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一場跨越兩千年的葬禮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亮,再也不能臨陣討賊了......”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八月,剛剛去暑的時節,卻在這五丈原上顯得無比蕭瑟。起風了,風刮起了枯葉。
狂風中,一麵寫著“克複中原,匡扶漢室”的季漢軍旗在迎著風搖曳著,刮出獵獵的聲響,像是在無言的發出不甘的吼聲。
諸葛亮坐在輪椅上,抬頭看天,眼角劃過豆大的淚珠,隨著他的眼角緩緩飄進風中。
一聲的長歎,讓他無可奈何的閉上了雙眼。
什麽是遺憾?
過去三十年的一幕幕如雲煙般幀幀閃現在了腦海前,呈現在了天幕上。
南陽耕讀,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東和孫權,雄據荊州,吞入西川,收複漢中......
漢中之戰啊......
他的迴想裏出現了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法正,簡雍,糜竺,龐統......數十萬的漢軍盡開顏,他們都在歡慶著:丞相,漢中大捷,光複漢室指日可待矣!
此時,漢軍營帳中,瑟瑟秋風獵獵作響,季漢軍士站在台下默不作聲,任憑秋風打響他們的甲胄。
水淹七軍。
襄樊大捷。
夷陵之火。
白帝托孤。
這一切仿佛是瞬間的,季漢失去了荊州,並再無荊州,昔日的榮耀就好像沙子堆成的城堡,一吹就散了。
“丞相,保重啊!”
諸葛亮想要睜開自己的雙眼,卻發現自己難以動作,往日裏尋常的行為此時卻宛若天塹壓迫在人身上。他想要在看看季漢的軍士,想要睜開眼再看看季漢的社稷......
“丞相......保重啊!”
又是一聲的呐喊,三軍將士齊齊地跪在了地上。
“丞相......保重啊!”
三軍將士知道即將要麵臨的事情,跪在地上齊唿道。
諸葛亮仿佛做了一場大夢。
在夢裏,他看見季漢成功地光複了中原,再次中興了祖宗基業,成為了天下之主。
無論是雒陽的曹叡還是建業的孫權等人,皆是俯首拜在地上向著上首的劉禪稱臣。
而他,就好像一個過客,一個旁觀者一樣,站在一旁,欣慰著笑著看著這一幕。
慈愛的目光打在劉禪的身上,滿是關懷和自豪。
笑著笑著,眼角劃過了一行淚水。
悠悠的一聲長歎,諸葛亮的手無力的垂了下去。
天幕中,緩緩地升起來幾行大字,覆蓋在了熒屏之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畫麵逐漸黑了下去,鏡頭一轉,漫天的紙錢飛舞,將士們抬著黑色的靈柩悲痛的低垂著頭。
一旁是一身黑衣的劉禪麵目悲戚的倒地哭嚎。
“蒼天呐。”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與秋風。”
“大地呀。”
“你為何急匆匆地將他攬入懷中。”
“情願以死,還他的生。”
“好率咱將士再出征。”
“鞠躬盡瘁,誰能比。”
“一生潔白,誰能及。”
歌聲適時地響起,一場浩大的肅穆的葬禮完完整整的被各朝古人收入眼簾。
【這一場葬禮是我們後人為諸葛丞相再次舉行的。
近年,成都到長安的高鐵建成通車,票價售為263元,並且無論如何,以後票價就是263元不會更改,人們剛開始有些不解,可是當人們了解到這個事情背後的真相,才會恍然大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蜀漢滅亡於公元263年,千年後,人們再次想起蜀漢的那群人,聽完他們的故事之後,都會潸然淚下吧?
順便科普一下,成都到長安的高鐵是658公裏,設計的時速是250公裏每小時,成都到長安坐高鐵不到三小時就可以到達,而這三小時,卻是諸葛丞相花費了一生都未能走完的路程。
毫無疑問,讀諸葛亮故事不哭者不忠已經是我們華夏所認可的事情,而諸葛亮在世為蜀漢丞相時,國家上下軍政大權均在一身,劉禪實為皇帝卻耽於後宮享樂,這不是權臣嗎?
也許那些羨慕劉禪命好的皇帝,隻是在感慨自己沒有這樣一位宵衣旰食鞠躬盡瘁的宰相吧。】
“亮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主公大業啊!”諸葛亮輕歎道。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不是孔明對我等事業最好的交代了嗎?”劉備道。
劉備上前挽起諸葛亮的雙手,深情道:“正如當年南陽鄉下所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魚兒已經死去,但水仍然在滋養著他的子孫,水何罪也?”
“主公,亮......”
“好了好了,大哥你怎麽也有孝武皇帝愛好了?”
“三弟!”
“不知大唐會不會有權臣啊?!”李世民看完諸葛亮的介紹,很多事情他都是知道的,或者說,他對諸葛武侯的了解恐怕要比天幕上的介紹還要多。
“陛下天日之姿,龍鳳之表,貞觀一朝恐怕難以出現權臣吧?”長孫皇後捂嘴輕笑道。
“哈哈哈,這倒也是。”
大明
“咱大明不允許出現這麽牛逼的人物!”
權臣?
嗬嗬。
“這胡惟庸敢冒犯皇家的權威,即刻被拿下問斬,在大明,絕不會有權臣的出現。”朱元璋頗為自信。
據他所知,目前天幕盤點的大明王朝,出現的最厲害的大臣就是於謙了,於謙的能耐和事跡放在任何時期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但他是高官是名臣卻不是權臣。
雖然咱大明後麵有什麽黨爭和宦官,但咱大明這製度如此完善,又有祖宗法度製衡,豈能出現權臣?
“咱爹曾說過,諸葛孔明文武兼備,概天下之英雄。”朱棣語重心長的拉著好聖孫道:
“正因為如此,爺爺才這麽著重培養你啊!”
“想當年,雲南這地兒遠在萬裏之外,那山川險阻,堅固異常,曆朝曆代都沒幾個能擺平的。也就隻有諸葛孔明這樣的天下奇才,靠著忠信智謀,南征北戰,那功績在當時可是無人能及,最終把這地兒給收服了。”
“可到了後來,這裏的人一會兒反叛,一會兒歸順,反複無常,根本沒人能管得住。”
“趙宋更是窩囊,直接讓雲南自治獨立了出去。我大明以來,故黔寧王鎮守經營雲南,太祖又封西平侯一脈世鎮雲南,這才有我大明西南之安。”
朱瞻基笑道:“沐家之功如諸葛武侯般,大明之功卻盛季漢。”
“悠悠蒼天,何薄於我......”
八月,剛剛去暑的時節,卻在這五丈原上顯得無比蕭瑟。起風了,風刮起了枯葉。
狂風中,一麵寫著“克複中原,匡扶漢室”的季漢軍旗在迎著風搖曳著,刮出獵獵的聲響,像是在無言的發出不甘的吼聲。
諸葛亮坐在輪椅上,抬頭看天,眼角劃過豆大的淚珠,隨著他的眼角緩緩飄進風中。
一聲的長歎,讓他無可奈何的閉上了雙眼。
什麽是遺憾?
過去三十年的一幕幕如雲煙般幀幀閃現在了腦海前,呈現在了天幕上。
南陽耕讀,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草船借箭,火燒赤壁,大敗曹操,東和孫權,雄據荊州,吞入西川,收複漢中......
漢中之戰啊......
他的迴想裏出現了劉備,關羽,張飛,趙雲,黃忠,法正,簡雍,糜竺,龐統......數十萬的漢軍盡開顏,他們都在歡慶著:丞相,漢中大捷,光複漢室指日可待矣!
此時,漢軍營帳中,瑟瑟秋風獵獵作響,季漢軍士站在台下默不作聲,任憑秋風打響他們的甲胄。
水淹七軍。
襄樊大捷。
夷陵之火。
白帝托孤。
這一切仿佛是瞬間的,季漢失去了荊州,並再無荊州,昔日的榮耀就好像沙子堆成的城堡,一吹就散了。
“丞相,保重啊!”
諸葛亮想要睜開自己的雙眼,卻發現自己難以動作,往日裏尋常的行為此時卻宛若天塹壓迫在人身上。他想要在看看季漢的軍士,想要睜開眼再看看季漢的社稷......
“丞相......保重啊!”
又是一聲的呐喊,三軍將士齊齊地跪在了地上。
“丞相......保重啊!”
三軍將士知道即將要麵臨的事情,跪在地上齊唿道。
諸葛亮仿佛做了一場大夢。
在夢裏,他看見季漢成功地光複了中原,再次中興了祖宗基業,成為了天下之主。
無論是雒陽的曹叡還是建業的孫權等人,皆是俯首拜在地上向著上首的劉禪稱臣。
而他,就好像一個過客,一個旁觀者一樣,站在一旁,欣慰著笑著看著這一幕。
慈愛的目光打在劉禪的身上,滿是關懷和自豪。
笑著笑著,眼角劃過了一行淚水。
悠悠的一聲長歎,諸葛亮的手無力的垂了下去。
天幕中,緩緩地升起來幾行大字,覆蓋在了熒屏之上: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
畫麵逐漸黑了下去,鏡頭一轉,漫天的紙錢飛舞,將士們抬著黑色的靈柩悲痛的低垂著頭。
一旁是一身黑衣的劉禪麵目悲戚的倒地哭嚎。
“蒼天呐。”
“你為何急匆匆將他交與秋風。”
“大地呀。”
“你為何急匆匆地將他攬入懷中。”
“情願以死,還他的生。”
“好率咱將士再出征。”
“鞠躬盡瘁,誰能比。”
“一生潔白,誰能及。”
歌聲適時地響起,一場浩大的肅穆的葬禮完完整整的被各朝古人收入眼簾。
【這一場葬禮是我們後人為諸葛丞相再次舉行的。
近年,成都到長安的高鐵建成通車,票價售為263元,並且無論如何,以後票價就是263元不會更改,人們剛開始有些不解,可是當人們了解到這個事情背後的真相,才會恍然大悟。之所以這樣是因為蜀漢滅亡於公元263年,千年後,人們再次想起蜀漢的那群人,聽完他們的故事之後,都會潸然淚下吧?
順便科普一下,成都到長安的高鐵是658公裏,設計的時速是250公裏每小時,成都到長安坐高鐵不到三小時就可以到達,而這三小時,卻是諸葛丞相花費了一生都未能走完的路程。
毫無疑問,讀諸葛亮故事不哭者不忠已經是我們華夏所認可的事情,而諸葛亮在世為蜀漢丞相時,國家上下軍政大權均在一身,劉禪實為皇帝卻耽於後宮享樂,這不是權臣嗎?
也許那些羨慕劉禪命好的皇帝,隻是在感慨自己沒有這樣一位宵衣旰食鞠躬盡瘁的宰相吧。】
“亮終其一生也未能完成主公大業啊!”諸葛亮輕歎道。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不是孔明對我等事業最好的交代了嗎?”劉備道。
劉備上前挽起諸葛亮的雙手,深情道:“正如當年南陽鄉下所說: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魚兒已經死去,但水仍然在滋養著他的子孫,水何罪也?”
“主公,亮......”
“好了好了,大哥你怎麽也有孝武皇帝愛好了?”
“三弟!”
“不知大唐會不會有權臣啊?!”李世民看完諸葛亮的介紹,很多事情他都是知道的,或者說,他對諸葛武侯的了解恐怕要比天幕上的介紹還要多。
“陛下天日之姿,龍鳳之表,貞觀一朝恐怕難以出現權臣吧?”長孫皇後捂嘴輕笑道。
“哈哈哈,這倒也是。”
大明
“咱大明不允許出現這麽牛逼的人物!”
權臣?
嗬嗬。
“這胡惟庸敢冒犯皇家的權威,即刻被拿下問斬,在大明,絕不會有權臣的出現。”朱元璋頗為自信。
據他所知,目前天幕盤點的大明王朝,出現的最厲害的大臣就是於謙了,於謙的能耐和事跡放在任何時期都是一等一的英雄人物,但他是高官是名臣卻不是權臣。
雖然咱大明後麵有什麽黨爭和宦官,但咱大明這製度如此完善,又有祖宗法度製衡,豈能出現權臣?
“咱爹曾說過,諸葛孔明文武兼備,概天下之英雄。”朱棣語重心長的拉著好聖孫道:
“正因為如此,爺爺才這麽著重培養你啊!”
“想當年,雲南這地兒遠在萬裏之外,那山川險阻,堅固異常,曆朝曆代都沒幾個能擺平的。也就隻有諸葛孔明這樣的天下奇才,靠著忠信智謀,南征北戰,那功績在當時可是無人能及,最終把這地兒給收服了。”
“可到了後來,這裏的人一會兒反叛,一會兒歸順,反複無常,根本沒人能管得住。”
“趙宋更是窩囊,直接讓雲南自治獨立了出去。我大明以來,故黔寧王鎮守經營雲南,太祖又封西平侯一脈世鎮雲南,這才有我大明西南之安。”
朱瞻基笑道:“沐家之功如諸葛武侯般,大明之功卻盛季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