疲苦,朝野勞瘁”。
元興三年二月,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北府兵殘餘兵將一千七百餘人,在京口舉兵起義,殲滅了桓楚在此的兵力,殺死桓修。接著,眾人推劉裕為盟主,傳檄四方,各地紛起響應。
桓玄自從獲悉劉裕率眾起義後,成天憂心忡忡,想不出對策。有人說:“劉裕等力量弱小,哪裏具備成氣候的力量,陛下何必擔憂呢?”桓玄迴答說:“劉裕堪稱當代雄才;劉毅家無多少儲蓄,卻像擲骰子一樣捐出百萬;何無忌,劉牢之的外甥,很像他舅舅。他們聯合起來,共舉大事,怎能說他們不會成功呢?”
劉裕率領義軍一路西征連戰連捷,而又因桓玄守軍大多是北府軍出身,麵對劉裕都沒有鬥誌,劉裕於是與諸軍進攻,順利以火攻擊潰桓玄守軍,而桓玄亦棄城西逃。】
“這個桓玄到底是什麽本事也想學人家篡位?”曹操嗤之以鼻,原以為這個桓玄被稱為權臣還能篡位,會是一個響當當的英雄人物。
沒想到居然是個水貨,這皇帝估計還沒當多久就得被人家趕下來。
“此獠如當年淮南袁公路一樣貨色罷了!”
聽聞曹操的話,眾人哈哈大笑,又想起了那段往昔創業的崢嶸歲月。
大家都是跟隨魏王一路走到現在的元勳,誰不知道魏王心有異誌?但是魏王如此大的權勢都不敢篡位,這個桓玄他的權勢能有魏王大嗎?
“昔年桓溫桓玄在時,桓氏權勢達到了頂峰,也算是能在史書上留下赫赫聲名的權臣世家,可惜桓氏始終沒有像司馬宣王一樣的底蘊,很快就將敗落下去。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都是後來的桓玄太過驕奢,憑家世而目中無人。”李世民點評道。
“陛下錯了!”魏征出言道。
“難道家世好的、權勢大的就可以篡位了嗎?”
“這才是桓氏敗落的原因。”
李世民悠然想到,自己身為皇帝自應思事不同,若是他支持剛才自己的觀點,豈不是讚成了篡位者正義了?
“哈哈,魏征你說的好啊!給朕指點了錯誤,是朕的過錯!”
【元興三年三月,劉裕進駐石頭城,派冠軍將軍劉毅、輔國將軍何無忌、振武將軍劉道規率各軍追擊桓玄,同年,劉裕則被推為使持節、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並八州諸軍事、領軍將軍、徐州刺史。
六月,桓玄大敗被殺,劉裕迎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
桓玄的叛變終於摧毀了東晉的皇權,本就曆經八王之亂、霸府爭權、永嘉之亂、懷帝南渡、元帝東遷、五胡亂華等各種喪亂的晉王朝,原本就皇權暗弱、世家為貴。
可以說,桓玄的這場叛亂,不但撕下了晉王朝最後的遮羞布,還將晉王朝皇室最後的一點體麵給徹底毀滅。自此,南方凡有心大業者皆心動矣。
而劉裕則在平叛桓玄之中成為東晉舉足輕重的人物,
東晉本就是皇帝傀儡,世家輪流上位做假天子的朝代。然而,這一次上位的不再是一流名族和千年世家的家主和才俊,而是一位尋常他們看不起的寒門罷了。
我們都知道,隻要當尋常出現了不常,特殊打破了慣例,那就代表著一定會有新的混亂發生,而新的混亂往往會帶來革新與機遇,時代也正是在此發展的。】
“天幕的後人總是能為我們帶來新的知識。”杜如晦驚喜的說道。
“以往我們疑惑的,或者很難去解釋的,天幕上的後人總能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幫我們解答。”
“南北朝亂世了三百年,其中帶來的大變革才締造了隋唐的盛世氣象。”老房接上話,此時他對之前天幕說大唐的盛世是必然的,有些否定了他們這群人的努力結果有些不服的話記到了現在。
“哈哈,正是如此。但前朝承接三百年亂世帶來的大變革和機遇而不能把握,天命在唐,所以我大唐才能興盛!”
李世民忍不住撫掌道:“好!你們說的都很好,朕有你們這群盛世宰輔才能締造貞觀之治啊!”
孫恩死後,餘眾推其妹夫盧循為主。盧循率義軍殘部南下,攻占永嘉、晉安等地。桓玄為安撫地方,任盧循為永嘉太守。盧循表麵應允,但仍不斷進攻沿海郡縣。盧循想要成為第二代海賊王,可惜他不知道第一代海賊王就敗在了劉裕的手中,而他還沒有第一代海賊王的能力。
元興元年五月,桓玄派劉裕東征,討伐盧循。
元興二年正月,劉裕敗盧循軍於東陽(治長山,今浙江金華)。盧循逃往永嘉,再為劉裕追敗,部將張士道也被殺。劉裕一路追擊至晉安,盧循渡海南逃。六月,劉裕因功被加封為彭城內史。
桓玄掌控朝政,獲封楚王,並打算篡奪皇位。一次,桓玄的從兄桓謙私下詢問他對禪代的看法,劉裕假裝稱讚桓玄的功勳,表示桓玄“乘運禪代,有何不可”。桓謙大喜道:“你說可以,便應該是真的可以了。”
元興二年十二月,桓玄篡位,他威逼晉安帝禪位,建立桓楚,改元“永始”。劉裕隨徐兗二州刺史桓修入朝。桓玄看見劉裕,對司徒王謐說:“昨日看見劉裕,氣度不凡,是人中豪傑。”於是更對劉裕款待備至,恩寵有加。桓玄的妻子劉氏頗能識人,她多次勸桓玄除掉劉裕,但桓玄卻以要借劉裕蕩平中原為由拒絕。】
“哼!篡人者,人恆篡之,司馬老賊,你也有今天?”
曹髦悶悶不樂的在雒陽長秋宮裏,此時看到司馬家被篡的好消息,忍不住拍掌歡笑。
“劉氏女子為何要除掉我劉氏才俊,真是不知好歹!”劉徹罵道。這個桓玄的妻子一定不是他漢室的劉!
“陛下,這不是您說的要遵從董博士的春秋儒學,婦嫁從夫嗎?”桑弘羊作為法家的代表,幽幽的出聲道。
這個董仲舒在他眼裏就是個隻會讀書博名聲的混子罷了,論治國,他自問天下一流。
試問這大漢江山,沒了他桑弘羊還行不行?他董仲舒能給陛下掙很多的小錢錢嗎?
【同時,桓玄稱帝後為消除隱患,欲瓦解北府兵,大力剿殺北府兵舊將,北府軍幾乎遭到滅頂之災。正在桓玄盤算之際,劉裕也在暗中和北府兵殘餘兵將聯絡,伺機反攻桓玄。
桓玄想利用劉裕鞏固自己的帝位。劉裕也誌欲圖玄,桓玄稱帝後,“驕奢荒侈,遊獵無度”,以致“百姓疲苦,朝野勞瘁”。
元興三年二月,劉裕以打獵為名,聚集北府兵殘餘兵將一千七百餘人,在京口舉兵起義,殲滅了桓楚在此的兵力,殺死桓修。接著,眾人推劉裕為盟主,傳檄四方,各地紛起響應。
桓玄自從獲悉劉裕率眾起義後,成天憂心忡忡,想不出對策。有人說:“劉裕等力量弱小,哪裏具備成氣候的力量,陛下何必擔憂呢?”桓玄迴答說:“劉裕堪稱當代雄才;劉毅家無多少儲蓄,卻像擲骰子一樣捐出百萬;何無忌,劉牢之的外甥,很像他舅舅。他們聯合起來,共舉大事,怎能說他們不會成功呢?”
劉裕率領義軍一路西征連戰連捷,而又因桓玄守軍大多是北府軍出身,麵對劉裕都沒有鬥誌,劉裕於是與諸軍進攻,順利以火攻擊潰桓玄守軍,而桓玄亦棄城西逃。】
“這個桓玄到底是什麽本事也想學人家篡位?”曹操嗤之以鼻,原以為這個桓玄被稱為權臣還能篡位,會是一個響當當的英雄人物。
沒想到居然是個水貨,這皇帝估計還沒當多久就得被人家趕下來。
“此獠如當年淮南袁公路一樣貨色罷了!”
聽聞曹操的話,眾人哈哈大笑,又想起了那段往昔創業的崢嶸歲月。
大家都是跟隨魏王一路走到現在的元勳,誰不知道魏王心有異誌?但是魏王如此大的權勢都不敢篡位,這個桓玄他的權勢能有魏王大嗎?
“昔年桓溫桓玄在時,桓氏權勢達到了頂峰,也算是能在史書上留下赫赫聲名的權臣世家,可惜桓氏始終沒有像司馬宣王一樣的底蘊,很快就將敗落下去。這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都是後來的桓玄太過驕奢,憑家世而目中無人。”李世民點評道。
“陛下錯了!”魏征出言道。
“難道家世好的、權勢大的就可以篡位了嗎?”
“這才是桓氏敗落的原因。”
李世民悠然想到,自己身為皇帝自應思事不同,若是他支持剛才自己的觀點,豈不是讚成了篡位者正義了?
“哈哈,魏征你說的好啊!給朕指點了錯誤,是朕的過錯!”
【元興三年三月,劉裕進駐石頭城,派冠軍將軍劉毅、輔國將軍何無忌、振武將軍劉道規率各軍追擊桓玄,同年,劉裕則被推為使持節、都督揚徐兗豫青冀幽並八州諸軍事、領軍將軍、徐州刺史。
六月,桓玄大敗被殺,劉裕迎晉安帝司馬德宗複位。
桓玄的叛變終於摧毀了東晉的皇權,本就曆經八王之亂、霸府爭權、永嘉之亂、懷帝南渡、元帝東遷、五胡亂華等各種喪亂的晉王朝,原本就皇權暗弱、世家為貴。
可以說,桓玄的這場叛亂,不但撕下了晉王朝最後的遮羞布,還將晉王朝皇室最後的一點體麵給徹底毀滅。自此,南方凡有心大業者皆心動矣。
而劉裕則在平叛桓玄之中成為東晉舉足輕重的人物,
東晉本就是皇帝傀儡,世家輪流上位做假天子的朝代。然而,這一次上位的不再是一流名族和千年世家的家主和才俊,而是一位尋常他們看不起的寒門罷了。
我們都知道,隻要當尋常出現了不常,特殊打破了慣例,那就代表著一定會有新的混亂發生,而新的混亂往往會帶來革新與機遇,時代也正是在此發展的。】
“天幕的後人總是能為我們帶來新的知識。”杜如晦驚喜的說道。
“以往我們疑惑的,或者很難去解釋的,天幕上的後人總能用簡單明了的話語幫我們解答。”
“南北朝亂世了三百年,其中帶來的大變革才締造了隋唐的盛世氣象。”老房接上話,此時他對之前天幕說大唐的盛世是必然的,有些否定了他們這群人的努力結果有些不服的話記到了現在。
“哈哈,正是如此。但前朝承接三百年亂世帶來的大變革和機遇而不能把握,天命在唐,所以我大唐才能興盛!”
李世民忍不住撫掌道:“好!你們說的都很好,朕有你們這群盛世宰輔才能締造貞觀之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