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真正的天才神童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而這位年輕的皇帝,嘉靖皇帝,在曆史上也是出名的很。
嘉靖皇帝,被認為是曆史上權謀能力足以排進前三的統治者。
你可以說他懶政、怠政、愛享受,喜歡偶爾擺爛,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嘉靖帝是一位十分聰明且有能力的一位皇帝。
嘉靖帝人生最愛的幾件事便是:修仙、煉丹、鬥蛐蛐。
隻不過嘉靖皇帝的鬥蛐蛐和明宣宗的鬥蛐蛐不一樣,一個是真的鬥蛐蛐,一個是把天下、把朝堂當成鬥蛐蛐的地方。
是的,嘉靖帝是一個有能力讓全天下都生活在他的聰明腦袋瓜裏構思的平衡之中。
貪汙?黨爭?你怎麽不知道這一切盡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呢?
你說天下最大的奸臣嚴嵩,把持朝政幾十年蒙蔽上聽?
那你怎麽不知道嚴嵩隻是嘉靖的手套而已?
就是這樣一位權謀頂級、智商頂級、情商頂級,無論用人還是治政都十分優秀的皇帝,卻喜歡修仙和享受。
是的,嘉靖皇帝是一位精致利己主義者。利己主義,是指隻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
說白了,嘉靖這個人就是自私。
然而,張居正正是出生在了嘉靖帝親政的這個時候。這個天下將變的十分精彩,世界發生曆史轉折點的大勢之中,張居正出生了。】
“鬥蛐蛐!”朱棣一鞭子就抽在了自己的好生孫寬厚的背上。
一點也不疼!
朱瞻基趕緊俯首跪在地上,輕抱著自己爺爺的腿,“皇爺爺,別把您的手給傷著了。”
“你還敢和朕嬉皮笑臉?!”
朱棣氣笑了:“朱瞻基,你看看你生的都是些什麽畜生?”
天幕現在所講的這個皇帝,如果是一個勤政愛民、追求功名的皇帝,那他大明絕對能再次輝煌,甚至是超越前朝的輝煌啊!
如此優秀的苗子,你居然告訴我他愛修仙?
咱大明的皇帝什麽時候也追求長生這種迷信的玩意了。
“咱就是個農民出身的,長生那玩意能是真的嗎?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朱元璋也和老四一樣的心情,心態有些崩。
老朱的心態倒是和劉邦一樣,什麽狗屁長生不長生的,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劉邦臨死前遣散了所有的醫師,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死亡的終點,你們走吧,天命有盡時”,就連漢武唐宗這樣的皇帝麵對死亡都有著恐懼的心理。
而劉邦卻有著超越時代的豁達與樂觀。
【張居正出生在湖北荊州江陵縣的一個軍戶家庭,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軍戶家庭每代都要有男丁去當兵,不得自行選擇職業,但允許其他後代去參加科舉。
考得好了,當上大官,全家都能跟著實現階級跳躍。
你別嫌老朱定的製度苛刻,要知道,在古代下九流等很多賤籍出身的人,是終生都不得翻身的。
軍戶相對來言,還是比較好的。
雖說明朝當時軍戶製度已經名存實亡,成為了藩王實際上的家奴。
而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考了一輩子,都沒當上舉人,隻是個秀才出身。
隻能指望自己兒子比自己有能耐,會考試了。
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居正的考試水平不隻是祖墳冒青煙那種,而是祖墳點了竄天猴的這種。
他少年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十二歲的時候,張居正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了秀才,名動湖廣。
其中,在他參加童試的時候,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
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誌,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同年,張居正做了補府學生。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張居正參加鄉試,受到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
原因是他擔心張居正年幼成名,從而得意忘形,希望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成大器。
畢竟有王安石寫過的《方仲永》一文,這些愛才的大人物也不想年紀還小的張居正受到影響,從而神童跌落了神壇,最終淪為了平庸之人。
然而在他強行將張居正落榜一次的前提下,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高氣傲的張居正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這一年,張白圭十五歲。
此時的他已經超越了他爹一生的最高成就。多麽紮心的事實啊。
顧璘對他十分賞識,曾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顏淵,不要隻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強行落榜一次還能繼續中榜?”李世民也反應了過來,這位出身平民的未來權臣,不是那種隻會做題的“神童”,這是真正的天才啊!
十五歲中榜,雖然說科舉製度現在在大唐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想要中榜也不是很容易的。
“朕現在倒是有些嫉妒這明朝的皇帝了,一個個這麽好運。”
“仿佛天下的英才在大明層出不窮,這種看著英才如過江之鯽,源源不斷的填充國家的感覺。”
“太向往了啊!”
唯有做了皇帝之後的二鳳,才知道了對人才的更加渴望。
一個國家永遠離不開的就是人才。
“妙!咱大明的神童啊!這孩子咱看來天生就是來拯救咱大明的。”
“咱寧願這皇帝昏庸些,也不希望是這樣的一個聰明的蠢蛋啊!”
“放任奸臣賊臣,那禍害的還不是自己的基業嗎?皇帝是天下百姓的君父,這樣的皇帝一點父親的模樣都沒有。”朱元璋寧願嘉靖是一個昏庸的蠢蛋,讓有能力的忠臣去治理國家。
“這位先生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時期,天生就是帶著拯救大明頹廢的國勢而來的。”朱標出聲安慰道:
“父皇放心,既然天幕沒說這位先生是司馬懿那種篡國的逆賊,而隻是點名他是千古名臣和權臣,那我們放寬心,看著這位先生如何拯救我大明的即可。”
“說不定,咱們還得借鑒這位先生的改革,以此來對我們現在的‘祖宗之法’進行改善呢!”
“標兒說得對啊!”老朱一拍大腿,道:“你瞧咱,光顧著那個蠢蛋皇帝了。”
“那隻是未來的大明,現在的大明可還不是那個樣子!”
馬皇後笑道:“你啊,就得有標兒在一旁幫你拾掇著。”
嘉靖皇帝,被認為是曆史上權謀能力足以排進前三的統治者。
你可以說他懶政、怠政、愛享受,喜歡偶爾擺爛,但是卻不得不承認嘉靖帝是一位十分聰明且有能力的一位皇帝。
嘉靖帝人生最愛的幾件事便是:修仙、煉丹、鬥蛐蛐。
隻不過嘉靖皇帝的鬥蛐蛐和明宣宗的鬥蛐蛐不一樣,一個是真的鬥蛐蛐,一個是把天下、把朝堂當成鬥蛐蛐的地方。
是的,嘉靖帝是一個有能力讓全天下都生活在他的聰明腦袋瓜裏構思的平衡之中。
貪汙?黨爭?你怎麽不知道這一切盡在皇帝的掌握之中呢?
你說天下最大的奸臣嚴嵩,把持朝政幾十年蒙蔽上聽?
那你怎麽不知道嚴嵩隻是嘉靖的手套而已?
就是這樣一位權謀頂級、智商頂級、情商頂級,無論用人還是治政都十分優秀的皇帝,卻喜歡修仙和享受。
是的,嘉靖皇帝是一位精致利己主義者。利己主義,是指隻顧自己利益而不顧別人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
說白了,嘉靖這個人就是自私。
然而,張居正正是出生在了嘉靖帝親政的這個時候。這個天下將變的十分精彩,世界發生曆史轉折點的大勢之中,張居正出生了。】
“鬥蛐蛐!”朱棣一鞭子就抽在了自己的好生孫寬厚的背上。
一點也不疼!
朱瞻基趕緊俯首跪在地上,輕抱著自己爺爺的腿,“皇爺爺,別把您的手給傷著了。”
“你還敢和朕嬉皮笑臉?!”
朱棣氣笑了:“朱瞻基,你看看你生的都是些什麽畜生?”
天幕現在所講的這個皇帝,如果是一個勤政愛民、追求功名的皇帝,那他大明絕對能再次輝煌,甚至是超越前朝的輝煌啊!
如此優秀的苗子,你居然告訴我他愛修仙?
咱大明的皇帝什麽時候也追求長生這種迷信的玩意了。
“咱就是個農民出身的,長生那玩意能是真的嗎?家門不幸,家門不幸啊!”朱元璋也和老四一樣的心情,心態有些崩。
老朱的心態倒是和劉邦一樣,什麽狗屁長生不長生的,都是虛無縹緲的東西。
劉邦臨死前遣散了所有的醫師,告訴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死亡的終點,你們走吧,天命有盡時”,就連漢武唐宗這樣的皇帝麵對死亡都有著恐懼的心理。
而劉邦卻有著超越時代的豁達與樂觀。
【張居正出生在湖北荊州江陵縣的一個軍戶家庭,按照明太祖朱元璋定下的規矩,軍戶家庭每代都要有男丁去當兵,不得自行選擇職業,但允許其他後代去參加科舉。
考得好了,當上大官,全家都能跟著實現階級跳躍。
你別嫌老朱定的製度苛刻,要知道,在古代下九流等很多賤籍出身的人,是終生都不得翻身的。
軍戶相對來言,還是比較好的。
雖說明朝當時軍戶製度已經名存實亡,成為了藩王實際上的家奴。
而張居正的父親張文明,考了一輩子,都沒當上舉人,隻是個秀才出身。
隻能指望自己兒子比自己有能耐,會考試了。
但令他萬萬沒想到的是,張居正的考試水平不隻是祖墳冒青煙那種,而是祖墳點了竄天猴的這種。
他少年聰穎過人,很小就成了荊州府遠近聞名的神童。
十二歲的時候,張居正就以第一名的成績考中了秀才,名動湖廣。
其中,在他參加童試的時候,其機敏靈俐深得荊州知府李士翱的憐愛。
李士翱囑咐小白圭要從小立大誌,長大後盡忠報國,並替他改名為“居正”。
同年,張居正做了補府學生。
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張居正參加鄉試,受到湖廣巡撫顧璘的阻撓而落榜。
原因是他擔心張居正年幼成名,從而得意忘形,希望對張居正多加磨礪,以成大器。
畢竟有王安石寫過的《方仲永》一文,這些愛才的大人物也不想年紀還小的張居正受到影響,從而神童跌落了神壇,最終淪為了平庸之人。
然而在他強行將張居正落榜一次的前提下,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才高氣傲的張居正順利通過鄉試,成為一名少年舉人。
這一年,張白圭十五歲。
此時的他已經超越了他爹一生的最高成就。多麽紮心的事實啊。
顧璘對他十分賞識,曾對別人說“此子將相才也”,並解下犀帶贈予居正:“希望你樹立遠大的抱負,做伊尹、顏淵,不要隻做一個少年成名的舉人。”】
“強行落榜一次還能繼續中榜?”李世民也反應了過來,這位出身平民的未來權臣,不是那種隻會做題的“神童”,這是真正的天才啊!
十五歲中榜,雖然說科舉製度現在在大唐還不是很成熟,但是想要中榜也不是很容易的。
“朕現在倒是有些嫉妒這明朝的皇帝了,一個個這麽好運。”
“仿佛天下的英才在大明層出不窮,這種看著英才如過江之鯽,源源不斷的填充國家的感覺。”
“太向往了啊!”
唯有做了皇帝之後的二鳳,才知道了對人才的更加渴望。
一個國家永遠離不開的就是人才。
“妙!咱大明的神童啊!這孩子咱看來天生就是來拯救咱大明的。”
“咱寧願這皇帝昏庸些,也不希望是這樣的一個聰明的蠢蛋啊!”
“放任奸臣賊臣,那禍害的還不是自己的基業嗎?皇帝是天下百姓的君父,這樣的皇帝一點父親的模樣都沒有。”朱元璋寧願嘉靖是一個昏庸的蠢蛋,讓有能力的忠臣去治理國家。
“這位先生出生在這樣的一個時期,天生就是帶著拯救大明頹廢的國勢而來的。”朱標出聲安慰道:
“父皇放心,既然天幕沒說這位先生是司馬懿那種篡國的逆賊,而隻是點名他是千古名臣和權臣,那我們放寬心,看著這位先生如何拯救我大明的即可。”
“說不定,咱們還得借鑒這位先生的改革,以此來對我們現在的‘祖宗之法’進行改善呢!”
“標兒說得對啊!”老朱一拍大腿,道:“你瞧咱,光顧著那個蠢蛋皇帝了。”
“那隻是未來的大明,現在的大明可還不是那個樣子!”
馬皇後笑道:“你啊,就得有標兒在一旁幫你拾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