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大漢的四大鎮國之寶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我們剛才說過,陰麗華是南陽豪族陰氏的千金。
這裏,我們要清楚一點,豪族和世家、勳貴等不一樣,豪族一般是地主階級。
豪族崛起於西漢王朝的中後期,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陰氏雖然是南陽本地的豪富家族,但族中並沒有人在外做官。陰氏家族是春秋時期齊桓公時的齊國丞相管仲的直係家族。
管仲是誰大家都知道的,那可是經濟天才。
所以哪怕陰氏並沒有人在外做官,可能是繼承了管仲的經商天才的基因,故而秦漢數百年間,陰氏做到了世代富裕。
據《後漢書·樊宏陰識列傳》記載,“自是已後,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
這說的就是陰氏家族的情況,擁有的田地有七百多頃,用來出行的車馬和府中服侍的家丁和諸侯王的規格差不多,這樣說明了陰麗華家族的富裕程度。
陰麗華不僅家境好,她的長相也是無人能比的,可以說是美若天仙,李白在《南都行》這首詩中,用“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來形容陰麗華的姿色。
而陰麗華與劉秀能夠見麵並且成為夫妻,靠的是陰麗華的一個兄長,叫做鄧晨。
鄧氏也是南陽本地的豪族,和陰氏有著姻親關係。
鄧晨是一直跟隨劉秀四處作戰的手下,對劉秀非常忠誠。
鄧晨相信劉秀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能夠在亂世中冒出頭來的人,都不簡單。
於是,在鄧晨的極力撮合下,陰麗華嫁給了劉秀。
在讀史書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劉秀有兩個妻子,那麽誰才是正妻呢?
我們來按照時間順序講一下:
公元23年,劉秀娶了白月光陰麗華,同年12月劉秀被更始帝劉玄派去河北詔撫。
公元24年6月,劉秀娶了郭聖通,得到了“河北王”,即真定王劉揚的大力支持。同年平定了河北諸勢力,並起勢叫板劉玄。
公元25年6月,娶了郭聖通一年後,劉秀稱帝,建年號建武。同年十月,劉秀派人去南陽接來陰麗華。
公元26年,真定王劉楊謀反伏誅,為了安撫河北派勢力,冊立郭聖通為皇後。
公元33年,劉秀疏遠郭聖通。
隨著寵愛漸衰,常懷怨懟,多次違背教令,又不善待其他嬪妃之子,使得“宮闈之內,若見鷹鸇”。
公元41年,郭聖通被廢除後位,冊封中山王太後,遷居北宮。
公元43年,郭聖通長子、太子太子劉強被廢,讓位於陰麗華長子劉莊(原名劉陽)。
公元44年,郭聖通被封為“沛太後”。】
“若是這劉秀沒能當上皇後,那就得被抓住殺頭了。”劉邦樂嗬嗬的道。
縱然是放在古代,雖然是有著妻妾製度的存在,但是正妻始終隻能有一位。妻子的地位是很高的。
妾室的地位就像物品一樣,是可以被拿出來招待客人等。
可以說,如果劉秀真的沒有成功當上皇帝,他這個事就解決不了。
可能後來就沒有“陳世美”這個典故了,大家再罵腳踩兩隻船的就是罵“劉秀。”
【我們本期還是主要盤點權臣的,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主播往期的視頻哈。】
“什麽意思?”
誰說吃瓜就是現代華夏人的最愛了?
那可是從老祖宗開始就傳下來的基因。
現在天幕的突然話題轉換,讓一眾小板凳都搬好,準備吃皇帝的瓜的古人們一臉的不爽。
“光武皇帝是個會玩平衡之術的高手啊!”
氣喘籲籲的跑過來的朱標喝上了一口水道。
老爹真是的,把折子送到他這裏不說。還沒批改上多少呢,又讓他急匆匆的從宮裏跑來這陪他老人家看天幕。
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很忙嗎?
“這關他娶了兩個老婆什麽事?”朱元璋不解。
“郭皇後生了五個兒子,陰皇後也生了五個兒子。”朱標也是全當放鬆了,政務繁多,老爹給自己放假那就好好把握住吧!
朱標開玩笑道:“郭皇後的長子當過太子,既當過嫡長子也當過庶長子。”
“陰皇後的長子也當過太子,也是既當過嫡長子也當過庶長子。”
“如此,怎麽不算平衡之術呢?”
老朱哈哈大笑,隨即道:“標兒,這劉秀選郭氏為後,你可知有何深意?”
“縱然光武帝愛著的是陰麗華,但是放在當時的條件下,陰麗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當皇後的。”
“而且陰麗華還很聰明,和他夫君演了一出好戲。”
“隻是最後可惜了陰麗華,剛結婚三個月就從正妻變得妻不妻、妾不妾了。”
老朱急的很,大兒子這說的沒頭沒腦的,不知道老爹讀書少嗎?
有力的大掌一下子就拍在了朱標的背上,還在喝水的朱標被這猛然一拍,水都噴了出來。
“父皇,你總得讓我歇會吧?”隨即接著道:
“劉秀登基後學著漢宣帝‘故劍情深’的舊事來了一出封陰氏為皇後,被陰氏給固拒了,於是郭聖通被封為了皇後。”
“陰氏很聰明,當時無論從前朝還是後宮的角度來看,她都不適合做皇後。”
“朝中真定王勢力錯綜交雜且根係龐大,劉秀沒有能力在短時間解決他們。而且外麵還有赤眉軍和綠林軍,以及殘餘的新朝勢力。”
“這個時候郭聖通以及她背後龐大的政治勢力會是劉秀坐穩天下最好的幫手。”
“更何況,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不是嗎?”
“妹子,你看,標兒做皇帝,我放心了!”朱元璋十分欣慰的道。
“標兒已經完全有做皇帝的能力了。”
如果這是其他朝代,恐怕朱標現在都嚇得趕緊跪在地上請罪了。
生怕自己父皇誤會了自己生有篡位之心。
【劉秀登基之後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平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華夏再次歸於一統。
其後,劉秀改元光武,開始致力於恢複大漢的民生經濟,這一時期,被稱為“光武中興”。】
“這就是我大漢,縱然沉淪一時,始終會再次複興啊!”劉徹驕傲的道:
“我大漢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在!”
【這期盤點王莽的視頻差不多就要結束了,最後我們再提一下王莽的身後之事吧!
眾所周知,倭國皇室有所謂的三大神器——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而漢朝也有三大鎮國神器,且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政治思想功能。
這三件鎮國神器分別為傳國璽、斬蛇劍、孔子屐。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是皇帝的印璽。
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據傳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所造和氏璧,被曆朝曆代視為天命所在,正統王朝的物化表現。】
嬴政把玩著手裏的這尊玉璽,眼中的神色十分耐人尋味,“朕的這尊小璽,沒想到多年後居然成為了華夏皇權的象征。”
這時,嬴政想到了後代的一首詩裏所寫的:“百代皆行秦律法。”
我大秦來過,所以哪怕當權的思想再看不慣我大秦,後朝再怎麽否認我大秦,都無法磨滅我大秦存在的證據。
【所謂的孔子履,就是孔子所穿的鞋履。
作為天下道統象征的孔子,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一直被曆代統治者所推崇。
在“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的華夏神州,衣冠服飾這一禮製自古以來便備受重視,而“孔子履”是一種重要文化象征符號,象征著孔子聖賢“明德盛者光靈遠也”。
履為人們踏地而行的工具,自然便有腳踏實地之義,而作為對禮的最大熱心者和擁護者的孔子,便自然與禮製與帶有思想文化象征的“履”串聯在一起。
“孔子履”亦可以看為“履孔子”,其帶有“示之以跡”功能的履正是教導臣民遵守禮製的最優象征物,是引導人們學習孔子、實踐禮製、拓充自然風物和曆史人文知識的最佳向導。
孔子履之所以能夠留世,源自孔子遊說列國。《史記》載: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孔子身高換算成如今的長度單位,大約有 2.21米左右。
這樣的身高,則鞋子定不會太小。
根據《太平禦覽》卷698引《論語隱義注》記載:當年孔子周遊列國至蔡國,國君為了阻止孔子繼續前往楚國遊說的行程,便派人連夜偷了他的鞋。
小偷拿出來一看嚇壞了,“孔子屐長一尺四寸”(換算成現在的尺寸大約有50碼)這種迥異於常人的鞋子被當成了神奇的物件。
而這隻被偷走的鞋子則再也沒有迴到孔子的身邊。】
夫子此時感到了渾身一陣惡寒,這後世之人都什麽癖好啊!
老夫賢明一生了,被人家偷走的一隻鞋子居然被一個王朝奉為了至寶!
家人們,誰懂啊!
人在家中坐,突然感覺後人好下頭。
“孔家難道就沒有祖宗的其他東西嗎?”
“朕可是記得孔家比皇族都要厲害,世代公卿貴族啊!”嬴政冷笑道:
“這孔家難道就沒給漢朝的皇帝一個老祖宗用過的其他寶貝了?”
【而斬蛇劍的由來就比較神話了。
當然了,這也是秦朝以後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了給自身的統治增加合法性,與強調君權天授的概念而編造的。
諸如北魏的史書就寫著,九天玄女感應蒼生,降下子嗣由金翅大鵬鳥帶到人家,托生於鮮卑部落,最後成了拓跋氏,也就是拓跋氏的始祖由來的故事。
畢竟,除了秦朝是有可追溯的周王封秦非子為秦伯建秦國外,其他的祖上可沒啥悠久曆史,不得給自己加點料嗎?
就連李世民這樣的皇帝都不能免俗,唐朝還號稱自己乃是聖人老子的後代。
也就朱元璋大大方方的在史書上寫:咱就是個農民,祖上幾代也是農民,我是農民怎麽了?我誰也不蹭!
故而,《史記 高祖本紀》就記載了漢高祖斬白蛇起義的故事: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裏,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這些人啊,都虛偽齷齪,所以咱大明才是曆朝曆代得國最正的朝代。”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道:“咱就是娘生爹養的,也不是什麽神人。”
【這是記載在《史記》中的一個故事。
劉邦因為放走了囚徒,自己也帶著十幾個囚徒跑到了豐邑西麵的沼澤地帶,在這裏遇到了一條蛇,喝醉酒的劉邦拔劍把蛇斬為兩段,然後因為酒性發作,當場酣睡。
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發現一個老太太在夜裏哭泣,人們問他為什麽哭,老太太說:我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成蛇,橫在路中間,現在被赤帝的兒子殺死了。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討伐黥布叛亂,被流箭射中,傷勢很嚴重,呂後請來“良醫”給劉邦療傷。
醫生看過傷口說:“可治。”
劉邦卻拒絕醫治,並宣稱:“我一個平民出身,手提三尺劍奪取天下,這不是天命,又是什麽?我的死期已到,就算是扁鵲來了,也沒啥用!”
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這句話後來成了漢高祖劉邦的口頭禪。
因此,斬蛇劍也被稱為三尺劍。
這把劍不但寓意了漢朝反秦得天下,還象征了西漢的立國精神。故而被漢室視為國寶曆代珍藏。
除了這三大鎮國之寶外,東漢王朝建立之後,大漢又多了一個新的鎮國之寶:王莽頭。】
“莫不是和智伯頭一樣的東西吧?”嬴政想到了大秦國庫裏的那件東西,當年晉國內亂,魏、趙、韓、智等六家明爭暗鬥,最後趙魏韓獲勝,智氏掌門人智伯的頭被勝利者割下作為了戰利品。
而這件戰利品也在秦國滅了趙國之後獲得,並且一直藏在國庫之中。
【公元23年,綠林軍擁戴劉玄組成的更始軍攻入長安。
王莽帶著隨從千餘人,逃到未央宮裏太液池中的漸台上,最後全部戰死或被殺。
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割下了王莽的首級,屍體則被數十個軍士刺殺分裂。
王莽的頭顱後來送到了更始帝劉玄的手中,被懸掛在宛城(南陽)示眾。
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城,竟然“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向他的頭上擲石子,甚至有人割下他的舌頭吃掉。
維持了15年的王莽新朝就此滅亡了。
一代梟雄王莽的頭顱,成為國寶“王莽頭”。
總之,這四大神器各自背後皆代表了漢朝的一眾政治思想。
傳國璽,斬蛇劍,孔子屐是西漢時期的三件富含政治功能的國寶,王莽頭是東漢時期具有政治功能的國寶。
這四件器物經過政治符號化運作,成為漢朝政治思想的象征之物.傳國璽代表漢朝建立源於天意;斬蛇劍代表漢朝建立者劉邦具有天授的異能;孔子屐代表漢朝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而王莽頭則代表著敢於覬覦漢朝皇位者會受到必然的懲罰。
這四件國寶在漢魏和魏晉禪代時都全部為新政權所據有。西晉時斬蛇劍,孔子屐和王莽頭因缺少現實意義被放在洛陽的武庫中,在一場大火中被全部焚毀,終結了其政治使命。
而魏晉及其以後的新王朝,依然把傳國璽當成立國神器,使之為政權的合法性服務,但對漢朝斬蛇劍,孔子屐和王莽頭這三類文物及其故事卻難以複製。】
“唯有我大秦的國寶才是實實在在的啊!”
“一把破劍、一隻臭鞋、一個頭顱,朕看這漢朝也沒見過什麽世麵。”
——————
劉邦道:“後世朝代自然再難以複製我大漢的立國故事了。”
“他們也隻能編一些神話故事來溯本起源了,哈哈哈哈!”
然後,老劉頗有一股英雄惜英雄的感覺,道:
“乃公在這後世之朝代裏,還是最喜歡那個明朝的朱元璋了,是個實在人呐!”
這裏,我們要清楚一點,豪族和世家、勳貴等不一樣,豪族一般是地主階級。
豪族崛起於西漢王朝的中後期,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組成部分。
陰氏雖然是南陽本地的豪富家族,但族中並沒有人在外做官。陰氏家族是春秋時期齊桓公時的齊國丞相管仲的直係家族。
管仲是誰大家都知道的,那可是經濟天才。
所以哪怕陰氏並沒有人在外做官,可能是繼承了管仲的經商天才的基因,故而秦漢數百年間,陰氏做到了世代富裕。
據《後漢書·樊宏陰識列傳》記載,“自是已後,暴至巨富,田有七百餘頃,輿馬仆隸,比於邦君。”
這說的就是陰氏家族的情況,擁有的田地有七百多頃,用來出行的車馬和府中服侍的家丁和諸侯王的規格差不多,這樣說明了陰麗華家族的富裕程度。
陰麗華不僅家境好,她的長相也是無人能比的,可以說是美若天仙,李白在《南都行》這首詩中,用“麗華秀玉色,漢女嬌朱顏。”來形容陰麗華的姿色。
而陰麗華與劉秀能夠見麵並且成為夫妻,靠的是陰麗華的一個兄長,叫做鄧晨。
鄧氏也是南陽本地的豪族,和陰氏有著姻親關係。
鄧晨是一直跟隨劉秀四處作戰的手下,對劉秀非常忠誠。
鄧晨相信劉秀並不是一個平凡的人,能夠在亂世中冒出頭來的人,都不簡單。
於是,在鄧晨的極力撮合下,陰麗華嫁給了劉秀。
在讀史書的時候,我們常常會有這樣的疑問,劉秀有兩個妻子,那麽誰才是正妻呢?
我們來按照時間順序講一下:
公元23年,劉秀娶了白月光陰麗華,同年12月劉秀被更始帝劉玄派去河北詔撫。
公元24年6月,劉秀娶了郭聖通,得到了“河北王”,即真定王劉揚的大力支持。同年平定了河北諸勢力,並起勢叫板劉玄。
公元25年6月,娶了郭聖通一年後,劉秀稱帝,建年號建武。同年十月,劉秀派人去南陽接來陰麗華。
公元26年,真定王劉楊謀反伏誅,為了安撫河北派勢力,冊立郭聖通為皇後。
公元33年,劉秀疏遠郭聖通。
隨著寵愛漸衰,常懷怨懟,多次違背教令,又不善待其他嬪妃之子,使得“宮闈之內,若見鷹鸇”。
公元41年,郭聖通被廢除後位,冊封中山王太後,遷居北宮。
公元43年,郭聖通長子、太子太子劉強被廢,讓位於陰麗華長子劉莊(原名劉陽)。
公元44年,郭聖通被封為“沛太後”。】
“若是這劉秀沒能當上皇後,那就得被抓住殺頭了。”劉邦樂嗬嗬的道。
縱然是放在古代,雖然是有著妻妾製度的存在,但是正妻始終隻能有一位。妻子的地位是很高的。
妾室的地位就像物品一樣,是可以被拿出來招待客人等。
可以說,如果劉秀真的沒有成功當上皇帝,他這個事就解決不了。
可能後來就沒有“陳世美”這個典故了,大家再罵腳踩兩隻船的就是罵“劉秀。”
【我們本期還是主要盤點權臣的,所以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看看主播往期的視頻哈。】
“什麽意思?”
誰說吃瓜就是現代華夏人的最愛了?
那可是從老祖宗開始就傳下來的基因。
現在天幕的突然話題轉換,讓一眾小板凳都搬好,準備吃皇帝的瓜的古人們一臉的不爽。
“光武皇帝是個會玩平衡之術的高手啊!”
氣喘籲籲的跑過來的朱標喝上了一口水道。
老爹真是的,把折子送到他這裏不說。還沒批改上多少呢,又讓他急匆匆的從宮裏跑來這陪他老人家看天幕。
不知道自己的工作很忙嗎?
“這關他娶了兩個老婆什麽事?”朱元璋不解。
“郭皇後生了五個兒子,陰皇後也生了五個兒子。”朱標也是全當放鬆了,政務繁多,老爹給自己放假那就好好把握住吧!
朱標開玩笑道:“郭皇後的長子當過太子,既當過嫡長子也當過庶長子。”
“陰皇後的長子也當過太子,也是既當過嫡長子也當過庶長子。”
“如此,怎麽不算平衡之術呢?”
老朱哈哈大笑,隨即道:“標兒,這劉秀選郭氏為後,你可知有何深意?”
“縱然光武帝愛著的是陰麗華,但是放在當時的條件下,陰麗華是無論如何也不能當皇後的。”
“而且陰麗華還很聰明,和他夫君演了一出好戲。”
“隻是最後可惜了陰麗華,剛結婚三個月就從正妻變得妻不妻、妾不妾了。”
老朱急的很,大兒子這說的沒頭沒腦的,不知道老爹讀書少嗎?
有力的大掌一下子就拍在了朱標的背上,還在喝水的朱標被這猛然一拍,水都噴了出來。
“父皇,你總得讓我歇會吧?”隨即接著道:
“劉秀登基後學著漢宣帝‘故劍情深’的舊事來了一出封陰氏為皇後,被陰氏給固拒了,於是郭聖通被封為了皇後。”
“陰氏很聰明,當時無論從前朝還是後宮的角度來看,她都不適合做皇後。”
“朝中真定王勢力錯綜交雜且根係龐大,劉秀沒有能力在短時間解決他們。而且外麵還有赤眉軍和綠林軍,以及殘餘的新朝勢力。”
“這個時候郭聖通以及她背後龐大的政治勢力會是劉秀坐穩天下最好的幫手。”
“更何況,笑到最後的才是贏家,不是嗎?”
“妹子,你看,標兒做皇帝,我放心了!”朱元璋十分欣慰的道。
“標兒已經完全有做皇帝的能力了。”
如果這是其他朝代,恐怕朱標現在都嚇得趕緊跪在地上請罪了。
生怕自己父皇誤會了自己生有篡位之心。
【劉秀登基之後自建武元年至建武十二年,用了十二年的時間終於平定天下,使得自新莽末年以來四分五裂、戰火連年的華夏再次歸於一統。
其後,劉秀改元光武,開始致力於恢複大漢的民生經濟,這一時期,被稱為“光武中興”。】
“這就是我大漢,縱然沉淪一時,始終會再次複興啊!”劉徹驕傲的道:
“我大漢才是真正的天命所在!”
【這期盤點王莽的視頻差不多就要結束了,最後我們再提一下王莽的身後之事吧!
眾所周知,倭國皇室有所謂的三大神器——天叢雲劍(草薙劍)、八尺瓊勾玉、八咫鏡。
而漢朝也有三大鎮國神器,且包含了極為豐富的政治思想功能。
這三件鎮國神器分別為傳國璽、斬蛇劍、孔子屐。
傳國璽又稱“傳國玉璽”,是皇帝的印璽。
其方圓四寸,上鈕交五龍,正麵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篆字,以作為“皇權天授、正統合法”之信物。
據傳是秦代丞相李斯奉始皇帝之命所造和氏璧,被曆朝曆代視為天命所在,正統王朝的物化表現。】
嬴政把玩著手裏的這尊玉璽,眼中的神色十分耐人尋味,“朕的這尊小璽,沒想到多年後居然成為了華夏皇權的象征。”
這時,嬴政想到了後代的一首詩裏所寫的:“百代皆行秦律法。”
我大秦來過,所以哪怕當權的思想再看不慣我大秦,後朝再怎麽否認我大秦,都無法磨滅我大秦存在的證據。
【所謂的孔子履,就是孔子所穿的鞋履。
作為天下道統象征的孔子,他所創立的儒家學說,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來一直被曆代統治者所推崇。
在“有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故稱夏”的華夏神州,衣冠服飾這一禮製自古以來便備受重視,而“孔子履”是一種重要文化象征符號,象征著孔子聖賢“明德盛者光靈遠也”。
履為人們踏地而行的工具,自然便有腳踏實地之義,而作為對禮的最大熱心者和擁護者的孔子,便自然與禮製與帶有思想文化象征的“履”串聯在一起。
“孔子履”亦可以看為“履孔子”,其帶有“示之以跡”功能的履正是教導臣民遵守禮製的最優象征物,是引導人們學習孔子、實踐禮製、拓充自然風物和曆史人文知識的最佳向導。
孔子履之所以能夠留世,源自孔子遊說列國。《史記》載: “孔子長九尺有六寸,人皆謂之‘長人’而異之。”
孔子身高換算成如今的長度單位,大約有 2.21米左右。
這樣的身高,則鞋子定不會太小。
根據《太平禦覽》卷698引《論語隱義注》記載:當年孔子周遊列國至蔡國,國君為了阻止孔子繼續前往楚國遊說的行程,便派人連夜偷了他的鞋。
小偷拿出來一看嚇壞了,“孔子屐長一尺四寸”(換算成現在的尺寸大約有50碼)這種迥異於常人的鞋子被當成了神奇的物件。
而這隻被偷走的鞋子則再也沒有迴到孔子的身邊。】
夫子此時感到了渾身一陣惡寒,這後世之人都什麽癖好啊!
老夫賢明一生了,被人家偷走的一隻鞋子居然被一個王朝奉為了至寶!
家人們,誰懂啊!
人在家中坐,突然感覺後人好下頭。
“孔家難道就沒有祖宗的其他東西嗎?”
“朕可是記得孔家比皇族都要厲害,世代公卿貴族啊!”嬴政冷笑道:
“這孔家難道就沒給漢朝的皇帝一個老祖宗用過的其他寶貝了?”
【而斬蛇劍的由來就比較神話了。
當然了,這也是秦朝以後的封建王朝統治者為了給自身的統治增加合法性,與強調君權天授的概念而編造的。
諸如北魏的史書就寫著,九天玄女感應蒼生,降下子嗣由金翅大鵬鳥帶到人家,托生於鮮卑部落,最後成了拓跋氏,也就是拓跋氏的始祖由來的故事。
畢竟,除了秦朝是有可追溯的周王封秦非子為秦伯建秦國外,其他的祖上可沒啥悠久曆史,不得給自己加點料嗎?
就連李世民這樣的皇帝都不能免俗,唐朝還號稱自己乃是聖人老子的後代。
也就朱元璋大大方方的在史書上寫:咱就是個農民,祖上幾代也是農民,我是農民怎麽了?我誰也不蹭!
故而,《史記 高祖本紀》就記載了漢高祖斬白蛇起義的故事:乃前,拔劍擊斬蛇。蛇遂分為兩,徑開。行數裏,醉,因臥。後人來至蛇所,有一老嫗夜哭。人問何哭,嫗曰:“人殺吾子,故哭之。”人曰:“嫗子何為見殺?”嫗曰:“吾,白帝子也,化為蛇,當道,今為赤帝子斬之,故哭。】
“這些人啊,都虛偽齷齪,所以咱大明才是曆朝曆代得國最正的朝代。”
朱元璋得意洋洋的道:“咱就是娘生爹養的,也不是什麽神人。”
【這是記載在《史記》中的一個故事。
劉邦因為放走了囚徒,自己也帶著十幾個囚徒跑到了豐邑西麵的沼澤地帶,在這裏遇到了一條蛇,喝醉酒的劉邦拔劍把蛇斬為兩段,然後因為酒性發作,當場酣睡。
後麵的人來到斬蛇的地方,發現一個老太太在夜裏哭泣,人們問他為什麽哭,老太太說:我的兒子是白帝的兒子,變成蛇,橫在路中間,現在被赤帝的兒子殺死了。
漢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漢高祖劉邦討伐黥布叛亂,被流箭射中,傷勢很嚴重,呂後請來“良醫”給劉邦療傷。
醫生看過傷口說:“可治。”
劉邦卻拒絕醫治,並宣稱:“我一個平民出身,手提三尺劍奪取天下,這不是天命,又是什麽?我的死期已到,就算是扁鵲來了,也沒啥用!”
病甚,呂後迎良醫。醫入見,高祖問醫。醫曰:“病可治。”於是高祖嫚罵之曰:“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雖扁鵲何益!”遂不使治病,賜金五十斤罷之。
“吾以布衣提三尺劍取天下,此非天命乎?”這句話後來成了漢高祖劉邦的口頭禪。
因此,斬蛇劍也被稱為三尺劍。
這把劍不但寓意了漢朝反秦得天下,還象征了西漢的立國精神。故而被漢室視為國寶曆代珍藏。
除了這三大鎮國之寶外,東漢王朝建立之後,大漢又多了一個新的鎮國之寶:王莽頭。】
“莫不是和智伯頭一樣的東西吧?”嬴政想到了大秦國庫裏的那件東西,當年晉國內亂,魏、趙、韓、智等六家明爭暗鬥,最後趙魏韓獲勝,智氏掌門人智伯的頭被勝利者割下作為了戰利品。
而這件戰利品也在秦國滅了趙國之後獲得,並且一直藏在國庫之中。
【公元23年,綠林軍擁戴劉玄組成的更始軍攻入長安。
王莽帶著隨從千餘人,逃到未央宮裏太液池中的漸台上,最後全部戰死或被殺。
王莽在混亂中被商人杜吳所殺,校尉公賓割下了王莽的首級,屍體則被數十個軍士刺殺分裂。
王莽的頭顱後來送到了更始帝劉玄的手中,被懸掛在宛城(南陽)示眾。
百姓們聽說王莽的首級在宛城,竟然“共提擊之,或切食其舌”,向他的頭上擲石子,甚至有人割下他的舌頭吃掉。
維持了15年的王莽新朝就此滅亡了。
一代梟雄王莽的頭顱,成為國寶“王莽頭”。
總之,這四大神器各自背後皆代表了漢朝的一眾政治思想。
傳國璽,斬蛇劍,孔子屐是西漢時期的三件富含政治功能的國寶,王莽頭是東漢時期具有政治功能的國寶。
這四件器物經過政治符號化運作,成為漢朝政治思想的象征之物.傳國璽代表漢朝建立源於天意;斬蛇劍代表漢朝建立者劉邦具有天授的異能;孔子屐代表漢朝以孔子的儒家思想為治國的指導思想。
而王莽頭則代表著敢於覬覦漢朝皇位者會受到必然的懲罰。
這四件國寶在漢魏和魏晉禪代時都全部為新政權所據有。西晉時斬蛇劍,孔子屐和王莽頭因缺少現實意義被放在洛陽的武庫中,在一場大火中被全部焚毀,終結了其政治使命。
而魏晉及其以後的新王朝,依然把傳國璽當成立國神器,使之為政權的合法性服務,但對漢朝斬蛇劍,孔子屐和王莽頭這三類文物及其故事卻難以複製。】
“唯有我大秦的國寶才是實實在在的啊!”
“一把破劍、一隻臭鞋、一個頭顱,朕看這漢朝也沒見過什麽世麵。”
——————
劉邦道:“後世朝代自然再難以複製我大漢的立國故事了。”
“他們也隻能編一些神話故事來溯本起源了,哈哈哈哈!”
然後,老劉頗有一股英雄惜英雄的感覺,道:
“乃公在這後世之朝代裏,還是最喜歡那個明朝的朱元璋了,是個實在人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