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李從嘉
天幕出現:皇帝怒喊欺天啦! 作者:唯唯而川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他就是最會寫詩的皇帝,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一個被譽為“千古詞帝”的皇帝!】
“有千古一帝,還有千古半帝,現在居然還有一位千古詞帝了!”張飛道:
“這什麽千古的好像很不值錢一樣,為啥就不能給俺大哥來一個千古什麽帝呢?”
劉備哭笑不得道:“人家世宗皇帝、還有唐朝的太宗皇帝,是因為對諸夏有著大貢獻才被譽為千古一帝。”
“那個什麽千古半帝也是前明後昏,並且前明的時候做到了極致。”
“千古詞帝,肯定是因為人家又是皇帝又是大文學家才被人家這麽稱讚的,我不過一幽燕沒落宗室子,能完成漢室的複興大業便是此生所願,又豈敢奢望千古之號?”
張飛嘟嚷道:“我覺得大哥就是配。”
孔明:“翼德將軍,你若是真想為主公爭得個千古稱號,那可得努力讓主公的大業得以實現啊!”
【他本無心皇位,一心沉醉於詩詞書畫,絲竹音律,卻因太子兄長的早逝被命運推上了那個寶座。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巧合有些相似?
公元975年,南唐投降趙宋,李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亡國之君,他的皇位是源於兄長的離世不得不被推上去的。
李煜的哥哥李弘冀,也就是文獻太子,是一位有著非常卓越軍事才能的人,號稱南朝第一軍人,結果卻不幸英年早逝。
而北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靖康恥,宮廷內的財寶奇珍,無論皇嗣還是嬪妃宮人諸貴女皆被金人擄走作為戰利品,就連東京城裏的工匠和良民也被盡數擄走。
而釀成靖康恥的皇帝北宋徽宗趙佶,著名的“青樓天子”、“道君皇帝”,也是一位在書法、文學、繪畫等領域成就極高者,他的自創書法“瘦金體”乃是書法界的一絕。
而宋徽宗趙佶的皇位則是來源於他的哥哥趙煦。
趙煦,也就是宋哲宗,乃宋神宗之長子。
宋神宗,就是支持王安石章惇變法的皇帝,最後也由於自己的立場不定導致變法失敗功虧一簣,到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舊黨的太後、太皇太後等人的做法是不對的,國家不該分為新黨和舊黨,變法是為了圖強,不是為了黨派鬥爭。
而宋哲宗則是九歲登基,十五歲親政,十八歲為新黨翻案,九年的提心吊膽,九年的隱忍不發,最後執掌大權力圖變法增強國力。
宋朝疆域最大的時候是宋徽宗時期,然而宋徽宗時期的一切政治軍事文化經濟領域的成就皆是繼承於宋哲宗的政治遺產。
被譽為北宋最有希望完成“大一統”的皇帝、趙炅一脈唯一的真男人、太宗後裔最具漢唐之風又兼宋朝之風的皇帝、“天資聰粹,實有為之主”、“其早逝是對整個宋朝而言最大的損失”的趙煦,於親政的第五年,。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在東京福寧殿病逝,享年23歲。
但雖然執政時間短,但給趙佶留下了極大的底子。
章惇曾說:“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似乎早就印證了北宋的結局一樣。
而李煜這人,也在逝世一百多年後,巧合再次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滅亡了南唐的北宋,其結局居然與之相似。
這也讓人不禁戲稱,疑似毒殺了李煜的趙炅,得到了李煜的轉世投胎報仇,不禁結束了宋朝熊熊升起的大一統趨勢,也讓太宗一脈在徽宗之後基本絕嗣。
因為宋高宗趙構無子,在傳承了二百年的太宗一係手裏的皇位,最後隻能傳給了太祖後裔。
太祖七世孫趙昚,極為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同樣的文藝皇帝,同樣的兄長離世,卻不同的是北宋荒唐的結局。】
“其人莫非真是天上來人?”嬴政驚唿道。
“一生這麽多的離奇巧合,就連滅了他的國家的宋朝的最後的那位荒唐皇帝,居然一生行事恰如他一般,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意存在?”
天幕為何而來?嬴政不知,但他卻知道天幕是來自後世的,後世應該有偉力可以做到。
旦見天幕中的後世人與生活,都已經讓他這個老祖宗歎為觀止,驚唿天宮。
也是讓他明白,縱然在幾千年後的後世,也無法達到長生的地步,而幾千年來也沒有人做到長生。
後世更是用一個叫做“科學”的東西來證明了世間萬理,而並沒有神仙的存在。
“一個皇帝,一個詩人,一個一生都伴隨著巧合的人。”
......
大宋延慶宮。
“李從嘉這人文名確實是天下斐然!”魏仁浦道。
“當今天下,若論填詞功夫,第一人恐怕就是他了。”
趙大也沒想到天幕接下來盤點的人會是大宋即將要征服的對手。
對於南唐的實力,朝廷早就有了定論,下限很高,開國時也是南朝第一國,但現今的君主卻不是個什麽有治國才能的,總之,剛開始肯定會難打的,但能不能打下來對於大宋而言,左右是個時間問題。
南唐並不是一個值得被宋國正視的對手,大宋的對手在北方。
趙大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心腹趙普。
趙普會意,道:“南唐國主李煜,與剛才盤點的曹子建頗為相似,文采乃是天下一絕,但是若論才幹恐怕還不如曹子建。”
“若他的兄長沒有早逝,那他作為一個閑散的王爺填詞作賦肯定是享譽的。”
“而江南如今詞賦絲竹之風盛行,而武備鬆弛,也與他本人喜好相同。”
趙大微微頷首,隨後道:“待曹彬取下南唐後,讓國主李從嘉徙來開封,好好做個填詞人吧!”
他就是最會寫詩的皇帝,五代十國時期南唐後主————李煜,一個被譽為“千古詞帝”的皇帝!】
“有千古一帝,還有千古半帝,現在居然還有一位千古詞帝了!”張飛道:
“這什麽千古的好像很不值錢一樣,為啥就不能給俺大哥來一個千古什麽帝呢?”
劉備哭笑不得道:“人家世宗皇帝、還有唐朝的太宗皇帝,是因為對諸夏有著大貢獻才被譽為千古一帝。”
“那個什麽千古半帝也是前明後昏,並且前明的時候做到了極致。”
“千古詞帝,肯定是因為人家又是皇帝又是大文學家才被人家這麽稱讚的,我不過一幽燕沒落宗室子,能完成漢室的複興大業便是此生所願,又豈敢奢望千古之號?”
張飛嘟嚷道:“我覺得大哥就是配。”
孔明:“翼德將軍,你若是真想為主公爭得個千古稱號,那可得努力讓主公的大業得以實現啊!”
【他本無心皇位,一心沉醉於詩詞書畫,絲竹音律,卻因太子兄長的早逝被命運推上了那個寶座。
大家是不是覺得這個巧合有些相似?
公元975年,南唐投降趙宋,李煜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亡國之君,他的皇位是源於兄長的離世不得不被推上去的。
李煜的哥哥李弘冀,也就是文獻太子,是一位有著非常卓越軍事才能的人,號稱南朝第一軍人,結果卻不幸英年早逝。
而北宋的結局我們都知道,靖康恥,宮廷內的財寶奇珍,無論皇嗣還是嬪妃宮人諸貴女皆被金人擄走作為戰利品,就連東京城裏的工匠和良民也被盡數擄走。
而釀成靖康恥的皇帝北宋徽宗趙佶,著名的“青樓天子”、“道君皇帝”,也是一位在書法、文學、繪畫等領域成就極高者,他的自創書法“瘦金體”乃是書法界的一絕。
而宋徽宗趙佶的皇位則是來源於他的哥哥趙煦。
趙煦,也就是宋哲宗,乃宋神宗之長子。
宋神宗,就是支持王安石章惇變法的皇帝,最後也由於自己的立場不定導致變法失敗功虧一簣,到快死的時候,才知道舊黨的太後、太皇太後等人的做法是不對的,國家不該分為新黨和舊黨,變法是為了圖強,不是為了黨派鬥爭。
而宋哲宗則是九歲登基,十五歲親政,十八歲為新黨翻案,九年的提心吊膽,九年的隱忍不發,最後執掌大權力圖變法增強國力。
宋朝疆域最大的時候是宋徽宗時期,然而宋徽宗時期的一切政治軍事文化經濟領域的成就皆是繼承於宋哲宗的政治遺產。
被譽為北宋最有希望完成“大一統”的皇帝、趙炅一脈唯一的真男人、太宗後裔最具漢唐之風又兼宋朝之風的皇帝、“天資聰粹,實有為之主”、“其早逝是對整個宋朝而言最大的損失”的趙煦,於親政的第五年,。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在東京福寧殿病逝,享年23歲。
但雖然執政時間短,但給趙佶留下了極大的底子。
章惇曾說:“端王輕佻,不可君天下。”
似乎早就印證了北宋的結局一樣。
而李煜這人,也在逝世一百多年後,巧合再次發生在了他的身上。
滅亡了南唐的北宋,其結局居然與之相似。
這也讓人不禁戲稱,疑似毒殺了李煜的趙炅,得到了李煜的轉世投胎報仇,不禁結束了宋朝熊熊升起的大一統趨勢,也讓太宗一脈在徽宗之後基本絕嗣。
因為宋高宗趙構無子,在傳承了二百年的太宗一係手裏的皇位,最後隻能傳給了太祖後裔。
太祖七世孫趙昚,極為南宋第二位皇帝宋孝宗。
同樣的文藝皇帝,同樣的兄長離世,卻不同的是北宋荒唐的結局。】
“其人莫非真是天上來人?”嬴政驚唿道。
“一生這麽多的離奇巧合,就連滅了他的國家的宋朝的最後的那位荒唐皇帝,居然一生行事恰如他一般,冥冥之中莫非真有天意存在?”
天幕為何而來?嬴政不知,但他卻知道天幕是來自後世的,後世應該有偉力可以做到。
旦見天幕中的後世人與生活,都已經讓他這個老祖宗歎為觀止,驚唿天宮。
也是讓他明白,縱然在幾千年後的後世,也無法達到長生的地步,而幾千年來也沒有人做到長生。
後世更是用一個叫做“科學”的東西來證明了世間萬理,而並沒有神仙的存在。
“一個皇帝,一個詩人,一個一生都伴隨著巧合的人。”
......
大宋延慶宮。
“李從嘉這人文名確實是天下斐然!”魏仁浦道。
“當今天下,若論填詞功夫,第一人恐怕就是他了。”
趙大也沒想到天幕接下來盤點的人會是大宋即將要征服的對手。
對於南唐的實力,朝廷早就有了定論,下限很高,開國時也是南朝第一國,但現今的君主卻不是個什麽有治國才能的,總之,剛開始肯定會難打的,但能不能打下來對於大宋而言,左右是個時間問題。
南唐並不是一個值得被宋國正視的對手,大宋的對手在北方。
趙大將目光投向自己的心腹趙普。
趙普會意,道:“南唐國主李煜,與剛才盤點的曹子建頗為相似,文采乃是天下一絕,但是若論才幹恐怕還不如曹子建。”
“若他的兄長沒有早逝,那他作為一個閑散的王爺填詞作賦肯定是享譽的。”
“而江南如今詞賦絲竹之風盛行,而武備鬆弛,也與他本人喜好相同。”
趙大微微頷首,隨後道:“待曹彬取下南唐後,讓國主李從嘉徙來開封,好好做個填詞人吧!”