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男女平等的秦法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公元前311年秦武王即位。
秦武王在位期間,設置丞相,結盟魏國,又連越製楚,平定蜀亂,並痛擊匈奴部隊,威名遠揚。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比賽舉龍紋赤鼎時,因大鼎脫手,砸斷脛骨而亡,同年,其弟嬴稷繼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
史書評價秦武王有力好戲,很中肯,也有人嘲笑他是秦國大力士。但武王舉鼎而死或許看似兒戲,但並不像表麵那樣,秦武王身在六世明君之中,豈會如此無腦。
他是個如明武宗朱厚照一般心性的人,身為秦國的國君,東出的夙願並不能忘記。
昔年楚莊王問鼎中原,現有秦武王親赴雒陽求鼎。
周天子大臣戲曰:“聽聞秦王力大無比且好勇好鬥,提拔了很多大力士作為親信。夏王九鼎乃天下至寶,而今周命或將移他,秦王何能證明秦國是天命?”
於是,傻孩子嬴蕩就中了套了,問你要俺咋證明嘛。
周王室說,九鼎乃諸夏瑰寶,天下之主人皇象征,非天命所歸不能擁有,你不是力氣大嗎?力氣大不一定能舉得動龍紋赤鼎,但有天命的大力士可以。
於是,嬴蕩舉起來了,那一天,整個雒陽為之震動,雖然因為脫手而死,但是那一天雒陽宮裏的周天子心緒並不安寧。
或許自從晉國滅亡後,周天子就再也沒睡過一日好覺。
嬴蕩死了,但秦國卻再次閃耀在山東。】
惠文王看完天幕,一個大鼻兜就是蓋在了公子蕩的臉上,“蠢貨!”
“你是秦王!是秦國的國君!豈能如此兒戲!”
嬴蕩身材高大,長相神勇,此時卻低著頭跪在父皇麵前像個知錯的稚童,囁嚅這不敢反駁。
看著兒子這副熊樣,一時間,惠文王突然覺得魏國的血脈不靠譜,不然老秦人和晉國、楚國聯姻那麽多年,怎麽就他和魏公主結合生了個這麽玩意。
所幸,天幕中兒子雖然好鬥好玩了點,但正事也沒耽擱下來,雖然在位僅四年,但卻武德充沛。
看著秦惠文王嬴駟皺著的眉頭,嬴蕩小心翼翼地試探道:“父皇可還在生我的氣嗎?”
嬴駟好笑的道:“寡人是在擔心你的弟弟,你這夯貨一死倒好,寡人隻是擔心你弟弟質子繼位,能不能穩住秦國的大局,不然三代基業,毀於一旦啊!”
“弟弟身為您的兒子,一定可以!”
“嗬嗬!”
【秦昭襄王,作為戰國待機王,戰國大魔王,同時也是諸子百家典籍中的常客。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此時已然獨霸天下,疆域人口皆雄於諸國,獨步當先。
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較長的國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由於年紀小,繼位後由其母羋八子,也就是宣太後掌權。雖然在公元前304年他年滿二十二歲在舉行冠禮後開始親自處理決策國事,但國內軍政大權仍然牢牢掌握在其母手裏。
宣太後,其名不可查,熊姓羋氏,楚國宗室女,相傳為楚威王庶女,因秦楚聯姻,嫁入秦宮,封八子,故又稱羋八子。
秦惠文王嫡子秦武王嬴蕩死後,秦惠文後擁立庶長子嬴壯即位為王,而羋八子依靠弟弟魏冉等人舉兵叛亂,另立自己的兒子嬴稷為王,繼而誅殺秦惠文後、秦王嬴壯與其弟嬴雍。
秦昭襄王嬴稷即位後,羋八子攝政,自號“宣太後”,重用親戚組成“四貴”,開啟了太後攝政與外戚專權的先河。攝政期間,拒絕伐楚救韓,但秦昭襄王不從,仍派兵救韓於楚。後與義渠王私通生子,並誘殺之,繼而滅義渠國,設置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史書上的宣太後雖然沒有電視劇裏那麽誇張,但作為有史可查的第一位女性政治家,她的一些措施可是可圈可點的,例如宣太後掌權後,因為惠文王故,商鞅名諱不可提,變法遭到修改。
而宣太後以秦昭襄王名義恢複商鞅名譽,繼續推動改革,這極大的增強了秦國的國力。
秦國雖然此時已經天下獨尊,但並沒有著急東出,而是采取步步蠶食穩打穩紮的方法,這也減少了國力民生的損耗。
但宣太後在位任用親信,這也打擊了秦王的威嚴,在其子親政後,仍不肯完全放權給嬴稷,這也成為她貪戀權勢不肯踐位的表現,也為她晚年的淒慘下場留下了伏筆。】
【網友說:
“稷兒!終於要我最愛的稷兒登場了嗎?”
“我知道,宣太後叫羋月,她會吸血還能無敵三秒!”
“呂雉專政被視為封建王朝第一個後宮幹政和外戚擅權的例子,但宣太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
“大秦的王都是明君,大秦的太後也不是孬種。無論是惠文後、宣太後、葉陽後、華陽後、夏太後,這六代明君的妻妾也是一個個手腕精明,除了趙太後腦子不太行。
真的想不明白,嬴政這樣的千古一帝,驚豔青史的雄主怎麽會有一個這麽蠢的母親?”
“趙太後最蠢的一招就是想要廢了秦王政,立自己和男寵的兒子為秦王。
笑死我了,宣太後多麽囂張,還大權在握,她從沒想過要廢掉自己的稷兒,因為那不但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還是她權力的來源,否則,你一個楚人,憑什麽做秦國的主?還有華陽太後,孝文王死後,華陽太後掌大權,卻選擇了讓嬴異人繼位,並且交權給莊襄王。
在戰國時期,例如齊國的君王後,也是太後掌權外戚擅政,這在當時很常見,養男寵也很常見,既然各國貴族圈子的寡婦們都這麽玩了,你也這麽玩,自然沒人說你,但是你不該腦子蠢到明目張膽,甚至還給男寵封侯,你當秦國的徹侯製度是什麽?你把秦法當什麽?你把商鞅變法和曆代先君堅持的理想當作了什麽?
一個不知道自己權力來源誰的蠢女人,想要廢掉自己權力來源的那個人,愚蠢至極。這和某些人確實很像。”
“我以為古人都很保守呢,甚至以為越古老的年代的人們越保守,現在你告訴我當時流行養男寵?”
“你理解的古代大部分是北宋以後的事情。在中古以前的華夏,也就是唐朝或者說宋朝以前的華夏,尚武好義,民風不彪悍在,怎麽一漢當五胡?你以為漢唐盛世是‘之乎者也’說教出來的嗎?笑死,真正的漢唐盛世是諸夏踩著無數四夷的血成就的!”
“你這個觀點我不讚同,宋朝的女子權力實際上是諸朝最高的,在唐朝婚姻法裏規定,夫妻和離家產平分,女子沒有繼承權,而宋朝規定,女子不但有婚姻財產和子嗣撫養權,還有娘家的繼承權。”
“雖然理學是宋朝出現的,但是宋朝的顯學不是理學,也不存在‘存天理滅人欲’和‘三綱五常’等等各種各樣的封建禁錮,雖說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但是女子權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麽低,除了做官等,其他應有的公民權力都能享受到。隻有到了明清時期,社會風氣保守且愚昧,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個落後的封建時期。”】
嬴政微微頷首,天幕的話他很讚成,當然並不是說那些“詆毀”他母親的話,他是讚成女子也應享受國家普通“公民”的權力。
這個詞語天幕提到過很多次,在他的理解裏,應該是如國人一般的意思。
最起碼在大秦的法律中女子享有婚姻自由權、財產繼承權、社會參與權,當官、當兵、再婚是允許的,家暴而殺夫是無罪的。
秦朝的法律也不像後世那麽隻對女子苛刻,女子守節是應有的,但是秦法寫的明明白白,男女都要守節。
如果女子參與了社會勞作,如徭役、務工等,應按勞動結果給予報酬,假如和一個正常成年男性幹的一樣多,那就是正常的報酬,也不存在因為你是女性就克扣的情況。
並且,在秦法中雖然規定了成年的年齡和強製結婚年齡,同樣也是如男女都應守節一樣,而不是漢朝以後,超過最高婚齡後隻罰款女家而不責男。
總之,秦法裏,女性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應有的權力都能享受到,你要是說,在大部分都是男人環繞的情況下,萬一有人故意貪贓枉法和歧視女性秦人怎麽辦?
嗬嗬,你要試試秦法的威力嗎?
或者說,你要試試你九族的羈絆嗎?
別忘了,秦法雖然提倡公平,但是秦刑法可是以嚴酷出名的。
“這天幕忒不是個好東西了,老喜歡在講其他朝代的時候,順帶潑幾句髒水給咱大明!”朱元璋在坤寧宮裏有些氣憤的說道。
秦武王在位期間,設置丞相,結盟魏國,又連越製楚,平定蜀亂,並痛擊匈奴部隊,威名遠揚。
公元前307年,秦武王嬴蕩在比賽舉龍紋赤鼎時,因大鼎脫手,砸斷脛骨而亡,同年,其弟嬴稷繼位,是為秦昭襄王,又稱秦昭王!
史書評價秦武王有力好戲,很中肯,也有人嘲笑他是秦國大力士。但武王舉鼎而死或許看似兒戲,但並不像表麵那樣,秦武王身在六世明君之中,豈會如此無腦。
他是個如明武宗朱厚照一般心性的人,身為秦國的國君,東出的夙願並不能忘記。
昔年楚莊王問鼎中原,現有秦武王親赴雒陽求鼎。
周天子大臣戲曰:“聽聞秦王力大無比且好勇好鬥,提拔了很多大力士作為親信。夏王九鼎乃天下至寶,而今周命或將移他,秦王何能證明秦國是天命?”
於是,傻孩子嬴蕩就中了套了,問你要俺咋證明嘛。
周王室說,九鼎乃諸夏瑰寶,天下之主人皇象征,非天命所歸不能擁有,你不是力氣大嗎?力氣大不一定能舉得動龍紋赤鼎,但有天命的大力士可以。
於是,嬴蕩舉起來了,那一天,整個雒陽為之震動,雖然因為脫手而死,但是那一天雒陽宮裏的周天子心緒並不安寧。
或許自從晉國滅亡後,周天子就再也沒睡過一日好覺。
嬴蕩死了,但秦國卻再次閃耀在山東。】
惠文王看完天幕,一個大鼻兜就是蓋在了公子蕩的臉上,“蠢貨!”
“你是秦王!是秦國的國君!豈能如此兒戲!”
嬴蕩身材高大,長相神勇,此時卻低著頭跪在父皇麵前像個知錯的稚童,囁嚅這不敢反駁。
看著兒子這副熊樣,一時間,惠文王突然覺得魏國的血脈不靠譜,不然老秦人和晉國、楚國聯姻那麽多年,怎麽就他和魏公主結合生了個這麽玩意。
所幸,天幕中兒子雖然好鬥好玩了點,但正事也沒耽擱下來,雖然在位僅四年,但卻武德充沛。
看著秦惠文王嬴駟皺著的眉頭,嬴蕩小心翼翼地試探道:“父皇可還在生我的氣嗎?”
嬴駟好笑的道:“寡人是在擔心你的弟弟,你這夯貨一死倒好,寡人隻是擔心你弟弟質子繼位,能不能穩住秦國的大局,不然三代基業,毀於一旦啊!”
“弟弟身為您的兒子,一定可以!”
“嗬嗬!”
【秦昭襄王,作為戰國待機王,戰國大魔王,同時也是諸子百家典籍中的常客。秦昭襄王在位期間,秦國此時已然獨霸天下,疆域人口皆雄於諸國,獨步當先。
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較長的國君之一,在位五十六年,由於年紀小,繼位後由其母羋八子,也就是宣太後掌權。雖然在公元前304年他年滿二十二歲在舉行冠禮後開始親自處理決策國事,但國內軍政大權仍然牢牢掌握在其母手裏。
宣太後,其名不可查,熊姓羋氏,楚國宗室女,相傳為楚威王庶女,因秦楚聯姻,嫁入秦宮,封八子,故又稱羋八子。
秦惠文王嫡子秦武王嬴蕩死後,秦惠文後擁立庶長子嬴壯即位為王,而羋八子依靠弟弟魏冉等人舉兵叛亂,另立自己的兒子嬴稷為王,繼而誅殺秦惠文後、秦王嬴壯與其弟嬴雍。
秦昭襄王嬴稷即位後,羋八子攝政,自號“宣太後”,重用親戚組成“四貴”,開啟了太後攝政與外戚專權的先河。攝政期間,拒絕伐楚救韓,但秦昭襄王不從,仍派兵救韓於楚。後與義渠王私通生子,並誘殺之,繼而滅義渠國,設置隴西、北地、上郡三郡。
史書上的宣太後雖然沒有電視劇裏那麽誇張,但作為有史可查的第一位女性政治家,她的一些措施可是可圈可點的,例如宣太後掌權後,因為惠文王故,商鞅名諱不可提,變法遭到修改。
而宣太後以秦昭襄王名義恢複商鞅名譽,繼續推動改革,這極大的增強了秦國的國力。
秦國雖然此時已經天下獨尊,但並沒有著急東出,而是采取步步蠶食穩打穩紮的方法,這也減少了國力民生的損耗。
但宣太後在位任用親信,這也打擊了秦王的威嚴,在其子親政後,仍不肯完全放權給嬴稷,這也成為她貪戀權勢不肯踐位的表現,也為她晚年的淒慘下場留下了伏筆。】
【網友說:
“稷兒!終於要我最愛的稷兒登場了嗎?”
“我知道,宣太後叫羋月,她會吸血還能無敵三秒!”
“呂雉專政被視為封建王朝第一個後宮幹政和外戚擅權的例子,但宣太後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個。”
“大秦的王都是明君,大秦的太後也不是孬種。無論是惠文後、宣太後、葉陽後、華陽後、夏太後,這六代明君的妻妾也是一個個手腕精明,除了趙太後腦子不太行。
真的想不明白,嬴政這樣的千古一帝,驚豔青史的雄主怎麽會有一個這麽蠢的母親?”
“趙太後最蠢的一招就是想要廢了秦王政,立自己和男寵的兒子為秦王。
笑死我了,宣太後多麽囂張,還大權在握,她從沒想過要廢掉自己的稷兒,因為那不但是她最驕傲的兒子,還是她權力的來源,否則,你一個楚人,憑什麽做秦國的主?還有華陽太後,孝文王死後,華陽太後掌大權,卻選擇了讓嬴異人繼位,並且交權給莊襄王。
在戰國時期,例如齊國的君王後,也是太後掌權外戚擅政,這在當時很常見,養男寵也很常見,既然各國貴族圈子的寡婦們都這麽玩了,你也這麽玩,自然沒人說你,但是你不該腦子蠢到明目張膽,甚至還給男寵封侯,你當秦國的徹侯製度是什麽?你把秦法當什麽?你把商鞅變法和曆代先君堅持的理想當作了什麽?
一個不知道自己權力來源誰的蠢女人,想要廢掉自己權力來源的那個人,愚蠢至極。這和某些人確實很像。”
“我以為古人都很保守呢,甚至以為越古老的年代的人們越保守,現在你告訴我當時流行養男寵?”
“你理解的古代大部分是北宋以後的事情。在中古以前的華夏,也就是唐朝或者說宋朝以前的華夏,尚武好義,民風不彪悍在,怎麽一漢當五胡?你以為漢唐盛世是‘之乎者也’說教出來的嗎?笑死,真正的漢唐盛世是諸夏踩著無數四夷的血成就的!”
“你這個觀點我不讚同,宋朝的女子權力實際上是諸朝最高的,在唐朝婚姻法裏規定,夫妻和離家產平分,女子沒有繼承權,而宋朝規定,女子不但有婚姻財產和子嗣撫養權,還有娘家的繼承權。”
“雖然理學是宋朝出現的,但是宋朝的顯學不是理學,也不存在‘存天理滅人欲’和‘三綱五常’等等各種各樣的封建禁錮,雖說古代女子出嫁從夫,但是女子權力並沒有想象的那麽低,除了做官等,其他應有的公民權力都能享受到。隻有到了明清時期,社會風氣保守且愚昧,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個落後的封建時期。”】
嬴政微微頷首,天幕的話他很讚成,當然並不是說那些“詆毀”他母親的話,他是讚成女子也應享受國家普通“公民”的權力。
這個詞語天幕提到過很多次,在他的理解裏,應該是如國人一般的意思。
最起碼在大秦的法律中女子享有婚姻自由權、財產繼承權、社會參與權,當官、當兵、再婚是允許的,家暴而殺夫是無罪的。
秦朝的法律也不像後世那麽隻對女子苛刻,女子守節是應有的,但是秦法寫的明明白白,男女都要守節。
如果女子參與了社會勞作,如徭役、務工等,應按勞動結果給予報酬,假如和一個正常成年男性幹的一樣多,那就是正常的報酬,也不存在因為你是女性就克扣的情況。
並且,在秦法中雖然規定了成年的年齡和強製結婚年齡,同樣也是如男女都應守節一樣,而不是漢朝以後,超過最高婚齡後隻罰款女家而不責男。
總之,秦法裏,女性的地位還是很高的,應有的權力都能享受到,你要是說,在大部分都是男人環繞的情況下,萬一有人故意貪贓枉法和歧視女性秦人怎麽辦?
嗬嗬,你要試試秦法的威力嗎?
或者說,你要試試你九族的羈絆嗎?
別忘了,秦法雖然提倡公平,但是秦刑法可是以嚴酷出名的。
“這天幕忒不是個好東西了,老喜歡在講其他朝代的時候,順帶潑幾句髒水給咱大明!”朱元璋在坤寧宮裏有些氣憤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