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獨孤曼陀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獨孤伽羅十四歲出嫁時,父親獨孤信就政鬥失敗被賜死,家族流散。
史書記載得很清楚,是楊堅和他的小妻子“相得”,所以他發誓無異生之子女 ,楊堅這是決心愛護伽羅一輩子。這個誓言的基礎是男女之間的純真愛情,主導權在楊堅,沒有任何強製力,執行得如何全看自覺。在古代男人身為一家之主,向來是說一不二的,這個誓言的有效程度自然也在楊堅一念之下。
而對比之下,小伽羅什麽都沒有,一切仰仗楊家的保護,她有什麽底氣去要求?很簡單,小姑娘能這麽理直氣壯恃寵而驕,隻有一個原因:愛!她知道楊堅願意疼她愛她。從性格、喜好、習慣、理想,人生的契合於相逢開始,在相悅中日日地鞏固,至死不渝又有何難?
所以說,楊堅夫妻的關係非常浪漫,因為他們有男女間自然純粹的吸引和愛慕,甜蜜的愛情一直伴隨了他們終生。對楊堅這種“深沉嚴重,雖至親不敢狎”、“性威嚴,外質木而內明敏” 的理性權威型人來說,他一生都不忍拂愛妻的意,實在是一件讓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史書上獨孤皇後眾多所謂“跋扈”的事跡結合起來,其實就是意味著楊堅有多無條件地寵愛她。她幸福驕傲得像個女王,是因為她知道楊堅會縱容她心疼她寵著她。所以早已芳華不再的獨孤皇後還可以像個天真任性的少女嬌氣任性,楊堅偏偏還吃這一套。伽羅對他那霸道的占有欲,楊堅其實是很陶醉和享受的:他愛的這個女人真的全身心用靈魂在愛他。
並且不管是早年獨孤家的家風家教,還是出身清河崔氏母親的言傳身教,還有從夫之後的清貧日子,獨孤伽羅的生活一直崇尚節儉樸素,這一點和她的丈夫不謀而合。
當然也可能是當時社會潮流信佛的緣故,夫妻二人也都崇信佛教,當時的上流社會之中,佛教是風靡南北兩朝的無論貴族圈子和普通百姓,你看獨孤信給自己的女兒娶的名字:般若、伽羅、曼陀。都帶著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南北朝時期,戰亂不休,疫病頻繁,世間門閥等級森嚴,看不見出路的生活,活不長久的壽命,讓當時的整個社會都充滿了一種病態,而此時佛教已經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佛教的輪迴說可謂是受到了舉國的追捧,為當時人們營造了一定意義上的“心靈港灣。”
而佛教的大行其道也最後釀成了華夏史上一串著名事件,這個事情被統稱為:“三武一宗滅佛。”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榮發起的滅佛事件。
三武一宗滅佛是佛教與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產生矛盾的結果,在沉重打擊中國佛教的同時,加快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四次滅佛之後,佛教開始主動與儒、道融合,逐漸承認儒家的綱常倫理,開始向世俗王權低頭,並接納了道教中的相關思想。
可以說,滅佛事件,粉碎了佛教如西方一樣,以宗教神權控製世俗皇權的發展趨向。
總而言之,獨孤信也算是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了,這便是獨孤伽羅,獨孤信的幼女,大隋帝國的皇後,也是大隋朝的二聖之一的聖人皇後。】
“滅佛?”楊堅終於被天幕的信息所震驚到,前朝的兩位皇帝滅佛他是知道的,當時這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稅收,緩解了國家的財政。隻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居然未來還會有兩次滅佛。
“陛下,得讓人查一查,這天下聖地的佛門是不是有藏汙納垢之舉啊!”獨孤伽羅在一旁柔聲建議道。
楊堅應是。隨即派人專門去負責此事。
畢竟,哪怕他夫妻二人寵信佛教,但終歸是帝國的統治者,在有麵對任何威脅統治的行為,都如同被要求放糧的地主老財一樣,鷹視狼顧。
【獨孤信的第四女,也就是獨孤家的第三位皇後,獨孤曼陀。
獨孤曼陀是獨孤信的四女,即大唐世祖元貞皇後。
元貞皇後(生卒年不詳),獨孤氏,西魏、北周時期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四女。
北周明敬皇後獨孤氏之妹,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之姊。嫁唐國公李昞,育有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漢王李洪、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元貞皇後是李淵建立唐朝後追諡為皇後。
獨孤曼陀也是獨孤家唯一一個被追封皇後的女兒。
按照關係,李淵應該叫楊堅小姨父,叫楊廣表哥,而李世民是楊廣的表侄。
所以,我們才會有言,獨孤家三個皇後三個朝代三個帝係。
而西魏的八柱國的子孫後嗣影響了諸夏未來曆史五百年。
現在,大家明白了我們之前所說的一些話了吧?
至此,我們盤點獨孤家的皇後到此結束。
縱觀古今,能讓自家女兒當上皇後有很多,能被稱為著名“嶽父”的人很少。
本期視頻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立皇後容易招來外戚是非,國主自古娶妻便是看的背後的家族和帶來的利益,後宮也是派係林立啊!與其擔心子嗣早夭受到算計,不如學朕不立皇後,諸子成年後再立儲君啊!”嬴政看了半天,隻覺得立後好麻煩,瑣事一堆,為自己不立後的決定感到頗為英明!
李淵:不是?為什麽天幕盤點到我大唐元貞皇後的時候這麽短?都是姓獨孤,你這樣搞得我阿娘很沒有麵子的!
李世民:什麽表叔表侄子的,朕建立大唐是替天行道,維護我隴西利益。沒有朕大唐出手,關東士族豈不是要更瞧不起我們隴西勳貴了?
相較於大唐的不滿意,大隋的聖人夫妻二人則是自動忽略了天幕盤點最後所說的倫理關係。
你說什麽倫理輩分綱常的?
俺不懂,俺是匈奴!
再說了,親上加親懂不懂啊?
啊呸,不對不對,我兒楊世民本來就是親生的,我心虛解釋什麽?
史書記載得很清楚,是楊堅和他的小妻子“相得”,所以他發誓無異生之子女 ,楊堅這是決心愛護伽羅一輩子。這個誓言的基礎是男女之間的純真愛情,主導權在楊堅,沒有任何強製力,執行得如何全看自覺。在古代男人身為一家之主,向來是說一不二的,這個誓言的有效程度自然也在楊堅一念之下。
而對比之下,小伽羅什麽都沒有,一切仰仗楊家的保護,她有什麽底氣去要求?很簡單,小姑娘能這麽理直氣壯恃寵而驕,隻有一個原因:愛!她知道楊堅願意疼她愛她。從性格、喜好、習慣、理想,人生的契合於相逢開始,在相悅中日日地鞏固,至死不渝又有何難?
所以說,楊堅夫妻的關係非常浪漫,因為他們有男女間自然純粹的吸引和愛慕,甜蜜的愛情一直伴隨了他們終生。對楊堅這種“深沉嚴重,雖至親不敢狎”、“性威嚴,外質木而內明敏” 的理性權威型人來說,他一生都不忍拂愛妻的意,實在是一件讓人無法想象的事情。
史書上獨孤皇後眾多所謂“跋扈”的事跡結合起來,其實就是意味著楊堅有多無條件地寵愛她。她幸福驕傲得像個女王,是因為她知道楊堅會縱容她心疼她寵著她。所以早已芳華不再的獨孤皇後還可以像個天真任性的少女嬌氣任性,楊堅偏偏還吃這一套。伽羅對他那霸道的占有欲,楊堅其實是很陶醉和享受的:他愛的這個女人真的全身心用靈魂在愛他。
並且不管是早年獨孤家的家風家教,還是出身清河崔氏母親的言傳身教,還有從夫之後的清貧日子,獨孤伽羅的生活一直崇尚節儉樸素,這一點和她的丈夫不謀而合。
當然也可能是當時社會潮流信佛的緣故,夫妻二人也都崇信佛教,當時的上流社會之中,佛教是風靡南北兩朝的無論貴族圈子和普通百姓,你看獨孤信給自己的女兒娶的名字:般若、伽羅、曼陀。都帶著濃厚的佛教文化色彩。
南北朝時期,戰亂不休,疫病頻繁,世間門閥等級森嚴,看不見出路的生活,活不長久的壽命,讓當時的整個社會都充滿了一種病態,而此時佛教已經完成了本土化的改造,佛教的輪迴說可謂是受到了舉國的追捧,為當時人們營造了一定意義上的“心靈港灣。”
而佛教的大行其道也最後釀成了華夏史上一串著名事件,這個事情被統稱為:“三武一宗滅佛。”是指北魏太武帝拓跋燾、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以及後周世宗柴榮發起的滅佛事件。
三武一宗滅佛是佛教與國家在經濟、政治和思想文化上產生矛盾的結果,在沉重打擊中國佛教的同時,加快了佛教中國化的進程,四次滅佛之後,佛教開始主動與儒、道融合,逐漸承認儒家的綱常倫理,開始向世俗王權低頭,並接納了道教中的相關思想。
可以說,滅佛事件,粉碎了佛教如西方一樣,以宗教神權控製世俗皇權的發展趨向。
總而言之,獨孤信也算是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值得托付一生的人了,這便是獨孤伽羅,獨孤信的幼女,大隋帝國的皇後,也是大隋朝的二聖之一的聖人皇後。】
“滅佛?”楊堅終於被天幕的信息所震驚到,前朝的兩位皇帝滅佛他是知道的,當時這些事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稅收,緩解了國家的財政。隻是令他沒想到的是,居然未來還會有兩次滅佛。
“陛下,得讓人查一查,這天下聖地的佛門是不是有藏汙納垢之舉啊!”獨孤伽羅在一旁柔聲建議道。
楊堅應是。隨即派人專門去負責此事。
畢竟,哪怕他夫妻二人寵信佛教,但終歸是帝國的統治者,在有麵對任何威脅統治的行為,都如同被要求放糧的地主老財一樣,鷹視狼顧。
【獨孤信的第四女,也就是獨孤家的第三位皇後,獨孤曼陀。
獨孤曼陀是獨孤信的四女,即大唐世祖元貞皇後。
元貞皇後(生卒年不詳),獨孤氏,西魏、北周時期重要將領、八柱國之一獨孤信的第四女。
北周明敬皇後獨孤氏之妹,隋朝文獻皇後獨孤伽羅之姊。嫁唐國公李昞,育有梁王李澄、蜀王李湛、漢王李洪、唐高祖李淵和同安長公主。元貞皇後是李淵建立唐朝後追諡為皇後。
獨孤曼陀也是獨孤家唯一一個被追封皇後的女兒。
按照關係,李淵應該叫楊堅小姨父,叫楊廣表哥,而李世民是楊廣的表侄。
所以,我們才會有言,獨孤家三個皇後三個朝代三個帝係。
而西魏的八柱國的子孫後嗣影響了諸夏未來曆史五百年。
現在,大家明白了我們之前所說的一些話了吧?
至此,我們盤點獨孤家的皇後到此結束。
縱觀古今,能讓自家女兒當上皇後有很多,能被稱為著名“嶽父”的人很少。
本期視頻到此結束,我們下期再見。】
“立皇後容易招來外戚是非,國主自古娶妻便是看的背後的家族和帶來的利益,後宮也是派係林立啊!與其擔心子嗣早夭受到算計,不如學朕不立皇後,諸子成年後再立儲君啊!”嬴政看了半天,隻覺得立後好麻煩,瑣事一堆,為自己不立後的決定感到頗為英明!
李淵:不是?為什麽天幕盤點到我大唐元貞皇後的時候這麽短?都是姓獨孤,你這樣搞得我阿娘很沒有麵子的!
李世民:什麽表叔表侄子的,朕建立大唐是替天行道,維護我隴西利益。沒有朕大唐出手,關東士族豈不是要更瞧不起我們隴西勳貴了?
相較於大唐的不滿意,大隋的聖人夫妻二人則是自動忽略了天幕盤點最後所說的倫理關係。
你說什麽倫理輩分綱常的?
俺不懂,俺是匈奴!
再說了,親上加親懂不懂啊?
啊呸,不對不對,我兒楊世民本來就是親生的,我心虛解釋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