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錦官救漢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就是描述亮未來一生的詩嗎?”孔明搖著羽扇,雖然聲音有些彷徨,可眼底卻潛藏著一股濃濃的鬥誌。
“錦官城?”龐士元敏銳的捕捉到了關鍵點,好像是明白了什麽,看向諸葛亮方向的眼神也變得格外深重。
【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他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倍加敬重。
錦官城,即成都的別稱,來源於三國時期。
就在諸葛丞相發布《言錦教》的同時,丞相動用了自己的權力,在季漢設置了錦官一職。
錦官一詞看表麵意思就能知道,如同鹽鐵官營裏的鹽鐵官一樣肯定是專司蜀錦的官員。
而錦官的增設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季漢的蜀錦正式官營,隻能在官市中購買。這也不存在什麽與民爭利,對老百姓是沒有什麽變化的,但是對於整個三國而言,諸葛亮的這場戰場才正式準備好了主角,馬上就要吹響號角開打了。】
“用蜀錦打仗?”劉徹自然聽過管仲一糧滅四國的故事,但是蜀錦又不是糧食,怎麽卡別人脖子,用來達成滅國的目的?
【夷陵之戰後,孫吳主動與季漢和解,當時由於劉備的病情不斷惡化無意反攻,和季漢國內情況的不佳,故爾雙方初步達成了和解意願。
公元224年,諸葛丞相派遣鄧芝出使孫吳,孫仲謀雖然有些忸怩但也很快通過了,於是東吳的大門再次對季漢敞開,季漢也敞開懷抱歡迎東吳。
但是很快,東吳的商人來到蜀中購買蜀錦的時候,就發現了不對勁的情況。
由於蜀錦被收為官營,隻能用蜀國的直百錢購買,但是東吳不用直百錢啊,怎麽辦?
季漢官員給出了東吳商人解決方案,用你們的糧食來換直百錢,然後就可以在蜀中正常消費了。東吳的商人隻得照做,沒辦法,誰讓蜀錦的利益太大了,東吳的商人根本無法忽視。
他們不但可以在東吳大賣一筆,還可以走私到曹魏再賺一大筆高昂的差價。
在《後漢書》中記載到:“自二千石夫人以上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而蜀錦更是蠶衣中的極品,世家貴族官紳豪吏為了彰顯身份和配得上自己地位的相應搭配,隻會去買更好的布料,而蜀錦便是最好的。
於是,自從之後,季漢所缺的錢糧便開始源源不斷的被商人們送到了季漢,並且在季漢再用季漢的直百錢消費季漢的蜀錦,就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季漢悄無聲息的打贏了這場無形的戰爭,收割了兩國的財富。而季漢的府庫也開始充盈,本來將到懸崖邊的季漢財政也被諸葛亮成功的拉了迴來。】
天幕雖然說的很直白,但是在場的眾人沒有幾個傻子,龐士元首先就在自己的腦海裏過了一遍,模擬了一番後便徹底明白了迴來。
在這之間,其實最重要的是蜀錦的定價權!
官市官營的目的就在於蜀錦的價值是多少,完全由諸葛亮也就是蜀漢一方麵說的算,隻要不是太離譜,操作空間可就太大了,錢糧僅此一項就有了很大的進項。
而且商賈還不能不接受,畢竟商人逐利,誰能忍受這樣的暴利啊,況且無論賣迴國內還是走私曹魏,那都是不菲的利潤啊!
“神策!軍師宛如管子在世啊!”糜竺本就是徐州豪富,當地的大家族,劉備早期的事業就是靠著糜家的資助的,所以作為糜家掌門人的糜竺本來就精通財貨之道,也一直在劉備這邊負責這項,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諸葛亮此策的意圖。
要知道,這可是用蜀漢的錢換東吳曹魏兩方的資源,慢慢的,三國貨幣,誰的更值錢?誰的購買力更高?畢竟蜀漢的直百錢可是和蜀錦掛鉤的。
這就和現代某國貨幣掛鉤黃金一樣,有著極大的操作空間可以收割他國。
“神人乎!”管仲作為華夏經濟此道的開創者,更是歎為觀止,現在就想要腦子裏搜刮一下齊國有何奢侈品可以用來操作,如果成功,天下諸侯國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進入齊國,齊國豪富,天下誰比?
【當然,隻此一道自然不能保證蜀漢的財政健康,如果諸葛亮隻會這麽一點的話,也不會被後人視為智慧的化身,頂級的政治家。
秦昭襄王時期攻滅古蜀國,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得蜀中成為了天府之國,為大秦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
但是都江堰地的建立並不能保證一勞永逸,因為河道會淤塞,堤壩會老化,曆朝曆代也是十分的重視水利工程,唐朝時期,關中沃野千裏,光是水利工程都是星羅棋布。
諸葛亮也是出於水利緣故,特設一千二百人的堰官,而堰官的職能不僅包含了保護都江堰的任務,還有疏通河道維護河堤的責任。
都江堰和蜀中水利的興盛,使得季漢連年豐收,由於國小而北伐損耗輜重靡大,蜀漢的稅也相較很高,但老百姓卻並沒有暴動造反和餓死活不下去的情況。
諸葛亮設置的堰官製度也在此之後被各朝各代所效仿,是一個真正的福澤千年的製度。】
“確實是福澤千年啊!”嬴政對於都江堰最不陌生了,大秦對水利工程的重視可以說是七國之最,鄭國渠這道水利項目就是在他在位期間修建的。
“天幕所說的不能不在意啊,就連武器使用久了都有磨耗需要養護,水利更是關係民生的大事!父皇,兒臣建議我大秦應效仿後世也設立堰官製度,保護水利工程和維護河道!”扶蘇建議道。
“扶蘇,此事朕打算交給你負責,可有把握?”
“定不負父皇所托!”老爹願意給自己派活這是好事,特別又是這種福澤千年的大事,扶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好,朕讓蒙毅助你!”
這次可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了,誰不知道蒙毅是陛下的身邊人,相當於陛下的眼睛。
敢給蒙毅找不自在,我看你是腦袋安在脖子上不自在了。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就是描述亮未來一生的詩嗎?”孔明搖著羽扇,雖然聲音有些彷徨,可眼底卻潛藏著一股濃濃的鬥誌。
“錦官城?”龐士元敏銳的捕捉到了關鍵點,好像是明白了什麽,看向諸葛亮方向的眼神也變得格外深重。
【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他目睹國勢艱危,生靈塗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基業、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倍加敬重。
錦官城,即成都的別稱,來源於三國時期。
就在諸葛丞相發布《言錦教》的同時,丞相動用了自己的權力,在季漢設置了錦官一職。
錦官一詞看表麵意思就能知道,如同鹽鐵官營裏的鹽鐵官一樣肯定是專司蜀錦的官員。
而錦官的增設就意味著從此以後季漢的蜀錦正式官營,隻能在官市中購買。這也不存在什麽與民爭利,對老百姓是沒有什麽變化的,但是對於整個三國而言,諸葛亮的這場戰場才正式準備好了主角,馬上就要吹響號角開打了。】
“用蜀錦打仗?”劉徹自然聽過管仲一糧滅四國的故事,但是蜀錦又不是糧食,怎麽卡別人脖子,用來達成滅國的目的?
【夷陵之戰後,孫吳主動與季漢和解,當時由於劉備的病情不斷惡化無意反攻,和季漢國內情況的不佳,故爾雙方初步達成了和解意願。
公元224年,諸葛丞相派遣鄧芝出使孫吳,孫仲謀雖然有些忸怩但也很快通過了,於是東吳的大門再次對季漢敞開,季漢也敞開懷抱歡迎東吳。
但是很快,東吳的商人來到蜀中購買蜀錦的時候,就發現了不對勁的情況。
由於蜀錦被收為官營,隻能用蜀國的直百錢購買,但是東吳不用直百錢啊,怎麽辦?
季漢官員給出了東吳商人解決方案,用你們的糧食來換直百錢,然後就可以在蜀中正常消費了。東吳的商人隻得照做,沒辦法,誰讓蜀錦的利益太大了,東吳的商人根本無法忽視。
他們不但可以在東吳大賣一筆,還可以走私到曹魏再賺一大筆高昂的差價。
在《後漢書》中記載到:“自二千石夫人以上皇後,皆以蠶衣為朝服。”而蜀錦更是蠶衣中的極品,世家貴族官紳豪吏為了彰顯身份和配得上自己地位的相應搭配,隻會去買更好的布料,而蜀錦便是最好的。
於是,自從之後,季漢所缺的錢糧便開始源源不斷的被商人們送到了季漢,並且在季漢再用季漢的直百錢消費季漢的蜀錦,就在這一進一出之間,季漢悄無聲息的打贏了這場無形的戰爭,收割了兩國的財富。而季漢的府庫也開始充盈,本來將到懸崖邊的季漢財政也被諸葛亮成功的拉了迴來。】
天幕雖然說的很直白,但是在場的眾人沒有幾個傻子,龐士元首先就在自己的腦海裏過了一遍,模擬了一番後便徹底明白了迴來。
在這之間,其實最重要的是蜀錦的定價權!
官市官營的目的就在於蜀錦的價值是多少,完全由諸葛亮也就是蜀漢一方麵說的算,隻要不是太離譜,操作空間可就太大了,錢糧僅此一項就有了很大的進項。
而且商賈還不能不接受,畢竟商人逐利,誰能忍受這樣的暴利啊,況且無論賣迴國內還是走私曹魏,那都是不菲的利潤啊!
“神策!軍師宛如管子在世啊!”糜竺本就是徐州豪富,當地的大家族,劉備早期的事業就是靠著糜家的資助的,所以作為糜家掌門人的糜竺本來就精通財貨之道,也一直在劉備這邊負責這項,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諸葛亮此策的意圖。
要知道,這可是用蜀漢的錢換東吳曹魏兩方的資源,慢慢的,三國貨幣,誰的更值錢?誰的購買力更高?畢竟蜀漢的直百錢可是和蜀錦掛鉤的。
這就和現代某國貨幣掛鉤黃金一樣,有著極大的操作空間可以收割他國。
“神人乎!”管仲作為華夏經濟此道的開創者,更是歎為觀止,現在就想要腦子裏搜刮一下齊國有何奢侈品可以用來操作,如果成功,天下諸侯國的財富源源不斷地進入齊國,齊國豪富,天下誰比?
【當然,隻此一道自然不能保證蜀漢的財政健康,如果諸葛亮隻會這麽一點的話,也不會被後人視為智慧的化身,頂級的政治家。
秦昭襄王時期攻滅古蜀國,李冰為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使得蜀中成為了天府之國,為大秦源源不斷地供應糧草。
但是都江堰地的建立並不能保證一勞永逸,因為河道會淤塞,堤壩會老化,曆朝曆代也是十分的重視水利工程,唐朝時期,關中沃野千裏,光是水利工程都是星羅棋布。
諸葛亮也是出於水利緣故,特設一千二百人的堰官,而堰官的職能不僅包含了保護都江堰的任務,還有疏通河道維護河堤的責任。
都江堰和蜀中水利的興盛,使得季漢連年豐收,由於國小而北伐損耗輜重靡大,蜀漢的稅也相較很高,但老百姓卻並沒有暴動造反和餓死活不下去的情況。
諸葛亮設置的堰官製度也在此之後被各朝各代所效仿,是一個真正的福澤千年的製度。】
“確實是福澤千年啊!”嬴政對於都江堰最不陌生了,大秦對水利工程的重視可以說是七國之最,鄭國渠這道水利項目就是在他在位期間修建的。
“天幕所說的不能不在意啊,就連武器使用久了都有磨耗需要養護,水利更是關係民生的大事!父皇,兒臣建議我大秦應效仿後世也設立堰官製度,保護水利工程和維護河道!”扶蘇建議道。
“扶蘇,此事朕打算交給你負責,可有把握?”
“定不負父皇所托!”老爹願意給自己派活這是好事,特別又是這種福澤千年的大事,扶蘇自然沒有拒絕的道理。
“好,朕讓蒙毅助你!”
這次可就沒有不成功的道理了,誰不知道蒙毅是陛下的身邊人,相當於陛下的眼睛。
敢給蒙毅找不自在,我看你是腦袋安在脖子上不自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