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趙匡胤居然想要搶女人了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唐的太宗皇帝是一位聖明的君主,但他的兒子卻做出了一個昏招啊!”
劉備對天幕上誇讚他祖宗的話照盤接受,隨後又接上了句自己對武則天的評價。
“一女伺二帝?莫非這女帝她和他兒子也......”張飛以為自己發現了驚天的大秘密,驚唿道。
關羽一拳錘在了張飛厚實的後背上,道:“二弟,你傻啊?”
“天幕說的二帝自然是唐朝的李世民和這個女帝的丈夫啊!”
張飛撓了撓頭,但隨即又道:“就算是這樣,那也太亂來了吧!”
堂中的季漢眾人紛紛以吃到了李唐的瓜而嘖嘖咂舌。
大唐貞觀時期。
威武的李二陛下差點一個跟頭又是昏厥過去,幸虧天幕的多次爆雷讓他早就鍛煉出了不錯的抗壓承受能力。
“皇子治居然!!!”
論心而言,去母留子這種事情他是能做出來的,但是李二肯定會從自己的嫡子裏,也就是長孫皇後的孩子裏挑選。
不說皇後身後站著的關隴集團,就單憑長孫皇後的賢惠和他們二人的之間的感情,李世民也一定會毫不保留的選擇讓太後監國。
但是,天幕說過,皇後......
“不孝子,不孝子啊!”
甘露殿裏的群臣此時不敢插嘴言語,李二自己也不好自言自語顯得瘋狂。
但他此時內心的活動卻極其精彩。
身邊的麗人好看的月眉皺起,捂著嘴巴,也因為天幕說的事情而難過。
高宗皇帝再怎樣,那也是她的孩子啊,哪有為娘的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李二其實自己還是能接受些兒子因為子嗣都不滿意,最後選擇讓皇後替兒子看家代而執政的這種做法的。
天幕也說了,皇子治最有本事的那個兒子猝死了,其他的兒子都沒有人君的模樣,而所有嫡係子嗣中最出彩的偏偏是個公主。
公主是有能力,但華夏自古以來有公主繼位的例子嗎?
但是,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皇子治的皇後,也就是這個稱帝的武則天居然伺候過二帝!
二帝自然不可能是皇子治和他的兒子,那麽另外一個皇帝隻能是他!
天塌啦!
我、貞觀大皇帝、天可汗,居然被戴綠帽子了?
這孩子不會是高澄投胎的吧?
下方的長孫無忌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結局,被皇子治夫妻二人趕盡殺絕,現在再來看一遍,除了一開始有些不適,倒也能平常心的接受了。
貞觀遺風就是永徽之治。
陛下啊!永徽之治就是老臣還在的時候啊!
您快看重點啊!永徽之治啊!貞觀遺風啊!
真正理解您的其實是您大舅子啊!
但他也不會這麽沒眼色的開口提醒,沒看見大皇帝現在臉上的表情很豐富嗎?現在出聲怕是要當出氣筒了。
長孫無忌隻能想著希望陛下別忘了天幕說的,我,長孫輔機,才是貞觀繼承者,天字號大忠臣!
——————
宋朝。
趙匡胤也不用自己那“略有涉及”的算學去思考了,畢竟天幕已經把劉娥的背景介紹的很清楚了。
算起來,這個小女娃算是他的侄孫媳婦?
有點意思,天幕居然把她的評價這麽高,比一般的皇帝都要厲害,整個北宋後來都是在她的政策基礎上施展治政。
趙大黑漆漆的臉上沒有表情,但是這看似老實的軍漢子這會已經在心裏偷偷的記住了關於劉娥的所有事情了。
要知道,他大宋建立的時候自然也考慮到了前朝們滅亡的弊政的緣由,故而在建國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規矩在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了。
他是不怕劉娥這個小女娃稱帝的,畢竟難度太大,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假皇帝”,也就是執政太後。
現在他記著劉娥可不是為了報複她,而是在心裏想著:
沒有人能保證皇帝永遠聖明,但是一個可靠的皇後,將來還會是可靠的太後那就太有用了。
這個女娃子好啊,將來留著當俺孫媳婦,哈哈哈!
嗯,遼朝的蕭太後?莫非是契丹族拔裏氏的女兒嗎?
遼國姓蕭的很多,但也很好分辨,因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崇拜劉邦,居然連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劉姓,他的漢名就叫做劉憶。
而他的表弟,耶律氏的親族拔裏氏也被他改姓為蕭氏,表弟直接改名叫蕭敵魯,以此來莫非劉邦和蕭何的故事。
所以趙大現在想著,既然蕭氏的女兒也有這麽優秀的,那將來我大宋的皇帝萬一不是對手怎麽辦?
不如俺成立一個像明朝錦衣衛一樣的部門,專門潛伏在北邊的遼國,什麽時候蕭家的女兒出閣了就給他搶走,出一個搶一個!
嗯,有戲......
明朝
朱元璋有些洋洋得意的神采,道:“咱就說了吧,後宮不得幹政!”
“那李唐就是教訓啊!”
“咱知道不少人都嫌咱實行人殉太殘忍了,是對禮教的踐踏,咱這是學習漢武帝的懂不懂?萬一皇帝駕崩了,然後外戚借此掌權篡國怎麽辦?”
朱標有些無奈,老爹的人殉是嫡母不在此列,人家本來就是正經的太後,也有監國的權利。
爹啊,你那些小心思兒子我都不好戳破了。
隻不過太子爺有些疑惑,四弟不是一直想要做出一番功績將來好在地下證明給老爹看,自己雖然篡位了,但絕對比建文帝強嗎?
難道人殉這一條他沒有廢除嗎?
劉備對天幕上誇讚他祖宗的話照盤接受,隨後又接上了句自己對武則天的評價。
“一女伺二帝?莫非這女帝她和他兒子也......”張飛以為自己發現了驚天的大秘密,驚唿道。
關羽一拳錘在了張飛厚實的後背上,道:“二弟,你傻啊?”
“天幕說的二帝自然是唐朝的李世民和這個女帝的丈夫啊!”
張飛撓了撓頭,但隨即又道:“就算是這樣,那也太亂來了吧!”
堂中的季漢眾人紛紛以吃到了李唐的瓜而嘖嘖咂舌。
大唐貞觀時期。
威武的李二陛下差點一個跟頭又是昏厥過去,幸虧天幕的多次爆雷讓他早就鍛煉出了不錯的抗壓承受能力。
“皇子治居然!!!”
論心而言,去母留子這種事情他是能做出來的,但是李二肯定會從自己的嫡子裏,也就是長孫皇後的孩子裏挑選。
不說皇後身後站著的關隴集團,就單憑長孫皇後的賢惠和他們二人的之間的感情,李世民也一定會毫不保留的選擇讓太後監國。
但是,天幕說過,皇後......
“不孝子,不孝子啊!”
甘露殿裏的群臣此時不敢插嘴言語,李二自己也不好自言自語顯得瘋狂。
但他此時內心的活動卻極其精彩。
身邊的麗人好看的月眉皺起,捂著嘴巴,也因為天幕說的事情而難過。
高宗皇帝再怎樣,那也是她的孩子啊,哪有為娘的不愛自己的孩子的。
李二其實自己還是能接受些兒子因為子嗣都不滿意,最後選擇讓皇後替兒子看家代而執政的這種做法的。
天幕也說了,皇子治最有本事的那個兒子猝死了,其他的兒子都沒有人君的模樣,而所有嫡係子嗣中最出彩的偏偏是個公主。
公主是有能力,但華夏自古以來有公主繼位的例子嗎?
但是,最讓他不能忍受的是,皇子治的皇後,也就是這個稱帝的武則天居然伺候過二帝!
二帝自然不可能是皇子治和他的兒子,那麽另外一個皇帝隻能是他!
天塌啦!
我、貞觀大皇帝、天可汗,居然被戴綠帽子了?
這孩子不會是高澄投胎的吧?
下方的長孫無忌早就知道了自己的結局,被皇子治夫妻二人趕盡殺絕,現在再來看一遍,除了一開始有些不適,倒也能平常心的接受了。
貞觀遺風就是永徽之治。
陛下啊!永徽之治就是老臣還在的時候啊!
您快看重點啊!永徽之治啊!貞觀遺風啊!
真正理解您的其實是您大舅子啊!
但他也不會這麽沒眼色的開口提醒,沒看見大皇帝現在臉上的表情很豐富嗎?現在出聲怕是要當出氣筒了。
長孫無忌隻能想著希望陛下別忘了天幕說的,我,長孫輔機,才是貞觀繼承者,天字號大忠臣!
——————
宋朝。
趙匡胤也不用自己那“略有涉及”的算學去思考了,畢竟天幕已經把劉娥的背景介紹的很清楚了。
算起來,這個小女娃算是他的侄孫媳婦?
有點意思,天幕居然把她的評價這麽高,比一般的皇帝都要厲害,整個北宋後來都是在她的政策基礎上施展治政。
趙大黑漆漆的臉上沒有表情,但是這看似老實的軍漢子這會已經在心裏偷偷的記住了關於劉娥的所有事情了。
要知道,他大宋建立的時候自然也考慮到了前朝們滅亡的弊政的緣由,故而在建國的時候就有很多的規矩在避免這些事情的發生了。
他是不怕劉娥這個小女娃稱帝的,畢竟難度太大,還不如老老實實的當一個“假皇帝”,也就是執政太後。
現在他記著劉娥可不是為了報複她,而是在心裏想著:
沒有人能保證皇帝永遠聖明,但是一個可靠的皇後,將來還會是可靠的太後那就太有用了。
這個女娃子好啊,將來留著當俺孫媳婦,哈哈哈!
嗯,遼朝的蕭太後?莫非是契丹族拔裏氏的女兒嗎?
遼國姓蕭的很多,但也很好分辨,因為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崇拜劉邦,居然連自己的名字都改成了劉姓,他的漢名就叫做劉憶。
而他的表弟,耶律氏的親族拔裏氏也被他改姓為蕭氏,表弟直接改名叫蕭敵魯,以此來莫非劉邦和蕭何的故事。
所以趙大現在想著,既然蕭氏的女兒也有這麽優秀的,那將來我大宋的皇帝萬一不是對手怎麽辦?
不如俺成立一個像明朝錦衣衛一樣的部門,專門潛伏在北邊的遼國,什麽時候蕭家的女兒出閣了就給他搶走,出一個搶一個!
嗯,有戲......
明朝
朱元璋有些洋洋得意的神采,道:“咱就說了吧,後宮不得幹政!”
“那李唐就是教訓啊!”
“咱知道不少人都嫌咱實行人殉太殘忍了,是對禮教的踐踏,咱這是學習漢武帝的懂不懂?萬一皇帝駕崩了,然後外戚借此掌權篡國怎麽辦?”
朱標有些無奈,老爹的人殉是嫡母不在此列,人家本來就是正經的太後,也有監國的權利。
爹啊,你那些小心思兒子我都不好戳破了。
隻不過太子爺有些疑惑,四弟不是一直想要做出一番功績將來好在地下證明給老爹看,自己雖然篡位了,但絕對比建文帝強嗎?
難道人殉這一條他沒有廢除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