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一人定五十國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漢朝使臣死在了南越國,這讓獨霸天下的漢武帝怎麽受得了。
於是隨著漢武帝的大手一揮,大漢天軍分幾路南下,愣是將一個偌大的南越屠為了九郡。
贏,功成名就。
輸,大軍在後。
畢竟作為禮儀之邦,萬事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誰特麽禮儀之邦啊!”淳於越內心怒吼道。
“雖然但是,漢朝獨尊儒術,按道理來說我儒家應該是最親近漢朝統治思想的,但是你這也太......”
不同於淳於越典型的仁愛派儒家思想,秦始皇嬴政倒是很喜歡漢朝的這套做法。
“原來儒家的學術也不是那麽差嘛!”
嬴政威嚴的目光中神色流轉,道:“淳於博士,你之前跟我講的儒術到底是什麽東西?為何和這漢朝的儒術不一樣啊?”
淳於越有點苦澀的開口道:“迴陛下,在我儒家將周公思想分為了兩個,一是王道,二是霸道。”
“夫子提倡以王道治天下,才能締造大同之世。而這漢朝分明就是霸王道治之,這是漢儒的新儒術啊!”
“霸王道,這個很好。”作為一名傑出的帝王,嬴政的視角很寬廣,他思索著:
“以霸王道雜之治國,以法家思想定律,無論百家思想皆為我所用,如此才能締造真正的盛世。”
“僅靠儒、法任何一家隻能是我大秦先前的結局而已。”
“這個劉邦真是生了一群好子孫啊!就連外交之道都做的盡顯“大國風範”!佩服!”
【當你真正的了解漢朝使者的迷之操作,你就會知道,《戰狼》這部電影還是拍的太保守了。
下麵我們再為大家講一下一位貫穿東漢王朝所有時期青年人的偶像,一個狂熱粉極多,個人故事經曆極具感染性的傳奇人物。】
“東漢的?天幕講過前漢在後世稱為西漢,而孤所在的漢則是東漢。”
曹操看到天幕的謎語,心思直接被勾了出來,孤當年可是鬥犬走雞的洛陽紈絝的代表之一,呸!孤是洛陽年少有為、玉樹臨風、心懷大誌的洛陽少年之一。
若說洛陽士子們的偶像,孤還能不知道?
陳蕃陳太尉?
不對不對,陳先生是偶像之一,但影響力還是太少了。
曹操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理想,大漢征西將軍。
難道是他?
【站在你麵前的是東漢特種兵的總教頭、漢朝西域分公司的輪值總經理、一人搞定了華夏五分之一的版圖。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旗。
他僅憑36人的“大軍”橫掃西域五十國,取其君,掠其地,古今奇智神勇第一人。
讓後世人能夠理直氣壯的說出:“西域自古以來......”
而後鎮守西域三十一年,打通自王莽篡漢後中斷了六十五年的絲綢之路。
縱觀他的一生,從投筆從戎開始,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崛起,譜寫下彪炳史冊中輝煌的一頁。
他就是“三十六人撫西域,六頭火炬走匈奴”;
“金戈鐵馬,衛我山河”、其名可止小兒啼哭、大軍最遠到地中海東羅馬帝國(大秦國)的東漢定遠侯、西域都護府大都護班超!】
【網友說:
“據說單於強烈要求放蘇武迴大漢,蘇武自己不迴啊,說使命沒有完成!”
“周邊國家:尊使來此所為何事?
漢使:死這。”
“漢朝使者做的事,玩南越的太後,搶匈奴的老媽,砍朝鮮的王子,斬樓蘭的國王!”
“還是朱棣路子野,報白馬之圍的仇,出征漠北。”
“大漢使臣:老鐵們,隻要我在外國瘋狂作死,我就能留名青史,族譜單開一頁啊!”
“懂不懂名留青史、族譜單開、功績立碑、榮耀鄉裏對我們華夏人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其實不隻是漢朝這麽幹過,唐朝等也這樣幹過。你們知道當初朱棣北征韃靼的時候口號是什麽嗎?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這一招:漢高祖劉邦是我們明朝人的祖宗,你們蒙古人的祖宗匈奴人當初在白登山包圍了他,還羞辱了漢高祖的妻子,所以,我們大明要幫1500年前的劉邦報仇!”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條名叫‘絲綢之路’的亞歐經濟要道,漢宣帝時期始建西域都護府開始蠶食西域。而東漢時期,班超將西域第一次完整的納入到了我華夏的版圖之中!從此以後,西域就是我華夏法理上的‘自古有之’的祖宗之土!任何分裂西域與我華夏的勢力及言論都是在對華夏做出挑釁行為!”
“36人的大軍?好小眾的詞語啊!”
“班超確實是狠人!”
“班超,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固入雒陽為史官後,漢明帝問班固說:“你弟弟現在哪裏呢?”
班固說:“在替官府寫書,用掙來的錢奉養老母親”。
於是明帝就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書。
後來的故事就是班超棄筆從戎,三十六人闖西域的故事了。”
“平生慷慨班都護,萬裏間關馬伏波。”
“感覺像是徐達死後穿越到漢朝了。”
“朱元璋:這不是我家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嗎?”
“西戎不敢過天山,定遠成功白馬間。夜半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
“感覺他最厲害的是中亞霸主貴霜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還是在沒有大隊的漢軍精銳參與的情況下。”
“看看班超我想到了高仙芝,可惜了……”
“高仙芝?班超比他牛多了,當時的中亞霸主貴霜,班超往那一站,貴霜就成孫子了。”
“但大唐的國力比大漢強啊!”
“懶得和你爭論了。”】
“三十六人破五十國,自此首次將西域納為版圖?”嬴政瞪大了眼睛,再次被後世猛人們刷戰績的行為給震驚到了。
他看向殿內本來閉目養神的老將軍王翦,問道:“老將軍,你覺得我大秦能否有人做到?”
王翦也從天幕中了解到了班超的事跡,既為此人的膽略感到敬佩,又為此人的機謀感到驚訝,這小夥子絕對是人才啊!
“老臣是做不到如天幕中這位神人將軍這般的戰績的,我大秦現在的將領們也很難做到。”
“或許是不止是我大秦,哪怕放在後世,能做出班定遠事跡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能收服西域者,多也,能如班定遠般收服西域者,可能僅此一人!”
嬴政微微頷首:“漢朝人外交的手段讓朕學到了很多,朕之前學後世興建太學以教學生,這個事讓太學裏的先生們和學生多辯論辯論,我大秦能從中學到什麽呢!”
淳於越道:“陛下聖明!”
大漢朝的時空。
劉邦哈哈大笑,為朱棣的出征借口感到好氣又好笑的同時,心底深處又燃起了一股暖意。
“明朝的皇帝說的沒錯,漢朝人怎麽不是明朝人的祖宗了?所以,明朝人為我漢朝人而報仇,這也很合理的!”
“有本事,你匈奴人也讓自己後代報仇啊!”
劉徹這樣一個酷愛征服的統治者,看到他大漢後來又冉冉升起的一位軍事新星,眼神無比明亮的道:“好啊,好啊!班超真是戰爭上的天才啊!我大漢繼去病之後,又出了一位能承他事業的人!”
“不過有些可惜啊!這樣的人才一開始居然是寫書?”
“誰說史學家族就一定得全部從文?真是浪費了我家天才早年的天賦啊!”
劉徹恨不得現在去信一封給後世的皇帝,那個誰誰,對,不知道你是朕的第幾代孫子,但是朕告訴你,現在,立刻,馬上,將班超這人給找出來,不要浪費了他的天賦啊!
另一邊,長安的一處別院裏,在院子中練武的一個小少年抬頭仰望著天幕,直到他看完了天幕中“神人”的事跡後,無比堅定的道:
“將來,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留名青史才是男兒的浪漫!”
大唐。
看到天幕又雙叒叕的提及到了他大唐,眾人倒是沒有了之前有股被人戳破臉皮的尷尬感,現在適應了後人對他們這些老祖宗充滿的歡快意味後,倒是有人先開口道:
“我大唐也是漢朝人的子孫嘛,既然明朝皇帝都能幫漢朝報仇,我唐朝自然也不能不‘盡孝’嘛!”
張亮道:“此言有理,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傳承有序,且我們講究忠孝仁義之道,漢朝是我們唐朝的祖宗,祖宗之仇,不共戴天!”
程咬金嘿嘿一笑,“俺說長平郡公啊,你小子什麽時候開始咬文爵字這麽有文化了?”
尉遲恭倒是先出來“大咧咧”的道:“長平郡公這是活到老學到老,好為陛下將來建立更多功勳啊!你們說是不是?”
李世民微笑著撫手,道:“好了!”
“咱大唐畢竟剛打完突厥,身為禮儀之邦,咳咳......”
我不乘勝追擊、趕盡殺絕你我追誰?
大明朝。
朱元璋:“什麽?徐達這小子死後又活了一世?還迴到了漢朝幫古人打仗去了?”
“好小子,咱拿你當兄弟,你居然偷偷修仙?!”
於是隨著漢武帝的大手一揮,大漢天軍分幾路南下,愣是將一個偌大的南越屠為了九郡。
贏,功成名就。
輸,大軍在後。
畢竟作為禮儀之邦,萬事都要講究一個師出有名。】
“誰特麽禮儀之邦啊!”淳於越內心怒吼道。
“雖然但是,漢朝獨尊儒術,按道理來說我儒家應該是最親近漢朝統治思想的,但是你這也太......”
不同於淳於越典型的仁愛派儒家思想,秦始皇嬴政倒是很喜歡漢朝的這套做法。
“原來儒家的學術也不是那麽差嘛!”
嬴政威嚴的目光中神色流轉,道:“淳於博士,你之前跟我講的儒術到底是什麽東西?為何和這漢朝的儒術不一樣啊?”
淳於越有點苦澀的開口道:“迴陛下,在我儒家將周公思想分為了兩個,一是王道,二是霸道。”
“夫子提倡以王道治天下,才能締造大同之世。而這漢朝分明就是霸王道治之,這是漢儒的新儒術啊!”
“霸王道,這個很好。”作為一名傑出的帝王,嬴政的視角很寬廣,他思索著:
“以霸王道雜之治國,以法家思想定律,無論百家思想皆為我所用,如此才能締造真正的盛世。”
“僅靠儒、法任何一家隻能是我大秦先前的結局而已。”
“這個劉邦真是生了一群好子孫啊!就連外交之道都做的盡顯“大國風範”!佩服!”
【當你真正的了解漢朝使者的迷之操作,你就會知道,《戰狼》這部電影還是拍的太保守了。
下麵我們再為大家講一下一位貫穿東漢王朝所有時期青年人的偶像,一個狂熱粉極多,個人故事經曆極具感染性的傳奇人物。】
“東漢的?天幕講過前漢在後世稱為西漢,而孤所在的漢則是東漢。”
曹操看到天幕的謎語,心思直接被勾了出來,孤當年可是鬥犬走雞的洛陽紈絝的代表之一,呸!孤是洛陽年少有為、玉樹臨風、心懷大誌的洛陽少年之一。
若說洛陽士子們的偶像,孤還能不知道?
陳蕃陳太尉?
不對不對,陳先生是偶像之一,但影響力還是太少了。
曹操忽然想起了自己曾經的理想,大漢征西將軍。
難道是他?
【站在你麵前的是東漢特種兵的總教頭、漢朝西域分公司的輪值總經理、一人搞定了華夏五分之一的版圖。
君不見班定遠,絕域輕騎催戰旗。
他僅憑36人的“大軍”橫掃西域五十國,取其君,掠其地,古今奇智神勇第一人。
讓後世人能夠理直氣壯的說出:“西域自古以來......”
而後鎮守西域三十一年,打通自王莽篡漢後中斷了六十五年的絲綢之路。
縱觀他的一生,從投筆從戎開始,到“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崛起,譜寫下彪炳史冊中輝煌的一頁。
他就是“三十六人撫西域,六頭火炬走匈奴”;
“金戈鐵馬,衛我山河”、其名可止小兒啼哭、大軍最遠到地中海東羅馬帝國(大秦國)的東漢定遠侯、西域都護府大都護班超!】
【網友說:
“據說單於強烈要求放蘇武迴大漢,蘇武自己不迴啊,說使命沒有完成!”
“周邊國家:尊使來此所為何事?
漢使:死這。”
“漢朝使者做的事,玩南越的太後,搶匈奴的老媽,砍朝鮮的王子,斬樓蘭的國王!”
“還是朱棣路子野,報白馬之圍的仇,出征漠北。”
“大漢使臣:老鐵們,隻要我在外國瘋狂作死,我就能留名青史,族譜單開一頁啊!”
“懂不懂名留青史、族譜單開、功績立碑、榮耀鄉裏對我們華夏人有多大的吸引力啊!”
“其實不隻是漢朝這麽幹過,唐朝等也這樣幹過。你們知道當初朱棣北征韃靼的時候口號是什麽嗎?他想了半天終於想到了這一招:漢高祖劉邦是我們明朝人的祖宗,你們蒙古人的祖宗匈奴人當初在白登山包圍了他,還羞辱了漢高祖的妻子,所以,我們大明要幫1500年前的劉邦報仇!”
“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打通了一條名叫‘絲綢之路’的亞歐經濟要道,漢宣帝時期始建西域都護府開始蠶食西域。而東漢時期,班超將西域第一次完整的納入到了我華夏的版圖之中!從此以後,西域就是我華夏法理上的‘自古有之’的祖宗之土!任何分裂西域與我華夏的勢力及言論都是在對華夏做出挑釁行為!”
“36人的大軍?好小眾的詞語啊!”
“班超確實是狠人!”
“班超,史學家班彪的幼子,其長兄班固、妹妹班昭也是著名史學家,班固入雒陽為史官後,漢明帝問班固說:“你弟弟現在哪裏呢?”
班固說:“在替官府寫書,用掙來的錢奉養老母親”。
於是明帝就任命班超為蘭台令史,掌管奏章和文書。
後來的故事就是班超棄筆從戎,三十六人闖西域的故事了。”
“平生慷慨班都護,萬裏間關馬伏波。”
“感覺像是徐達死後穿越到漢朝了。”
“朱元璋:這不是我家中山王徐達、開平王常遇春嗎?”
“西戎不敢過天山,定遠成功白馬間。夜半帳中停燭坐,唯思生入玉門關。”
“感覺他最厲害的是中亞霸主貴霜被他收拾的服服帖帖,還是在沒有大隊的漢軍精銳參與的情況下。”
“看看班超我想到了高仙芝,可惜了……”
“高仙芝?班超比他牛多了,當時的中亞霸主貴霜,班超往那一站,貴霜就成孫子了。”
“但大唐的國力比大漢強啊!”
“懶得和你爭論了。”】
“三十六人破五十國,自此首次將西域納為版圖?”嬴政瞪大了眼睛,再次被後世猛人們刷戰績的行為給震驚到了。
他看向殿內本來閉目養神的老將軍王翦,問道:“老將軍,你覺得我大秦能否有人做到?”
王翦也從天幕中了解到了班超的事跡,既為此人的膽略感到敬佩,又為此人的機謀感到驚訝,這小夥子絕對是人才啊!
“老臣是做不到如天幕中這位神人將軍這般的戰績的,我大秦現在的將領們也很難做到。”
“或許是不止是我大秦,哪怕放在後世,能做出班定遠事跡的人都是少之又少。”
“能收服西域者,多也,能如班定遠般收服西域者,可能僅此一人!”
嬴政微微頷首:“漢朝人外交的手段讓朕學到了很多,朕之前學後世興建太學以教學生,這個事讓太學裏的先生們和學生多辯論辯論,我大秦能從中學到什麽呢!”
淳於越道:“陛下聖明!”
大漢朝的時空。
劉邦哈哈大笑,為朱棣的出征借口感到好氣又好笑的同時,心底深處又燃起了一股暖意。
“明朝的皇帝說的沒錯,漢朝人怎麽不是明朝人的祖宗了?所以,明朝人為我漢朝人而報仇,這也很合理的!”
“有本事,你匈奴人也讓自己後代報仇啊!”
劉徹這樣一個酷愛征服的統治者,看到他大漢後來又冉冉升起的一位軍事新星,眼神無比明亮的道:“好啊,好啊!班超真是戰爭上的天才啊!我大漢繼去病之後,又出了一位能承他事業的人!”
“不過有些可惜啊!這樣的人才一開始居然是寫書?”
“誰說史學家族就一定得全部從文?真是浪費了我家天才早年的天賦啊!”
劉徹恨不得現在去信一封給後世的皇帝,那個誰誰,對,不知道你是朕的第幾代孫子,但是朕告訴你,現在,立刻,馬上,將班超這人給找出來,不要浪費了他的天賦啊!
另一邊,長安的一處別院裏,在院子中練武的一個小少年抬頭仰望著天幕,直到他看完了天幕中“神人”的事跡後,無比堅定的道:
“將來,我也要成為那樣的人,留名青史才是男兒的浪漫!”
大唐。
看到天幕又雙叒叕的提及到了他大唐,眾人倒是沒有了之前有股被人戳破臉皮的尷尬感,現在適應了後人對他們這些老祖宗充滿的歡快意味後,倒是有人先開口道:
“我大唐也是漢朝人的子孫嘛,既然明朝皇帝都能幫漢朝報仇,我唐朝自然也不能不‘盡孝’嘛!”
張亮道:“此言有理,我大唐乃是天朝上國、禮儀之邦。自古以來傳承有序,且我們講究忠孝仁義之道,漢朝是我們唐朝的祖宗,祖宗之仇,不共戴天!”
程咬金嘿嘿一笑,“俺說長平郡公啊,你小子什麽時候開始咬文爵字這麽有文化了?”
尉遲恭倒是先出來“大咧咧”的道:“長平郡公這是活到老學到老,好為陛下將來建立更多功勳啊!你們說是不是?”
李世民微笑著撫手,道:“好了!”
“咱大唐畢竟剛打完突厥,身為禮儀之邦,咳咳......”
我不乘勝追擊、趕盡殺絕你我追誰?
大明朝。
朱元璋:“什麽?徐達這小子死後又活了一世?還迴到了漢朝幫古人打仗去了?”
“好小子,咱拿你當兄弟,你居然偷偷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